14)踏雪寻梅
仁寿四年的冬天,隋帝杨广的提议尘埃落定,十万以上的壮丁被征召到黄河两边,开始了跨年的劳役。
在热火朝天的修河挖沟斗争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朝廷又下达了营建东都的诏令,——“在周王城以东,汉魏故城以西十八里处,新建洛阳城。”——这条诏令虽然表现了杨广同志喜新厌旧的一面,但他旗帜鲜明的保护文物的决心,还是让后来的人们看到了成效。
“宫室的规制,要以方便使用为出发点,尽量要做到节俭。”这是第二条诏令,表面上看起来也很让人对下诏者肃然起既敬。可是人民不可不知的是,有些朝廷的诏令还是很令人玩味的,政治家们暗地里做了biao子的时候,必定不会忘记立下贞洁牌坊的;所以他们的同僚或者下属很理所当然地把这些诏令调转了一百八十度后去坚决执行。
然后,匪夷所思却又理所当然的事情就这么出现了:有关部门反腐败的决心下来以后,腐败开始日趋严重;号召宏观调控房价的诏令刚一下来,房价马上开始涨了;宣扬知识分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号召才发布,打击右派的斗争便从此开始了……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有人以此治天下,比起隋文帝的“半部《孝经》治天下”和宋太宗的“半部《论语》治天下”更加简单,更加粗暴;即使,早在几十年前,梁任公在这两句话中的“使”字后面加上了逗号。牧民如同练兵,让他们一直劳累,而不是停下来思考;那怕长城修了一遍,也可推倒了让他们重来。
杨素、扬达以及宇文恺在隋帝的重要精神指示下,领导了此次营建东京的任务,他们本着美观大方的原则,在严肃活泼的氛围里发动了上百万的民夫投入到了建设有杨广特色的伟大东都的战斗中,直到第一场大雪悄然落下,直到第二场大雪如期而至。
而胖子,则在第一场雪下来的时候发表入隋以来的第一次创造——手套,——这同时也标志着胖子开始有了穿越者的觉悟。尽管,他很快发现手套并不如同他的初衷一般普及到在风雪里劳动的人民手中却成为了上流社会的风尚后,他还是继续发明了火炉。
发明火炉是胖子从本身出发的,他倒没想过这东西能改变上流社会的生活习惯或是让自己成名。事实上,大户人家冬日会在屋中至一大铜鼎,然后往鼎中不断添炭,西晋出土的墓葬就已经有了精致的小火炉和炭熨斗。可是由于少了屋中散热的那一段铁管,直接烧炭很浪费不说,还不是太保暖,除非,豪奢人家不计成本的烧,可那也是烧钱啊。
胖子的火炉很快在中产家庭流行了起来,失误的是,他忽略了煤气的危害,于是因此丧生者在短短的年末里已经达到了两位数。而高门大阀以及权贵们当然不在乎几个下人的生命,但他们更不在乎的是买炭的那几个钱,于是富贵人家的火炉里更多的还是愿意把炭放进去,很有咖啡就大蒜的感觉,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也是胖子无法料及的了。
更让胖子无法料及的大概还是朝廷的动向。
杨谅之反后,杨昭有大功,但奖赏一直没有下来,反倒是杨二因举荐了李子雄而晋封为齐王了,而他在京城也在官方的名义上有了汤沐邑,因为杨广对于佣兵自重的杨谅心有余悸,所以也并不催着次子去就藩。
齐王府不比东宫,于是胖子没有理由不去拜访自己的东家了。第二场大雪下起来的时候,胖子竟意外地邂逅了前来齐王府玩耍的杨素颜,不过她的脸色并不很好,尽管十三四岁的小萝莉脸形几近完美。——原来却是展子虔去世了,小萝莉哀痛先生之余,竟也为从此没人指点而自伤自乂。
“老先生就这么走了?他还欠我一幅画呢。”胖子这话自然不能说出来。可是,确实也找不出什么语言可以安慰小萝莉的,对于待人接物之类的人情世故,胖子实在也懒得去敷衍,何况对方只是个与自己一面之缘的小孩子呢?
“看你二人心情都不如何,不如本王带你们去散散心如何?”杨二此刻心情不错,看着他们一个两个的郁闷,心里却也不是滋味。
“去哪里呢?”胖子用眼神询问了一下,却是杨素颜问出了声。
“净念禅院的红梅,也算是都中一景,更难得的是踏雪寻梅啊。”
胖子听说“净念禅院”四字,心中竟是一震,难道自己真的来到了小说中的世界?还是王大师为了写一部小说竟遍阅古迹,连一寺院之名也有出处。听着似乎是要去赏梅,胖子的心倒一下子平静了。前世曾经有过好几次,去京城的大观园中看梅,但每次总是来晚来或是早到,结果也就只能乘兴而来怅然而返。
“去赏梅,倒要悄悄地去才好,咱们微服出行?”倒是杨素颜的这一提议得到了其余两男的纷纷点头。
净念禅院在长安城的北门之外的龙首原上,虽然出城还有四五里地,却因为官道上的积雪早被扫尽,所以路途也并不让人感到遥远。三个人分成了两辆马车,前面一辆是杨二与胖子,后面一辆则是杨素颜与贴身侍女,当然,少不了开路和护卫的兵丁,王子和公主出行,再是微服也不可过于寒酸。
一路行来,雪花纷飞,倒勾起了杨二做诗的兴致,一字字吟来,虽不十分出彩,却胜在铿锵有力,引得胖子连连叫好。但杨二犹不知足,非得让胖子也来几句,这倒让后者为难了,前世的胖子是做过即景诗的,虽然说不上七步成诗,但稍一思考,也能吟来,无奈此时的他却在做诗方面落入了王静安所谓三重境界的第二境,虽然作出的诗更为工整,却因为太在意平仄对仗而左右为难,比之以前的不知平仄倒缺了天然了。
杨二劝其作诗,倒像是劝酒,胖子可不能败了他的兴致,只好无耻地张口来了一首:“江山大一统,井上一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诗歌虽然很即景,却不伦不类,杨二第一次听这打油诗,忍不住疯狂大笑,笑得连眼泪都快出来了,对比与胖子的故作严肃,也算是泾渭分明。
离开官道转而向东,有山阻住了去路,几人无奈下了车,侍卫们也都栓好了马,不远不近地跟着。
更向前走,山势微陡,一边是迷蒙烟雾里的长安城,一边却是四野无人的树丛,唯有一两只迷途的雀鸟时而细语相询。一条弯曲的石板路,遥遥地通向山坡,更远处,几丛灌木早被白雪包裹,如琉璃世界一般。
雾气渺渺处,大概是传说中的净念禅院了,胖子心旷神怡,大有“曲径通幽”之境。可偏偏,几人才走上坡来没几步,便见三五个执了长戟的兵士走了过来,远远便问:“前面几位朋友,意欲何往?”
“齐王殿下与月容公主殿下前来拜山,尔等不得无礼。”随行的侍卫不失时机地亮出了腰牌,这才打消了巡逻士兵的盘问,但胖子的心中却多了个疑问:“这净念禅院是什么去处?还有卫兵驻守。”有了心事,便少了看风景的心,此时的石板小道,哪里还有什么意境?
倒是才转了几个弯,却远远闻到了一股淡雅清香,不用说,自然是梅花盛开了。再往前走,入眼的却是一面院墙,却见一支红梅越过了院墙,一支独秀,数朵争艳,清风徐来,竟像是许多胭脂摇曳,这倒让胖子想到了“一直红杏出墙来”这句诗来了。
“横波大概又有诗了。”杨二用一“又”字,倒让杨素颜也充满了期待,仿佛胖子原本就很能做诗似的。
胖子点点头,却半天不语,写梅花的诗真心不少,最有名的大概属林和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诗一出,后来的人都不敢写梅花诗了,可惜胖子也就记住了这两句,不过,在林和靖之后还有个王安石,“墙角数支梅”一首,胖子倒是能背下来,可显然也并不满意,倒是陆放翁的《扑算子咏梅》不错,还有老毛也写过这么一首,经常临池学书的,应该对这两首都不陌生。
可是胖子思来想去,还是用了自己毕业前那年冬天写的一首:“梅瓶花开时,满室香扑鼻。东风蓦地来,落红洒满地。衰荣若梦幻,生死弹指间。吾心感其情,默默花边立。”
“好是好,只是哀沉了些。”这是杨素颜的评价。
杨二则说,“多亏了横波的提醒,你竟去折两支回去插在瓶中,每日观赏,岂不美哉?”他的话,胖子自然无法拒绝,三个人中,这种苦力活自然该由胖子来做,至于想假手于其他侍卫的想法,想想也就算了,这毕竟是雅事,让两兵丁去唐突了里边的佳人……佳人?我怎么这么痴了,怎么就附和了小说家言;但是,如果真碰见了师妃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