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59章 中亚局势

bookmark

随着东方海岛四国的覆灭与降唐,大唐帝国的光辉再一次普照大地,被誉为星辰大海的东方,早已经被唐人的舰队所占据。

东南亚的建设已经到了瓶颈,唐人的军队已经将能够探明的岛屿全部占领,泉州海港不断的有庞大的海船携带者大唐移民的群众朝着倭国、琉球、吕宋、澳大利亚等地移民。

矿产资源的开发也已经到了极限,大唐已经没有地方再掠夺到新的劳动力,矿场的资源产量已经进入了平稳发展时期。

从鸭绿江深入岛国的百姓现在都已经安顿了下来,倭国的银矿也已经被探明,现在正在倭国举行大规模的招工采矿,从倭国百姓的反应来看,他们似乎对于新的唐国统治者并没有太大的抵触情绪,他们似乎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奴性,这让那些倭国人十分容易驯化。

李二家的朝堂上新引进了一批毕业于南山书院的学子,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些新任官员上任之后,皆是把自己的这团火给烧了起来。

工部开办了”科技交流会”,礼部举办了”大唐礼仪普及政策大会”,大理寺开始对《新唐律》再一次重新修订,同时这些新任官员对于大唐的对外扩张政策清一色的呈支持态度,他们似乎没有国子监的学生那样畏首畏脚,也不像年老功高的官员那样以稳持重。

他们就像是一团团充满激情的火焰,将他们从书院中所学的拼搏、自由、梦想展现给世人,他们从来不认为唐国现如今的国土已经足够大,他们从来不满足于眼下,他们要的是乘风破浪的开创,而不是固步自封的守疆,仔得知李二征服天下的梦想之后,他们齐齐上书,表示大唐对于中亚的统治力度还有待加强。从西域出关后的土地,依旧能成为大唐的国土。。。。

。。。。

自贞观伊始,李世民登基之时,中亚地区的局势便十分微妙。这里分布着许多小国,被夹在四股大势力之间,这四大势力分别是:大唐、吐蕃、大食与突厥,任何一方都有超强的实力。这几大势力。围绕着中亚诸国,展开了一番明争暗斗。

这是一个争于实力的时代,后人可能会觉得那个时代的古人十分好战,可是,在那个时代,只有弱肉强食才是真理。打击对手是保护自己最好的手段。一旦失去这种保护手段,那么灾难便会很快来临,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特色。

大唐帝国其实很早就已经抵达中亚,当初贞观初年,徐阳向李二表明自己鬼谷子的身份,同时向李二指明了世界的模样之后,李二就对徐阳口中那样一块富庶广阔的土地垂涎不已。

在降服东突厥之后的数年内。李二就派遣了不下五千人前去中亚联系诸国,建立国交,其中中亚有数十个国家前来依附,包括吐火罗、波斯等,李二对那里的局势也很看重,在中亚设立了八个都督府管辖,剑指中亚,一副中亚霸主的模样尽显。

不过这个霸主地位不断地受到来自四方的挑战。

比大唐建国略晚的大食帝国。即阿拉伯帝国,在圣战的旗帜下,狂热的信仰,以一往无前的勇气,挥舞着手中的新月弯刀收割着欧亚非三大洲的军队,将伊斯兰的势力从阿拉伯半岛拓展到整个西亚和北非,并且东扩到波斯高原。

他们一路上大杀四方。横扫无敌,铁骑所到之处,所有的城邦和小国没有丝毫抵抗之力,那些被灭国的领导人。他们被迫离开家园,其中有许多都沿着丝绸之路,逃往强大的大唐以寻求庇护,现在的鸿胪寺还停留着许多被灭国的小国君主。

大食国的军威正盛,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则是波斯萨珊帝国。波斯萨珊帝国虽然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帝国,可是在强大的大食铁骑面前,处境依旧岌岌可危。。。。

同时,青藏高原上还有一个政权是大唐在中亚统治的有力对手,那就是吐蕃,虽然在徐阳的竭力劝阻下,历史上的文成公主入藏并未发生,可是松赞干布毕竟是一代人物,没有大唐科技文化的推动,他依旧将吐蕃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军事、政治、文化方面都有着长足进步,历史上,吐蕃凭借与之相邻的大勃律国和小勃律国为跳板,一路向西,势力直抵中亚锡尔河流域。

在众多的势力的角逐下,可以想象,中亚这片土地,绝不会风平浪静,现在的平静,都是暴风雨将要来临前夕最后的平静。。。

。。。。。。。。

和大唐朝堂的朝气澎湃相比,徐阳这段时间的心情却有些沉重,那就是南山书院有一位泰斗级的人物去世了。

李纲先生,南山书院的创始人之一,享年九十三岁,他比历史上多活了七年,听一直照顾李纲先生的仆人说,李纲先生走的非常安详,落日的下午,他躺在南山书院他自己的小院的躺椅上,安详的离开了人世,离世前的最后一句话,”书院毕业的那些小子现在终于能有所作为了,老夫就算是现在就走也放心了。”

他确实是放心地走了,孙思邈道长告诉徐阳,李纲先生是因肌体老化而自然离世的,他走的时候没有一点痛苦,这对于徐阳来说,也是悲伤中最后一个好消息。

根据李纲先生生前的交代,他死后要埋在南山书院后山不远的一处竹林,坟冢无需多奢华,但一定要视野开阔,他想能一辈子看着自己一手缔造出的书院。

李纲先生生前有两位至交好友,一位是陆德明,一位是颜之推,在得知李纲先生去世的消息,这两位第一时间赶到了李纲所居住的院子,徐阳听说,见到李纲遗体之时,两位年过耄耋的老人皆是抚掌大笑,不过笑着笑着就哭出了泪水,感叹他们三人当初一起打赌,看哪个家伙最短命,现在老李最先走了,正和他们当年互相开玩笑时一样。

南山书院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就连一直神龙见首不见尾,位于南山书院院长的李二也出席了葬礼,葬礼上,无数学子悲伤痛苦,他们都还记得那个面容慈祥,总是笑呵呵的回答自己问题的副院长。

让人惊讶的是,这一次李纲先生在南山书院的葬礼,居然朝中有一大批官员前来拜祭,他们都曾是南山书院的学子,现在前来见李纲先生最后一面。

葬礼十分风光,李二表示像李纲这样的国之栋梁,是大唐的支柱,宣布罢朝三日,以此缅怀。。。

。。。。。。

生生不息,轮回不止,人类历史的传承中就是不断的有人离去,再不断的有新的人物出现。

这是自然的规律,也是天地的法则。

时间过的飞快,三月草长莺飞,四月柳枝飘绿,五月万花泛红,六月仅仅一个照面也转瞬离去,时间来到了贞观十年的七月,经过漫长的十月怀胎,刘梦璃和金圣曼也是终于将肚中的孩子生了下来。

孩子刚刚生下来,徐阳就喜不自胜,刘梦璃诞下了一个女孩,金圣曼则是生下了一个男孩,再次为人父,也是让徐阳欣喜若狂。

他对这两个新诞生的小生命视为心头肉,每日亲子照顾,百般呵护,刘梦璃诞下的女子,徐阳给她起名叫徐婉淑,以求长大后温婉贤淑,而金圣曼诞下的男孩,则是叫徐振华,意为振兴中华之意。。。。。

。。。。。

第54章 空气的组成第46章 西域与南美第49章 稚奴李治第53章 倭国奸细第65章 长安书院建造第40章 平凡的幸福第20章 城管招人,买卖奴隶第5章 长安街除夕驱傩第60章 世界上的巧合第34章 资本对立皇权第31章 城管生活初体验(一)第22章 长安的年轻贵族第18章 幽州有佳人第39章 喋血弓弩第40章 飞天之梦(下)第20章 云集青藏第10章 李二家的朝堂(下)第52章 全面进攻第12章 航海启示录第26章 有亲自远方来第43章 真正的鬼谷传人第35章 登陆!占领!(下)第52章 出兵梁师都第1章 天文奇观,九星连珠第47章 千里捷报(下)第3章 化学实验室第38章 提携玉龙为君死(下)第25章 一件衣服引发的‘惨案’第32章 煤矿的分成第41章 名夫婿狄仁杰第31章 胜利者的借口第44章 吐蕃来访第67章 此间的少年第63章 倭人与狗不得入内第25章 远征后勤补给招人第45章 再临大朝会(一)第15章 扬帆起航第51章 修建书院第8章 王老汉送饭第21章 蹴鞠!蹴鞠!第22章 将入泉州第61章 ? 香艳轶事第10章 ?长安城的一天(上)第40章 平凡的幸福第27章 青霉论佛道第26章 白龙巡庄第6章 日出东方,不落唐国第13章 谁传的纸条第66章 女皇与国老的婚礼(下)第13章 帝国间的交锋第37章 活捉突利可汗第16章 水泥路竣工第37章 微服私访(上)第9章 药王孙思邈第51章 海外日常第19章 举家搬迁第23章 三岁看小,五岁看老第16章 ?故地重游第47章 五皇子经商(下)第30章 拭目以待第42章 代替马匹的工具第38章 澳洲根据地第11章 研发青霉素第23章 东宫秘闻第14章 吐蕃的和亲第16章 帝王出场第24章 劼利之殇第27章 城管出动(下)第3章 战前讨论会第58章 太液湖畔第55章 太子李承乾第60章 世界上的巧合第63章 土山崩,则火攻第17章 运动会开幕式第44章 震惊大唐的财富第29章 煤老板的前奏第58章 报纸的第一次面世第56章 《大唐帝国的扩张》第29章 非隋民乃唐人第41章 我爹是李二第50章 育子之乐第10章 公欲夺天下第25章 房玄龄访问第32章 劼利可汗第16章 帝王出场第38章 ?政治阴谋论第34章 举唐震惊第38章 澳洲根据地第53章 徐家庄收租第16章 开幕式前夕第28章 城管大队招人揭榜第51章 书院的聚会第61章 庄中轶事第49章 长孙皇后的大义第46章 穷则愈穷,富则愈富第76章 腾飞的掠夺第41章 黄金大掠夺第50章 化学院助手第4章 曲终人散第66章 女皇与国老的婚礼(下)
第54章 空气的组成第46章 西域与南美第49章 稚奴李治第53章 倭国奸细第65章 长安书院建造第40章 平凡的幸福第20章 城管招人,买卖奴隶第5章 长安街除夕驱傩第60章 世界上的巧合第34章 资本对立皇权第31章 城管生活初体验(一)第22章 长安的年轻贵族第18章 幽州有佳人第39章 喋血弓弩第40章 飞天之梦(下)第20章 云集青藏第10章 李二家的朝堂(下)第52章 全面进攻第12章 航海启示录第26章 有亲自远方来第43章 真正的鬼谷传人第35章 登陆!占领!(下)第52章 出兵梁师都第1章 天文奇观,九星连珠第47章 千里捷报(下)第3章 化学实验室第38章 提携玉龙为君死(下)第25章 一件衣服引发的‘惨案’第32章 煤矿的分成第41章 名夫婿狄仁杰第31章 胜利者的借口第44章 吐蕃来访第67章 此间的少年第63章 倭人与狗不得入内第25章 远征后勤补给招人第45章 再临大朝会(一)第15章 扬帆起航第51章 修建书院第8章 王老汉送饭第21章 蹴鞠!蹴鞠!第22章 将入泉州第61章 ? 香艳轶事第10章 ?长安城的一天(上)第40章 平凡的幸福第27章 青霉论佛道第26章 白龙巡庄第6章 日出东方,不落唐国第13章 谁传的纸条第66章 女皇与国老的婚礼(下)第13章 帝国间的交锋第37章 活捉突利可汗第16章 水泥路竣工第37章 微服私访(上)第9章 药王孙思邈第51章 海外日常第19章 举家搬迁第23章 三岁看小,五岁看老第16章 ?故地重游第47章 五皇子经商(下)第30章 拭目以待第42章 代替马匹的工具第38章 澳洲根据地第11章 研发青霉素第23章 东宫秘闻第14章 吐蕃的和亲第16章 帝王出场第24章 劼利之殇第27章 城管出动(下)第3章 战前讨论会第58章 太液湖畔第55章 太子李承乾第60章 世界上的巧合第63章 土山崩,则火攻第17章 运动会开幕式第44章 震惊大唐的财富第29章 煤老板的前奏第58章 报纸的第一次面世第56章 《大唐帝国的扩张》第29章 非隋民乃唐人第41章 我爹是李二第50章 育子之乐第10章 公欲夺天下第25章 房玄龄访问第32章 劼利可汗第16章 帝王出场第38章 ?政治阴谋论第34章 举唐震惊第38章 澳洲根据地第53章 徐家庄收租第16章 开幕式前夕第28章 城管大队招人揭榜第51章 书院的聚会第61章 庄中轶事第49章 长孙皇后的大义第46章 穷则愈穷,富则愈富第76章 腾飞的掠夺第41章 黄金大掠夺第50章 化学院助手第4章 曲终人散第66章 女皇与国老的婚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