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节 民心、军心!

在座的都是老者,老有宝。无论是大唐,还是后世的现代,尊老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十几个老人向李元兴施礼,李元兴立即起身回礼。

“殿下,天下四大灾,地动、洪水、蝗灾、瘟疫。殿下在洛阳战天灾,我等原以为这是一个不尽其实的传闻罢了,至于说十八宿老抬棺这样的大善之人,甚至以为是为新皇登基而粉饰的太平盛世!”

好一个粉饰之词呀。

不过,能在这里说出这样的话来,却也是真诚之言。

另一个老者拿出一个卷轴来,向这些宿老们点了点头,所有宿老一起点头回应。那老者才将卷轴翻开,缓缓念道:“四月二十九,蝗灾初现,庄东二十里,八百亩田地受损。四月三十,青苗尽毁!”

蝗灾有多可怕。

李元兴没有见过,在后世的现代就算是想像也想不出来。

可在大唐,坐在飞舟上,农田不见绿色,这对于吃饱喝足的人来说,感觉不到了恐怖。可对于将希望放在这片田地上的普通百姓来说,只有绝望。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李元兴背诗,背到一半停下了,苦笑着摇了摇头。

“殿下这诗词似乎还有?”

“没有了,也没有必要有的。前隋有灾难,百姓会异子而食,大唐不能!”

李元兴用了不能这个词,而不是不会,这代表着上位者的决心。

“五月初一,山中无野菜,树无嫩绿,原本借粮度日之村民聚集庄门,求再借粮食。管家上报,家中存粮无几。秋后无收,冬无存粮何以度过。村民借粮,田地无收,秋后如何还账,保自家,还是与村中老少共生死!”

那老者念到这共生死之时,李元兴心中揪了一下。

没有错,古代田地产出本不多。历史记载贞观二年蝗灾,死亡无数。数百个村子变成无人的空村,拖家带口的逃荒者有多少饿死在路边,有多少人聚结为盗,有多少人异子而食。

大户,大户家中的粮食也不够整个村子所有人食用呀。

更何况,在没有副食,没有野菜,连树上的嫩叶都被蝗虫吃掉了。

“五月初二,村东赵家放粮,家中粮食仅够五日之食!”

“五月初三,某家中放粮,统计八乡七十六村之余粮,尚不足三乡七十六村十日食用。为自保,大户停止放粮,械斗,伤一百四十人,死七人。”

李元兴默默的点了点头,他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五月初四,县仓接上令放粮,县仓之粮仅够全县百姓七日之食。”

念到这里,那老者突然中断,然后说道:“殿下,这一日之食是以每人每天两碗粥计算的,可七日实为勉强之数。这些年来收成一直很普通,每年没有多少新增的存粮,而且州仓的粮食多为军粮,轻易也不敢动。”

李元兴微微的点了点头。

李元兴想开口问,县仓的存粮为什么会这么少呢。可话到嘴边停下了,这里是古代,仅仅只有长安与洛阳受到自己的影响而有了足够的粮食,不代表整个大唐拥有着足够的粮食,更何况这河东道,河北大部分,没有按自己的意思去种田。

也没有大量的养鸡。

最麻烦的是,他们不相信有蝗灾。

其实,归根结底的原因是,信息的不发达,让长安的消息能传到州里,却不一定可以传到每个小村,许多村子的人几年都见不到一个陌生人。

“五月初五,村外十里出现军士,全村闭户,派青壮之人守卫要道!”

李元兴苦笑着摇了摇头。

柴烈说道:“灾时,兵亦匪。”

“大唐不是!”李元兴的语气带了几分严厉。

几位老者都没有开口,那位继续念:“五月初五晚,一军校要求上报村中人口数,村中存粮的情况,村人拒之!”

“五月初六,村口煮粥,粥香诱人,军士退离千步。”

说到这里的时候,老者的眼圈红了,起身向李元兴施礼:“老朽代全村向秦王殿下赔罪,无知愚民不知秦王仁厚,不知大唐盛苠,不知我大唐军士之德!”

李元兴感觉心头有些疼,他不怪这些百姓,只怪曾经的世道太坏。

“五月初七!”老者的声调提高了许多:“五月初七,全村离家。赴县城,青壮者入编运粮队与除蝗队,运粮队赴汾水码头参与运粮。老弱者留在县城接受救助。些许闲汉不务正业,实为我三晋之耻,以责令各族宿老责罚。”

“五月初七,唐军开始放火烧村田,灭蝗。”

老者的声音几乎已经是在大喊了:“五月初八,粮种配发定额公布。各县大族宿老联名上书县公,闲汉不罚,人心不公。闲汉无种,省得浪费。灾时为乱者,流放千里。”

“殿下,五月初十。各村就可陆续带着粮食与种子回村,每村派出最优秀的农户学习新粮种法,最晚五月十八就可再次下种,秋收亦有希望。”

李元兴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看来这个州的问题算是解决了。

这时,每个老者都拿出一个卷轴来,每一个都感觉很粗。

“老朽先来!”这个老者开口之后,其余的人将卷轴放在自己的面前。那位老者打开卷轴:“五月初四,赵平村东赵三家老少六人进山挖野菜,夜无归。唐军无名军士十人夜入山林,救回滑入沟中赵家两人,将赵家老妇背回。”

“五月初四,河西村东李家族兄弟六人,下水抓鱼,落水两人。无名军士七人,找寻三十里河道,救回落水之人”

“五月初四……

光是五月初四就念了已经十几条了,都是些很不算惊天动地,甚至不算是值得留名传赞的小事,可一笔笔,一条条却是被这些村中的宿老们记录在案。

终于在老者开口念着五月初五的时候,李元兴打断了他:“不用再念了,自家孩子为家中作些事情,不值得称赞。大唐的军士都是大唐百姓的孩子,也是大唐的孩子。他们吃的粮,穿的衣,均是来自大唐百姓的赋税。百姓养活了他们,他们为百姓作些事情,与情与理,与公与私都应当的。”

老头们一起站了起来:

“老朽等惭愧,曾经怀疑洛阳天灾那是不实之传闻,人力如何可胜天,人力如何可挡往洛水决堤,人力可让百里汪洋,千村尽毁之地不死一人,此时刻我等深感惭愧,特来向殿下赔罪!”

“本王不怪你们,亲眼看到的都未必真实,更何况传闻。”

“殿下所言甚是。想那颜回锅中抓米,圣师也曾经误会复圣偷食,却实为复圣颜回看到有草灰入锅,弃之可惜,将草灰与米同食,却是不想师尊食用污物。这几日在县城看到长安的报纸,更是深感我等眼光学识之浅薄,惭愧呀!”

终于,李元兴送走这些宿老们,留下的只是记载着军士善行的卷轴。

陆毛锋回来,带着更多的卷轴。

“不用汇报了,本王已经知道。通知各军,切记为善没有错,但不要傻善。发给村民粮食,远不如帮助村民自救更重要,清除蝗虫,复种田地才是要务。教化那些无德之人,可用重典!”

“是!”

“再以本王的名义通电皇嫂,灾后瘟疫一定要提前防备。既然是救灾,让各州县报上一个流程,交由六部共审,大唐要制订一个完整的面对天灾的应对之策,要从官员,管理,军队调用的级别,再到水井、河务。再然后是粮食,药品,以及对天灾之中作乱的小民,团伙。借天灾敛财的无良商人的处置。”

陆毛锋听李元兴说完,轻声说了一句:“殿下把能想到的都想到了,不如直接下令就是!”

“事事要本王下令,百官有何用?”

陆毛锋不敢接话,赶紧退下去准备发电报去了。

李元兴离开帐篷直接就回到飞舟上,他不打算接触这里的官员,也没有打算亲自到救灾现场去。这是大唐朝廷的事情,不是某个人的。

无论是救灾,还是灾后重建,这都是一个需要上下协调,精准配合的系统化工作。

既然有了计划,自己就没有必要再插手。

李二叫自己过来看看,无非就是增加自己身为秦王的声名罢了。

“传令,莱州补给。改为巡航飞行速度,在莱州作好长距离飞行准备,飞舟人员班次调整,准备起飞。”李元兴在踏上飞舟的楼梯的时候已经下令,唐军已经严格的按照李元兴的要求去作了。

而大唐的救灾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莱州,李元兴没有下飞舟,飞舟的蒸汽机都没有熄火,仅仅是在莱州补充了水和煤,然后将几个货仓之中加了一些水桶,还有装煤的箱子。那个原本用于作饭的厨房是头一次打开使用。

在试用之后,又在莱州作了一些调整,然后搬入食物原料。

去那里,没有人问,就是秦王妃王语烟都没有问过,李元兴是秦王,有任何的命令是不需要理由的,也不需要借口,那怕只是图自己心情高兴。

飞舟再次起飞,飞到海上之后,李元兴在一张纸片写了一个作标。

“耽罗!”(未完待续)

第59节 竟然有人来踩秦王府第78节 书印出来了第859节 深谈第829节 神兵天降(三)第104节 火计(二)第505节 两位皇帝都想打仗第769节 春耕与战争第858节 急务!第610节 无法阻止的杀戮第707节 遗嘱(下)第613节 战,战,战!上第354节 有客自远方来第798节 身份的进阶第216节 失算呀第608节 耀州的兔子第37节 狂热的大唐商人们(二)第84节 突厥准备出兵第705节 皇宫订计(三)第312节 一等大匠师(中)第48节 挣他一个亿(下)第861节 禄东赞第336节 宣战吧第685节 国家级绝密!第616节 全力开动的战争机器第366节 秦王是什么第843节 世上最高赌注的麻将第53节 打着欠条的拍卖第399节 重赏之下第396节 百善孝为先第313节 一等大匠师(下)第19节 暴露的危险第695节 杭州城!第47节 挣他一个亿(上)第489节 一箭四只鸟第652节 海珍第332节 王八拳第一式第410节 盖棺定论第698节 岭南行第719节 独木桥第378节 病危的老将第518节 报纸的威力(三)第596节 真正的战略经济学(下)第834节 禁工化区第297节 盛世大唐第23节 历史变了第631节 赐名一条辉第444节 长安八水八惠两池第362节 国与家的仓库第395节 虚假的重量第57节 大唐富国计划(二)第250节 以身饲虎的和尚第605节 瓢把子第800节 世界地图(下)第607节 赔钱的买卖第899节 李岚姗的一天第37节 狂热的大唐商人们(二)第612节 真正的将军第905节 玄奘与秦王第755节 恶趣味的大唐皇帝第344节 炫富门!第563节 大唐的异族军团第248年秦王聘礼第二更第860节 定策第227节 这是谋杀!第391节 似是而非的宝藏第567节 蒸汽工业的第一次闪光第316节 大唐第一个领事馆第138节 大唐的军工三产第704节 皇宫订计(二)第574节 李元兴是偶像第202节 秦王的野餐第689节 对马岛第517节 报纸的威力(二)第570节 秦王追杀令第304节 奴隶主第610节 无法阻止的杀戮第70节 大唐战略计划(四)第679节 大唐国土第390节 一份宝藏第513节 高句丽贵族(二)第882节 七万七千项专利第252节 和尚不好混第882节 七万七千项专利第526节 秦王的笔之刃(一)第308节 威武巨兽第273节 秦王参谋院第889节 断碎的传承(二)第291节 大阅兵(上)第133节 赐回纥惊天大礼第329节 工具!第172节 李渊还不老第833节 灾后重建的考虑第646节 回乡的奴隶第407节 命中注定(一)第729节 秦王府新人新计划(二)第893节 医仙临世(三)第412节 盛世之威第197节 重骑碾压第674节 耽罗国第636号大唐帝国激动人心的一节
第59节 竟然有人来踩秦王府第78节 书印出来了第859节 深谈第829节 神兵天降(三)第104节 火计(二)第505节 两位皇帝都想打仗第769节 春耕与战争第858节 急务!第610节 无法阻止的杀戮第707节 遗嘱(下)第613节 战,战,战!上第354节 有客自远方来第798节 身份的进阶第216节 失算呀第608节 耀州的兔子第37节 狂热的大唐商人们(二)第84节 突厥准备出兵第705节 皇宫订计(三)第312节 一等大匠师(中)第48节 挣他一个亿(下)第861节 禄东赞第336节 宣战吧第685节 国家级绝密!第616节 全力开动的战争机器第366节 秦王是什么第843节 世上最高赌注的麻将第53节 打着欠条的拍卖第399节 重赏之下第396节 百善孝为先第313节 一等大匠师(下)第19节 暴露的危险第695节 杭州城!第47节 挣他一个亿(上)第489节 一箭四只鸟第652节 海珍第332节 王八拳第一式第410节 盖棺定论第698节 岭南行第719节 独木桥第378节 病危的老将第518节 报纸的威力(三)第596节 真正的战略经济学(下)第834节 禁工化区第297节 盛世大唐第23节 历史变了第631节 赐名一条辉第444节 长安八水八惠两池第362节 国与家的仓库第395节 虚假的重量第57节 大唐富国计划(二)第250节 以身饲虎的和尚第605节 瓢把子第800节 世界地图(下)第607节 赔钱的买卖第899节 李岚姗的一天第37节 狂热的大唐商人们(二)第612节 真正的将军第905节 玄奘与秦王第755节 恶趣味的大唐皇帝第344节 炫富门!第563节 大唐的异族军团第248年秦王聘礼第二更第860节 定策第227节 这是谋杀!第391节 似是而非的宝藏第567节 蒸汽工业的第一次闪光第316节 大唐第一个领事馆第138节 大唐的军工三产第704节 皇宫订计(二)第574节 李元兴是偶像第202节 秦王的野餐第689节 对马岛第517节 报纸的威力(二)第570节 秦王追杀令第304节 奴隶主第610节 无法阻止的杀戮第70节 大唐战略计划(四)第679节 大唐国土第390节 一份宝藏第513节 高句丽贵族(二)第882节 七万七千项专利第252节 和尚不好混第882节 七万七千项专利第526节 秦王的笔之刃(一)第308节 威武巨兽第273节 秦王参谋院第889节 断碎的传承(二)第291节 大阅兵(上)第133节 赐回纥惊天大礼第329节 工具!第172节 李渊还不老第833节 灾后重建的考虑第646节 回乡的奴隶第407节 命中注定(一)第729节 秦王府新人新计划(二)第893节 医仙临世(三)第412节 盛世之威第197节 重骑碾压第674节 耽罗国第636号大唐帝国激动人心的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