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节 甘蔗园

不得不说高白扬还是非常有本事的,这一次租地,大部分的良田都不是空地。.

锦只是结算的一种方式,各种大唐的货物都可以成为结算的方式。

高白扬给当地村民算了一笔账,他们自己种米,一种自己连一斗精米都吃不到,吃的全是那些杂七杂八的食物。

地或者是租,或者是卖,然后给大唐人种田,保证天天有精粮吃。

而且每十天还有一次肉,每个月还有一些点心,每年到了新年的时候,还有打赏。

牛进达粘了一个不算小的光,他来的时候,这里已经有超过二十万亩地种上各种作物,其中光是甘蔗就有十五万亩。

这个时代的甘蔗不能和现代的比,出糖率肯定是比不上的。

当地人种甘蔗用的是根与节两种办法,根就是切根移要,甘蔗的节上有时候会长出根来,这就是种节的办法,无论怎么种,无论成活率有多少,原本的荒地里为了卖一个好地价,硬是给全部种上了。

而且种的极密就是怕有些长不活。

李元兴的船距离还有近百里的时候,海边瞭望塔上就看到了巨大的船队。

牛进达到这里才刚刚一个月,其间还让王霸派船给分了些粮食,眼下他这地盘连一个象样的院子还没有建起来呢,所有的水泥都优先给码头用了。

靠近海岸,停船,换小船。

李元兴站小船的船头,身上还是那件最简单的细白麻圆领衫,腿上是简单的直筒裤,还是非常轻薄的那种。棉布的工艺李元兴想的简单了,现在织出的布料当内衣还行,外穿还是不够结实。

所以李元兴选择了在大唐技术已经足够成熟的细白麻。

用的原料就是王霸那里搞到的极品细麻软纤维。

牛进达带着自己亲信手下在岸边列阵,他身后半步站在两个穿着丝绸,那款式有些不同于大唐的男子,两个人都哈着腰,似乎正在听着牛进达训话。

李元兴笑笑示意小船不用急,稳一些就好。

牛进达就是在训话,别看他是外来者,可拳头大,银子足,宝贝多。所以牛进达升级成为了牛大爷,当地的官,还有土著的族长见到这位牛大爷,自然是极为恭敬的。

“你们两个,刚才眼神之中似乎不怎么恭敬。”牛进达的语气带着几份严厉。

其中一个大着胆子:“这个,您说那小船上的就是大人物。可咱们这里大人物,怎么也不会穿的和平民一样。身上连贵重的丝绸也没有,难怪咱们这些小人物会看走眼!”

“哼!”牛进达冷哼一声:“恭敬些,少说废话!”

牛进达冷着脸训话的时候,小船已经靠岸,最先靠岸的不是李元兴的船,而是裴喜的。卫队列阵,铠甲明亮,剑光闪闪。

“末将……”牛进达赶紧迎上来,行了大唐军礼。

李元兴看了看自己,又看了看牛进达后笑了:“早知道换军铠了,随意些就好。”李元兴轻轻的拍了拍牛进达之后大笑:“牛将军真的不怕热呀,竟然是全套军装。本王考虑不周,在这里天气炎热,应该考虑一下让兵部准备一些这里用的军装。去换了吧,别热出毛病来!”

牛进达也是爽朗的人,正式见过礼了,也随意的一些。

当下就把军装给拖了,只穿着一个大裤衩子加背心,光着脚笑呵呵的站在李元兴的身旁。

似乎这位大人物很随和呀。

两个当地人的眼神有些变化。

负责翻译的也是一个当地人,原先与大唐作过生意,会写会说的。看到两人的反应,靠近了过来:“你们要再是这种轻视的心思,怕是你们全家会死光。”

当地的那个官抬手就要打,可那个翻译却是冷冷一笑,指了指自己领口的那精钢徽章。那是牛进达给他的,代表着牛进达的部下。虽然与其他人的有些区别,但这个翻译却感觉腰板是硬的。

当地这官当真不敢打下去了。

翻译再次冷笑:“听说过高句丽吗?”

当地的族长没听过,可这个官却是听说过。

“就是那位笑咪咪的,看着一脸和气的大人物。高句丽人太狂,被这个大人物一天时间就毁了他们的都城,第二年大唐的将军们扫平了高句丽。给你说这些,我才是真正的好心。以后有机会往北边去了,就去打听一下,大唐秦王是什么身份。”

“什么身份?”两人同时问道。

“大唐皇帝之下,万万人之上。挥手之间,就可以让一国永远消失。可反过来,听话的却是可以富足无比,原本象野人一样的济州济夷族,现在最穷的怕都经你们两个人富。”

这话,当地的这小官不怀疑。

唐人的柴刀就已经让当地下接受不了,那么好的钢,却是用来作柴刀的。那柴刀比他这里正规军的武器都好太多了。这还不算那精钢制作的盆、碗、还有罐头盒子。再说丝绸这东西,唐人根本就不在乎丝绸,谁家没有几匹。

两人正发着呆,李元兴和牛进达却已经走了过来。

那翻译赶紧就点头哈腰的迎了上去,一位族长一个官,却反应慢了一步。

李元兴很和气的点了点头:“本王远道而来,听闻贵邦热情好客,牛将军以及部下在这里却是受到了极大的照顾,本王有些许心意,晚此时候从后面的船上运下来,一定不要拒绝呀,这是本王给当地百姓的一些心意!”

李元兴很刻意的把当地百姓几个字念的极重。

设宴什么的,李元兴婉拒,对于这些人的宴会李元兴不认为有什么特别有趣的。

随便派了几个官员代表一下参加宴会就是了。

走在甘蔗园之中,这里原本就是一些早些当地人就种下的甘蔗,有一些错季节的已经成熟,几个当地人天在砍甘蔗,然后放在背篓之中。

裴喜拿过一节,双手捧在了李元兴的面前。

李元兴接过后,又要了一把短刀,削了削咬了一口。很甜,却非常粗糙,咬在嘴里感觉很难受,象是塞了一嘴的甘蔗渣。

可心里却是很高兴的。

现代的甘蔗,其实就分为两种,一种就是直接咬着吃,更偏向于水果一流。而难以入嘴,却榨糖效果更好的,才是制糖用的甘蔗。

李元兴啃了两口,随手又递给了牛进达。

牛进达却是笑了:“殿下的运气不好,这甘蔗有啃着好吃的,却没有难啃的榨出来的糖多。”李元兴没笑,反倒是冷着脸:“你就不会把这两种分出来,难啃的用来榨糖,好吃的用船运中原去?”

牛进达连连点头,只是嘿嘿的傻笑着。

牛进达可以装糊涂,但他的手下不会,当下就有人记录这条命令,先把甘蔗的品种分清再说。

李元兴靠近牛进达,压低的声音:“老牛,你晚上和马周聊聊,他有一个坏点子可以让你完全的控制这力,兵不血刃!”

牛进达的表情也变了,变的有几分严肃,用力的点了点头:“老牛一定用心办事。”

李元兴转尔哈哈一笑:“有没有去从冯盎那里弄些橡胶种子呀。”

“老冯也是黑货,某不和他谈。兵部候尚书自然会给众兄弟们艹心的,虽说他老冯辛苦育种不容易,但这个要价不能太黑。”

这些对话就是闲话了。

走在后面的崔君肃跟了上来,看似很随意的问了一句:“牛将军这里已经有出糖了吗?”

“只有粗糖浆。”牛进达如实的回答着:“这里没有发现好的石灰矿,而且这里也没有建成工坊,所以只有一个榨糖坊。所有的糖浆装桶,华亭那里有商人收货。”

“多少斤?”崔君肃很直接的问道。

“差不多一亩出八百斤,听那些商人说,那些糖浆一亩出雪糖差不多六百多斤吧。所以比精种的甘蔗出糖少了许多的。”

牛进达说精种的,自然就是冯盎那里种的。

冯盎在广西与中南半岛边界处,一亩出雪糖几乎就达到一吨了。

甘蔗、橡胶、米。这三样在大唐有着巨大的市场,崔君肃甚至考虑上表,要求大唐限制糖类产品进入大唐,只允许大唐自己封地出产的运入大唐去。

牛进达陪着这些权贵们闲聊的几句之后,就急急的往海边的营地去。

马周正在指挥着搬货,上面有许多来自大唐的食品,还有罐头,酒,糖果之类。特产就是白麻布,丝绵还有一些竹制的家用品。

“牛将军!”马周低级低,赶紧放下了手中的活迎了上来。

牛进达压低声音:“听说,你有好计谋!”

“这个,不是下官有。只是下官负责帮助牛将军执行这个计谋,以达到……”马周还打算解释,他只是执行者,不是计划的制定者。牛进达那里有兴趣听他说这些闲话,立即就说道:“别废话,快告诉老牛怎么干。”

“这些东西,就是第一步!”马周一指那大堆的货物。

牛进达不解。

马周继续解释:“这些,殿下说过了是感谢牛将军在这里受到的照顾,是给这里百姓的。和这全是些小东西,可以说家家户户都用得到。这些拉过去,不知道那个小官,还有他们的族长会怎么样?”(未完待续。)

第28节 其实我们是人渣第653节 公开的体测第573节 史上最庞大的地下会议第188节 李元兴‘硕士’二第660节 大唐贵族第160节 世家无善人第406节 骄傲的老农第162节 不是朋友第305节 民族第107节 李元兴的坑(一)第505节 两位皇帝都想打仗第716节 封赏?第415节 武者之死!第699节 岭南致富论第769节 春耕与战争第641节 丹东城的晚餐第267节 秦王庄夜宴第828节 神兵天降(一)第277节 换防令第787节 最大的野心家第743节 献礼第403节 铁腕军管区第720节 蛋疼的考试第144节 秦王庄就是银山第315节 惊天慌言第60节 为田而喜,而泣第575节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文明第465节 抗令第386节 好女不嫁兵第233节 茶之道传天下第151节 夜深沉第103节 火计(一)第570节 秦王追杀令第751节 海盗?第23节 历史变了第32节 为了那些大唐的庄户第788节 老秦人第109节 李元兴的坑(三)第321节 红拂女到访第497节 嫌疑人越来越多第425节 尝试着让心交融第25节 唐皇登基大典第552节 长安、长安!第174节 大唐最佳顶缸第528节 秦王的笔之刃(三)第820节 天英阁监国(中)第692节 门第破冰第328节 什么叫统筹安排第160节 世家无善人第5节 柜爷是牛人第337节 打仗一定要宣战吗?第354节 有客自远方来第204节 又厚又黑第723节 穷人不交税第148节 唐玉米第742节 长安第822节 大唐人的傲气第413节 空中楼阁第242节 聘礼第668节 欲望第51节 我的农庄我的家第796节 对外第一炮第698节 岭南行第201节 秦王七妃第176节 秦王罚俸第896节 又一位王妃第136节 臣弟有错第659节 大唐女子爵第270节 大唐的妇女革命第578节 国母的宽容第431节 武(三)第193节 秦王庄的奇迹(二)第337节 打仗一定要宣战吗?第649节 渤海宝藏第20节 就是钱多烧的第161节 我挣到钱了第99节 秦王犯险第739节 明月VS岚月第797节 租界第326节 千古一帝的傲然第685节 国家级绝密!第140节 武曌!第519节 傲慢的笔客第832节 血肉长城第582节 误差十公里第589节 舍得与舍不得第545节 巨大利益第378节 病危的老将第632节 倭人小策返第802节 没有阴谋第282节 我们结婚吧!后记第8节 大唐第一强盗第599节 长安之富第868节 李岚姗的请求第680节 倭岛的占领计划第518节 报纸的威力(三)第363节 越发的高深了第490节 初现军民情(一)第460节 轩辕神功(二)
第28节 其实我们是人渣第653节 公开的体测第573节 史上最庞大的地下会议第188节 李元兴‘硕士’二第660节 大唐贵族第160节 世家无善人第406节 骄傲的老农第162节 不是朋友第305节 民族第107节 李元兴的坑(一)第505节 两位皇帝都想打仗第716节 封赏?第415节 武者之死!第699节 岭南致富论第769节 春耕与战争第641节 丹东城的晚餐第267节 秦王庄夜宴第828节 神兵天降(一)第277节 换防令第787节 最大的野心家第743节 献礼第403节 铁腕军管区第720节 蛋疼的考试第144节 秦王庄就是银山第315节 惊天慌言第60节 为田而喜,而泣第575节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文明第465节 抗令第386节 好女不嫁兵第233节 茶之道传天下第151节 夜深沉第103节 火计(一)第570节 秦王追杀令第751节 海盗?第23节 历史变了第32节 为了那些大唐的庄户第788节 老秦人第109节 李元兴的坑(三)第321节 红拂女到访第497节 嫌疑人越来越多第425节 尝试着让心交融第25节 唐皇登基大典第552节 长安、长安!第174节 大唐最佳顶缸第528节 秦王的笔之刃(三)第820节 天英阁监国(中)第692节 门第破冰第328节 什么叫统筹安排第160节 世家无善人第5节 柜爷是牛人第337节 打仗一定要宣战吗?第354节 有客自远方来第204节 又厚又黑第723节 穷人不交税第148节 唐玉米第742节 长安第822节 大唐人的傲气第413节 空中楼阁第242节 聘礼第668节 欲望第51节 我的农庄我的家第796节 对外第一炮第698节 岭南行第201节 秦王七妃第176节 秦王罚俸第896节 又一位王妃第136节 臣弟有错第659节 大唐女子爵第270节 大唐的妇女革命第578节 国母的宽容第431节 武(三)第193节 秦王庄的奇迹(二)第337节 打仗一定要宣战吗?第649节 渤海宝藏第20节 就是钱多烧的第161节 我挣到钱了第99节 秦王犯险第739节 明月VS岚月第797节 租界第326节 千古一帝的傲然第685节 国家级绝密!第140节 武曌!第519节 傲慢的笔客第832节 血肉长城第582节 误差十公里第589节 舍得与舍不得第545节 巨大利益第378节 病危的老将第632节 倭人小策返第802节 没有阴谋第282节 我们结婚吧!后记第8节 大唐第一强盗第599节 长安之富第868节 李岚姗的请求第680节 倭岛的占领计划第518节 报纸的威力(三)第363节 越发的高深了第490节 初现军民情(一)第460节 轩辕神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