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大唐贞观三年的八月,天气仍是十分炎热,只在夜晚时分,才能感到凉意如水。

长安宫外,一列一列的御林军神情肃穆,沿路把守着入宫要道。

月光之下,一匹骏马远远赶来,马上之人似已来不及下马通报,手中举着一面玉牌,高声嘶喊着:“西北捷报!捷报!让开!”

守门的卫士刚收起长戟向两旁岔开,便觉得那信差纵马“呼”的一下向前冲出十数尺,直向皇宫内奔去。

规则的马蹄声踏碎了禁宫的宁静,直到唐太宗平日理政的御便殿前那骑马之人才猛的一勒。

这马匹一路狂奔,本已筋疲力尽,忽然被勒住,顿时前蹄高举,一阵长嘶之后倒毙。

那人跃下马来急忙向殿内跑去,被两个当值的太监拦下,那人正要发怒,却听里面一个沉稳中却透着激动的男声道:“让他进来!”

两个太监急忙闪开,那人进入门里立刻跪下磕头道:“吾皇万岁!”

受拜之人站在龙书案后,一袭黄色团龙袍,三绺长须,面色十分沉稳,眼中却透露出急切的神色。

此人正是唐太宗李世民,中原战事虽已结束,但西北边境却不稳定,特别是**厥一直都是大唐的心腹之患,他每日每夜都在焦急的盼望着捷报传来。

李世民重新坐回龙椅之上,沉声道:“快讲!”

专差道:“代国公大破突厥,斩首万余级,俘虏十万,逃亡的颉利被生擒,已在押往长安的途中!”

李世民眼神一亮,兴奋道:“药师果然不负朕所望!”

专差又道:“唐俭大人、安修仁将军联名有密折送上!”说罢从胸口掏出一封书信顶在头上。

旁边的太监快步将书信呈上,李世民一愣,将信件迅速拆开,抽出信瓤仔细看了起来,他的目光慢慢扫到了信尾,眉头也越皱越深,握着信的手也越来越紧,似乎要将这信件揉搓成一个纸团一般。

半晌,李世民才摆了摆手道:“你下去吧,替朕带来这般捷报,朕稍后自有封赏!”

专差叩头谢恩而去,李世民重又将那信件展开,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启奏陛下,微臣二人探知虬髯客在代国公李靖军中,据密探探知,虬髯客现为东南海千里之外扶余国国主。代国公手握兵权,与之交好,陛下不可不防。臣 唐俭,安修仁 叩。”

“他回来了,可惜……”

御便殿中灯火通明,李世民的脸上却似乎笼罩着着一团阴影,眼神时而锐利时而黯淡。

思虑半晌,李世民才招了招手,一个太监躬身快步走近,李世民沉声道:“传,鸿胪寺少卿。”

此时,代国公府上李靖的书斋中,一个美艳的宫装丽人正对着房门处的一名男子,神情惊喜交加。

她正是代国公夫人红拂,她的眼中已然漾出了一片泪光,道:“三哥!这些年……你好么?你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给我和药师寄来只言片语?只叫我们在这里日夜想着你、牵挂着你!”

那男子器宇不凡,脸上一片虬髯,霸气十足,但面对这宫装丽人眼神中却透出了少有的温柔之意,正是红拂口中她和药师的三哥,当年弃中原而走的虬髯客!

虬髯客叹了一声道:“一妹,我们这不是见面了吗?你也知道,我其实心比天高,当日远离中原,若是不闯出点局面怎么有面目回来?可喜天助我成功,叫我在东南海外有了个小小的局面……”

说罢,他从怀中掏出了一块四方的印章递给了红拂,红拂凝目看去,见印章上面刻着两种字体:一种如符箓一般,完全不认识,一种则是用大篆雕刻的“扶余国主”四字。

“三哥,你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志愿,我真为你高兴。以你的智慧和才能,治理那里的子民也不在话下吧?这次你回中原会待多久?刚听说药师打了胜仗,等他回来了叫他同皇上告假,我们一起陪你到处转转!”

“一妹。”虬髯客沉静的声音打破了红拂的兴奋,“三哥这次回中土主要是为了看望你们。药师在攻打突厥,恰好我又听到一些突厥假装求和,欲对药师不利的消息,所以在来这里之前先去了西北军中。”

他停顿了一下又道:“恐怕早已有人察觉,密报给了李世民,我待不了多久的,这几日便要离去了!”

话音刚落,便听门外有人禀报:“夫人,鸿胪寺徐少卿来拜!”

红拂脸色顿时一变,虬髯客笑道:“没想到李世民这般敏锐,这么快便派人来了,一妹莫要担心,让他进来吧!”

红拂点了点头,高声道:“有请鸿胪寺少卿。”

徐少卿低头躬身而进,神情甚是恭敬,手中捧着一张明黄的礼单道:“皇上听闻扶余国主来此,谨命微臣备薄礼一份,望请扶余国主笑纳,另外在宫中还备有酒宴,皇上道,和国主是布衣之交,多年来甚是想念,还望前往叙叙旧情。”

虬髯客沉吟了片刻,方抬头直视徐少卿道:“常人还共患难易,共富贵难,何况我和你国皇帝现在都不是布衣,各为一国之君,不便相见。”

徐少卿见他一口回绝,面露为难之色,又小心翼翼陪笑道:“既是如此,在下岂敢勉强国主,请问国主今夜……下榻何处?国主远道而来,我大唐总要尽些地主之宜,若是有什么闪失,岂不失了两国情分?”

红拂眉毛一抬,沉声道:“徐少卿此话怎讲?”

虬髯客站起身来,略带着些忧虑和不舍的看了红拂一会儿,才道:“你回去对你们皇帝禀报,就说我即刻登程离开,从此不再踏入中原半步!”

徐少卿道:“这……在下自然不能强留国主,在下会将国主的意思回禀皇上。”说完又是极恭敬的一揖,拜别而去。

红拂却已经面色苍白,道:“三哥!你……怎么又要走?”话音刚落,两行泪水已是滚滚而下。

虬髯客见她落泪,动容道:“一妹,我何尝不想和你们欢聚几日?你看看,我才到长安,李世民就差人到了这里。我若不走,他总归不能心安!伴君如伴虎,他猜忌我倒没什么,若是猜忌药师,你们随时就会大祸临头!”

红拂道:“药师是皇上的开国功臣,他不会如此无情。”

虬髯客摇头道:“一妹,人是会变的。当初我把大好河山拱手相让,现在我不过是重游故国,李世民就立刻派人试探,他对我这个让了江山的都疑心至此,何况药师只不过是替他立过些战马功劳,如何能保证永不受猜忌?”

闻言红拂双目圆睁,却也是哑口无言,虬髯客又安慰道:“况且我和他又如何相见,各为国君,他是大唐皇帝,自然不会参我,我国虽小,却也不愿拜他!”

红拂点了点头,展颜一笑道:“三哥,是我刚才任性了,哥哥向来心性高傲,我也不愿你受这样的气,我即刻派人连夜通知药师,送你回去!”

东海之滨,一艘大船停泊岸边,旗杆之上有人不停远望,见三匹骏马慢慢从远处赶来,旗手立刻高喊了几声,挥动手中的令旗,片刻十数个大汉跳下船来,跪地迎接来人。

来的三人正是虬髯客和李靖夫妇,红拂双目微红,十分不舍,虬髯客和李靖仍是纵声谈笑,面上却掩不住伤感之色。

海风四起,乱涛拍岸,三人来到船前纵身下马,那些个汉子一阵高呼。虬髯客见李靖二人面露疑惑,笑道:“他们都是我的侍卫,刚才说的是扶余国话,意思是躬迎国主。”

李靖笑道:“三哥能在言语不通的化外之地另起炉灶,恐怕皇上也没有这个本事!”

红拂道:“你提他作甚?扫兴之至!三哥,你何日再回来?”

虬髯客道:“一妹,那晚我对徐少卿说的话不是应付,从此我会恪守承诺,不会再踏入中原半步。说到此处,他面色一暗,伤感道:“今日一别,只怕梦里才能相见……”

虬髯客回头看着李靖,从怀中掏出一块玉盘,这玉盘是两块玉佩卡在一起,虬髯客轻轻一掰,将一块递过去道:“药师,这是昔年愚兄游历天下偶然所得,你我各执一半,若是思念,便看看这玉佩,聊慰相思之苦。”

说罢顿足一蹬,飞身上船,那些汉子也跟随而上,俱是十分高兴,又是一阵呐喊。

大船的风帆渐渐扬起,红拂忽向上前几步,仰面喊道:“三哥,三哥!

虬髯客神情平静了许多,缓声道:“一妹,你还有什么话说么?”

红拂此刻已泪流满面,挥手喊道:“三哥,你要多多保重……我永远都会在这里惦念你,三哥,你不要忘了一妹……”

虬髯客此时再也无法控制,两行眼泪簌簌而下,大声道:“一妹,药师,我们三人一见如故,虽然不是亲生,却胜似亲生,这份情谊又岂是这山川河海所能拦阻?天涯咫尺,我们兄妹之情永不能断!”说罢手臂毅然挥落。

船上的汉子见他令下,一起发力将巨帆拉满,驾驭着大船缓缓向海中驶去。

红拂痴痴的望着海上越来越远的船影,抽泣不已。李靖从后面慢慢环住她瘦削的肩膀,将那半面玉佩放置在她手上,慢慢举起,对着极高远的晴空望去。

那玉佩甚少花纹,密密麻麻刻着若干篆字:

绿草萋萋,水漫汀洲;十载相伴,八月别离;

杨花飞舞,胡不语;长守黄泉,心如石。

第三回 烟焰空落第三十回 三尺血飞溅第四十回 终有别 临行且轻传秘第五回 游曳不改色第十七回 今游多歧路第二十二回 惜琼花第四十七回 寅夜不速客第三十二回 脉络难通医难治第三十八回 醉蓬莱第一回 寒塘忆只影第三十回 忆少年行复悠悠第七回 云雾敛第三十九回 蝶恋花第十八回 脉乱经奇 恐负众意盛第十二回 巧释因第二十八回 黄泉何处系归舟第二十一回 牵绊本无故第三十九回 更深重访梨花院第十二回 巧释因第二十七回 琢磨细思前事第十七回 东风齐着力第四十三回 双剑初绽雪第十五回 巨船豪艇 无意窥滢滢第十一回 避刑竟遗恨第三十五回 莫思归第三十一回 情本是孽世间同第二十九回 超然谈药性第三十一回 四载愁肠 妄自是执念第四十四回 孤雁儿第一回 黄沙漫卷离人道第三十一回 踏莎行第二十七回 琢磨细思前事第四十六回 烽烟涂炭摧肝肠第九回 帘幕堆烟衣鬓远第二十七回 弄巧反成拙第三十七回 抛却情丝只言志第八回 小院残阳第七回 花开叙螟蛉第四十回 暗夜无常归完壁第二十一回 满庭霜第二十九回 月色可做秉烛游第三回 巧斗消战意第十三回 混涛浊浪 长嵩破水声第二十九回 超然谈药性第一回 将军令第四十一回 千里人未还第二十八回 黄泉何处系归舟第四回 重遇故人心如潮第二十一回 浩淼山水葬青衫第二十五回 围火共夜话第五回 捺袖梨泪盈第三回 回看落雪犹入梦第二十五回 阳关引第七回 花开叙螟蛉第十四回 美人香茶夜惊变第二十七回 琢磨细思前事第十三回 丹凤二乔两零落第一回 寒塘忆只影第十九回 燃香心欲静第三十六回 丹心报圣朝第四十四回 聊胜贪嗔痴 共署妙棋第十六回 枉渡山水望杳然第二十八回 云深访道家第二十一回 牵绊本无故第四十六回 烽烟涂炭摧肝肠第二十二回 惜琼花第三十三回 落花流水错相识第三十五回 片语碎忆解玉匣第三十二回 脉络难通医难治第十七回 一去千里念烟波第四十四回 孤雁儿第四十三回 寻幽探密五王宅第四十三回 送我入门来第十一回 往事难释终尝苦第十九回 斗修行第三十回 三尺血飞溅第三十六回 洞中石露可为滋第二十一回 一心悬悬终见第十二回 悄隐难离别第四十七回 蜂蝶舞 娓道往昔第三十六回 洞中石露可为滋第七回 云雾敛第一回 将军令第三十二回 脉络难通医难治第四十六回 破字令第三十二回 过涧歇第三十二回 黯自两天涯第二十六回 佛心释莲华第三十三回 落花流水错相识第十四回 急功险入魔第四十一回 如此心牵肠挂 再分离马倦路迷第二十八回 黄泉何处系归舟第四十七回 寅夜不速客第三十回 忆少年行复悠悠第四十四回 旁人感念是旧伤第十三回 丹凤二乔两零落第一回 雪中遁迹险逃生第二十三回 寸土群英汇林战第六回 旧日恩怨旧时恨第三十八回 醉蓬莱
第三回 烟焰空落第三十回 三尺血飞溅第四十回 终有别 临行且轻传秘第五回 游曳不改色第十七回 今游多歧路第二十二回 惜琼花第四十七回 寅夜不速客第三十二回 脉络难通医难治第三十八回 醉蓬莱第一回 寒塘忆只影第三十回 忆少年行复悠悠第七回 云雾敛第三十九回 蝶恋花第十八回 脉乱经奇 恐负众意盛第十二回 巧释因第二十八回 黄泉何处系归舟第二十一回 牵绊本无故第三十九回 更深重访梨花院第十二回 巧释因第二十七回 琢磨细思前事第十七回 东风齐着力第四十三回 双剑初绽雪第十五回 巨船豪艇 无意窥滢滢第十一回 避刑竟遗恨第三十五回 莫思归第三十一回 情本是孽世间同第二十九回 超然谈药性第三十一回 四载愁肠 妄自是执念第四十四回 孤雁儿第一回 黄沙漫卷离人道第三十一回 踏莎行第二十七回 琢磨细思前事第四十六回 烽烟涂炭摧肝肠第九回 帘幕堆烟衣鬓远第二十七回 弄巧反成拙第三十七回 抛却情丝只言志第八回 小院残阳第七回 花开叙螟蛉第四十回 暗夜无常归完壁第二十一回 满庭霜第二十九回 月色可做秉烛游第三回 巧斗消战意第十三回 混涛浊浪 长嵩破水声第二十九回 超然谈药性第一回 将军令第四十一回 千里人未还第二十八回 黄泉何处系归舟第四回 重遇故人心如潮第二十一回 浩淼山水葬青衫第二十五回 围火共夜话第五回 捺袖梨泪盈第三回 回看落雪犹入梦第二十五回 阳关引第七回 花开叙螟蛉第十四回 美人香茶夜惊变第二十七回 琢磨细思前事第十三回 丹凤二乔两零落第一回 寒塘忆只影第十九回 燃香心欲静第三十六回 丹心报圣朝第四十四回 聊胜贪嗔痴 共署妙棋第十六回 枉渡山水望杳然第二十八回 云深访道家第二十一回 牵绊本无故第四十六回 烽烟涂炭摧肝肠第二十二回 惜琼花第三十三回 落花流水错相识第三十五回 片语碎忆解玉匣第三十二回 脉络难通医难治第十七回 一去千里念烟波第四十四回 孤雁儿第四十三回 寻幽探密五王宅第四十三回 送我入门来第十一回 往事难释终尝苦第十九回 斗修行第三十回 三尺血飞溅第三十六回 洞中石露可为滋第二十一回 一心悬悬终见第十二回 悄隐难离别第四十七回 蜂蝶舞 娓道往昔第三十六回 洞中石露可为滋第七回 云雾敛第一回 将军令第三十二回 脉络难通医难治第四十六回 破字令第三十二回 过涧歇第三十二回 黯自两天涯第二十六回 佛心释莲华第三十三回 落花流水错相识第十四回 急功险入魔第四十一回 如此心牵肠挂 再分离马倦路迷第二十八回 黄泉何处系归舟第四十七回 寅夜不速客第三十回 忆少年行复悠悠第四十四回 旁人感念是旧伤第十三回 丹凤二乔两零落第一回 雪中遁迹险逃生第二十三回 寸土群英汇林战第六回 旧日恩怨旧时恨第三十八回 醉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