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连番重大举动

三月初二,这样一个美丽的春日里,却发生了一件让长安百姓震惊的事,郧国公张亮以谋逆罪被斩于西市。

一道被斩的还有张亮的夫人李氏,及张亮的谋士公孙常、程公颖,张亮所养的五百义子除几名被杀外,大部被流放到安西、安北、安东一带!

张亮被处决后,李世民也宣布了对举荐张亮担任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的长孙无忌的处置,以长孙无忌举荐人失当,且在出征途中掌管军用物资出现差池,累及我大军的行动为由,除其所有职务,削减食邑五百户,只是保留其赵国公爵,并令长孙无忌禁足于府中,不得私自外去。

刚刚被复职不久的长孙无忌儿子长孙冲,也一道被除去职务,留待府中,不得外出。

在大军出征辽东时候,与长孙无忌一道掌管物资的许敬宗,也被除去所有职务,贬为庶人,流放至琼州。

这些举动对朝堂上的众臣产生了不小的震动效果,一时间,众臣们都变得小心翼翼,议论朝事时候,只有马周、诸遂良等少数朝臣,会对皇帝的不当言行进行指责外,其他朝臣们大多都是采取了唯唯喏喏的态度,朝堂的上气氛很是沉闷。

李世民却是心情大好,也在此间宣布了明年往泰山封禅的事。

贞观十五年的时候,李世民就决定往泰山封禅了,只是因起战事而罢休,如今四夷平定,大唐富庶强盛,皇帝想去泰山封禅,自是没有什么人反对。

临近夏天时分,李世民身体又犯恙了,也就把朝事都委于太子李承乾处置,自己带着长孙皇后等一众嫔妃,到翠微宫去避暑去了。

在初春时候李业诩也从秘密渠道得知,偷出境往天竺一带去取经的玄奘在上一年回程时候,在安西大都护府境内被抓获,安西的官员按当初情报司所传的秘令,将玄奘秘密押送回京,当然玄奘取回来那些迷害大唐百姓的所谓真经,全被付之一炬。

玄奘及其随行人员被押于情报司的秘密监狱,被要求将他这一路行去所有的见闻都写下来,包括天竺的地理环境,还有君主臣民们的详细情况,以供军方所用。

如今大唐最盛的还是道教,孙思邈、袁天罡、李承风这几位著名的道教领袖,在朝中地位颇高,受人尊崇,而声名狼藉的佛教因霸占田产,广收僧众,逃避赋税与瑶役之罪大受打压,寺庙许多被摧毁,佛教僧众数量锐减。

玄奘未经允许私自出境,还带回来了数量颇巨的经书,想大兴佛事,此等大逆之事,没有理由能饶过他。

呆在府中的李业诩,也自是有人将这些事详细地报告与他。

在长安城内风云四起时,李业诩就把自己那些经过严格训练的亲卫,都散布出去,在长安城内打探一切有用的情况,所幸除了这些事,长安城内暂时还没有什么其他特别不一般的动静。

李业诩也在四月初的时候,趁身体还不错,举行了婚事,把金胜曼正式娶进门,此番由太子李承乾主持的婚礼,也是颇为热闹,大多的朝臣们,还有李业诩一些相熟的朋友们,及那些跟随大军到长安来的新罗旧臣们,包括金春秋、金庾信、阏川等人也都来祝贺了。

在李业诩婚礼后几个月,李业诩小妹李栎与裴行俭的婚礼也举行了,裴行俭年纪已经是不小了,在如今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大龄青年了,李业诩不愿看到这家伙身居高位了,还是单身一人。李栎也一改以前疯疯癫癫的样子,很是矜持地嫁了过去。

因裴行俭家境贫寒,只有一老母,还是李业诩出资替其购了一把宅子,作为给李栎的嫁妆。

看着自己的这位部下与自己妹子一副恩爱的样子,李业诩也不禁有些愰然,因自己改变的事已经太多了,连裴行俭这样一位历史上的名将的家庭生活,都因为自己改变了。

“父皇,这是李翼所写的一些军中制度,今日晨间使人送进宫来!”立政殿内,太子李承乾将一大叠方稿交给李世民。

已经是秋天了,天气已经凉爽,李世民身子也康复的差不多了,也从避暑地翠微宫回长了长安,刚回长安没两日,李承乾就向他转交了李业诩所写的军中各种制度的草稿。

“为何他不亲自送入宫来?”李世民接过来番看了几页,皱着眉问李承乾道。

“听说李翼又生病了!”李承乾陪着小心说道,“据李翼的弟弟李翟说,因为要为父皇写这些东西,费了不小心血,又忙了几场婚事,累倒了,还吐了几次血…”

“哦?!真的吗?”李世民微微的吃惊。

李承乾虽然如此说,但眼神中还是有些不相信,“父皇,儿臣也不知真假,只是据李翟所说…”

“写这些东西是很费神,结婚也是很费体力的,”李世民脸上有戏谑的神色,“乾儿,你抽个时间,替父皇去他府上看看吧,赋税改革的事,朕不想拖太久,得有个人来挑事儿…”

“父皇,这事不一定要李翼来出头吧?儿臣想,如今朝廷对外战争取得了连番的胜利,百姓安乐,父皇的威望高涨,深得朝臣及百姓们爱戴,父皇此时提出这样的计划,一定会得到朝臣和百姓们的支持的,儿臣想,这事不若交由儿臣来谋划?”李承乾看着李世民,小心地说道。

虽然说李承乾几次监国,处理的事情也颇得李世民的赞同,但却没有在他手上做出过特别大的事来,李承乾一直想着要做一件让李世民和朝臣们惊叹的事来,如今他的父亲在计划做的这件事,李承乾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他也知道,这是关系到皇权威严的事,也是关系到大唐以后几年能不能更好发展的事,有雄心壮志的李承乾,也与李世民一般的心思,不允许世家再保留这种特权。

为了得到自己父皇的认可,也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更是为了在百官面前树立威严,李承乾都想在我军队取得大胜归来,又处置了几名朝中重臣,朝臣们对皇帝的威严敬仰又畏惧时候,趁早把这事提出来,若再过一些时候,机会就没现在好了。

李世民听了李承乾的话,考虑了一会,才说道:“此事关系重大,不能马虎行事,必须得慎重处置,朕觉得这样吧,你去联络一下一些非世家出身的大臣,把朕的这个意思透露给他们,希望他们赞同这个计划,还有,一定要让李翼参与这件事中来,以他如今的威望与声势,在朝中表示支持,那自是份量不一般,还有李世绩、李道宗、岑文本!”

李世民已经问询过房玄龄的意思,这位对大唐朝廷忠心耿耿的朝中重臣,自是表示了最坚定的支持,马周更是,一直对世家大阀就是深恶痛绝,李世民说的这几人,还是不知道他们的态度。

“父皇,那舅舅那里…”李承乾问道,长孙无忌这位原本李世民最得力的支持者,如今没有听到说,李承乾有些不解。

“他…朕希望到时他不激烈反对就成了!”李世民叹了口气道,“看如今他对你都有不少成见,现在又是待罪之身,哼哼!”

“儿臣明白了!”

“乾儿,父皇去翠微宫的这段时间,许多事你处置的还不错,朕很是放心,这两年来父皇身子一直不利嗦,许多事还是要你继续处置!”李世民面带赞赏地说道。

李承乾在这两年,特别是在李世民出征辽东时候处置政事的方式,甚是得体,也得到了李世民发自内心的赞赏,李承乾聪慧,好学,只是没有率军出征作战过,品性上还少了些坚毅,这是李世民最不放心的地方,也想让李承乾多加锻炼。处理世家门阀的事,也正是想由李承乾来主事,只是让他遗憾的是,原本想让李业诩来挑大梁,但这位青年才俊却身子一直未痊愈,还不能出来做事。

“多谢父皇称赞,处理朝事上儿臣远不及父皇,还要请父皇多多指点!”李承乾恭敬地行了个礼说道。

对李承乾这般说,李世民不置可否,只是收起了笑容,“按照将领轮换制度,一些卫军的主官,还有大都护府的大都护,也该动一动了!”

“儿臣明白!一切还是听从父皇的吩咐!”这样的大事还是要李世民亲自决定,李承乾可不敢发表什么意见。

贞观二十二年底,李世民发布诏命,撤销青海大都护府,以州县直领,将安西、安北、安东、西宁大都护府的大都护都召回京中,除他们大都护职,任命柴绍子谯国公柴哲威为安西大都护,麹智盛为副大都护,右武卫大将军李素立为安北大都护府大都护,右武卫大将军姜简副之,改任郑仁泰为安东大都护,牛进达为副大都护任领汉东大都督职,以韩威领西宁大都护,刘简副之。

卸任的这些大都护都被召回京任职,郭孝恪领左监门外大将军职,张士贵任右羽林卫大将军职,程知节领右监门外大将军,苏定芳仍然领特卫大将军职。

各卫军的主将也有许多被置换。

这一年内,朝廷连番的举动让许多朝臣们感到惊异,特别是这些驻守在各大都护府的大都护府,在同一个时间内被置换,这让那些不太明白将领轮换制度的官员们不解,不知这些在军中威望颇高的将领被宣回朝来,是何用义!

只是这一切将领们回朝后才会知道,如今天已将冷,这些命令送到各地,卸任的将领也得要年后天气转暖时候才可以启程了…V

第195章 朕要全歼这十五万高丽人第84章 大度设被擒第75章 复职第31章 是喜是悲?第84章 大度设被擒第44章 慕容顺何意第131章 松州之战(五)第47章 会师第273章 没开始就结束了第254章 长安风云四起(上)第32章 出征在即第34章 不破突厥誓不还第72章 小部回纥人的叛乱第174章 西北不平静第164章 李世绩所担忧的第111章 迟到的封赏第40章 我们是仁义之师第42章 遭遇突厥骑兵第240章 倭王拒绝臣服于大唐第104章 阎氏兄弟第264章 连番重大举动第30章 开战是不二的选择第122章 伏击战(上)第257章 封赏并赐婚第24章 皇帝李世民第73章 大战即将开始第149章 有佳人第119章 大唐军事学院祭酒第163章 杀光小日本第27章 大战牛心堆(上)第103章 大唐有火炮了第190章 新罗人不得不听令第194章 辽东城被攻占第171章 心迹第137章 高丽生乱第85章 长乐公主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167章 房玄龄之托第48章 新的布署第29章 西北风云又起第36章 收留第26章 决定第204章 高延寿归降第143章 凌烟阁功臣第35章 特种训练(上)第6章 李靖辞相第83章 孙思邈的好消息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14章 我要常不回家了第16章 战争布署第121章 帐中春色第192章 大唐军队与新罗军队起冲突第1章 兵制改革开始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83章 孙思邈的好消息第86章 有惊喜第84章 给皇后治病第58章 连根拔除第159章 吐蕃称臣第97章 李世民的大举动第47章 两位大佬要做啥?第96章 长安,我又一次回来了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66章 北方有战事第84章 大度设被擒第71章 完胜第43章 到底谁更狠第171章 攻击熊津城(上)第49章 慕容顺被杀第186章 新罗王是个绝色美人第28章 无可奈何第19章 尚书大人来视察第20章 将军,我们胜了第89章 吐蕃使者请婚第258章 替朕去看看皇后的病第73章 闭门谢客第5章 论道第19章 尚书大人来视察第31章 丫头云儿第195章 朕要全歼这十五万高丽人第227章 攻进平壤外城第40章 我们是仁义之师第11章 阳春白雪第1章 邀约第70章 攻击第5章 论道第11章 李靖的忧虑第267章 房玄龄的临终劝谏第95章 刻石记功第112章 军歌--《大唐军魂》(上)第75章 复职第129章 松州之战(三)第230章 如何攻击倭国第119章 大唐军事学院祭酒第19章 库山之战(下)第86章 流落塞外的汉人秦飞羽第250章 准备班师回朝第35章 血战赤海(三)第53章 惨烈的火屠第48章 新的布署
第195章 朕要全歼这十五万高丽人第84章 大度设被擒第75章 复职第31章 是喜是悲?第84章 大度设被擒第44章 慕容顺何意第131章 松州之战(五)第47章 会师第273章 没开始就结束了第254章 长安风云四起(上)第32章 出征在即第34章 不破突厥誓不还第72章 小部回纥人的叛乱第174章 西北不平静第164章 李世绩所担忧的第111章 迟到的封赏第40章 我们是仁义之师第42章 遭遇突厥骑兵第240章 倭王拒绝臣服于大唐第104章 阎氏兄弟第264章 连番重大举动第30章 开战是不二的选择第122章 伏击战(上)第257章 封赏并赐婚第24章 皇帝李世民第73章 大战即将开始第149章 有佳人第119章 大唐军事学院祭酒第163章 杀光小日本第27章 大战牛心堆(上)第103章 大唐有火炮了第190章 新罗人不得不听令第194章 辽东城被攻占第171章 心迹第137章 高丽生乱第85章 长乐公主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167章 房玄龄之托第48章 新的布署第29章 西北风云又起第36章 收留第26章 决定第204章 高延寿归降第143章 凌烟阁功臣第35章 特种训练(上)第6章 李靖辞相第83章 孙思邈的好消息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14章 我要常不回家了第16章 战争布署第121章 帐中春色第192章 大唐军队与新罗军队起冲突第1章 兵制改革开始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83章 孙思邈的好消息第86章 有惊喜第84章 给皇后治病第58章 连根拔除第159章 吐蕃称臣第97章 李世民的大举动第47章 两位大佬要做啥?第96章 长安,我又一次回来了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66章 北方有战事第84章 大度设被擒第71章 完胜第43章 到底谁更狠第171章 攻击熊津城(上)第49章 慕容顺被杀第186章 新罗王是个绝色美人第28章 无可奈何第19章 尚书大人来视察第20章 将军,我们胜了第89章 吐蕃使者请婚第258章 替朕去看看皇后的病第73章 闭门谢客第5章 论道第19章 尚书大人来视察第31章 丫头云儿第195章 朕要全歼这十五万高丽人第227章 攻进平壤外城第40章 我们是仁义之师第11章 阳春白雪第1章 邀约第70章 攻击第5章 论道第11章 李靖的忧虑第267章 房玄龄的临终劝谏第95章 刻石记功第112章 军歌--《大唐军魂》(上)第75章 复职第129章 松州之战(三)第230章 如何攻击倭国第119章 大唐军事学院祭酒第19章 库山之战(下)第86章 流落塞外的汉人秦飞羽第250章 准备班师回朝第35章 血战赤海(三)第53章 惨烈的火屠第48章 新的布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