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战神李靖

出征凯旋的将军们行至朱雀门楼前,一太监迈着小步跑出城门,尖声喊着,“陛下有旨,请诸位将军在此等候!”

众将下马,在城门外候着,很快一队金甲禁军从皇城里跑出,护卫在城门二侧。

大唐皇帝李世民缓缓地从城楼内走出。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将军们行军礼,大街两旁的百姓皆拜伏于地。

李世民示意大家免礼,走上前拉住李靖的手。

“药师以一战之力,除却北方之患,此功无人可比,”李世民满是兴奋之色,“大唐之军威,必将响彻天下,闻听捷报传来,朕非常之高兴,当即对众臣言,待药师凯旋回京之时,朕必将降阶恭迎!!”

李靖惶恐万分,再施大行道,“臣万死不敢受陛下降阶之礼,臣恳请陛下还御!”

“臣等恳请陛下还御,”身后众将齐声施礼道。

李世民摆摆手,继续拉着李靖手不放,说道,“朕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我大唐刚刚建立时,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突厥,朕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如今暂动偏师,无往不捷,单于款塞,一雪以前的耻辱耶,”李世民道粗着声音吼道,“药师和诸将立下此等战功,朕感谢你们,大唐的百姓感谢你们,朕理应降阶出迎才是!”

言毕,挽着李靖的手臂,登上朱雀门城楼,李靖也无法再拒。

随后举行了盛大的献俘仪式。

李世绩副手行军副总管张宝相押送着被俘的颉利可汗和一众突厥高官贵族从明德门进入长安!

当日不可一世的草原枭雄,突厥颉利可汗,装在一辆华丽的囚车里,在长安数十万民众的注视下,脸如死灰!

张宝相滚鞍下马,单膝跪地,雄浑的声音中气十足,“启禀陛下,末将通漠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已将突厥颉利可汗带到,请陛下训示!”

“带颉利…”宦官尖利的声音传达着大唐皇帝的旨意。

心神焦瘁的颉利被带到李世民身前,张宝相闪到一旁,站到李靖身边去。

李世民站着,炯炯有神的眼睛注视着颉利,长久不语。

面对英姿勃发的大唐皇帝,颉利一脸灰暗,不自觉的垂下眼帘,跪了下去。

李世民这才上前拉着颉利的手,语重心长道:“汝藉父兄之业,纵**以取亡,罪一也;数与我盟而背之,二也;恃强好战,暴骨如莽,三也;蹂我稼穑,掠我子女,四也;我宥汝罪,存汝社稷,而迁延不来,五也。朕杀你非无名,顾渭上盟未之忘,故不穷责也!起身吧”

颉利本想着到长安难免一死,想不到还有活命的机会,一颗提着的心也放了大半,只是想到余生只能在长安养老了,不禁黯然而泣,流着泪拜谢了李世民。

城楼下的唐军将士振臂高呼,“大唐万胜,皇上万岁,大唐万胜,皇上万岁…”,众百姓也跟着高呼。一时喊声响彻长安全城…

--------------------------------------------------------------------

盛大的凯旋仪式后几日,李靖派亲兵传讯,即将回到府上。

李府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全府上下打扫的干干净净,管家李安在指挥着众家仆挂灯笼。李靖此战立下如此大功,战役未结束即被李世民封爵为国公,当乃天大的喜事。

连李业诩的父亲也被叫回了家。

李业诩也是第一次看到自己唐时的父亲,一个白白净净的中年男人,儒雅英俊却少了份英武了,几缕短须,满脸的书卷味衬得整个人越发的文弱。

府里已经摆上了隆重的家宴,家人都换上洁净整齐的衣服,在张氏的带领下,站在大门口等待着李府的主心骨回家。

派出去探望的家仆飞快地跑回来,高声喊道,“老爷子回来了,国公爷回来了!”

街口处飞驰过来几骑,转眼已奔到府门口,领头的正是李靖。

张氏带领家人迎上前去。

早有李府的家丁迎上去,牵过马,李靖和一群亲卫大步跨上台阶。

张氏走到李靖面前,替李靖解下战袍和铠甲,交给下人,挽着李靖的手臂,满脸关切地说道,“老爷快进府吧。征战大半年,妾身挂念的紧,合府上下都在期盼着老爷平安归来。老爷回京之日,翼儿和翟儿,还生生出城去迎接你!”

“多谢夫人挂念,老夫这不平安归来了吗?哈哈哈”李靖拍拍张氏的手。

真是名不虚传的一对恩爱夫妻。

李靖走到李德謇身边,冷哼一声,“你也知道回家了!”就不再理他!

及至走到施礼的李业诩兄弟俩边上,刚才的冷脸立马变为怜爱,“翼儿,翟儿,老夫都大半年没见着你们了,都长高了!”

“祖父,栎儿都很想你了,”一个脆生生的声音,李栎跑过来拉着李靖的衣角,仰着脸道,“有没有好东西带给栎儿啊?”

“栎儿乖”,李靖一张老脸满是喜悦,抱起李栎亲了一口,“祖父有好东西给你带来了,你看,这是什么?”竟是一把精致的小刀,刀柄处有非常漂亮的饰物!

“哇,好漂亮的,”李栎忙把小脸躲开,“祖父的胡子好扎人!”

李靖再次哈哈大笑,抱着李栎走进入前厅,众人跟在后面也都鱼贯而入。

李靖坐上座,唤过李业诩兄弟俩到跟前,“翼儿、翟儿,老夫出征的日子练武的事有没有荒废?唔,翼儿,看起来成熟了不少,”李靖一双虎眼打量了兄弟俩一番,在李业诩脸上看了又看,有些惊异的神色。

“孙儿不敢忘记祖父大人临行前的嘱咐,武艺没有荒废,骑射已有不少精进,枪法也进步了不少,”面对这位心目中的偶像,大唐首屈一指的武将,李业诩虽然面色平静,心中不免有些紧张。

“嗯!”李靖眼中精光暴涨,李业诩不由的打了个冷颤,不愧是战神级的大唐元勋,不怒自威,看的李业诩这多年的特战队老兵都不免心里发寒,“你们两个坐这里吧,一会老夫有话问你们!”

府中前厅,几大桌丰盛的酒席摆上来,家仆穿梭着端菜添酒。李业诩兄弟俩坐在李靖的左下手,李栎自然躲在王氏身边,而脸有惧色的李德謇想坐到张氏边上,却被李靖赶到外边的另外一桌,和一众亲兵同桌,理由是看着心烦。

李靖倒满酒,举杯道,“老夫此次北征突厥,幸的功成而归,只是…”有些黯然,呆了会,“然,总算没有辜负皇上的期望,大唐北患基本解除,作为此次出征主帅,老夫无憾了!”说罢,满满一杯三勒浆一饮而尽。

“老爷,皇上没有封赏吗?怎么妾身觉得老爷似有难言之隐?”张氏在一旁轻声道。

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173章 轻取盖牟城第99章 又有人弹劾第19章 新事物第28章 军事屯田第121章 帐中春色第69章 薛延陀人的奇怪战法第117章 故人有约第116章 会有好戏看了第85章 长乐公主第4章 不速之客第254章 长安风云四起(上)第24章 皇帝李世民第170章 攻占新城、卑沙城第146章 温柔乡,侈靡夜第40章 我们是仁义之师第156章 李恪回京第37章 利器第148章 新罗与百济、高丽起纷争第71章 威吓回纥人第15章 回府(下)第124章 纵欲过度了第127章 松州之战(一)第22章 再次分兵第259章 因病请辞第234章 皇帝御驾回京第140章 水师的建设第231章 平壤城下阅兵第258章 替朕去看看皇后的病第7章 郑氏兄妹第215章 这些都是大唐的国土第181章 百济王扶余义慈被俘第78章 礼节真多第210章 破任存城第2章 战还是不战?第222章 泉盖苏文被杀第226章 李世民亲自指挥攻击平壤第55章 抵达并州第51章 欲谷设跑了第5章 阿史那思摩第78章 异常情况第19章 一群公主来闹腾第139章 终于明白第58章 凯旋仪式第152章 此人是谁第146章 李佑叛乱的后果第77章 访客众多第98章 吴王李恪的心思第174章 平壤道行军部的动静第101章 新的军队管理模式第27章 大战牛心堆(上)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217章 高延寿所提议的第33章 血战赤海(一)第49章 过年了第67章 遭遇伏击第157章 上了李恪的当第38章 寿辰(中)第44章 你胆子好大第11章 训练营成立第47章 大举攻击第198章 新罗君臣的密谋第170章 如此才情第99章 又有人弹劾第106章 上元节的烟火晚会第61章 青海都护府大都护第263章 我们先看戏第223章 高藏必须向我大军投降第46章 取高昌城第109章 欢迎你再次来到长安第247章 攻占飞鸟城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12章 未来的名将苏定芳第17章 机会第144章 齐王李佑谋反第116章 如何战?第14章 我要常不回家了第74章 组建情报网第23章 阿史那社尔的奇怪请求第239章 鸡林州大都督府第28章 李恪母子第9章 有后了第174章 西北不平静第96章 太子监国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124章 伏击战(下)第149章 有佳人第111章 赤裸裸的挑衅第46章 火药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40章 我们是仁义之师第55章 安西大都护府和安西四镇第109章 夜探回纥人的驿馆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53章 青海道第27章 大战牛心堆(上)第201章 皇帝的诏命送达第10章 李恪告诉的秘密第195章 朕要全歼这十五万高丽人第74章 要将兵法传于后世
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173章 轻取盖牟城第99章 又有人弹劾第19章 新事物第28章 军事屯田第121章 帐中春色第69章 薛延陀人的奇怪战法第117章 故人有约第116章 会有好戏看了第85章 长乐公主第4章 不速之客第254章 长安风云四起(上)第24章 皇帝李世民第170章 攻占新城、卑沙城第146章 温柔乡,侈靡夜第40章 我们是仁义之师第156章 李恪回京第37章 利器第148章 新罗与百济、高丽起纷争第71章 威吓回纥人第15章 回府(下)第124章 纵欲过度了第127章 松州之战(一)第22章 再次分兵第259章 因病请辞第234章 皇帝御驾回京第140章 水师的建设第231章 平壤城下阅兵第258章 替朕去看看皇后的病第7章 郑氏兄妹第215章 这些都是大唐的国土第181章 百济王扶余义慈被俘第78章 礼节真多第210章 破任存城第2章 战还是不战?第222章 泉盖苏文被杀第226章 李世民亲自指挥攻击平壤第55章 抵达并州第51章 欲谷设跑了第5章 阿史那思摩第78章 异常情况第19章 一群公主来闹腾第139章 终于明白第58章 凯旋仪式第152章 此人是谁第146章 李佑叛乱的后果第77章 访客众多第98章 吴王李恪的心思第174章 平壤道行军部的动静第101章 新的军队管理模式第27章 大战牛心堆(上)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217章 高延寿所提议的第33章 血战赤海(一)第49章 过年了第67章 遭遇伏击第157章 上了李恪的当第38章 寿辰(中)第44章 你胆子好大第11章 训练营成立第47章 大举攻击第198章 新罗君臣的密谋第170章 如此才情第99章 又有人弹劾第106章 上元节的烟火晚会第61章 青海都护府大都护第263章 我们先看戏第223章 高藏必须向我大军投降第46章 取高昌城第109章 欢迎你再次来到长安第247章 攻占飞鸟城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12章 未来的名将苏定芳第17章 机会第144章 齐王李佑谋反第116章 如何战?第14章 我要常不回家了第74章 组建情报网第23章 阿史那社尔的奇怪请求第239章 鸡林州大都督府第28章 李恪母子第9章 有后了第174章 西北不平静第96章 太子监国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124章 伏击战(下)第149章 有佳人第111章 赤裸裸的挑衅第46章 火药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40章 我们是仁义之师第55章 安西大都护府和安西四镇第109章 夜探回纥人的驿馆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53章 青海道第27章 大战牛心堆(上)第201章 皇帝的诏命送达第10章 李恪告诉的秘密第195章 朕要全歼这十五万高丽人第74章 要将兵法传于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