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自 恋

有人伤悲,就有人高兴,杀李琦,李师回父子的当天,于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式入相,尽管制书上大大夸奖了于頔的能力和贡献,但是仍然有许多人认为于頔的入相是因为他的识时务,也就是在政治上站对了队,皇帝让他入相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和李琦形成对比,提醒其他藩镇注意。

西北早寒,十月份的雪就下得很有规模了,不过在这么寒冷的天气里,李诵即使带着幼宁和其他小皇子皇孙打雪仗的时候,内心也如春天的水仙一样散发着温馨的香气――我忘了,水仙在西方代表着自恋。

不过李诵还是有资格自恋的,自从李琦勇敢地当上了不识时务的典型后,朝廷各方面收到的都是好消息。十一月,武宁军(徐州)节度使张揞因病请求入朝,朝廷痛快地同意了他的要求,征张揞入朝为工部尚书,张揞终于从徐州这个土匪窝里解脱了出来,张揞是在他老爹死后被绑架来做节度使的,当然,这种绑票也有票票配合的可能。失去了敬爱的领袖的武宁军情绪处于容易激动的状态,为了安抚武宁军,朝廷给武宁军新任命了一位来头很大的节度使――前兵部尚书,现东都留守洛阳尹王绍,另外将原属淮南的泗州和濠州划给了武宁军,得到了好处的武宁军立刻欢天喜地地收起了兵器库的钥匙,准备过年了。

张揞的入朝是继于頔入朝后的又一颗重磅炸弹,张揞的入朝意味着在淮西和淄青之间的藩镇全部在朝廷控制之下。虽然当时人不知道重磅炸弹是什么意思,但是咱们读者都知道。不过这一次的轰炸好像很猛烈,正当李诵不停地树立典型的时候,远在西川的高崇文终于耐不住半年多没有在书中出现的寂寞,上书请求回老巢了。

说实话,西川是个好地方啊,山清水秀,阳光明媚(不包括那时还没出现的重庆),美女也多,像高崇文三千子弟兵中很多光棍军官都找到了媳妇,最典型的是姚子远和在梓州投降的陶顺,两人一入成都就得到了媳妇,当时在刘辟府上抓住了俩绝色,一个是刘辟的三房,一个是刘辟的十房,好像就是那个致舒王府众人于死地的丫头,当时有人就揉揉发直的双眼建议将这俩祸水送给皇帝,被高崇文一个大耳刮子抽过去,骂道:

“你还嫌咱们皇上能动弹啊!”

于是就便宜了姚子远和陶顺这俩光棍。俩人行伍出身,基本技能是杀人,高级技能是指挥别人杀人,家里或者其他方面根本就没有情调可言,倒也把这俩见过世面的整治地服服帖帖,羡慕之余其他光棍们的思想也蓦然解放,半年多高崇文喝了三四十次喜酒。

不过爽的是部下,不爽的老高。西川自从韦皋镇守过后,就添了许多坏品,最坏的就是跟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样,一块砖头砸下去,砸到十个人九个是诗人,还有一个是作家,如果不是这样的人,就会召来歧视的目光:你不是西川的吧?个个自以为才高八斗,那么这个地方的风气就有些疏狂,历史上,后蜀孟昶大过年的异想天开,把在门前站了一千多年的神荼,郁垒老哥俩给下岗了,写了副对子在桃木板上,道“佳节号长春,新年纳余庆”,果然心想事成,见证了赵匡胤那厮把自己生日定为长春节的历史时刻,等来了赵匡胤的大将吕余庆。更绝的是孟昶派一自称名将的哥们去抵挡,那哥们志得意满,色心荡漾,出发前以庆功为名死缠硬磨要来了给他饯行的老宰相的俩绝色小妾,结果在鹿头关下真就连着俩小妾给宋军庆功了。

蜀地这种风流自赏的风气让只会写“崇文崇武不崇文,提戈出塞号将军”的高崇文无所适从,刚进成都,高崇文就在欢迎宴会上感受到了这种格格不入的风气。宴会上薛涛做了那首后来登在《春明外史》上的《贼平后上高相公》:

惊看天地白荒荒,瞥见青山旧夕阳。始信大威能照映,由来日月借生光。

这首诗,高骈跟他的小弟兄们炫耀道,我爷爷听了都说好。欢乐的时光总是不肯长久,就在高崇文拍手叫好后,一个明显喝多了的西川文士晃又有地请高相公也赋诗一首,得到了西川各界代表的一致欢迎,如果不是久在边地,面皮被晒得黑黑红红的,大家一定会发现大英雄高相公脸是红红的。善解人意的薛涛解围道:

“高相公征途疲惫,我等还是行酒令欢饮吧。”

看出状况的众人一致赞成,高崇文历来喝酒不客气,行酒令也不是一次两次,把心放到了肚子里,于是大家商议行一字令,请高相公起令,高崇文沉思半天,道:

““口,有似没梁斗。”

一出口在大厅外的高骈就痛苦地抱住大声叫好的姚子远朝墙撞,厅内一时鸦雀无声,安静了半天,这么贴切的比喻把西川名人名士们全给震住了,目歪口斜的不是一个两个,高崇文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内心感到无比满足,薛涛接口道:

“川,有似三条椽。”

薛涛的回答,不但完全贴切,而且落在“川”字上,明显比高崇文“妙口偶得之”的更有意义,可惜高崇文压根没意识到这是个马屁,挑剔说:

“你那个三条椽中怎么有一条是弯的啊(指川字第一笔是撇)?”

薛涛答道:

“阁下是堂堂节度使,却用‘没梁’,我一个小女子,用个弯了一条椽有什么不可啊?”

高崇文听了大笑,这一经典时刻的经典形象永久地记在了西川人的心里。局势一稳定,高崇文更加忍耐不住了,终于在十一月上表道:

“崇文,河朔一卒,幸有功,致位至此。西川乃宰相回翔之地,崇文叨居日久,岂敢自安!蜀中安逸,无所陈力,愿效死边陲。”

第三卷第十九章第120章 交 锋(一)第83章 反 贪第72章 回 归第117章 布局(上)第70章 并不风流的逃亡第96章 筑厕将军第93章 李愬出马第31章 馒头 豆腐 肉第45章 泉州 山南第66章 穿越界的耻辱第68章 紫气南来第三卷第十九章第55章 侯惟清的铁与血第40章 定西川第84章 别了,《琵琶行》第84章 别了,《琵琶行》第120章 交 锋(一)第10章 近卫军第11章 脑子坏了第46章 于頔入朝第118章 暗流(下)第125章 玉门雪(八)第110章 战,战,战!(上)第四十一章第1章 秋风第11章 脑子坏了第123章 八声甘州(四)第59章 相州之行第86章 海外奇谈第117章 布局(上)第32章 溃 败第69章 中国式结局第123章 八声甘州(九)第125章 玉门雪(四)第23章 皇帝有话说第69章 鸡鸣狗盗第31章 突 破第五十一章第21章 高大帅一鼓下梓州(四)第125章 玉门雪(十四)一百一十二章 雁行阵上第25章 永贞元年的开始第98章 拉 拢第66章 穿越界的耻辱第16章 会战(中)第四十九章第118章 暗流(下)第7章 易 将第21章 堕 落第39章 另一种原因(下)第105章 皇帝的阴谋(下)第13章 闹剧第58章 出潼关记(二)第125章 玉门雪(六)第124章 霜晨月(七)第65章 水利与筑城第三卷第十三章第9章 迷信、海贸和大葬第94章 议 和第82章 曹 州第三十一章第五十一章第77章 棉 花第54章 难念的经第126章 庙号(一)第三卷第十七章第124章 霜晨月(一)更新第122章 河州攻略(九)第三卷第十三章第122章 河州攻略(九)第83章 反 贪第33章 恶战在即第一章第80章 生 死第74章 沙陀来了第三卷第十九章第23章 孝子第67章 晋阳危机第四十五章第44章 又狠又毒又臭又硬第24章 雪 人第123章 八声甘州(九)第66章 暗流汹涌第20章 获 胜第五十二章第40章 天下还是姓李第19章 功亏一篑第80章 御驾东行第三十五章第56章 天 雷第124章 霜晨月(十一)第21章 高大帅一鼓下梓州(二)第73章 前世恩怨第34章 老鱼入大海第53章 小儿子第43章 柿子要拣硬的捏(上)第71章 沸 腾第36章 雪夜狂奔
第三卷第十九章第120章 交 锋(一)第83章 反 贪第72章 回 归第117章 布局(上)第70章 并不风流的逃亡第96章 筑厕将军第93章 李愬出马第31章 馒头 豆腐 肉第45章 泉州 山南第66章 穿越界的耻辱第68章 紫气南来第三卷第十九章第55章 侯惟清的铁与血第40章 定西川第84章 别了,《琵琶行》第84章 别了,《琵琶行》第120章 交 锋(一)第10章 近卫军第11章 脑子坏了第46章 于頔入朝第118章 暗流(下)第125章 玉门雪(八)第110章 战,战,战!(上)第四十一章第1章 秋风第11章 脑子坏了第123章 八声甘州(四)第59章 相州之行第86章 海外奇谈第117章 布局(上)第32章 溃 败第69章 中国式结局第123章 八声甘州(九)第125章 玉门雪(四)第23章 皇帝有话说第69章 鸡鸣狗盗第31章 突 破第五十一章第21章 高大帅一鼓下梓州(四)第125章 玉门雪(十四)一百一十二章 雁行阵上第25章 永贞元年的开始第98章 拉 拢第66章 穿越界的耻辱第16章 会战(中)第四十九章第118章 暗流(下)第7章 易 将第21章 堕 落第39章 另一种原因(下)第105章 皇帝的阴谋(下)第13章 闹剧第58章 出潼关记(二)第125章 玉门雪(六)第124章 霜晨月(七)第65章 水利与筑城第三卷第十三章第9章 迷信、海贸和大葬第94章 议 和第82章 曹 州第三十一章第五十一章第77章 棉 花第54章 难念的经第126章 庙号(一)第三卷第十七章第124章 霜晨月(一)更新第122章 河州攻略(九)第三卷第十三章第122章 河州攻略(九)第83章 反 贪第33章 恶战在即第一章第80章 生 死第74章 沙陀来了第三卷第十九章第23章 孝子第67章 晋阳危机第四十五章第44章 又狠又毒又臭又硬第24章 雪 人第123章 八声甘州(九)第66章 暗流汹涌第20章 获 胜第五十二章第40章 天下还是姓李第19章 功亏一篑第80章 御驾东行第三十五章第56章 天 雷第124章 霜晨月(十一)第21章 高大帅一鼓下梓州(二)第73章 前世恩怨第34章 老鱼入大海第53章 小儿子第43章 柿子要拣硬的捏(上)第71章 沸 腾第36章 雪夜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