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橐 鞬

(受到文档打不开影响今晚状态不好第二更暂更两千字。)

6贽给人的印象总是文质彬彬的待人和气有礼但6贽是做起事情来却总是出人意料地雷厉风行。头天文说自己要去申州第二天中晌的时候6贽已经到了唐州。这不禁让本来胸有成竹的李愬也有些措手不及只得赶紧派出掌书记徐晦和唐州刺史李进诚拿着自己的书信率领一千骑兵赶回唐州去迎接护卫6贽同时在官道两边动乡兵加强巡逻传递情报自己还派出散兵马使李祐和李忠义率领亲兵营去迎接6贽让严秦回申州做准备。

收到了李愬书信的6贽果然停下了前进在唐州过了一夜还在唐州衙门里捣腾了一套仪仗出来加上自己带的简单仪仗凑起来也还是挺像那么回事的。

第三天一早6贽就在李进诚率领的一千骑兵的护卫下摆起简陋的宰相仪仗向申州进。到底是冬天了灰色的天空下原野显得分外平旷偶尔刮过的冷风卷起土地上残破的树叶吹开卷起的宰相仪仗里的旗帜。不过吴少阳却依然看不见旗帜上的“同平章事6”的字样。

隐藏在一片绵延数里的树林里的吴少阳在树林边缘看着官道上这一支多达千人的骑兵经过骑兵胯下的骏马和手中的利器都让他垂涎不已可是自己所有的兵加起来也不过只有八百多还分散在三个地方自己连上袭击官军大营和歼灭百人队俘获的战马也不过才两百多一点而且这两天又冷又累。如果现在去袭击官军的这支骑兵吴少阳相信以卵击石和飞蛾扑火这两个成语就是为自己准备的。这支骑兵中间还排开了仪仗看样子是个有些级别的官员。具体是什么级别吴少阳看不出来因为淮西即使是吴少诚也没有什么仪仗。如果能捉到这个大官或许能交换自己的儿子。吴少阳心里忽然冒出了这么一个想法。不过当吴少阳回头努力想看看自己的手下时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眼看着这支骑兵走了过去。

即使不知道这支骑兵中间的那位老者是6贽吴少阳心里也是很遗憾的如果自己手下的八百多人全部换成了骑兵再多的官军也挡不住自己率军回蔡州的路。

想到这里吴少阳不禁捶了一下树干如果吴元济那三千人没有损失那该多好啊!这样申州就不会丢了。申州不丢自己或许在节度副大使的位置上指挥全军击退官军的难度就要低许多了。不过吴少阳显然忘记了如果不是从申州那个孤城里逃出来他自己是不会现淮西军的法宝是战术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而不是坚守堡垒挨打的。逃出申州后吴少阳才突然现自己的面前是多么宽广到处都是官军的漏洞自己的指挥也突然有了活气不再呆板了。所以才接二连三地给官军以打击如果不是人手不够只怕申州都能被他夺了回来。找到了正确战法的吴少阳信心陡然恢复了随之恢复的是他在这八百多人中的威望。

不过吴少阳到底是吴少诚最为看重的大将眼光确实有其过人之处刚杀出申州吴少阳就意识到随着申州的失去淮西整个战场的中心就已经转移到了蔡州周围于是当时吴少阳就派出军官去朗山吴房等地下达命令要求守军放弃栅垒迅回师蔡州不过他的命令有没有传达到他不敢确定只能先顾着自己找准空隙回蔡州。

望着渐渐远去的官军骑兵大队吴少阳叹口气回到了树林里留下几名士兵继续盯着看。天连续阴了好几天今天晚上该在哪里睡觉真是要好好考虑考虑呢。

前进了不多时申州在望李愬和严秦已经率领申州耆老还有大小军将出城十里相迎。出乎申州百姓还有军将们意料的是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无所畏惧的两位统帅李愬和严秦居然具橐鞬出迎拜于路左。橐鞬服是唐代戎服由抹额、袍稃、靴、刀、箭房弓袋等服饰组成是刺史谒见观察使、节度使谒见宰相或朝廷使臣时穿的礼服属于“剌史礼”或“宰相礼”范畴。穿上“橐鞬服”不仅表示对上级对宰相对朝廷的尊从也表示愿意从军事上接受指挥。看见山南道的两大统帅尤其是朝廷任命的彰义军节度使对这个文官如此恭敬官军还能接受申州百姓却是都吃了一惊才知道原来大帅之上还有宰相还有朝廷。而这也是李愬写给6贽的书信的内容。

李愬在书信上写道:

“蔡人顽悖不识上下之分自李希烈已然数十年矣。今申州初克复愿公因而示之使知朝廷之尊。”

6贽要来申州本来就是为了显示朝廷的存在现在李愬把礼仪也上升到了显示朝廷威仪的高度一向号称良相的6贽能不接受吗?这句话使得6贽改变了轻车简从的初衷接受了李愬提供的平原武装一日游。也让严秦对李愬佩服不已。

在人们诧异的目光中6贽坦然接受了李愬和严秦的跪拜而后扶起二人笑道:

“当日进兵之初老夫就有言在先只要二位能够尽心国事战胜判军军功奖赏老夫都会尽力争取如今申州克复二位果然没有让皇上和百姓失望这真是社稷之福啊。老夫这就是来给二位和将士们叙功来了。”

李愬道:

“6相公过奖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是做臣子的份内的事情怎敢向皇上朝廷要功劳奖赏呢?只是将士们辛苦万望6相公体恤将士则个。”

6贽自然不会说不。于是李愬和严秦就请6贽入申州。行到申州城门口6贽感叹道:

“国家数十年谋划申州终于克复。二位可谋划到蔡州了吗?”

李愬笑道:

“相公真是时时心系国事。请相公放心淮西战事必然在年前结束。”

本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106章 魏博的救赎(上)第三卷第二十三章第125章 玉门雪(十七)第6章 上书与进兵第20章 春明外史第74章 遇 险第90章 竖子不足与谋第三卷第二十二章尾章第九章第49章 预备役和给民夫发钱第十一章第91章 老兵对老兵第57章 结束与开始第40章 天下还是姓李第八章第110章 战,战,战!(中)第17章 弃 子第85章 良 相第74章 遇 险第125章 玉门雪(十一)第125章 玉门雪(六)第125章 玉门雪(七)第114章 隐 忧第九章第49章 预备役和给民夫发钱第10章 过山车(下)第104章 兵 变第113章 血 战(上)第123章 八声甘州(六)第44章 官和钱第40章 天下还是姓李第124章 霜晨月(八)第124章 霜晨月(九)第59章 相州之行(二)第五十二章第99章 魏博请降第60章 机 会第54章 甜 心第120章 交 锋(五)第95章 强 势第31章 馒头 豆腐 肉第27章 变 故第25章 永贞元年的开始第五十二章第28章 送上门挨打第2章 乘他病,要他命第1章 噩耗第63章 李老太爷第三十二章第76章 开 始第80章 御驾东行第四十五章第三卷第十四章第4章 舆 论第124章 霜晨月(三)第115章 登 山第五十三章第三十四章第19章 报 纸第75章 本帅要活的第53章 狮子大开口第83章 反 贪第24章 贞元二十一年的结束一百一十二章 雁行阵上第70章 劝农五策第54章 甜 心第53章 小儿子第四十四章第120章 交 锋(二)第124章 霜晨月(四)第三十一章第69章 中国式结局第7章 长短句第123章 八声甘州(二)第124章 霜晨月(九)第114章 隐 忧第四十三章第74章 小 堡第104章 兵 变第98章 拉 拢第三卷第十八章第31章 馒头 豆腐 肉第二十九章第46章 于頔入朝第十一章第40章 天下还是姓李第三十二章第124章 霜晨月(六)第122章 河州攻略(十)第95章 瘟 疫第125章 玉门雪(十四)第120章 交 锋(一)第124章 霜晨月(八)第125章 玉门雪(五)第39章 另一种原因(上)第81章 也是斩将夺旗第27章 变 故第124章 霜晨月(六)第45章 李愬雪夜袭蔡州(三)
第106章 魏博的救赎(上)第三卷第二十三章第125章 玉门雪(十七)第6章 上书与进兵第20章 春明外史第74章 遇 险第90章 竖子不足与谋第三卷第二十二章尾章第九章第49章 预备役和给民夫发钱第十一章第91章 老兵对老兵第57章 结束与开始第40章 天下还是姓李第八章第110章 战,战,战!(中)第17章 弃 子第85章 良 相第74章 遇 险第125章 玉门雪(十一)第125章 玉门雪(六)第125章 玉门雪(七)第114章 隐 忧第九章第49章 预备役和给民夫发钱第10章 过山车(下)第104章 兵 变第113章 血 战(上)第123章 八声甘州(六)第44章 官和钱第40章 天下还是姓李第124章 霜晨月(八)第124章 霜晨月(九)第59章 相州之行(二)第五十二章第99章 魏博请降第60章 机 会第54章 甜 心第120章 交 锋(五)第95章 强 势第31章 馒头 豆腐 肉第27章 变 故第25章 永贞元年的开始第五十二章第28章 送上门挨打第2章 乘他病,要他命第1章 噩耗第63章 李老太爷第三十二章第76章 开 始第80章 御驾东行第四十五章第三卷第十四章第4章 舆 论第124章 霜晨月(三)第115章 登 山第五十三章第三十四章第19章 报 纸第75章 本帅要活的第53章 狮子大开口第83章 反 贪第24章 贞元二十一年的结束一百一十二章 雁行阵上第70章 劝农五策第54章 甜 心第53章 小儿子第四十四章第120章 交 锋(二)第124章 霜晨月(四)第三十一章第69章 中国式结局第7章 长短句第123章 八声甘州(二)第124章 霜晨月(九)第114章 隐 忧第四十三章第74章 小 堡第104章 兵 变第98章 拉 拢第三卷第十八章第31章 馒头 豆腐 肉第二十九章第46章 于頔入朝第十一章第40章 天下还是姓李第三十二章第124章 霜晨月(六)第122章 河州攻略(十)第95章 瘟 疫第125章 玉门雪(十四)第120章 交 锋(一)第124章 霜晨月(八)第125章 玉门雪(五)第39章 另一种原因(上)第81章 也是斩将夺旗第27章 变 故第124章 霜晨月(六)第45章 李愬雪夜袭蔡州(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