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王忠嗣

第39章 王忠嗣

回乐城,朔方节度使府。

“太狂妄了,竟敢同军操戈。”

王忠嗣同时收到卢瑜的战表,和皋兰州都督浑释之的汇报,将副使兼兵马使张齐丘,和都虞候李光弼、以及节度使判官召过来。

张齐丘看到这两份战报后,怒气冲冲地说道。

“虞候觉得如何?”

王忠嗣一脸平静地向李光弼询问。

他面容方正有威严,身高六尺,身材魁梧健壮。

同时,王忠嗣也是一个不喜言谈,沉着勇悍的人。

在不善于说辞下,他治军能直切关要,严谨程度如前汉的周亚夫一样。

朔方军每一个士兵的兵器,甚至箭矢上,都写有使用者的名字。

在王忠嗣之前,边军消耗兵器严重,每次战斗,都有大量兵器丢失,有的是遗弃在战场上,有的丢失得莫名其妙。

现在把姓名写在兵器上,丢失会被治罪。所以人人自勉,兵器充足。

箭矢上写名字,也可以准确记录战功。

“按照丰安军使卢瑜所说,皋兰州骑兵虽有错在先,但这是副使李瑄一意孤行,射残皋兰州骑士,扣下皋兰州战马。皋兰州都督浑释之的公文上说明,麾下连夜赶路,心浮气躁,才去抢牧民的牛羊,认为丰安军没有资格扣下皋兰州骑兵的马匹,更不能射残骑兵。”

李光弼沉吟过后,说道:“末将认为双方都有过错。”

李光弼三十多岁,英姿勃勃,留着很短的胡须。

他虽是契丹人,却精通史籍,犹长《汉书》,这也使李光弼足智多谋,有出奇制胜的本领。

都虞候相当于节度使的心腹,此时的李光弼虽然没有什么功劳,却深受王忠嗣器重。

同时,李光弼还是一个纯粹的军人,更为军人的利益着想。

“这个李瑄,我看走眼了。竟能率丰安骑兵,以数十人阵亡的代价,斩敌骑近千,获战马五百。”

王忠嗣没有接过这些话,而是以李瑄的军功论事。

他起初以为李瑄是一个诗人。

王忠嗣明白大多数诗人都有立功边塞的愿望,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边塞诗,在军中传唱。

但这些诗人们没有条件直接到节度使幕府,更没有条件,如李瑄一样,一步成为大军副将。

王忠嗣认为李瑄就是这样的人,由李适之送来镀金。

这种事情王忠嗣一般不会多问,毕竟他曾经也是关系户。

但在与突厥左厢的战斗随时可能发生时,陈回光被调走,让王忠嗣觉得李适之动作频繁,操之过急。

另外,王忠嗣的父亲王海宾在丰安军使的职位上阵亡,使王忠嗣对这个职位有不一样的情感。

有这些因素,李瑄来回乐城报到时,王忠嗣没有相见。

“李瑄确实勇武过人,有斩将拔旗的能力,看来传言非虚。在对突厥的战斗中,丰安军还是可以作为前锋的。”

李光弼见王忠嗣这么说,一定有自己的论断。

平心而论,李光弼也赞赏李瑄的果断与勇猛。

但身为军人,他认为李瑄将箭残同伴,冲动且过。

“大夫,李瑄军功归军功,但末将认为射残皋兰州骑士当重惩。否则,如果人人效仿,军中就不会再有法纪了。”

张齐丘则坚持自己的意见。 “功与过,不可以此而论。在边塞上,如果有违犯军法的士兵,可以直接斩首,以儆效尤。从皋兰州骑兵劫掠百姓的那一刻起,丰安军使卢瑜就应该当场将骑兵统领处死,以平民愤。”

“从前庄贾身为监军,只是迟到训练,司马穰苴就将其斩首。你们难道觉得浑悬的罪比庄贾小吗?”

王忠嗣沉默片刻,然后目光在张齐丘和身上徘徊,平和缓慢地说道。

张齐丘听到这番话,面容一怔。

王帅的意思是要处死浑悬?

连李光弼都没想到这一点。

但李光弼立刻想到王忠嗣上任后三令五申的军令。

长期以来,边军恶习不改,毛病不断,连诸军主将都不以为然。

这是要杀鸡儆猴,震慑全军。

想到此,聪明的李光弼不再接话。

张齐丘身为“储帅”,还想接王忠嗣的位置呢,又怎么会忤逆王忠嗣的意思。

先前他想治李瑄的罪,是会意错王忠嗣的意思,以为刚正的王忠嗣讨厌李瑄。

“国家养兵,是用来救民的。李瑄的所作所为,没有什么可争论。责令浑释之将骑将浑悬免职,押送至回乐城问罪。那一千匹战马,丰安军需还给皋兰州都督府。判官,你前往丰安军告诉卢瑜,让他多读读《卫禁律》,如果他知道军法,就说明他太优柔寡断了,身为主将,不该如此。”

“准许丰安军的奏功,绢、钱从节度使府库出,另奖丰安军羊三百头,立刻运送到丰安军!”

“对李瑄的奏功,本帅亲自拟订,送至兵部。”

王忠嗣向判官下达军令。

言语中,包含了对卢瑜的批评。王忠嗣从两份文书上看出卢瑜早就可以出面制止,但他没有。事后还认为李瑄做错。

这让王忠嗣对卢瑜的印象很不好。

“大夫,咄陆部敢寇略我边境,杀害我边民,应该给予还击。”

张齐丘知道自己刚才说错话,立刻向王忠嗣请命。

卢瑜是文官为将,他也是进士出身,文官为将,手无缚鸡之力。

王忠嗣教训卢瑜的话,张齐丘听着刺耳。

“突厥反复无常,必然要覆灭。但不是现在。圣人下令许诺回纥可以尽占匈奴故地,本将已派使者接触回纥。让回纥、葛逻禄等部率先动手,我朔方军最要紧的是训练兵马,随时听候军令。”

王忠嗣微微摇头。

年轻时王忠嗣好战逞强,带着几百骑,就敢向数万人冲杀。

已至中年,王忠嗣趋于成熟。

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上惜国力,下怜士卒。

“大夫英明。”

张齐丘讪讪一笑,拱手说道。

“大夫,宁远将军来拜会您的时候,您未见他一面,他毕竟是左相的儿子。今又立下军功,需不需要召他前来。”

李光弼向王忠嗣提醒:“左相是贤明的人,陈将军被突然调走,似有因果。”

“不必了,下次有公务的时候再行召见。”

王忠嗣摇了摇头,他不在意这种细节。

……

第134章 化为鬼魂,阵前结草第153章 天水郡公,实封五百户,韦坚罢相第85章 美人爱英雄第36章 皋兰州都督府骑兵第323章 无路可逃,时隔多年的冲锋陷阵第73章 威震草原第247章 正式成为天水王,一掌击碎天灵盖第392章 全军覆没,秦赵会盟台,骁将安守忠之死第470章 平原如高山,宣泽乡(新年快乐!)第406章 吐蕃中计,大溃败第158章 裴灵溪第248章 金杯同汝饮,白刃不相饶第40章 罗兴失踪第218章 再遇裴灵溪,勉之第182章 雪中高歌,吐谷浑和白兰羌叛变第168章 率临洮军 赤水军突袭回纥“阅兵”第42章 把柄第443章 军制改革,御驾亲征第163章 李世民的真假元帅战术,陌刀军完成第376章 不同的朱雀街游行,与李隆基论开元宰相第301章 天宝九载,重要的抉择第156章 李瑄入李林甫之梦,颜真卿第154章 除去李林甫爪牙第355章 王莽谦恭未篡时,天宝十三载第205章 你想图谋天下,恢复隋室?第446章 划分行省,久违的征程第256章 千秋节上,李瑄的礼物第234章 吐蕃在等雪,长安的歌谣第152章 徒手搏虎,李林甫算计韦坚第144章 杨钊的野望,李隆基召见第103章 对吐蕃的战略第38章 李林甫的人第337章 攻克萨末鞬城,总督的末路第19章 箭术与马战第481章 落花,西征第109章 猛将南霁云,大获全胜第479章 使者回京,定鼎大势的一战第137章 被监察御史弹劾第323章 无路可逃,时隔多年的冲锋陷阵第305章 李相的威严,逮捕五杨之一第2章 灵翠楼第431章 雪域大都护府,天下诸国拜长安第234章 吐蕃在等雪,长安的歌谣第69章 李光弼夜见程圭第402章 剑履上殿,质问李隆基第321章 大食的最后一搏,马璘第264章 与杜甫相遇,李隆基挑明第33章 战马体力控制第420章 布局天下,开始出击第10章 咏柳第259章 京兆尹妥协,九霄环佩第177章 床弩的威力,鸡心谷的血战第451章 锦衣卫千户马燧,薛延陀背叛回纥第387章 燕军的挑战,阵斩敌将第213章 与杨玉环的秘密,守护贵妃第481章 落花,西征第245章 石堡城陷落,等待开花第15章 大胜第198章 找到凶手,包围与反包围第7章 早春赠王补阙第129章 封候,河西陇右讨击大使第30章 建立威势第464章 大诗人去世,书文运动,南巡第470章 平原如高山,宣泽乡(新年快乐!)第266章 “锦衣卫”,野无遗贤第61章 前锋第404章 立太子大典,明年应该改元第200章 李林甫权势再减,太原城外的太子奴第280章 别出心裁的礼物第247章 正式成为天水王,一掌击碎天灵盖第299章 安禄山的火焰跳动第46章 再遇薛错第352章 李适之的顾虑,小儿小女第149章 杨玉环封贵妃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针毡第462章 与王维,最后的王维第405章 蜀地求援,吐蕃进攻柏海郡第73章 威震草原第41章 丰安令第472章 护驾,新一轮的斗争开始第312章 封常清,制定对战大食的计策第444章 宰相犯错,一分不改第271章 谁是首席宰相?杨玉环的助攻第135章 万骑围堵,斩将拔旗第404章 立太子大典,明年应该改元第125章 一拳打爆第242章 建立神策军,追封李瑄祖父为王第88章 李林甫卸任吏部尚书第344章 里海以南,哈里发之死第198章 找到凶手,包围与反包围第90章 再见杨玉环第386章 亲至潼关,李泌献策第56章 唐军阵形第287章 兵卒包围平康坊第171章 回纥大溃败,大包围第424章 王昌龄结算前世仇,江南地区的丧钟第9章 柳岸遇李白 贺知章第74章 大雪满弓刀第77章 升官,忠武将军第379章 任命六部九寺五监官吏,斩杨国忠 五杨
第134章 化为鬼魂,阵前结草第153章 天水郡公,实封五百户,韦坚罢相第85章 美人爱英雄第36章 皋兰州都督府骑兵第323章 无路可逃,时隔多年的冲锋陷阵第73章 威震草原第247章 正式成为天水王,一掌击碎天灵盖第392章 全军覆没,秦赵会盟台,骁将安守忠之死第470章 平原如高山,宣泽乡(新年快乐!)第406章 吐蕃中计,大溃败第158章 裴灵溪第248章 金杯同汝饮,白刃不相饶第40章 罗兴失踪第218章 再遇裴灵溪,勉之第182章 雪中高歌,吐谷浑和白兰羌叛变第168章 率临洮军 赤水军突袭回纥“阅兵”第42章 把柄第443章 军制改革,御驾亲征第163章 李世民的真假元帅战术,陌刀军完成第376章 不同的朱雀街游行,与李隆基论开元宰相第301章 天宝九载,重要的抉择第156章 李瑄入李林甫之梦,颜真卿第154章 除去李林甫爪牙第355章 王莽谦恭未篡时,天宝十三载第205章 你想图谋天下,恢复隋室?第446章 划分行省,久违的征程第256章 千秋节上,李瑄的礼物第234章 吐蕃在等雪,长安的歌谣第152章 徒手搏虎,李林甫算计韦坚第144章 杨钊的野望,李隆基召见第103章 对吐蕃的战略第38章 李林甫的人第337章 攻克萨末鞬城,总督的末路第19章 箭术与马战第481章 落花,西征第109章 猛将南霁云,大获全胜第479章 使者回京,定鼎大势的一战第137章 被监察御史弹劾第323章 无路可逃,时隔多年的冲锋陷阵第305章 李相的威严,逮捕五杨之一第2章 灵翠楼第431章 雪域大都护府,天下诸国拜长安第234章 吐蕃在等雪,长安的歌谣第69章 李光弼夜见程圭第402章 剑履上殿,质问李隆基第321章 大食的最后一搏,马璘第264章 与杜甫相遇,李隆基挑明第33章 战马体力控制第420章 布局天下,开始出击第10章 咏柳第259章 京兆尹妥协,九霄环佩第177章 床弩的威力,鸡心谷的血战第451章 锦衣卫千户马燧,薛延陀背叛回纥第387章 燕军的挑战,阵斩敌将第213章 与杨玉环的秘密,守护贵妃第481章 落花,西征第245章 石堡城陷落,等待开花第15章 大胜第198章 找到凶手,包围与反包围第7章 早春赠王补阙第129章 封候,河西陇右讨击大使第30章 建立威势第464章 大诗人去世,书文运动,南巡第470章 平原如高山,宣泽乡(新年快乐!)第266章 “锦衣卫”,野无遗贤第61章 前锋第404章 立太子大典,明年应该改元第200章 李林甫权势再减,太原城外的太子奴第280章 别出心裁的礼物第247章 正式成为天水王,一掌击碎天灵盖第299章 安禄山的火焰跳动第46章 再遇薛错第352章 李适之的顾虑,小儿小女第149章 杨玉环封贵妃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针毡第462章 与王维,最后的王维第405章 蜀地求援,吐蕃进攻柏海郡第73章 威震草原第41章 丰安令第472章 护驾,新一轮的斗争开始第312章 封常清,制定对战大食的计策第444章 宰相犯错,一分不改第271章 谁是首席宰相?杨玉环的助攻第135章 万骑围堵,斩将拔旗第404章 立太子大典,明年应该改元第125章 一拳打爆第242章 建立神策军,追封李瑄祖父为王第88章 李林甫卸任吏部尚书第344章 里海以南,哈里发之死第198章 找到凶手,包围与反包围第90章 再见杨玉环第386章 亲至潼关,李泌献策第56章 唐军阵形第287章 兵卒包围平康坊第171章 回纥大溃败,大包围第424章 王昌龄结算前世仇,江南地区的丧钟第9章 柳岸遇李白 贺知章第74章 大雪满弓刀第77章 升官,忠武将军第379章 任命六部九寺五监官吏,斩杨国忠 五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