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后突厥汗国

大漠之上,八月天时,正是秋高草肥之季。突厥人骑着骏马,唱着牧歌,放牧牛羊,一派欢喜气氛。

黑沙城,位于现呼和浩特西北,是后突厥“南牙”所在地,也是现在突厥首领阿波干可汗默啜的都城所在。

牙帐是突厥可汗的王帐,相当于唐朝的皇宫。

默啜的牙帐很大,金顶金鹰,牙帐前一根粗大的旗杆,上面挂着一面狼头纛,在秋风中飘扬,猎猎作响。

牙帐中坐满了人,个个身着华贵的锦袍,一身的富贵气息。

突厥被唐朝灭亡后,成了唐朝的附属部族,深受华夏文明的影响,其风俗习惯,与最初的突厥已经大为不同了,与中原风气有几分近似了,竟然在如此重要的聚会中不穿突厥的皮衣裘帽,而是着锦袍。

当然,锦袍太贵重,只有突厥贵族才有资格穿,普通突厥人仍是皮衣裘帽。

默啜身材高大,接近一米九的个头,身胚宽大,可以说是虎背熊腰,很是威猛。一双眼睛特别明亮,透着睿智,一瞧便知是个精明人。

他端坐在黄金铸就的宝座上,左手握着黄金权杖,打量群臣。

“今儿把你们召集起来,是要和你们好好议议,如何光复大突厥。”默啜的声音很洪亮,如同洪钟大吕在轰鸣似的,很有震憾力。

“光复大突厥!”群臣齐声大吼,个个一脸的振奋。

李靖夜袭阴山,灭了,突厥成了唐朝的附属部族,要听从唐朝的调遣。数十年来,突厥并不死心,一心想要复国,恢复一直是突厥人的梦想。

默啜这话说到他们心坎上了,无不是大吼。

“先可汗起兵反唐,虽然屡有斩获,奠定了大突厥强大的根基,然,大突厥仍未复国,本可汗一直引以为憾。”默啜眼中掠过一抹伤感,道:“到如今,我们才恢复了不过一半的疆域,回纥、九姓铁勒皆未臣服。南方还有强大的唐朝,我们虽是多次打败唐朝,却是南北受敌,要想恢复大突厥的荣光,仍是很艰难。”

有后人认为,突厥之所以反叛,是因为唐朝征调突厥打仗,让突厥无法忍受,不得不反叛,其实这不对。

突厥反叛唐朝,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那些顽固份子不愿臣服唐朝,一心想要光复突厥。

不要说在当时,就是在现代社会,仍有突厥的后裔想要恢复突厥帝国。

另一个原因和唐太宗有关,是唐太宗埋下的隐患。

李靖夜袭阴山,一举灭掉就成了大问题。在当时,唐朝内部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把突厥肢解成多个小部落,让突厥留守故地,也就是漠北。

另一种意见仍是把突厥肢解成多个小部落,要突厥南迁到河套之地。

这两种意见争论得很激烈,唐太宗再三思虑后,决心让突厥南迁至河套之地。

这遭到了以魏征为代表的大臣的激烈反对,魏征更是举出汉朝让匈奴南迁,为南北朝时匈奴进攻中原大开方便之门为例,都没能阻止唐太宗。

对于唐朝此举,突厥是感恩戴德,对唐太宗是感激涕零,尊他为“天可汗”。

河套之地土肥水美,气候温暖,日照时间长,植被生长时间长,是天然的牧场,突厥人做梦都想得到。

历史上,为了得到河套之地的不仅仅有突厥,还有匈奴、鲜卑这些游牧民族。

突厥打来打去,不就是想得到河套之地么?以前死了那么多人,打了那么多年,都不能得到河套之地,如今是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突厥是欢喜不已,对唐太宗的感激也是真的。

然而,没过多久,唐太宗睡不着觉了。

因为河套之地离唐朝都城长安不到一千里的路程,对长安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这种威胁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让唐太宗有刻骨铭心之痛。

在玄武门之变后不久,颉利可汗率领十几万突厥大军从河套之地出发,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渭水了,离长安只有一步之遥了。

幸得唐太宗雄材大略,沉着应对,使得颉利可汗最后不得不退兵。在退兵之前,和唐太宗在便桥订下兄弟之盟,史称“便桥之盟”。

这么多突厥聚集在河套之地,休养生息,要是突然造反,进攻长安的话,唐朝连反应的时间都不多,唐太宗能睡得着么?

想来想去,唐太宗最终决定,要突厥返回漠北。

这道旨意一下,突厥人是怨声载道,对唐朝大为不满,只是因为唐太宗牛闪闪,突厥惹不起,只得忍着了。

到了唐高宗年间,这种怨恨终于爆发出来了,突厥正式反叛,想要恢复的疆域。

最先反叛的是阿史德·温傅和阿史那·奉职,却被唐朝名将裴行俭大破于黑山,打得突厥血流成河,尸积如山,实力大损,无法复国。

后来,阿史那·伏念又反,又被裴行俭大破之。阿史那·伏念不得不投降,裴行俭答应他不杀他,伏念因此而杀了温傅投降。

只是,裴炎忌裴行俭功大,唆使唐高宗杀了伏念,断绝了唐朝招降突厥的可能。自此以后,突厥对唐朝就是血战到底,不死不休,没人投降。

紧接着,阿史那·骨咄禄又反,经过他南征北战,奠定了突厥复国的基础,再经过默啜的努力,终于在武则天圣历元年,也就是明年复国成功,史称“后突厥汗国”。

骨咄禄死后,他的儿子拓西年幼,他的弟弟默啜自立为可汗。

“大汗,臣以为九姓铁勒、回纥虽未臣服,并不是甚大事。”阿史德·元珍身材高大,眼睛明亮,整个人很是精明,是默啜的谋主之一,道:“如今,大突厥最重要的是趁着武则天无力北讨之际,对唐朝多加掳掠,只要得到口众、精铁、钱粮,复国就不远了。”

“我赞成。”他的话刚落音,另一个谋主暾欲谷立时赞成,道:“大突厥要想复国,最缺的就是口众和精铁。这两样,也只有向唐朝掳掠。”

唐朝人口几千万,唐玄宗时更是达到七千多万,非常吓人。要想得到口众,只有掳掠唐朝。因为九姓铁勒和回纥的人口很少,即使打败这两个部族,人口的增长也不会太多。

最重要的是,回纥和九姓铁勒没有先进的炼钢技术,没有精铁。要想得到精铁,非向唐朝索取不可了。

没有精铁,还打什么仗?

还谈什么复国?

“哈哈。”默啜把阿史德·元珍和暾欲谷一打量,放声大笑,道:“你们两个的说法正合我意,我也是这意思。我们眼下要集中兵力,与唐朝大打一场,攻城略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尽可能多的掳掠口众、精铁!”

猛的站起身,右手一挥,豪气万千,声若雷霆,道:“这一次,要狠狠的打,打得那个女人心疼为止!”

“可汗英明!”群臣齐声颂扬。

“要是能有盟友给我们有力的支持,那就更好了。”默啜眉头一挑,有些忧虑。

这一仗,关系到突厥能否真正复国的问题,事关重大,光凭突厥的实力,很难达到目的。若是有一个强大的盟友,给他足够的支持,一切都不是问题了。

“禀可汗,大食使者求见。”默啜的话刚落音,他的一个侍卫快步进来,冲他禀报。

第23章 武则天有点烦第58章 分裂种子第6章 征吐蕃第2章 唐睿宗第31章 同流合污第63章 妙解名题(下)第51章 整的就是你第49章 灰头土脑第13章 毁灭日第45章 一箭三雕第84章 重重围困第12章 张说罢官第14章 和谈?第10章 默啜助兴第68章 龙武军第39章 宫变(下)第67章 波斯王子第39章 宫变(下)第53章 突厥的对策第82章 惊天血战(下)第32章 战争总动员第7章 亲情第69章 大练兵第86章 狗屁诗文第77章 踩的就是你第1章 李隆基第69章 波斯都护府第12章 张说罢官第53章 突厥的对策第50章 穷追不舍第35章 人心思李第28章 治理吐蕃第27章 全军出击第66章 首战告捷(上)第70章 选妃第36章 武则天的决断第38章 御前对质第80章 夺马第27章 不信也得信第9章 进军大非川第39章 西天竺灭亡第75章 张易之第38章 欢迎下地狱第20章 上当了第33章 开元盛世第23章 武则天有点烦第56章 登基第13章 张说来投第26章 好大一顶绿帽子第54章 类我!类我!第20章 惨无人道第56章 登基第22章 帝国精锐:千骑第3章 威行大漠第7章 突厥复国?第12章 安插人手第37章 李旦求助第3章 大唐军备第56章 登基第26章 好大一顶绿帽子第2章 将星云集第9章 进军大非川第23章 藏龙卧虎第51章 名将之才第10章 请命击边第86章 突厥覆灭第14章 奔赴边关第28章 治理吐蕃第85章 大决战(下)第1章 李隆基第85章 上官婉儿第66章 首战告捷(上)第87章 《水调歌头》第46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第40章 武则天退位第19章 狄仁杰第39章 西天竺灭亡第4章 武承嗣第42章 复国号还都第7章 英雄归来第4章 契丹灭亡第57章 离间计(上)第14章 自取其辱第37章 李旦求助第47章 第二轮交锋第3章 突厥犯边第33章 行刺第27章 大争论第54章 精兵第63章 妙解名题(中)第3章 自救第44章 王孝杰的选择第5章 机会来了第55章 我恨楚王第68章 龙武军第50章 穷追不舍第1章 后突厥汗国第50章 假公济私第24章 望风而降第63章 妙解名题(下)
第23章 武则天有点烦第58章 分裂种子第6章 征吐蕃第2章 唐睿宗第31章 同流合污第63章 妙解名题(下)第51章 整的就是你第49章 灰头土脑第13章 毁灭日第45章 一箭三雕第84章 重重围困第12章 张说罢官第14章 和谈?第10章 默啜助兴第68章 龙武军第39章 宫变(下)第67章 波斯王子第39章 宫变(下)第53章 突厥的对策第82章 惊天血战(下)第32章 战争总动员第7章 亲情第69章 大练兵第86章 狗屁诗文第77章 踩的就是你第1章 李隆基第69章 波斯都护府第12章 张说罢官第53章 突厥的对策第50章 穷追不舍第35章 人心思李第28章 治理吐蕃第27章 全军出击第66章 首战告捷(上)第70章 选妃第36章 武则天的决断第38章 御前对质第80章 夺马第27章 不信也得信第9章 进军大非川第39章 西天竺灭亡第75章 张易之第38章 欢迎下地狱第20章 上当了第33章 开元盛世第23章 武则天有点烦第56章 登基第13章 张说来投第26章 好大一顶绿帽子第54章 类我!类我!第20章 惨无人道第56章 登基第22章 帝国精锐:千骑第3章 威行大漠第7章 突厥复国?第12章 安插人手第37章 李旦求助第3章 大唐军备第56章 登基第26章 好大一顶绿帽子第2章 将星云集第9章 进军大非川第23章 藏龙卧虎第51章 名将之才第10章 请命击边第86章 突厥覆灭第14章 奔赴边关第28章 治理吐蕃第85章 大决战(下)第1章 李隆基第85章 上官婉儿第66章 首战告捷(上)第87章 《水调歌头》第46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第40章 武则天退位第19章 狄仁杰第39章 西天竺灭亡第4章 武承嗣第42章 复国号还都第7章 英雄归来第4章 契丹灭亡第57章 离间计(上)第14章 自取其辱第37章 李旦求助第47章 第二轮交锋第3章 突厥犯边第33章 行刺第27章 大争论第54章 精兵第63章 妙解名题(中)第3章 自救第44章 王孝杰的选择第5章 机会来了第55章 我恨楚王第68章 龙武军第50章 穷追不舍第1章 后突厥汗国第50章 假公济私第24章 望风而降第63章 妙解名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