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卑沙城内

唐玄宗时期,安东都护府再次迁治平州(河北卢龙),进行战略收缩,广大的东北、辽东、及朝鲜半岛,已经属于办案脱离半控制的状态。

安史之乱后,渤海靺鞨大祚荣建立的渤海国,实际上管控着辽东半岛。

“安东府则汉之辽东郡,其汉之玄菟乐浪二郡,并在辽东郡之东,今悉为东夷之地矣!”

“其后(高丽)余众不能自保,散投新罗靺鞨,旧国土尽入于靺鞨”。

这里提及的“东夷”、“靺鞨”即指渤海国,即开元二年,安东都护府迁往平州时,就已经丧失了辽东半岛。

公元928年,渤海王大諲撰被契丹俘虏,渤海国灭,契丹人以蛇吞象,篡夺了辽东之地,为了安抚渤海之民,在长白山之侧,在渤海国废墟上设东丹国,以长子耶律倍为东丹国王,作为由渤海国到契丹直接统治的过渡阶段。

但,除了辽东及黄龙府被契丹人控制外,渤海国后裔建立起了安定国,基本上契丹人在宋初这一段时间,一直处于安定后方的工作。

卑沙城,西距金州湾仅10千米,南距大连湾仅8千米,为古今交通咽喉要道,是进出沓津(旅顺口)的必经之路,更是控扼黄、渤二海的瓶颈之地。

唐时是高句丽防备唐军的重要要塞,渤海国时,则是重要的税收商城,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到了契丹人控制的时期,依旧是重要的贸易港。

李嘉来到卑沙城时,见到的就是这番景象:

身着皮草,手拿弓箭的契丹人,头发披散,扎着小辫,双目不断地横扫着那些穿着类似于唐装的渤海人,监视的意思很明显。

而那些渤海人,则细声细语地做着生意,本来繁华的一个港口,虽然人来人往,但却不吵闹,反而有些安静的过分。

说明自己等人来自岭南,且带有大食人阿卜杜勒后,李嘉等人的到来,无异于一条捣乱的鲶鱼,打破了这种气氛,整个城市,一下子就热闹起来。

汉人,在整个卑沙城是卑贱的,但汉商,却是受到整个卑沙城的欢迎,尤其是并非来自于中原的汉商,极其受到欢迎。

后周南征北伐,积累了赫赫威名,大辽睡帝耶律璟虽然嗜睡,但也不是傻子,自然知晓中原王朝的威胁,前些日子,就发布旨意,禁止与中原汉人贸易,助长其国力。

如此一来,就苦了卑沙城的商人们,虽然可以走私,但他们手中堆积了大量的皮毛,人参,鹿茸,牛羊等物太多,走私只是杯水车薪罢了。

东西卖不出去,亏损极多,好不容易赶上一个南地商人,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这位贾人,城主要见你!”

还未待李嘉梳理完,一个穿着甲胄的大汉就走了过来,勉强作个请的动作,生硬地说道。

话音一落,众商贾纷纷叹了口气,摆摆手,散去。

“郎君——”张虎子将手按到挎刀上,作为预备状,而一旁的阿卜杜勒则脸色煞白,身边的几个护卫也早已经拔出弯刀,警惕着。

“稍安勿躁,看样子并不坏,先去再说!”瞅了一眼这四周数十个身披甲胄的契丹兵,李嘉微微一眯,计算了一下胜率,轻声说道。

随后,在这名契丹兵的带领下,李嘉本人就来到了城主府,做规模宏大的府邸。

见到这名城主后,与想象中的披发左衽不同,此人反而是右衽束发,穿着绸缎,模样端正,若是不知的,还以为是中原的某地主官呢!

“鄙人乃卑沙城主,此次冒昧邀请,还未诸位莫怪!”李嘉等人还未有动作,这位留着长须,风度翩翩的中年人,就率先行礼,道歉起来。

如此一来,李嘉反而迷糊了,此人不像是契丹人,又怎地当上城主了?

“未知城主请我等小民前来,有何要事?”李嘉行了一礼,问道。

“贾人稍安勿躁,此时正有好事寻尔等!”高昀作为卑沙城的城主,见到这几个南商,脸上带着笑,松了口气,缓缓解释道。

原来由于禁止与中原往来,城主家也没有余粮,家里的牛羊及各种北地特产,已经堆积如山,正需要解决一番,才能维持生活。

“城主见谅,收购这些,需要大量的铜钱,我等却并无携带许多!”

此话刚落,城主叹了口气,急忙说道:

“与你们便宜些许也是可以的,只要完全兜售住就行了!”

“可否用布匹瓷器易售?”李嘉轻松问询道,令城主极为惊喜,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交换而来的瓷器布匹,玳瑁,乃至于宝石,转手一卖,就可以赚上一大笔。

而李嘉也未曾想到此次如此顺利,有一个本地的地头蛇帮忙,自然也是高兴的。

于是,仅仅用数十块宝石玛瑙,一百斤象牙,以及一百匹绸缎,李嘉就换来了上百根年份最低十年的人参,以及五百匹马,数百斤鹿茸等。

对于李嘉而言,简直是赚大发了,哪怕转手一卖,利润最少翻十倍,这也是他赶上个好时候。

这里,李嘉对于自己在山东的小动作,微微有些愧疚,多亏了郭荣,不然怎么赚那么多?要不,煽风点火的动作小点?

建立了一个稳固的合作关系后,李嘉等人虚惊一场,又开始进行扫货,接见大量的商贾,以极低的价格收购。

第1200章唐奴第1320章千岁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太原第1302章第五十四章南海归程第四百二十四章无题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问题第一百八十一章财政总结第一千零八十九章抛石第四百一十三章灵渠第两百零九章世家大族(求票求订阅)第1359章后勤第四十九章占城海遇第两百七十七章心有猜疑第九百七十七章胆颤第七百二十七章夏粮第三百一十四章野有遗贤第七百六十四章教头第七百五十七章第1362章第四百八十二章第五百五十三章细作第三十六章钦州张府第三百五十一章轰炸第三百三十章世家心思第七百五十六章战起(上)第八百四十一章御营第八百四十一章御营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横切与竖切第1402章宗藩第三章雄心壮志第三百七十九章询问第三百七十八章驾崩第九百二十九章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公侯贵戚第十一章杂事繁多(上)第一百五十三章北伐畅谈第六百一十七章大势已定第七百七十七章第四百六十六章水贼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关里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二十四章山水田园第1307章爱怜第1401章入祀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第三百零一章尽皆欢喜第九百九十六章崩溃第1225章隐情第两百六十四章楚国不靖第三百一十八章宋军凶猛第两百二十四章土地问题(下)第八百零六章公主第七百四十二章人心第六百六十章迁徙第八十四章大事不好第九百五十八章第六百二十章蜀国除、一分二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内第八百七十章藤原第六百五十六章郭氏第三百二十八章整编训练第四百八十一章漳泉(1)第五十九章归来安排第一千零八十三章耶律沙第一百一十九章暗流不止(下)第二更第两百四十一章欣喜万分第五百零三章宣战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1179章忽悠第四十五章绘制信仰第1146章第五百六十七章发家致富第两百七十七章心有猜疑第七百七十九章度田困境第六百七十九章二郎神庙第七百四十九章逃离第七百七十三章密折制度第五十五章阵法与邕布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与盐第五百五十一章金陵变化第1206章觊觎第六百六十五配种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显威第八百八十四章法师第七百五十章第六百二十八章夏税总数第1390章治河第七十三章关怀备至第九百一十章局势第四百四十七章太学第两百三十二章无题第1284章诱惑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1159章第九百零八章秦州第1237章第七百五十三章江华湾
第1200章唐奴第1320章千岁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太原第1302章第五十四章南海归程第四百二十四章无题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问题第一百八十一章财政总结第一千零八十九章抛石第四百一十三章灵渠第两百零九章世家大族(求票求订阅)第1359章后勤第四十九章占城海遇第两百七十七章心有猜疑第九百七十七章胆颤第七百二十七章夏粮第三百一十四章野有遗贤第七百六十四章教头第七百五十七章第1362章第四百八十二章第五百五十三章细作第三十六章钦州张府第三百五十一章轰炸第三百三十章世家心思第七百五十六章战起(上)第八百四十一章御营第八百四十一章御营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横切与竖切第1402章宗藩第三章雄心壮志第三百七十九章询问第三百七十八章驾崩第九百二十九章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公侯贵戚第十一章杂事繁多(上)第一百五十三章北伐畅谈第六百一十七章大势已定第七百七十七章第四百六十六章水贼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关里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二十四章山水田园第1307章爱怜第1401章入祀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第三百零一章尽皆欢喜第九百九十六章崩溃第1225章隐情第两百六十四章楚国不靖第三百一十八章宋军凶猛第两百二十四章土地问题(下)第八百零六章公主第七百四十二章人心第六百六十章迁徙第八十四章大事不好第九百五十八章第六百二十章蜀国除、一分二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内第八百七十章藤原第六百五十六章郭氏第三百二十八章整编训练第四百八十一章漳泉(1)第五十九章归来安排第一千零八十三章耶律沙第一百一十九章暗流不止(下)第二更第两百四十一章欣喜万分第五百零三章宣战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1179章忽悠第四十五章绘制信仰第1146章第五百六十七章发家致富第两百七十七章心有猜疑第七百七十九章度田困境第六百七十九章二郎神庙第七百四十九章逃离第七百七十三章密折制度第五十五章阵法与邕布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与盐第五百五十一章金陵变化第1206章觊觎第六百六十五配种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显威第八百八十四章法师第七百五十章第六百二十八章夏税总数第1390章治河第七十三章关怀备至第九百一十章局势第四百四十七章太学第两百三十二章无题第1284章诱惑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1159章第九百零八章秦州第1237章第七百五十三章江华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