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0章软肋

魏仁浦,字道济,是河南卫州人,是周世宗的宰相。

时人评价他清静俭朴、宽容大度。

言语:“一点浩然气,殚精竭虑千里快哉风”。

周世宗留下的三个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其中王溥与赵匡胤亲近一些,范质深恨,倔犟,所以郁郁寡欢。

而魏仁浦,则付出努力,直接组织朝臣反抗,但却无力回天,只能染病而亡。

当然,如今赵宋也数载而崩,魏仁浦也算是出了一口恶气,所以活的倒是长久了一些。

六十一岁,可以说是寿终正寝了,

要知道,李嘉之父李维,也才五十左右崩殂了。

终究,李嘉还是见到了他最后一面。

魏仁浦骨瘦如柴,他体型修长,如今却蜷缩成一团,甚为可怜,看着皇帝亲至,他挣扎道:

“老臣这一辈子,位极人臣,可谓是极为荣耀了,但,心中,终究是有了刺,愤愤难平。”

李嘉就看着他,找个位置坐下,摇了摇头,说道:“都已经过去,何故伤恨?”

“老臣不吐不快——”

魏仁浦反而没了平生的豁达宽容,此时显得格外的小气,他紧锁着眉头,满脸伤感道:“世宗皇帝交代下来的江山,竟然让赵匡胤篡去,都是我的粗心大意,让这贼子得了机会。”

说着,魏仁浦又絮絮叨叨说了一阵范质,王溥等人的粗心,以及陈桥之变,自己几人被罗彦环拿刀威胁等耻辱之事。

最后,他握紧皇帝的手,双目透露出最后一点亮光,说道:

“陛下天纵奇才,自南而北,再统了江山,颠覆了乱世,如今已有迎来了盛世,老夫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至少,我的子孙也不再担惊受怕那些粗鄙武夫的威胁了——”

至此,他僵硬地躺下,不复言语,眼见是吸气多,呼气少了,皇帝也不由得叹了口气。

一会儿,哭喊声响起,魏仁浦三子嚎啕大哭。

由于魏仁浦之故,二子荫职为郎,虽然才华没有多少,但性情淳朴,仁孝有加。

皇帝见不得这般场面,急忙而去,然后叹了口气,对着几个宰相道:“魏相公一生,宽容大度,在其职,谋其政,可谓是文人典范,谥号,就赐予“文忠”吧!”

“多谢陛下——”这时,魏仁浦长子魏咸美,听到此话不由得拜谢。

如今的文人谥号,首推文贞,唐初的魏征,就是如此,其次,就是文忠了。

而历史上,由于魏仁浦的不配合,死后数十年都没有谥号,这对于一个宰相来说是非常不体面的。

而后来,娶了太宗之女的三子,魏咸信,一番恳求,才得来“宣懿”,甚至只能算是较次的中评了。

了却君王事,赢得身后名,这是文人们最大的追求。

“追赠魏相公为中书令,赐钱两千贯,再追其爵为忠容子,其长子袭爵。”

死者为大,对于宰相的尊重,其实就是对于皇权的尊重。

某种意义来说,相权与皇权相辅相成。

当然,赐予爵位,也是李嘉的某种认可。

要知道,文人中,也只有赵诚的鄂州侯,孙钊的康州伯,邓斌的复州伯,以及孙光宪的归州伯,还有胡宾王的忠谦子,李淮的永州伯,王宁的兴州伯。

此七人,基本上是文人之中仅存的七个勋爵。

无他,这些人陪伴李嘉从岭南一直到北方,历经十年,值得这个爵位。

如今魏仁浦离世,又被赐予了爵位,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可能会形成一种传统——宰相死后封爵。

追封子爵,子为男爵,孙为校尉,也算是一种对于荫封的妥协吧!

北宋那种,武夫到死都是节度使,文人随便是国公封王,比如,秦桧,临死前被高宗加封建康郡王,不久秦桧死了,又赠申王。

后来宁宗剥夺,后史弥远又奏复王爵,可以见得,南宋皇帝其实对于秦侩并不憎恨,

魏咸美闻言,大喜过望,忙不迭地再次拜下。

一旁的文人们,也满脸错愕,还能封子爵?这不是有点太过了?

一同而来的武夫们,则面面相觑,其实心里并不怎么在意。

在大唐的爵位中,子爵男爵是最多的,也是不值钱的。

在灭亡北宋后,对于那些地方的藩镇,节度使,军头,基本上都安排了男爵,子爵,粗略的一算,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根本就不值钱。

如果按照皇帝的勋爵世袭安排,伯爵降到骁勇校尉,就不再降,属于世袭。

而侯、公是子爵。

伯爵以下,减等世袭,直到没有。

换句话来说,在勋贵们看来,伯爵以下,根本就不算勋爵,顶多是富裕两三代的平民罢了。

他们的后代,可是能世袭的。

其中的骄傲不言而喻。

再补充一下,那些投降的国主们,也是减替而不世袭,顶多是多沿袭几代而已。

展现一下君恩浩荡后,李嘉就直接离开了魏府,回到了皇宫中。

前有邓光宪,后有魏仁浦,在他的宰相团中,十年走了两位,也算是颇有些罕见。

但,扭头一想想,这个时代,案牍劳形,又年岁那么大,死了也属于正常。

六十岁死去,从秦始皇到现在,能活过六十岁的皇帝,还真没多少。

“我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还关心起了宰相寿命,着实应该想想自己,当皇帝能有几个长命的?”

李嘉自我评判道:“女色,政务,疾病,影响寿命的三大,其他两个勿论,女色这方面,我着实有些过了。”

后宫正经封号的妃嫔,规模达到了二十人左右,那些有肌肤之亲,伺候的宫娥,更是难以计量。

长此以往,如何是好啊!

我才三十岁,还想着多活一些年呢,皇帝的日子还没过够啊!

“不行,不能再这么继续下去了——”

李嘉下定了决心。

“陛下,您今日选哪个妃嫔就寝?”

宦官带来了一本薄册,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嫔妃的名字,李嘉望之,心生胆颤:“色是刮骨刀,这是多少把啊!”

“不了,朕今天心情不佳,着实……”

“陛下,符嫔姊妹求见——”

李嘉眯着眼睛,心中大叫不好,这是挑战我的软肋啊!

“让她们进来!”

皇帝叹了口气,无奈道:“今天给我熬点鸡汤吧,莫名地想喝了……”

第六百九十章第九百五十七章信步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塔尔第七百八十九章威逼第九百六十四章第八百一十三章第四百二十六章使团第1108上京第1270章草原第六百零八章一桩桩,一件件第四百九十六章余晖第两百四十五章以粮为本第1261章凉意第六百五十二章林小娘子第六百八十一章争夺第四百一十五章大事第1221章第八百七十六章献女第1164章无条件第1166章安排第1214章遗民第1164章无条件第1225章隐情第四百一十四章价值第七百七十四章嫁衣第一百八十章相守相思第三十三章飞龙军成第六十七章人力缺乏第六百五十九章交流第一千零五十九章第三十四章钦州事务第1166章安排第七百四十一章索然无味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乱第一百八十四章奖赏之制(下)第1266章宣扬第九百零八章秦州第五百七十一章非夷狄作禽兽事第一百二十四章历史篇章(中)第1280章那曲盟会第三十一章观中细谈第1182章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一千零一十五章李继勋第四百九十四章拖延第一百三十五章番禺战栗(2)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流不止(中下)第七百章第九十章水力锻锤第1275章木轨第三百七十章愉悦第一百七十五章欺上瞒下第一千零七十七章攻略第三百九十四章故事第三百二十一章紧急救援第二十四章山水田园第八百六十六章第一百四十四章游街夸耀第八百三十九章军制(上)第四百九十七章焦虑第1273章条法第七百二十五章第1295章门槛第六十一章各色宴席第九百七十八章无题第九百一十一章牙痒痒第1388章黄龙府第一千零七十八章第五十四章南海归程第三百七十一章拜会第两百六十一章湘江汹涌(下)第两百九十五章有所差距第1257章安南府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观第1377章使臣第两百五十四章意有所指第九百二十二章氛围第七百六十章新的朝贡体系第五百五十九章迁徙第1192章严家第六百九十八章第1193章借住第一千零七章伯爵第四百四十四章无题第九百四十七章兵来第1146章第七百五十九章开京之盟第八百四十八章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标第1376章无名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归降第两百零六章洞庭水师第五百五十章离去第一千零九章漕运第四百三十五章大豆第九百零二章进军第两百八十二章宽慰惊喜番外3世系变更第四百零七章舞弊第七百六十九章
第六百九十章第九百五十七章信步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塔尔第七百八十九章威逼第九百六十四章第八百一十三章第四百二十六章使团第1108上京第1270章草原第六百零八章一桩桩,一件件第四百九十六章余晖第两百四十五章以粮为本第1261章凉意第六百五十二章林小娘子第六百八十一章争夺第四百一十五章大事第1221章第八百七十六章献女第1164章无条件第1166章安排第1214章遗民第1164章无条件第1225章隐情第四百一十四章价值第七百七十四章嫁衣第一百八十章相守相思第三十三章飞龙军成第六十七章人力缺乏第六百五十九章交流第一千零五十九章第三十四章钦州事务第1166章安排第七百四十一章索然无味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乱第一百八十四章奖赏之制(下)第1266章宣扬第九百零八章秦州第五百七十一章非夷狄作禽兽事第一百二十四章历史篇章(中)第1280章那曲盟会第三十一章观中细谈第1182章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一千零一十五章李继勋第四百九十四章拖延第一百三十五章番禺战栗(2)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流不止(中下)第七百章第九十章水力锻锤第1275章木轨第三百七十章愉悦第一百七十五章欺上瞒下第一千零七十七章攻略第三百九十四章故事第三百二十一章紧急救援第二十四章山水田园第八百六十六章第一百四十四章游街夸耀第八百三十九章军制(上)第四百九十七章焦虑第1273章条法第七百二十五章第1295章门槛第六十一章各色宴席第九百七十八章无题第九百一十一章牙痒痒第1388章黄龙府第一千零七十八章第五十四章南海归程第三百七十一章拜会第两百六十一章湘江汹涌(下)第两百九十五章有所差距第1257章安南府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观第1377章使臣第两百五十四章意有所指第九百二十二章氛围第七百六十章新的朝贡体系第五百五十九章迁徙第1192章严家第六百九十八章第1193章借住第一千零七章伯爵第四百四十四章无题第九百四十七章兵来第1146章第七百五十九章开京之盟第八百四十八章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标第1376章无名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归降第两百零六章洞庭水师第五百五十章离去第一千零九章漕运第四百三十五章大豆第九百零二章进军第两百八十二章宽慰惊喜番外3世系变更第四百零七章舞弊第七百六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