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六章军粮

与其他两路不同,对于兴元府这一路来说,粮食的问题,才是决胜的关键。

张维卿毫不怀疑,己方军队对于关中藩镇的碾压,就是秋风扫落叶。

装备上,铁器应用广大,甚至还有制式的铁板甲,虽然粗糙,不耐用,但除去这些劣势,只是比皮甲强,光溜溜的强吧。

集结在兴元府的唐军,据他所知,经过一两年的准备,其着甲率,已经超过了五成。

不是他小看关中兵,就凭借着那残破的州县,能搜刮多少钱粮,准备多少铠甲?

着甲超过三成算他输,哪怕加上皮甲。

至于战力,关中兵更是比不上日日操练的唐军,隔三岔五的吃肉,米饭管饱,甚至还有大豆油吃食,吃饱穿暖,精气神大为不同。

哪怕一向孱弱的蜀兵,经过这番堪称严苛的训练,也有了一股精兵的气魄。

至于关中的藩镇兵,不提也罢,能赶得上东京禁军的一半,已经是烧高香了。

所以,全面的比对了一下,张维卿实在想不到还有啥打不过,唯一的缺漏,就在于地形,也就是粮食。

决胜的关键,就是粮食。

于是,他从巴东到西川,这一路来ꓹ 他不停地收集骡马,矮马ꓹ 甚至组织各州县进行民夫的召集,就是为了提前运输粮食。

他倒是不虞泄露战机。

且不说这时的消息传播速度,再加上蜀地的地形ꓹ 平白增添了困难,最后兴元府进行管控ꓹ 不得经商,也不得出游ꓹ 封锁了消息ꓹ 哪里能传出去。

紧急慢赶,待他收集了两万匹矮马及骡子时,时间已经到了十二月末,即将过年。

一到过年,整个皇宫都陷入到喜庆之中,普通的宫女宦官们哪里知晓什么军国大势,唯皇帝娘娘心思而动。

所以ꓹ 李嘉刚起个早,贺朝之后ꓹ 又去晨昏定省ꓹ 去太妃那里问候一番。

正旦日的大朝会ꓹ 让李嘉疲惫不堪ꓹ 哪怕他令人删减了许多,但仍旧苦不堪言。

瞧着礼部官员乐此不彼地调派着ꓹ 李嘉甚至怀疑这些人是故意折磨自己。

到了太妃殿中ꓹ 他才缓了口气ꓹ 见到卫王李宾,兄友弟恭了一番ꓹ 这才退去。

到了这时,天又将黑。

他又不得停歇,又与宣王一家,进行一番家宴后,整个人都快散架了。

一年中,这样累人的日子有三场,千秋节,冬至,正旦,繁重的礼节,让皇帝和大臣们苦不堪言。

皇帝的身体不好,除了女人朝政吃药外,在李嘉看来,繁杂的礼仪也占据了很大的部分。

这不,大年初一,李嘉就得知噩耗。

好几个年近六十的官吏,熬不过年夜,就去世了。

可能是冬日寒风,也可能是政务,但更大的可能在于正旦的礼仪。

神武七年(966年)的到来,距离预定四月初一出兵,已经不远。

受迫于这种紧张的气氛,他也不得闲告别女人温暖舒适的胸怀,他来到了长沙城外,一座工场,粮食加工场。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一句话就是说粮草在军队中的重要性。

在现代军队,很多士兵吃的东西都是罐头和压缩饼干。罐头花样丰富,有各式各样的肉罐头和水果罐头,能为士兵提供营养,压缩饼干能为士兵提供最基础的体力。

而此时所谓的粮草,这个“粮草”就包括人吃的“粮”与牲口(马骡)所吃的“草”。

古代的军粮主要是水稻、糜子、大豆、小麦等谷物,行军打仗,讲究就是能够填报肚子。

到了极限时,都被逼迫吃人肉,如食人魔王黄巢,以及屠徐州的曹操。

所以,若是北伐,军粮就成为重中之重。

唐宋之际,最常用的军粮就是小米,因为其保存时间长,所以一向是军粮的主要内容,但如今占据南方的唐国不一样。

盛产水稻的南方,哪里有那么多小米来勾引大军?况且其产量还那么低。

所以,到了此时,作为大穿越者,李嘉有了上千年的智慧,超乎寻常地想到了妙招。

其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大饼,也就是烧饼,锅盔等,小麦在湖南江南一带还有种植,考虑到军中部分人来自北方,而且,大饼运输方便,用绳子就能串起来携带,所以大饼也有一些,作为军粮的补充。

而另一个,则是把大米蒸熟之后晾干,做成米饼,吃的时候用热水去泡饭就可以直接食用,简单方便。

关键是,由于其用的大米,整个大唐就是不缺大米,制作起来最是方便。

除了必要的主食外,其余的军粮还有许多,如盐,酱菜,酒、肉等,这些都是军粮的补充,又必不可少,没有盐,兵卒就会无力,还打个屁哦。

考虑到盐和酱菜,在打仗时,一不小心就会一口,不方便携带,所以李嘉就让人把豆豉与捣碎的咸盐掺和,制作为饼干模样之后晒干。

甚至,由于黄豆的产量较高,李嘉还让人准备了一些炒黄豆,用布袋装好,作为军队的副食,这能很好的补充营养。

所以,李嘉来到长沙城外,就见到了最大的军粮加工场。

大量的妇女,军人,约莫两万余人,加班加点地进行军粮的加工,晾晒等工作,这样忙活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三四个月,储备的军粮,足够三十万大军食用三个月有余。

再努力两三个月,足以支撑大军半年的粮食用度了。

来自全国各地得物资,源源不断地送过来,如盐,黄豆,蔬菜,大米,闲鱼等等,经过不断地腌制,熬煮,成为了大军所用的军粮。

尤其是盐,更是成百上千石的使用,极为咸。

李嘉观察了一下,一条半斤重的咸鱼,其所用的盐,约莫二三两,亲尝一口,快齁死人。

他反而很满意。

战士们打仗归来,把咸鱼泡一泡,既能补充盐分,还能尝到荤腥,加上米饼一熬煮,就成了鱼粥,简直再好不过了。

光是加工军粮这一项的人工,以及其他物资,就耗费了数万贯,万事俱备了。

第八百一十二章田氏第1409章崩第1351章折腾第五百六十章及时第八百六十章万寿节第1348章第两百二十七章不出所料第1153章第五百三十五章雨花台第1341章第三百七十一章拜会第两百四十章榜下捉婿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护第九百一十章局势第九百零五章郭守文(月末,求票求订阅)第一百五十二章扬眉吐气第八百九十九章人心第五百七十八章大破其兵第七百四十四章高丽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八百二十二章太原第一千零四十三章盐业革新第七百二十五章第五百七十四安江南第九百七十二章棺材(下)第八百二十四章骑兵第五百九十六章血腥第1139北行第一百零二章启程耽罗第七百七十二章都司第一百四十四章游街夸耀第九百九十六章崩溃第六百八十章加封第九百零七章关系第九百八十六章乱民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钱荒第四百零三章赦免第五百三十五章雨花台第1389章彩云之南第一千零八十三章耶律沙第1316章第七百七十九章度田困境第三百三十三章军队第1308章诸王第九百八十八章政治第两百四十九章金山之城第1113章藏污纳垢第1225章隐情第三十九章名义之下第1365章野女真第一百二十三章历史新篇(上)第九百八十六章乱民第两百章春宵一刻第1139北行第七百八十一章歪主意第两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两百八十一章 计将安出第两百八十三章亡国之人第一千零六十四章都督府第四百四十七章太学第1118章亲临第八百二十七章南郑(先更后改)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清扫第两百一十一章人心惶惶第1150章安北第1333章收买第四百一十章军械第1142章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经第两百九十章为谋光景第三十七章别有企图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水淹第六百四十八章朝会第1288章父子第三百八十二章冰寒第1105章安顿第四百二十章学政第一千零五十一章无题第六百二十八章夏税总数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五百四十五章哀愁第两百三十章求婚湖南第八百八十四章法师第1348章第一千零九十七章金汁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问题第九百六十五章支援第四百七十二章快活第1316章第七百二十六章应对第1170章对战第七百三十三章第三百二十章艰难任务第八百三十五章第两百零一章以功封王第八百八十六章温末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清扫第1281章当家做主第四百一十九章舆论
第八百一十二章田氏第1409章崩第1351章折腾第五百六十章及时第八百六十章万寿节第1348章第两百二十七章不出所料第1153章第五百三十五章雨花台第1341章第三百七十一章拜会第两百四十章榜下捉婿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护第九百一十章局势第九百零五章郭守文(月末,求票求订阅)第一百五十二章扬眉吐气第八百九十九章人心第五百七十八章大破其兵第七百四十四章高丽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八百二十二章太原第一千零四十三章盐业革新第七百二十五章第五百七十四安江南第九百七十二章棺材(下)第八百二十四章骑兵第五百九十六章血腥第1139北行第一百零二章启程耽罗第七百七十二章都司第一百四十四章游街夸耀第九百九十六章崩溃第六百八十章加封第九百零七章关系第九百八十六章乱民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钱荒第四百零三章赦免第五百三十五章雨花台第1389章彩云之南第一千零八十三章耶律沙第1316章第七百七十九章度田困境第三百三十三章军队第1308章诸王第九百八十八章政治第两百四十九章金山之城第1113章藏污纳垢第1225章隐情第三十九章名义之下第1365章野女真第一百二十三章历史新篇(上)第九百八十六章乱民第两百章春宵一刻第1139北行第七百八十一章歪主意第两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两百八十一章 计将安出第两百八十三章亡国之人第一千零六十四章都督府第四百四十七章太学第1118章亲临第八百二十七章南郑(先更后改)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清扫第两百一十一章人心惶惶第1150章安北第1333章收买第四百一十章军械第1142章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经第两百九十章为谋光景第三十七章别有企图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水淹第六百四十八章朝会第1288章父子第三百八十二章冰寒第1105章安顿第四百二十章学政第一千零五十一章无题第六百二十八章夏税总数第八百六十二章交州第五百四十五章哀愁第两百三十章求婚湖南第八百八十四章法师第1348章第一千零九十七章金汁第三百二十三章土地问题第九百六十五章支援第四百七十二章快活第1316章第七百二十六章应对第1170章对战第七百三十三章第三百二十章艰难任务第八百三十五章第两百零一章以功封王第八百八十六章温末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清扫第1281章当家做主第四百一十九章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