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七章安排

草长莺飞,梅雨连绵。

按理来说,这样的天气着实不适合征战,对于皇帝来说,也不适宜亲征。

在这样的中央集权时代,皇帝几乎是整个天下的象征,亲政若是败了,几乎是损害整个朝廷的威信,着实要不得的。

但,如今正是五代,它并不同以往,以及后来的朝代,这是个君权式微,军权强盛的时代。

换句话来说,襄州之战,李嘉不放心将那么多的御营兵马,交于其一人指挥,更是不想让自己错开灭宋之战。

如果缺席,这对于皇帝的威信是一种伤害,更是助长了将领的威望。

打个比方,以郭荣的雄才大略,无论是征淮南,还打北汉,燕云,他都参与,亲征,除了秦凤四州太偏远,他几乎参与到了后周的每一场战争。

后周的中央集权,朝廷威望,其实就是建立在郭荣的南征北战上的,几乎无年不战。

并非后周没有名将,如今的北宋将校,都是从后周存留下的,而是郭宗想要釜底抽薪,换句话来说,他与将领抢夺战功,从而杜绝禁军中出现军阀头子。

很显然,他成功了。

他操劳而死之后,没有一个人能够具有庞大威望,禁军也一盘散沙。

但,赵匡胤则别出心裁。

他一个人威望不足,就联合一批兄弟,组成攻守同盟,共同来谋夺江山,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义社十兄弟”。

十个人加在一起,就是禁军的半壁江山,拥有颠覆后周的力量。

所以赵匡胤看到这种情况的可复制性,杯酒释兵权,将禁军大佬全部赶去地方,要么平衡藩镇,要么去抵御敌人,如北汉,党项,契丹。

赵匡胤的事例太可怕,李嘉都心有余悸。

所以,他让禁军更碎片化。

每万人设一大营,以提督,两名副提督统帅,一营又有前后左右四军,每军只有两千多人。

赏罚有宪兵司,辎重钱饷有辎重营,尽可能的削减将领的权力。

但,军队又与官场不同,某种程度他更封闭,保守,或者说更重感情,义气,兵卒们尊重且听从那些带领他们走向胜利的将领,待其威望到达一定程度,就会碾压规则。

李嘉心中假设,若是御营在潘崇彻的带领下,攻占襄州,然后又进军洛阳,与关中的张维卿汇合,一起东向汴梁。

偌大的灭国威望,就由潘崇彻获取,他这个皇帝又将如何?

北宋又不是蜀国,南唐,吴越,这是最后的决战,李嘉不想假手与人。

宰相们面面相觑,皇帝自比郭荣,但你不一定有郭荣这般本事啊!

但碍于情面,大家只能一阵三思,不敢多言。

“我明白你们的意思!”

李嘉摇摇头,说道:“不懂装懂,临阵瞎指挥,这些我都不会去做,我只是坐镇荆门,鼓舞士气罢了。”

听到皇帝这般自知之明,众人松了口气,随即又问道,朝廷的这些奏本又该如何?

亦或者让某个皇子监国。

这尼玛,不就是担心老子翘了,重新立个皇帝吗?

虽然明知道是正当的话语,但李嘉仍旧不喜,说道:“可以让皇后监国,其贤良淑德,母仪天下多年,坐镇些许时日,想来并无差错。”

谁知,宰相们反应更激烈,他们言真意切地表示反对,甚至,隐晦地提起武后的名字,想让皇帝忌惮。

而老臣孙光宪,则年岁大了,不怕前途,直接明言:“后宫干政,这是取祸之道,万不可为!”

当然,李嘉心里明白,以皇后周颖儿爱书宅女的劲头,肯定是做不成武则天的,但凡事就怕万一,女人感性,危机时往往分寸大乱。

所以,为了保证后方的稳定,李嘉直言:“我在江陵,距离长沙不远,军国大事可直接传与我,其他的小事,则由政事堂抉择吧!”

“诺——”赵诚颇为欣喜地应下,他这个首相权责最重了。

“不过,朝廷最要紧的,就是保证军粮的供应,夏收到了,也要保证夏粮的征收。”

“是——”几位宰相全部应下。

很快,兵部就发下调令,加上皇帝的谕旨,御营使司立马遵从,五万兵马中,调派四万人北上,伴随御驾。

御营使司,负责御营兵马的日常训练,而地方则是军都司,但全都没有调兵权,超过百人的调遣,都要兵部审批,地方则需要州县主官的点头。

而随即又从岭南三府,调派一万人北上,卫守长沙。

如此一来,京城震动。

皇帝待在长沙五六年了,第一次离开统兵,谁都知晓,这是战争走向了拐点了。

当然,经过这些时日邸报的宣扬,报喜不报忧,把忧变作喜,京城上下,都对大唐获胜深信不疑。

甚至,某些心里腹黑的,还在想皇帝这是想抢功。

京城的风吹草动,都影响深远,御营尽出,自然需要安抚民心。

皇帝从自己的内库中,直接拿出四十万贯钱财,绢布,作为赏赐,来鼓舞军心。

这下,四万御营兵卒的家属,就拥有了一大笔钱,市面上罕见的畸形繁荣,购买的货物极多。

这还是民间,李嘉的后宫,十几位嫔妃,也需要一一安抚,就算两三人凑合了一夜,也经过了七天。

这时,物资已经到齐,御营也分批休假完毕一切都准备就绪。

皇帝亲自面见了所有的嫔妃。

这下子,真是鸡飞狗跳,哭闹声不绝于耳。

会走路的皇子公主,约莫七八个,但哭闹吃奶的,却有十来个,被馍馍抱着,见见出征前的父亲,李嘉则脑仁疼。

皇子公主太多,他完全认不出是哪个,甚至取名字都是一个难题。

这也不怪皇家亲情淡薄了,爱是有边界的,人多划分的也多,他满腔的父爱,对于这些孩儿来说,完全不够分。

“等长大了,模样不同,性格不同,就好区分了。”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李嘉安慰自己,随即说了几句,让孩子们退下,他对着一群女人说道:“自我离开皇宫,一切内廷事务,皆由皇后主持,赏罚严明,不得有异议。”

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两百九十七章桀骜之兵第1407章禅让第七百一十三章上书房第一百一十章岭南不安(上)第八百零一章无言第两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宝第1162章战之第一百八十章相守相思第六百五十九章避讳陋习第五百六十七章发家致富第1403章教子第九十三章北上之事第1188章空狱第1386章就藩第九百二十二章氛围第七百零八章方略第七百九十一章缺漏第1180章丰州第七百三十五章千古仁君第七百零八章方略第六百三十二章第1215章阿斯兰汗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计(下)第五百五十七章安抚第八百五十九章拮据第四百一十三章灵渠第三百五十八章收获第四百四十四章无题第九百零六章大散关第三百四十九章纷乱第九百三十七章决战(结)第四百九十七章焦虑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军中第两百六十九章一朝勃发第1316章第1287章第两百零六章洞庭水师第五百一十六章各有想法(求订阅)第四百八十九章皇甫继勋第四百五十二章大动作第1197章想法第两百八十二章宽慰惊喜第五百零五章攻守第七百七十章谋算番外4——再兴第九十四章番禺见闻第六百六十二章金山城第六百八十九章镇压第七百二十一章悚然第十六章人心奔涌(上)第1308章诸王第1201章唐旗第六百五十一章丈人第一千零一十四章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护第七百二十章探讨第八百六十章万寿节第1402章宗藩第两百三十八章天子重文章第八百一十九章第两百三十四章中原布局(2)第九百八十九章第一百三十三章随手安排第1177章走了被屏蔽了一章,明天应该能解禁第七百五十八章大胜第1288章父子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一千一百零二章记仇第两百九十四章商贾而至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四十六章改与活第两百零四章梅山之乱(中)第1245章无题第八百七十九章浙江府第一百二十一章人至番禺(中)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御前会议第两百零三章贱业变样第三百五十七章国除第六百一十九章命总算保住了第1260章离谱第七百三十四章多钱第一千零八十章第1164章无条件第1393章高原上的战争第四百零一章凝重第1286章分封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1174章消磨第六百七十八章淫祠第八百二十四章骑兵第五百六十四章谥号第一千零七章伯爵第一千零四十一章贱户第九百四十二章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子嗣第九百八十六章乱民第1154章睡王之死第一百一十三章风波不平(上)
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两百九十七章桀骜之兵第1407章禅让第七百一十三章上书房第一百一十章岭南不安(上)第八百零一章无言第两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宝第1162章战之第一百八十章相守相思第六百五十九章避讳陋习第五百六十七章发家致富第1403章教子第九十三章北上之事第1188章空狱第1386章就藩第九百二十二章氛围第七百零八章方略第七百九十一章缺漏第1180章丰州第七百三十五章千古仁君第七百零八章方略第六百三十二章第1215章阿斯兰汗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计(下)第五百五十七章安抚第八百五十九章拮据第四百一十三章灵渠第三百五十八章收获第四百四十四章无题第九百零六章大散关第三百四十九章纷乱第九百三十七章决战(结)第四百九十七章焦虑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军中第两百六十九章一朝勃发第1316章第1287章第两百零六章洞庭水师第五百一十六章各有想法(求订阅)第四百八十九章皇甫继勋第四百五十二章大动作第1197章想法第两百八十二章宽慰惊喜第五百零五章攻守第七百七十章谋算番外4——再兴第九十四章番禺见闻第六百六十二章金山城第六百八十九章镇压第七百二十一章悚然第十六章人心奔涌(上)第1308章诸王第1201章唐旗第六百五十一章丈人第一千零一十四章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护第七百二十章探讨第八百六十章万寿节第1402章宗藩第两百三十八章天子重文章第八百一十九章第两百三十四章中原布局(2)第九百八十九章第一百三十三章随手安排第1177章走了被屏蔽了一章,明天应该能解禁第七百五十八章大胜第1288章父子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一千一百零二章记仇第两百九十四章商贾而至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四十六章改与活第两百零四章梅山之乱(中)第1245章无题第八百七十九章浙江府第一百二十一章人至番禺(中)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御前会议第两百零三章贱业变样第三百五十七章国除第六百一十九章命总算保住了第1260章离谱第七百三十四章多钱第一千零八十章第1164章无条件第1393章高原上的战争第四百零一章凝重第1286章分封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1174章消磨第六百七十八章淫祠第八百二十四章骑兵第五百六十四章谥号第一千零七章伯爵第一千零四十一章贱户第九百四十二章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子嗣第九百八十六章乱民第1154章睡王之死第一百一十三章风波不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