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九章放榜

科举考试,流行一千多年,其中最重要的内核就是公平二字。

无论出身,只求学问高低,在这整个世界来说,可谓是开天辟地的一回。

西方此时在罗马的废墟上,建立的查理曼帝国早以分裂,贵族世袭制建立不久,中世纪到来,罗马教廷开始大展神威。

中国却已然废弃了贵族制,门第制,领先其数百年。

“公平?又怎么会有真正的公平呢?”

李嘉叹了口气,看了一下这十张考卷。

说实话,以他的实际水平来瞧,这几篇文章都差不多,都是极为优秀的作品,那些考官们精英中的精英,水平不知道比他高到哪里去,历朝历代的皇帝也是如此。

而且,由于各考官喜好不同,录取的门槛也就不同,有的喜欢老成持重的,哪怕你文采飞扬,写出花了,也被筛掉,主观性太强,影响公平,这才在明时有了八股文,规定了书写格式,方便阅卷,评比。

八股文虽说限制思维,但却保障了公平,所以被明清沿用,这时的科举才算真正的相对公平了。

事实上,无论是否有八股,皇帝对文章水平依旧判不出高低,只能另寻他法了。

比如名字,清乾隆五十四年乙酉科开考时,乾隆皇帝已经79岁高龄。年龄问题成为他主要的心理负担。殿试后,阅卷大臣将前十名的卷子呈送他审定。

当乾隆看到第十名时,见其人名叫胡长龄,不免心中一动。“长龄”两字,不是意味着长命百岁吗?于是大笔一挥,钦点胡长龄为状元。

李嘉也不例外,他先看了那些人的籍贯,竟然没有一个邕州的,不由得摇摇头,然后又瞧了下年龄,将三十以上的都排除了。

最后,他只能从名字下手了,这时,一个叫做唐复的名字印入眼帘,李嘉心中一乐:这番寓意倒是不错。

朱笔一批,就是状元了。

随后又看了下,他发现一个熟人——萧善文,排名第八,评语是文章娴熟,老成谨慎,随即一乐,从第八一下午就到了第二,成了榜眼。

而探花,此时并非是第三名的代称,到了北宋晚年才成,李嘉却直接金口玉言:

“这进士科第三名,就名探花,探花郎讲究貌美,就须是个年轻的郎君!”

又翻阅了一下,选了一个二十来岁,名叫顾真的举子。

“这状元、榜眼、探花,就是三鼎甲,赐为进士及第;第四至第三十名,赐予进士出身;剩下的,就赐予同进士出身,也不枉费来考取一趟!”

自唐以来,李嘉的这番科举,算是录取最多的一次了,进士科就达到了一百多人,而唐朝一般就一二十名,全部赐予进士出身不现实,所以就直接沿用后世,将进士科分为三等。

唐时考中进士只是有了做官的资格,还需要进行选试,通过了才能做官,当然,由于选试属于吏部自考,相当于自主招生,猫腻极多,李嘉为收买人心,就废除了选试。

毕竟恩出于上,而吏部受宰相们影响太大,等于是为他们收揽门徒了,这对于一直致力于扩大皇权,限制相权的李嘉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于是,就直接借鉴了明清时期的做法,有了以下章程。

三等进士,地位却大为不同,三鼎甲直接进入翰林院担任编修,过不了几年就去各部观政,遇缺即补,一外放就是县令起步。

赐进士出身,与同进士出身,则需要再进行一番考试,再选出十几人进入翰林院。

赐进士出身六部观政两三年,就外放为官,起步就是县令;而同进士出身,观政数年,外放地方,只能从主薄、县丞佐贰官做起,两三年后才做主官。

官场上一步慢,步步慢,同进士出身最高只能做到侍郎、尚书级别,为相是没多大可能了。

明法科的那些举子,将会安排到大理寺和刑部观政,是李嘉为将来实行政、法分离做出的准备。

地方上,司法与行政兼任,这对于中央集权而言是不利的,宋朝就设立提点刑狱官监督地方司法,但李嘉却想一步到位,地方设立一个小大理寺,让行政权与司法权彻底分开。

明算科,则基本上属于转运使司与户部官吏的补充了,干的好,也能成为地方长官。

脑袋里装了许多想法,李嘉却想全部实现,但现实却哪能如此?

“就这样吧!其余的也就不改了!”

李嘉手指碰了碰桌面,不由得笑了笑,自己这一言一行,竟然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皇帝的魅力,就在这里。

随后,李嘉又苦恼起来,一次性录取两百人,哪怕观政数年,但哪能有如此多的官位呢?

恐怕,这是在逼我打地盘啊!

皇帝的旨意很快就传到了孙钊这里,他看了一眼,发觉三鼎甲都被换了,原先的三人都被押后。

“唐复?此人与圣人有旧?”一位同考官疑惑道。

“此人乃英州人士,近日才来番禹,何以见圣人?”

众同考官满脸疑惑,探讨起来,只有孙钊笑了笑,他与圣人潜邸时就经常见面,自然了解一二,看了看其名字,低声说道:

“你要感谢你父母之恩啊!”

“诸位,既然圣人已然决定,我等自然要遵守,赶快出皇榜吧!举子们已然等待不及了!”

“相公所言极是!”同考官们笑了笑,抛下了顾虑。

随后,一张盖有皇帝玺印的黄绸就摆在桌子上,字体规整的吏员开始书写,一旁吏员则在报名,除了姓名外,还要有籍贯,年龄,才能不出错。

皇城外,一处光溜溜的墙壁上,数十名禁军看守着,因为这是皇榜张贴之处。

萧善文与弟弟两人放心不下,就赶来这处,等待着消息的传出,上千名举子围在一起,拥挤不堪,待时间快到午时了,依旧毫无动静。

“大哥!”萧从文有些紧张。

“安心便是!”笑了笑,萧善文安慰着。

“出来了,出来了——”一声惊呼,喧闹的声音瞬间响起。

第九章(重发)第两百七十五章不得安宁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两百一十七章一夜无话第一百五十二章扬眉吐气第五十六章坊市见闻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两百零八章水师之谋第三百八十一章贪污第两百一十三章利欲难安(下)第五百五十九章迁徙第三百一十一章梅山攻略第三百五十章赠予第一百四十二章政治布局(下)第一百零八章地动山摇(下)第一百五十一章皇城司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内功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四十三章登闻鼓上第两百九十九章蛮兵悍勇第三百三十七章板荡第八章家长里短第一百八十三章奖赏之制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两百六十二章朝堂之上第八十章以粮为纲第八十四章大事不好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计(上)第三百七十八章驾崩第七十章白沙港第六十四章扬帆起航第三十六章钦州张府第两百八十八章人心晃动第一章我有嘉宾(修)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十一章杂事繁多(上)第九章(重发)被屏蔽了一章,明天应该能解禁第二十三章军中新政第三百八十章纰漏第五百六十章划分第两百七十二章为之奈何(修)第三百二十八章整编训练第三百七十四章天寒第两百五十二章窟说岛?库页岛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两百零四章抚恤安排第一百一十三章风波不平(上)第两百六十七章心痒难耐第两百一十六章民望所归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盘诞生第三百四十九章纷乱第两百七十章杀意盎然第三百五十七章国除第十五章春风爽人第一百零七章地动山摇(上)第两百一十二章利欲难安(上)第四百零五章科举第两百零九章陈桥兵变(下)第两百八十二章宽慰惊喜第一百六十六章一石二鸟第九十六章国之干臣第两百六十一章湘江汹涌(下)(修)第一百五十章久别重逢(修)第六十四章扬帆起航第三百零一章尽皆欢喜感言第二章不速之客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两百三十四章中原布局(2)第一百八十八章尽收军心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凉第一百五十二章扬眉吐气第六十七章人力缺乏第两百零六章洞庭水师第一百七十二章意外意外第一百六十八章转运使司第两百五十章努力克制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三百七十一章拜会第三百五十六章处理第三百三十一章天意弄人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奋第十二章杂事繁多(下)第三百八十七章经济第两百七十六章心有不忍第一百六十二章钱赋多少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为上第十五章春风爽人第一百九十九章安南之归第两百八十四章倭国变化感言第两百六十六章初掌蛮军第九章(重发)第一百四十一章政治布局(上)(修)第两百四十六章上党李筠第九章(重发)第两百八十章楚国命运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
第九章(重发)第两百七十五章不得安宁第三十二章夏日避暑第两百一十七章一夜无话第一百五十二章扬眉吐气第五十六章坊市见闻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一百一十六章暗流不止(上)第两百零八章水师之谋第三百八十一章贪污第两百一十三章利欲难安(下)第五百五十九章迁徙第三百一十一章梅山攻略第三百五十章赠予第一百四十二章政治布局(下)第一百零八章地动山摇(下)第一百五十一章皇城司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内功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四十三章登闻鼓上第两百九十九章蛮兵悍勇第三百三十七章板荡第八章家长里短第一百八十三章奖赏之制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两百六十二章朝堂之上第八十章以粮为纲第八十四章大事不好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计(上)第三百七十八章驾崩第七十章白沙港第六十四章扬帆起航第三十六章钦州张府第两百八十八章人心晃动第一章我有嘉宾(修)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十一章杂事繁多(上)第九章(重发)被屏蔽了一章,明天应该能解禁第二十三章军中新政第三百八十章纰漏第五百六十章划分第两百七十二章为之奈何(修)第三百二十八章整编训练第三百七十四章天寒第两百五十二章窟说岛?库页岛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两百零四章抚恤安排第一百一十三章风波不平(上)第两百六十七章心痒难耐第两百一十六章民望所归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盘诞生第三百四十九章纷乱第两百七十章杀意盎然第三百五十七章国除第十五章春风爽人第一百零七章地动山摇(上)第两百一十二章利欲难安(上)第四百零五章科举第两百零九章陈桥兵变(下)第两百八十二章宽慰惊喜第一百六十六章一石二鸟第九十六章国之干臣第两百六十一章湘江汹涌(下)(修)第一百五十章久别重逢(修)第六十四章扬帆起航第三百零一章尽皆欢喜感言第二章不速之客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两百三十四章中原布局(2)第一百八十八章尽收军心第一百三十一章酒暖人凉第一百五十二章扬眉吐气第六十七章人力缺乏第两百零六章洞庭水师第一百七十二章意外意外第一百六十八章转运使司第两百五十章努力克制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三百七十一章拜会第三百五十六章处理第三百三十一章天意弄人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奋第十二章杂事繁多(下)第三百八十七章经济第两百七十六章心有不忍第一百六十二章钱赋多少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为上第十五章春风爽人第一百九十九章安南之归第两百八十四章倭国变化感言第两百六十六章初掌蛮军第九章(重发)第一百四十一章政治布局(上)(修)第两百四十六章上党李筠第九章(重发)第两百八十章楚国命运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