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资本力量

唐朝时期,并没有海外贸易管辖权的说法,这时候朝廷掌控的只有漕运。

漕运起源很早,秦始皇北征匈奴,曾自山东沿海一带运军粮抵于北河(今内蒙古乌加河一带)。

汉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每年都将黄河流域所征粮食运往关中,联结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形成沟通南北的新的漕运通道,奠定了后世大运河的基础。

唐时期朝廷重视漕运,为此,疏通了南粮北调所需的网道,建立了漕运仓储制度。

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措施。

用今天的话来说,它就是利用水道(河道和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方式。

对于海外贸易,朝廷并没有话语权,因为这些权利掌控在世家门阀的手中。

所以,李二陛下听到杨帆索要海外贸易管辖权,有些意外的同时,又不知杨帆有什么目的。

紧紧盯着杨帆看了好一会儿,李二陛下才开口道:“此时的海外贸易都是世家、商贾组成商队进行远航,朝廷并没有统一的管制,你想要进行海外交易,自己组建商船便可。”

“记得你曾经提过,在江南造船厂自己研制新式海船,难道失败了?”

“不过,看在你为天下百姓解决了耕牛问题,朕倒是可以破例卖几艘淘汰的战船给你。”

说到最后,李二陛下也有些得意。

没想到杨帆也有求他的时候。

当初杨帆在他和高阳公主面前夸下海口,要研制出能够容纳几千甚至上万人的海船,还要把这艘船命名为高阳公主号。

当时李二殿下就认为杨帆是在吹牛,因为,最成熟的造船技术就掌握在朝廷手中。

以朝廷的能力,也只能建造能容纳几百、上千人的战船,而世家制造的商船,最多只能容纳300人左右……

杨帆见李二陛下居然把自己索要海外贸易管辖权认为是自己造船失败,心里不免有些好笑,嘴上却说道:

“陛下误会了,

微臣索要海外贸易管辖权与造船失败无关,而是想通过掌控海外贸易探索出一条使百姓富足的道路。”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这位皇帝还不知道海外贸易的重要性,更不知道资本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哦,说来听听。”听到杨帆的话,李二陛下顿时来了兴趣。

杨帆轻笑着说道:“那微臣就说说海外贸易的重要性,此时的海外贸易,主要集中在江南一带的世家门阀手中,这也导致江南一带民丰富足。”

“即使长安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但与江南一带相比,富饶程度还要差上一筹,陛下认不认同微臣的说法。”

李二陛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江南地区之所以富饶,不仅因为江南一带是鱼米之乡。

更主要的是,海外贸易为江南地区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而这些财富是不需要向朝廷缴纳税赋的。

海外贸易唯一要承担的风险便是海上不可预测的灾难以及护卫成本。

而海上的风险对于世家门阀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事,护卫更是只要有钱就能培养。

一旦成行,出海十次,只要能够在海外成功完成一次交易,就能够挣得盆满钵满。

因此,对于杨帆的观点李二陛下不可否认。

杨帆又继续说道:“那陛下可知道,由于朝廷对海外贸易的放任不管,间接导致朝廷每年起码有上千万贯的税赋损失?”

“会有这么多的损失?”李二陛下剑眉一竖,有些不敢相信。

杨帆笃定的回答:“在微臣看来,只多不少,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微臣能够掌控海外贸易的渠道,让微臣重新制定规矩。”

之所以如此说,就是为了勾起李二心头的贪念,也好让李二陛下能够同意把海外贸易管辖权授予给他。

海外贸易管辖权,其实只是一个名义上的东西,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因为一旦海船建成,航道开通,就逐渐掌控海外贸易所带来的巨额财富,获得极大利益的同时也将承担极大的风险。

而杨帆就是想做制定规矩的人,让别人不敢轻易的破坏。

当然,还有一些原因,杨帆不能明说。

那就是杨帆想在大唐埋下一颗种子,一颗资本的种子。

这颗资本的种子有可能动摇到皇权,所以只能以海外贸易为掩饰。

从这些世家门阀甘愿冒着极大的风险组成商队去海外进行贸易就可以知道。

资本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它能勾起人类潜伏于灵魂深处的贪婪。

当资本这颗种子生根发芽,伴随着规矩的形成,既得利益者自然会拥护所谓的海外贸易规矩。

这就是资本的魅力!

记得曾经听人说过,在资本的世界里。

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

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

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着杀头的危险;

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道德底线和律法。

一旦资本的这股力量破土而出,它将会席卷一切、摧毁一切。

对于这种说法,杨帆深信不疑。

杨帆想要掌控这种资本的力量,以加快推动这个古老帝国的发展和进步,以便更好的为百姓服务。

也才能令这个被儒家思维禁锢的民族和帝国展翅高飞,迈出勇往直前的步伐!

杨帆想让资本的巨兽成为大唐的披荆斩棘的利剑,砍掉一切阻挡在面前的障碍。

至于这么做会不会阻碍到一些人的利益?

答桉当然是肯定的。

当然,杨帆不会害怕,起码他的初衷是好的。

即使比别人多了一千多年的知识,杨帆也并没有看见哪一种制度的优越性。

因此,杨帆只能结合自己的构想,用经济的力量去推动和改变帝国的方向和决策。

虽然杨帆不知道这个想法对不对,也不知道资本会把这个民族带向何方?

但杨帆始终相信,文明,是要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

有哲学家曾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杨帆是绝对认同的。

只要老百姓生活好、自信心强……只要民族统一、国家强大……

杨帆才不管帝国的发展道路是走哪一条。

果不其然,在巨大利益诱惑面前,李二陛下心动了!

若真能用一个虚无缥缈的所谓管辖权,让帝国增加1/3的税赋,绝对是一门稳赚不赔的买卖。

虽然知道杨帆可能隐瞒一些什么东西,但李二陛下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

实在是钱帛动人心啊!

有了这些钱,他可以让百姓生活的更好。

成就贤明之君!

有了这些钱,他可以把军队打造得更强大。

兵锋所致,所向披靡!

有了这些钱,他可以把诺大的帝国建设得更好。

让后世之人百世称颂,甚至名流千古!

忍住内心的激动,李二陛下说道:“既然管控海外贸易对帝国对百姓有这么多的好处,朕答应你也无妨。”

“不过,咱们有言在先,历朝历代,朝廷对海外贸易并没有管辖权,朕只能下一道圣旨,至于能不能让别人听你的,那就要看你的本事了。”

闻言,杨帆欣喜若狂:“谢陛下天恩,即使粉身碎骨,微臣也会为帝国带来更多的财富。”

本来,自己需要的就是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和权限,起码名义上是大家认可的。

刚开始时,不用想便知道,肯定有一些人不会服从什么狗屁海外贸易管辖权。

总有一天,当人们习惯了有海外贸易管辖权这个东西,规矩就会随着资本的成长而坚不可摧。

看到杨帆高兴的样子,李二陛下又有些郁闷了!

这小子对赚钱如此上心,对官职却不屑一顾,真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想到这儿,李二陛下忍不住问道:“你小子故意让朕把你的官帽撸掉,就是为了海外贸易一事?”

杨帆收起笑脸,面色严肃,起身请罪道:“不敢隐瞒陛下,之所以在朝会上不理会陛下的好意,执意让陛下惩处微臣,除了真的想抽出时间谋划海外贸易一事,其实微臣还有些私心,那就是不想与世家发生正面冲突,微臣除了怕麻烦,也有些怕死。”

看着一脸“坦荡”的杨帆,李二陛下心头的最后一丝怒气彻底烟消云散。

以前之所以发怒,是怀疑杨帆藏有什么其他的心思。

可如今杨帆却直接了当的说了出来,反而让李二陛下心中的芥蒂消失了。

不过,这小子也太特立独行了!

难道堂堂朝廷三品大员还比不上经商赚钱有吸引力?

再说,害怕世家的报复,说什么怕麻烦、怕死……

难道这小子认为朕会独自放任他自己应付世家?

把朕当成什么人了?

真有些恨铁不成钢!

在李二陛下看来,杨帆显然是对自己与世家的妥协有些怨言!

心中的芥蒂消失,李二陛下的谈话更显随意,像聊家常式的问道:“新式海船的制造情况如何?”

时刻注意李二陛下表情变化的杨帆也不由长长舒了一口气。

幸好自己够“坦白”,把故意让李二革职的理由先说了出来。

果然是伴君如伴虎。

不管什么事,只要不符合常理,都会让皇帝猜疑呀!

当皇帝的,永远不可能绝对信任某一个人。

坐下后,杨帆斜躺在椅子上,赶紧回道:“海船制造已经接近尾声,可惜陛下没有时间,不然可以前去看看。”

江南造船厂距长安有一千多公里,作为皇帝,李二陛下当然不可能跑这么远。

因为这样不仅劳民伤财,而且很危险。

闻言,李二陛下眼睛眯了起来,好奇的问道:“算算时间,你派人前往江南建造海船和码头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吧?”

“你答应给高阳建造的海船怎么样了?不是故意哄骗朕的女儿吧,那可是欺君之罪。”

没想到李二陛下居然如此八卦。

高阳公主都没提起这事,你一个皇帝管这么多干嘛?

李二陛下要么是想让自己出丑,要么是真的想为高阳公主撑场子,给自己一个下马威。

杨帆无奈,只得老实回答:“启禀陛下,海船的大体结构已经建造完毕,再过几个月就可以下水试航。”

李二陛下有些意外:“你制造的新氏海船真能装几千人?”

杨帆点头说道:“不敢隐瞒陛下,据薛仁贵来信,一般的新氏海船并不能装这么多人。”

“但根据微臣的设计,高阳公主号可以装几千人,只是还没有制造完华。”

杨帆当然不可能告诉李二陛下。

一般的海船,他只是让薛仁贵制造船身,最核心的发动机部分,还没从系统里兑换出来。

为了安全起见,这些东西只能最后送过去。

而对于高阳公主号海船,薛仁贵根本没有制造。

因为这艘舰,杨帆打算从系统中兑换出一艘巡洋舰作为高阳公主号,造船厂只是一个掩人耳目的地方。

至于杨帆为什么不直接兑换出一航空母舰。

一方面是手中的黄金有限,另一方面,即使是兑换出航空母舰也没有那么多人来驾驶。

而巡洋舰就比航空母舰省了很多麻烦。

况且,即使是巡洋舰,也能在大唐的海洋上纵横无敌,已经足够使用,也足够安全。

“呵呵!”李二陛下讥讽的笑了一声,他发现自己现在越来越喜欢听杨帆说话。

这家伙吹起牛来眼睛都不眨一下。

还没有建造完毕?

在他看来,杨帆是根本就做不出,只能拿这样憋足的理由来搪塞。

于是李二陛下不悦的提醒道:“年轻人有理想是好事,可不能好高骛远。”

“虽然知道你是为了讨好高阳,可也不能随便湖弄朕的女儿。”

“哼,若是制造不出来,惹得朕的宝贝女儿伤心,看朕不扒了你的皮!”

杨帆委屈的回答:“微臣不会让高阳公主殿下失望。”

心里却腹诽不已。

总不能现在就兑换出来让李二陛下参观吧?

看来只能以后用事实说话了!

这家伙简直就是老古董、乡巴老,哪里能够理解系统的神奇。

一想到兑换巡洋舰所花费的巨额黄金。

再加上要从系统兑换其他一些海船的发动机,攒起来的家底又要回到解放前了!

杨帆不由有些肉疼。

正在此时,高阳公主清脆的声音传来:“父皇,你们在说高阳什么呢?”

说话间,高阳公主踏着小碎步来到李二陛下身后,乖巧的为李二陛下捏着肩膀。

“漱儿的的手艺是越来越好了,嗯,捏捏右边肩膀,批阅奏章太多,现在还有些发酸。”李二陛下一脸得意的指挥着。

随即哼哼一声,又继续说道:“还不是某些人,以前某人夸下海口为你建造一艘大船,现如今快两年了,连影子都没有,还说什么不负你所望,依我看来简直就是在吹牛。”

“呵呵,几千人的大船,以为是想造就能造的?”

看着李二陛下那得瑟样儿,杨帆眼角直犯抽抽。

这家伙简直把自己未来的媳妇当成丫鬟使唤了!

唉,即使心头不爽,杨帆也只能忍着,谁让别人是父女俩呢?

不过,这是看不起谁呢?

虽然咱不会造,但谁让自己有金手指?

看看最后打脸的谁!

听到造船, 高阳顿时来了兴致,跑过去拉着杨帆的手,大眼睛瞪得熘圆:“夫君真的给高阳造船了?而且是装几千人的大船?”

杨帆顿时傲然道:“男子汉大丈夫,自然是一言九鼎!”

“某人狗眼看人低,瞧不起人不是?区区装几千人的船,那有什么难的?

高阳公主双眸闪亮:“我相信郎君。”

听到这话,杨帆得意的瞅了李二陛下一眼。

果不其然,此时的李二陛下脸色黑如锅底。

他知道杨帆这小子显然是指桑骂槐。

更主要的是,自己女儿眼中崇拜的眼神。

要知道,这种眼神以前只对自己这个父皇展现。

可如今却看向了另一个男人,很显然,李二陛下吃味了!

第三百六十八章武媚娘的野望第六百六十七章收割世家第二百四十五章 袒护第四十九章 海内冤之上架感言第四百六十二章 发榜第二百五十五章 讨要公主?第七百零六章推动法规改革第四百五十五章风起第四百九十六章有福气第一百一十四章人生羸家第四百六十八章 别样的早朝第五百六十一章区别对待第七百八十章三女临盆第六百零九章无地自容第六百四十八章第二封血书的目的第二百三十章 吃了熊心豹子胆第六百零三章得偿所愿第三百三十五章 要挟第三百九十三章 抓捕第五百零一章封赏风波第六百八十七章立威第四百二十四章 指点第二百零一章威逼利诱第三百零四章 新仇旧恨第四十九章 海内冤之第二百七十七章 吐蕃有动作?第一百一十八章无事献殷勤第三百九十九章 对峙第二百七十九章 名声所累第五百五十五章歼敌一千自损八百第三百五十二章 争执不休第五百四十九章赌局第四百七十九章讨价还价第四百一十一章 乐在其中第七百六十一章兰陵萧氏第七百零六章推动法规改革第四百零四章 会闹的孩子有奶吃第三百二十二章动员第七百五十七章巨额财富第四百四十五章温水煮蛤蟆第三百九十七章 年关礼物第六百八十五章求仙若渴第四百四十八章 强国论第九章 现代情话撩古代美眉效果如何第二百一十七章上门讨教第四百四十七章搜身第二百五十七章 劝诫第一百七十三章 路在何方?第一百三十二章 事情闹大了第四百七十三章一撸到底第四百零一章 帝王手腕第一百零七章 登门求教第八章 君子远庖厨第七百三十一章媳妇熬成婆第二百五十三章 提醒第六十三章 拍拍打脸第四十九章 海内冤之第三百二十章 战云密布第三百八十四章 女人羡慕的对象第二百三十九章不嫌事大第一百零五章 种下一个希望第五十五章 选拔第五百六十章姐妹同心第九十四章 尚公主?娶公主?第六百一十三章纠葛第四百七十八章 授官第五百五十一章瓮中捉鳖第四百九十二章有人欢喜有人忧第三百七十四章 死心踏地第五百九十六章实在人第二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七十八章 命格改变第四百一十二章 有没有本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怎么成佞臣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求娶高阳第二百四十七章中看不中用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都有私心第五百四十六章有名堂第六百二十一章怼天怼地第九章 现代情话撩古代美眉效果如何第五百九十四章兄弟斗法第三百六十章提点第三十七章 不拿皇帝当干部第三百九十六章 尘埃落定第一百零三章 打造封地第六百七十七章闲乐第四十章 拍卖会第七百三十五章患得患失第三百八十七章 证据指向第四百六十二章 发榜第六百五十三章分化江南士族第一百八十七章 用等比数学坑人第四百零四章 会闹的孩子有奶吃第七百四十章市场经济的雏形第一百八十七章 用等比数学坑人第七百零三章坑钱第二百四十二章 设局第四百四十七章目的
第三百六十八章武媚娘的野望第六百六十七章收割世家第二百四十五章 袒护第四十九章 海内冤之上架感言第四百六十二章 发榜第二百五十五章 讨要公主?第七百零六章推动法规改革第四百五十五章风起第四百九十六章有福气第一百一十四章人生羸家第四百六十八章 别样的早朝第五百六十一章区别对待第七百八十章三女临盆第六百零九章无地自容第六百四十八章第二封血书的目的第二百三十章 吃了熊心豹子胆第六百零三章得偿所愿第三百三十五章 要挟第三百九十三章 抓捕第五百零一章封赏风波第六百八十七章立威第四百二十四章 指点第二百零一章威逼利诱第三百零四章 新仇旧恨第四十九章 海内冤之第二百七十七章 吐蕃有动作?第一百一十八章无事献殷勤第三百九十九章 对峙第二百七十九章 名声所累第五百五十五章歼敌一千自损八百第三百五十二章 争执不休第五百四十九章赌局第四百七十九章讨价还价第四百一十一章 乐在其中第七百六十一章兰陵萧氏第七百零六章推动法规改革第四百零四章 会闹的孩子有奶吃第三百二十二章动员第七百五十七章巨额财富第四百四十五章温水煮蛤蟆第三百九十七章 年关礼物第六百八十五章求仙若渴第四百四十八章 强国论第九章 现代情话撩古代美眉效果如何第二百一十七章上门讨教第四百四十七章搜身第二百五十七章 劝诫第一百七十三章 路在何方?第一百三十二章 事情闹大了第四百七十三章一撸到底第四百零一章 帝王手腕第一百零七章 登门求教第八章 君子远庖厨第七百三十一章媳妇熬成婆第二百五十三章 提醒第六十三章 拍拍打脸第四十九章 海内冤之第三百二十章 战云密布第三百八十四章 女人羡慕的对象第二百三十九章不嫌事大第一百零五章 种下一个希望第五十五章 选拔第五百六十章姐妹同心第九十四章 尚公主?娶公主?第六百一十三章纠葛第四百七十八章 授官第五百五十一章瓮中捉鳖第四百九十二章有人欢喜有人忧第三百七十四章 死心踏地第五百九十六章实在人第二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七十八章 命格改变第四百一十二章 有没有本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怎么成佞臣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求娶高阳第二百四十七章中看不中用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都有私心第五百四十六章有名堂第六百二十一章怼天怼地第九章 现代情话撩古代美眉效果如何第五百九十四章兄弟斗法第三百六十章提点第三十七章 不拿皇帝当干部第三百九十六章 尘埃落定第一百零三章 打造封地第六百七十七章闲乐第四十章 拍卖会第七百三十五章患得患失第三百八十七章 证据指向第四百六十二章 发榜第六百五十三章分化江南士族第一百八十七章 用等比数学坑人第四百零四章 会闹的孩子有奶吃第七百四十章市场经济的雏形第一百八十七章 用等比数学坑人第七百零三章坑钱第二百四十二章 设局第四百四十七章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