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再受任务

“想不到上仙年纪轻轻,竟有如此精深道法,当真是令元昌好生佩服!”李元昌上下打量着单卓坤,笑道。

“好说好说。”单卓坤笑道,“这些不过都是些小儿科的把戏,真正的大招还在后头呢!”

李元昌侧头看了一眼身旁的尉迟恭,见他仍在紧紧盯视着李芷风,便又继续笑着对单卓坤打探道:

“我听宝林说上仙自幼便跟随师父闯荡江湖,不知尊师名讳为何?道号又如何称呼?”

单卓坤听汉王如此问询自己,便故意学着那些古装剧里的人物,双手抱拳,慨然道:

“家师不是旁人,正是广成道人袁麟韬。”

单卓坤这句话完全是在故弄玄虚,为的就是要镇住帐内的人,从而引起他们对自己的重视。而之所以会给袁麟韬取这个广成的名头,是因为曾经在《庄子》里看到过黄帝问道的相关篇章,而问道的主人公便是广成子。也亏得他脑筋转得快,才有了这个土洋结合的名字。

然而,帐内的其他人却并不知道单卓坤的想法,还以为他说得是真的。在听到单卓坤说出‘袁麟韬’这三个字后,李元昌和尉迟恭迅即交换了个眼神,不约而同的现出了肃然起敬的神情。

“上仙应该亦是知晓,我们大唐如今最厉害的术士当属前御天监司丞袁天罡,你的恩师既然姓袁,想必这道法也定是极为厉害的!”李元昌赞叹道。

厉害......?单卓坤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了袁麟韬的模样,跟随师父闯荡江湖这么多年,其厉害与否还真是有些说不好。但最起码可以肯定的是,师父‘坑害’徒弟的能力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要不然他此刻也就不会身在此处了。

不过,单卓坤也知道想法归想法,现实归现实。为了能够让自己在大唐占有一席之地,不被别人小觑。他即便是再违心,也得把师父的地位拔得高高的。

想到这里,单卓坤咬了咬嘴唇,继续编造故事。

“你们也应该听说过了,袁家的道法本就是一脉相传,况且我师父袁麟韬和袁天罡又是嫡亲兄弟,自然是不分伯仲。不过,若是一定要论孰高孰低,这我还真的说不好。”

单卓坤的话说得明明白白,既然你袁天罡是大唐术士里的No.1,那么我就是新一代术士中的佼佼者。如果你大唐需要启用人才,那我就必然就是首当其冲被网罗的那一个。

果然,这句话让众人尽皆震惊,怪不得面前的这个年轻人有这般高深的本事,原来他的背后藏着的是此等无人可及的渊源。

“鄂国公,若依本王看,上仙定是上苍派给咱们的福祉。”李元昌的眼前一亮,激动的对尉迟恭道,“看来这瓮中捉鳖之局终于可以由被动化为主动了。”

瓮中捉鳖......?!

单卓坤听得一头雾水,这话是什么意思啊?谁是瓮?谁又是鳖呢?

尉迟恭见单卓坤和李芷风茫然的看向自己,叹了口气说道:

“你二位有所不知,我军此番乃是奉皇命前往北境与匈奴军决一死战的。前几个月的战局极好,虽说那匈奴军骁勇非常,却也被我军打得落花流水。可没想到,关键之时,却突然天降大雪,由于我军多为关中之人,并不熟悉这塞外的地势,故此连连败退。不过这也算不得什么,最可气的是那匈奴军竟狡猾异常,趁乱将我军团团围困,如今已有月余,眼看着这粮草便要难以为继,无法支撑。”

单卓坤虽然没有见过冷兵器时代的战场厮杀,但由于之前是《三国杀》游戏的超级玩家,他也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此刻见尉迟恭这满面愁容的样子,心中不免生出无限的怜悯。

李元昌察言观色,见单卓坤已有动容之意,便也接口道:

“鄂国公所言无误,上仙应该也晓得粮草对我军是极为重要的。万一真的断炊,只恐是再难有决胜的把握。常言道,马革裹尸。身为军人为国而战,即便是战死沙场亦是无限荣光,可我天朝也会因此而陷入不利的境地,被那些狼子野心的外族虎视眈眈的盯视。每每想到这些,本王便会觉得芒刺在背,寝食难安。”

不对啊,历史书上可不是这么写的。不是说唐太宗李世民在武功鼎盛时期不仅曾率军以势如破竹的气势一路打到了欧洲大陆,而且还由此成功摘得了‘天可汗’的称号。怎么眼下会被一个小小的匈奴军难为成了这个样子,真是太令人意想不到了。

“鄂国公、汉王,常言道,千里姻缘一线牵,那咱们就该好好珍惜这段缘分。”单卓坤原就心软,此刻又见千古传颂的大英雄尉迟恭和唐太宗的皇弟在自己面前轮番‘哭穷’,实在是有些受不住,故此便豪爽的说道,“说吧,有什么事情是需要我帮你们做的。只要是你们提出来,我又能办到的,都愿意尽力一试。”

尉迟恭和李元昌对视一眼,二人的脸上同时浮现出了欣喜的神情。

“上仙,其实我们的需求也不难,就是希望能够将粮草补给充足,让兵士有足够的战斗力同匈奴军扛到最后。”李元昌笑着说道。

李芷风听李元昌这般言说,心不由得提到了嗓子眼。北境向来被人称作‘魔鬼疆域’。虽说此地与阳定县接壤,但气候相差得却不是一点儿半点儿。若说阳定县是初秋的话,那么此地早已是隆冬时节。虽说今日天气极好,但能够维持多久却当真是未为可知。单卓坤即便道法在高,可真的能那么容易便寻到粮食吗?想到这里,李芷风的手心不禁渗出了一层密密的汗水。

然而与李芷风表现相反得是,单卓坤却非常淡定。

“汉王、鄂国公,这件事情并不难办,只要我出马,很快就会帮你们解决好。”单卓坤笑道,“不过这件事情毕竟也不是件小事,你们还得多给我加派些人手才行。”

李芷风听单卓坤这么说,不禁有些着急。这个登徒子也真是的,干嘛要把话说得这么满,万一到时候办不到,又该如何是好?不行,绝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自己挖坑往里跳。

李芷风刚要说话,忽听身旁尉迟宝林抢先说道:

“爹、元昌,我觉得这件事情着实不妥。咱们属下的兵士向来纪律森严,绝不可骚扰百姓。如今天寒地冻,你们又要让上仙去何处寻找粮食?”

尉迟宝林的话果然奏效,尉迟恭和李元昌听完同时陷入沉思,帐内顿时一片沉寂。

单卓坤见尉迟恭二人面露难色,便笑道:“鄂国公,你们就别在这儿愁眉苦脸的了,我既然说能办就肯定能办。我们这就走了,你们在军营里等待消息就行。”

说完,单卓坤起身向帐外走去,李芷风和尉迟宝林对视一眼,也为难的站起身来,向尉迟恭和李元昌拱手一揖,跟在单卓坤后面走出了帐外。

在尉迟恭的调派之下,很快一支二十人的队伍便组建而成。在单卓坤的率领下,众人拿着兵器、带着筐子,骑着快马 向 东山的方向疾驰而去。经过一番匆匆赶路,大约两个时辰,终于到达了东山脚下。

“上仙,咱们接下来该如何安排?”待众人下马后,尉迟宝林对单卓坤疑问道,“总不能真的挖草根、剥树皮吧?”

单卓坤没有说话,只是从袖筒中拿出了罗盘。在大家讶异的注视下,他边低头看着罗盘里的指针所指示的方向,边用另一只手掐指推算。片刻,才又将罗盘放进了袖筒,笑着对尉迟宝林道:

“尉迟将军,你喜欢吃鱼吗?”

“鱼!”

单卓坤的这句话犹如被投掷到湖中的石子一样,看似寻常不过,却瞬间便引起了周围巨大的反应。兵士们纷纷用舌头舔着嘴唇,眼睛放光,一副狗熊即将见了蜜的贪婪样。

“哎哟,我的大神仙,你老可别勾我们的食欲了。”尉迟宝林环视了一下四周,苦笑道,“自打离开了长安,别说是鱼了,就连肉味都没闻到过一下。你老这冷不丁的提到个‘鱼’字,真是让我们难以抵挡啊。”

单卓坤摆了摆手道:“尉迟将军,我就问你,你现在到底想不想吃鱼?”

尉迟宝林重重的点了一下头:“想,当然想,可哪有啊?”

单卓坤抬起手来拍了一下尉迟宝林的肩膀,笑道:“哥说有就有,你们只要跟住了我就行。”

在单卓坤的引领下,李芷风、尉迟宝林和兵士牵着马小心翼翼的向山脚的密林深处走去。半晌,在经过一小片亿万年的古木林后,他们突然听到了从远处传来了一阵哗哗的流水声,随着声音越来越大,一条水流湍急的银色地下河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

“地下河?”

众人眼前顿时一亮,要知道,他们之前也曾无数次的到这附近来过,却从来都不知道竟然还有这样一条地下河。

“上仙,你可当真是要尉迟宝林佩服得五体投地啊!”尉迟宝林因为心中太过激动,声音情不自禁的颤抖了起来。顿了一顿,他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只是,你是如何知晓此处有地下河的?”

单卓坤笑道:“哥可是专业术士,这风水堪舆自然不再话下。尉迟将军,你可能还不知道吧,这座山虽然看上去寻常无奇,但实际上却是塞外龙脉。而这条地下河就是龙脉的中心,也就是心脏的位置。”

尉迟宝林不住的点着头,见单卓坤话音落下,便兴奋的说道:“难怪方才上仙说有鱼,原来是你早就晓得这条地下河的存在了。”

“没错。”单卓坤肯定的答复道,“你等暂且退后,本仙这便作法引鱼。”

尉迟宝林、李芷风和兵士听单卓坤如是说,便同时向后退了几步,全都屏气凝神、瞪大了眼睛的看着单卓坤,生怕漏掉了接下来的精彩一刻。

第八十二章 蹴鞠之说第一百一十二章 并肩作战第六十章 谈论朝政第八十六章 欢喜冤家第六十九章 玉佩现世第一百零三章 临危受命第七十四章 从旁助力第六十九章 玉佩现世第一百三十六章 受人之托第一百四十八章 荀草之身第一百一十三章 巧得奇剑第一百二十二章 获知原委第三十八章 灵王洞府第四十三章 班师回朝第八十章 清茶待客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转长安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转长安第三十八章 灵王洞府第一百三十二章 以马传情第五十五章 父女团圆第四十四章 前尘往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平息祸端第五章 拉近关系第一百章 大唐贤后第二章 初遇飒女第九十九章 怒叱群臣第一百二十五章 绑架设局第一百四十九章 寻找子书第一百一十二章 并肩作战第二十四章 追忆来处第七十九章 欲见故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佛国普陀第八十九章 二人赌约第一百二十章 测算天意第八十章 清茶待客第一百二十三章 幻术大师第二十八章 灵王现身第五十九章 适应生活第五章 拉近关系第五十一章 接风洗尘第五十八章 夏家血案第十章 古洞探幽第三十章 关键线索第五十章 初临君面第三十六章 转危为安第五十四章 骨肉风波第五十九章 适应生活第十五章 心有所动第一百二十二章 获知原委第二章 初遇飒女第九十九章 怒叱群臣第九十七章 宫廷蹴鞠第一百零一章 伉俪情深第一百二十二章 获知原委第一百一十五章 五彩帛书第一百零七章 午夜招魂第五十七章 秉烛夜话第一百三十三章 情感加温第一百三十五章 故人喜逢第四十二章 临阵对敌第四十二章 临阵对敌第一百零三章 临危受命第一百二十章 测算天意第八十八章 花柳之地第八十七章 好男不斗第六十七章 探查旧物第一百三十五章 故人喜逢第一百三十六章 受人之托第九十六章 金屋藏娇第七十一章 藏身之所第一百四十章 动身前往第三十七章 成功脱身第三十一章 被擒洞府第一百章 大唐贤后第十九章 以糖传情第六十三章 突来危机第一百二十八章 突来泼水第一百二十八章 突来泼水第四十六章 父子交心第六十九章 玉佩现世第三十八章 灵王洞府第一百一十三章 巧得奇剑第八十七章 好男不斗第十七章 再起风波第一百四十一章 佛国普陀第九十章 巧笑顾盼第一百四十一章 佛国普陀第一百三十五章 故人喜逢第五章 拉近关系第一章 我要回家第一百零五章 欲出奇招第七十八章 悄然离宫第一百零一章 伉俪情深第五十九章 适应生活第六十章 谈论朝政第一百三十七章 推心置腹第一百一十章 开山立派第一百四十三章 心灵交融
第八十二章 蹴鞠之说第一百一十二章 并肩作战第六十章 谈论朝政第八十六章 欢喜冤家第六十九章 玉佩现世第一百零三章 临危受命第七十四章 从旁助力第六十九章 玉佩现世第一百三十六章 受人之托第一百四十八章 荀草之身第一百一十三章 巧得奇剑第一百二十二章 获知原委第三十八章 灵王洞府第四十三章 班师回朝第八十章 清茶待客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转长安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转长安第三十八章 灵王洞府第一百三十二章 以马传情第五十五章 父女团圆第四十四章 前尘往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平息祸端第五章 拉近关系第一百章 大唐贤后第二章 初遇飒女第九十九章 怒叱群臣第一百二十五章 绑架设局第一百四十九章 寻找子书第一百一十二章 并肩作战第二十四章 追忆来处第七十九章 欲见故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佛国普陀第八十九章 二人赌约第一百二十章 测算天意第八十章 清茶待客第一百二十三章 幻术大师第二十八章 灵王现身第五十九章 适应生活第五章 拉近关系第五十一章 接风洗尘第五十八章 夏家血案第十章 古洞探幽第三十章 关键线索第五十章 初临君面第三十六章 转危为安第五十四章 骨肉风波第五十九章 适应生活第十五章 心有所动第一百二十二章 获知原委第二章 初遇飒女第九十九章 怒叱群臣第九十七章 宫廷蹴鞠第一百零一章 伉俪情深第一百二十二章 获知原委第一百一十五章 五彩帛书第一百零七章 午夜招魂第五十七章 秉烛夜话第一百三十三章 情感加温第一百三十五章 故人喜逢第四十二章 临阵对敌第四十二章 临阵对敌第一百零三章 临危受命第一百二十章 测算天意第八十八章 花柳之地第八十七章 好男不斗第六十七章 探查旧物第一百三十五章 故人喜逢第一百三十六章 受人之托第九十六章 金屋藏娇第七十一章 藏身之所第一百四十章 动身前往第三十七章 成功脱身第三十一章 被擒洞府第一百章 大唐贤后第十九章 以糖传情第六十三章 突来危机第一百二十八章 突来泼水第一百二十八章 突来泼水第四十六章 父子交心第六十九章 玉佩现世第三十八章 灵王洞府第一百一十三章 巧得奇剑第八十七章 好男不斗第十七章 再起风波第一百四十一章 佛国普陀第九十章 巧笑顾盼第一百四十一章 佛国普陀第一百三十五章 故人喜逢第五章 拉近关系第一章 我要回家第一百零五章 欲出奇招第七十八章 悄然离宫第一百零一章 伉俪情深第五十九章 适应生活第六十章 谈论朝政第一百三十七章 推心置腹第一百一十章 开山立派第一百四十三章 心灵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