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5章 转世

bookmark

短暂的黑暗之后,魂魄的脑海中开始出现一幕一幕的场景:白无常蹑手蹑脚进入裂心地狱,仔细观察一番之后,满意点头,然后离开,自己一层一层往上飘,过程很缓慢,似乎是有意为之,渐渐看见顶上火红的岩浆,飘过岩浆后,奈何桥清晰可见,和来时的情形一模一样,魂魄发觉自己已经过了奈何桥,从桥中间的道路穿过那片白光,刹那间,魂魄便什么都看不见了。??<a href=" target="_blank">

“周世平,老夫已经将你带过奈何桥,以后就看你的造化了,临别之际,老夫送你几句话,你好生琢磨:你本性善良,为颜面所迫,选择弃世,须知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生存是第一位的,天上地下,为了生存,道不尽的骨肉相残、手足相弃,你既然要活下去,就不要计较太多的信仰、道理,清规戒律只会束缚你的心灵、手脚;你会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牢记天下间凡事有因有果,失败和伤害不可怕,心如死灰才是末路;善恶只在一念之间,人间总有道义,自私和博爱、善良与凶残都是人之本性,能够把握,便是人上人。老夫将抹去你在阴司的所有记忆,以后,你就自己好好把握吧。”

话语刚落,魂魄便失去意识,什么也不知道了。

。。。。。。

上谷郡位于浙东省西北,大周朝在这里设立了州府,上谷郡下辖7县,是大周少有的富裕之地。

上谷郡城东约10里处,一座庞大的庄园屹立在这里,从庄园的外观看,可以肯定是富贵的官宦之家,大周朝对治下百姓的住处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寻常百姓住户占地不准超过10亩,哪怕是富贾巨商也不行,唯独朝廷中的大臣官员不受这一限制。??<a href=" target="_blank">

这里便是周家庄。

周家庄在上谷郡大名鼎鼎,全仗着出了3个了不起的人物:周元坤、周元瑜、周元凯。周家大老爷周元坤,早年追随先帝举兵,创建大周朝,战功赫赫,官至兵部尚书,敕封靖远侯,二老爷周元瑜、三老爷周元凯先后追随大老爷,也建立不少功勋,分别被朝廷任命为吏部郎中、户部郎中。周家3位老爷在朝廷为官,家族自然兴旺,没过多久,上谷郡外的祖宅便开始大规模翻修,前前后后近10余年,终于有了今日的规模。

似乎是沾了3人的喜气,周家庄多年来人丁兴旺,周元坤正妻柳氏,朝廷敕封二品诰命夫人,一口气生了三个儿子:周宗平、周述平、周归平,两个女儿:周嫣燕、周雨馨,至于周元坤7个小妾所生的子女就更多了。周元瑜正妻刘氏,身体不是太好,只生了一个儿子:周延平,周元瑜的4个小妾生育有1子3女。周元凯正妻齐氏,一直没有生育,倒是4个小妾,生育了4子3女。

周家是大家族,其中的规矩自然很多,柳夫人在庄园里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平日里大老爷不在家,她的话就是庄园里的圣旨,就是偶尔回来的二老爷和三老爷也无法反驳,至于刘夫人、齐夫人,都很有自知,不去挑战柳夫人的权威,不过庄园里其余人也不敢随意得罪两人。??<a href=" target="_blank">

府里子女之间的差别就更不用说了,周宗平、周述平、周归平、周嫣燕、周雨馨是高高在上,周延平属于第二个等次,余下的子女又分为3等,大老爷的庶出子女为一等,二老爷的庶出子女为二等,三老爷的庶出子女为三等。

周家庄的管理可以用两句话概括:等级森严,各安天命。

仿佛应验了那句“三穷三富不到老”的谚语,在红火了10余年后,周家开始走下坡路了,首先是大老爷周元坤,长年征战,身体一日不如一日,5年前,突发疾病,辞世而去,周元坤的逝去,对于周家的打击是致命的,周家不是什么豪门大户,完全依靠大老爷的地位崛起,大老爷的去世,使周家失去了依靠。时隔不久,二老爷周元瑜在吏部与同僚发生冲突,朝廷中与周元坤有过节的大臣乘机弹劾,致使周元瑜遭到皇上的训斥,令其闭门思过,这样的小事,如果大老爷在世,根本不会发生,周元瑜气不过,感觉今后无颜面对同僚、家人,哀叹世态炎凉,一杯毒酒自尽而去。

周家遭遇双重打击,雪上加霜,渐渐有些败落了。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三老爷周元凯还是在户部任职。因为周元坤、周元瑜的相继离世,使朝廷中的大臣感觉周家今后不会再有大的威胁,遂暂时放过了周家和周元凯。??<a href=" target="_blank">周元凯为人世故、圆滑,深谙处世哲学,几年来谨小慎微、战战兢兢,稳稳坐在户部郎中的官位上。

周元坤担任兵部尚书时,深切体会“富不过三代”的道理,为家族制定了严格的学习制度,凡周家子孙,无论是嫡出庶出,一律要读书,参加朝廷科考,使周家后继有人。周元瑜在吏部任职多年,熟悉管场上的规律,坚决支持大哥的决定。可惜周元坤病逝的时间太不巧了,周宗平那时刚好19岁,已经通过了县试、府试,准备参加3年一次的乡试,父亲的病逝使周宗平失去了乡试的机会,在家为父亲守灵3年。一年后,周元瑜去世,周家子孙不得不再次延长守灵时间,直到一年前,周家子孙才能够参加县试、府试、乡试。

周宗平正妻徐如烟之父徐义松,曾经是浙东巡抚,1年前致仕,如今在家中养老。这样,周家除了三老爷周元凯还在户部任职,在朝廷中没有任何依靠了。

柳夫人是朝廷敕封的二品诰命夫人,威严依旧,省、府、州、县的官员还是不愿轻易得罪这位诰命夫人。

周世平是周元凯的庶出儿子,在周家府里,属于地位最低的,虽然名义上是少爷,实际地位和府中奴仆差不多,柳夫人身边的丫鬟都比周世平的处境好。

按照家训,周世平每日里要参加府中的劳动,以挣取每月5钱银子的生活费,这也是大老爷定下来的,防止周家子孙贪于享乐。不过在执行过程中,区别便出来了,周家的嫡出子女是不需要干这些粗活重活的,后来,大老爷的所有子女也不需要干活了,只有二老爷、三老爷的庶出子女还在干活,二老爷去世后,柳夫人发话,二老爷的所有子女也不需要干活了,于是就只剩下三老爷的庶出子女还在府里干活。

周家只有周元凯还在京城为官,柳夫人也曾经征求周元凯的意见,准备取消周元凯庶出子女的劳役,提高他们的生活费,但是周元凯不同意,为此周元凯还抽空专门回府,召集自己的所有子女,告诫他们要认真读书,参加劳动,严守家训,服从安排。

柳夫人虽然对周元凯的做法有些不理解,但还是遵从了周元凯的意见,周家子女的月生活费区别也很大,周宗平已经成家,每月20两银子,周述平、周归平每月8两银子,周嫣燕、周雨馨每月7两银子,周延平每月5两银子,周元坤的庶出子女,已经成家的,每月5两银子,没有成家的,每月2两银子;周元瑜的庶出子女,每月1两银子;周元凯的庶出子女,每月5钱银子。

周家子女一共30人,每月生活费支出大约100两银子,一年需要1200两银子。可不要小看这1200两银子,普通百姓家庭,一年劳作,收入不过5两银子。

周家三位老爷屡立战功,皇上的赏赐多不胜数,加上柳夫人严谨持家,所以周家暂时不需要考虑银钱,但是,再大的家业,只出不进,也不能长期维持,如今大老爷、二老爷相继离世,三老爷独木难支,柳夫人只能眼看着周家积攒的黄金白银源源不断花出去。土地上的收入是有限的,周家庄上上下下300来人,5000余亩土地是养不活的。

柳夫人心情不好,谁料到,平静的周家近来居然出大事情了:三老爷的庶出儿子周世平,调戏女儿周雨馨的贴身丫鬟玉环,被周雨馨发现。

柳夫人很熟悉周世平,周世平读书不错,不过性格倔强、高傲,柳夫人不大喜爱周世平的性格,但是柳夫人知道周元凯很看重周世平,曾经多次央求自己多多照顾周世平,周世平今年15岁,相貌英俊,知书达理,平日里见到自己很是恭敬,柳夫人不相信周世平会调戏女儿身边的丫鬟,但是女儿和玉环信誓旦旦,一口咬定周世平是衣冠禽兽,柳夫人很是为难,后来,周述平、周归平也帮着雨馨说话,柳夫人慎重考虑之后,还是决定执行家法,让周世平领20大板。

执行家法时,柳夫人总觉得事情有些蹊跷,自己的女儿自己清楚,周雨馨历来恃强,心地和脾气都不好,她身边的丫鬟和她一样的德行,在周家很不受欢迎,平日几乎无人愿与她们接触,周世平怎么会无缘无故去招惹呢。柳夫人不放心,赶到惩戒堂时,方才发觉大事不好,周雨馨守候在那里,喝令奴仆死命打板子,柳夫人赶忙呵止,可是地上的周世平眼看着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柳夫人大怒,感觉自己受了愚弄,当场掌嘴周雨馨,命令乱棍打死丫鬟玉环,找寻郎中为周世平治疗。

第1章 奈何桥第51章 城墙和府兵(2)第96章 祭祖第192章 打前站(3)第88章 商会第46章 利益共享第229章 蒋松华之办法第137章 惊魂(3)第164章 三军用令 将士拼命(3)第84章 亲事第95章 成亲第73章 考证(1)第11章 过堂第114章 探监第201章 无法抗拒第117章 穆家第166章 权臣论第28章 拜访第198章 京城变故(2)第139章 莫可奈何第50章 城墙和府兵(1)第139章 莫可奈何第150章 情理之中第80章 变化(1)第19章 集市第126章 下马威(2)第56章 小试牛刀(1)第43章 送粮第99章 强势(1)第155章 步履艰难第151章 清洗的兆头第20章 试探第81章 变化(2)第214章 征倭(1)第22章 乡试(1)第20章 试探第242章 巨变第70章 大搬迁第230章 穆家的请求第140章 强硬商会第120章 人才?第120章 人才?第113章 办法第246章 最后一搏(1)第200章 血洗京城第143章 三道密旨第215章 征倭(2)第68章 现状第101章 落定第69章 大手笔 大动作第232章 崩溃第12章 布置第168章 立足(1)第76章 志气第81章 变化(2)第132章 京畿官吏第65章 蒋义宏第79章 订亲(2)第48章 携手第218章 倔强的小林美子(2)第152章 雷霆手段第4章 选择第154章 转型第7章 突如其来的官司第121章 京城第117章 穆家第117章 穆家第16章 科举制度第132章 京畿官吏第123章 规矩(2)第17章 韶康州第103章 密谋(2)第194章 家族事物(2)第100章 强势(2)第140章 强硬商会第246章 最后一搏(1)第124章 规矩(3)第229章 蒋松华之办法第96章 祭祖第225章 针锋相对(2)第244章 时机第156章 暗影第103章 密谋(2)第130章 好险第4章 选择第178章 罗州之战(6)第50章 城墙和府兵(1)第117章 穆家第28章 拜访第102章 密谋(1)第35章 诗文会(1)第83章 视察第130章 好险第50章 城墙和府兵(1)第214章 征倭(1)第67章 规则第149章 预料之外第129章 补救第119章 活宝
第1章 奈何桥第51章 城墙和府兵(2)第96章 祭祖第192章 打前站(3)第88章 商会第46章 利益共享第229章 蒋松华之办法第137章 惊魂(3)第164章 三军用令 将士拼命(3)第84章 亲事第95章 成亲第73章 考证(1)第11章 过堂第114章 探监第201章 无法抗拒第117章 穆家第166章 权臣论第28章 拜访第198章 京城变故(2)第139章 莫可奈何第50章 城墙和府兵(1)第139章 莫可奈何第150章 情理之中第80章 变化(1)第19章 集市第126章 下马威(2)第56章 小试牛刀(1)第43章 送粮第99章 强势(1)第155章 步履艰难第151章 清洗的兆头第20章 试探第81章 变化(2)第214章 征倭(1)第22章 乡试(1)第20章 试探第242章 巨变第70章 大搬迁第230章 穆家的请求第140章 强硬商会第120章 人才?第120章 人才?第113章 办法第246章 最后一搏(1)第200章 血洗京城第143章 三道密旨第215章 征倭(2)第68章 现状第101章 落定第69章 大手笔 大动作第232章 崩溃第12章 布置第168章 立足(1)第76章 志气第81章 变化(2)第132章 京畿官吏第65章 蒋义宏第79章 订亲(2)第48章 携手第218章 倔强的小林美子(2)第152章 雷霆手段第4章 选择第154章 转型第7章 突如其来的官司第121章 京城第117章 穆家第117章 穆家第16章 科举制度第132章 京畿官吏第123章 规矩(2)第17章 韶康州第103章 密谋(2)第194章 家族事物(2)第100章 强势(2)第140章 强硬商会第246章 最后一搏(1)第124章 规矩(3)第229章 蒋松华之办法第96章 祭祖第225章 针锋相对(2)第244章 时机第156章 暗影第103章 密谋(2)第130章 好险第4章 选择第178章 罗州之战(6)第50章 城墙和府兵(1)第117章 穆家第28章 拜访第102章 密谋(1)第35章 诗文会(1)第83章 视察第130章 好险第50章 城墙和府兵(1)第214章 征倭(1)第67章 规则第149章 预料之外第129章 补救第119章 活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