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稚子成凤终结局

果然人刚出去,庄贵妃立刻换了脸色,拉过曜灵来凑在她耳边急急就道:“你庄上有内奸!昨儿我看见田公公从信鸽上取信,只知是从尹家庄过来的却不知是谁的手笔,不过那人想必识字不多,有些字是用画来代替的!”

她才将将把话说完,外头田公公 就又箭步如飞地进来了:“回娘娘的话,奴才都已打发了。本站新域名可樂小說網的首字母,最大的免費中&#25991網站,趕緊來吧。。。”边说 话边用狐疑的眼神打量屋里二人。

曜灵随即笑了起来:“庄贵妃何必生气?才娘娘说的臣妾都很明白,不过是奴才们一时失手罢了,只怕也不是有心。”

庄贵妃又摆出嚣张跋扈的惯常模样来:“非要气死本宫!一点看顾不到就要生事!”

田公公看看二人这般,心里虽有些怀疑,嘴上不好说得。

片刻之后, 皇帝驾到。曜灵见过行礼,各自寒暄几句。

趁屋里只剩下田公公庄贵妃时,曜灵不慌不忙地开口了:“臣妾才去见过太后了,唉!”说罢叹了口气。

皇帝一愣,若有所思地看向曜灵。

“若皇上不怪,臣妾就要说句不敬的话了。。。” 曜灵颇有深意地收住了口。

很快,田公公将门带上出去,庄贵妃亦回避去了内室,曜灵与皇帝秘密商量了半日,直到午晌时方出得宫来。

刚刚回到尹家庄,曜灵便叫来吉姐儿。只二人在屋里,很快曜灵便得知了真相。

原来向宫里通风报信的人,不是刘勤,却是吉姐儿!

上回吉姐儿对曜灵所说的话,亦是有意令其怀疑刘勤,正为挑拨,也好撇清自己。

曜灵听庄贵妃说报信人识字不多,便知必不是刘勤而是吉姐儿,除了她,旁人再无行此举的理由。

曜灵沉默良久。方开口对吉姐儿道:“我知道你恨我,不过恨我可以,别人的性命不是玩的。如今事情过去,我也不再与你计较,只有一事,你必替我完成。”

吉姐儿本也是一时受了田公公言语蛊惑,平日里又受了刘勤许多冷落,方一时做下这错处,如今见曜灵不罚不骂不打,竟有一笔勾销之意。忙就应承下来。

很快。吉姐儿如曜灵所言去信宫中。说曜灵已解散了庄上静王留下的人马。

散是散了,不过只散了一半,另一半依旧冒充农夫躲在田里。

次日,老太后驾鹤西去。临终悄悄留下一方玉印,蓝芷想法不让人知道的给了曜灵。

自此之后,曜灵与刘相便交好不已,并几回助其与郑相为难,太后震怒不已,只是苦于无法,欲叫曜灵来宫里当面教训,曜灵竟有如神助,回回有正当理由推脱干净。

太后看出来。曜灵是要与皇帝一起,为难自己的意思了,于是更为疯狂地找寻先帝留下的遗诏,可就算她将慈宁宫墙也拆了个遍,还是没能找到那东西。

三个月后。滇南传来捷报,太后终于找到借口,为静王庆功设宴,作为静王妃,曜灵必须要出席。

入席之前,曜灵去章德宫给太后请安。

“几个月没见,静王不在身边,显见得王妃瘦了许多呢!”太后浓妆艳服,珠翠盈头,身着一裘华服,隐含怒气地看着曜灵。

曜灵恭敬行礼下去:“请太后安!”抬起头来,直视对方不卑不亢地道:“静王在外征战,臣妾自然要将家事理清,不然对不住静王,也对不住当日收我为义女的刘相,更对不住提出这个主意的皇帝。”

一席话勾起太后新仇旧恨,她怒目圆瞪曜灵:“你倒是享福的很!跟那几个不知死活的东西混得自以为得意了是不是?你当哀家死了是不是?”

曜灵微笑不答,愈发将一张粉脸扬得高高的,眼光流露出些微藐视之态来。

太后愈发大怒,李公公看看不好立刻上来打圆场:“太后息怒!今儿是好日子,皇帝高兴得很,太后可别。。。”

“他高兴与我何干?”太后怒火中烧,一掌将李公公打到了墙角:“从来没人考虑过哀家的感觉!多少年了,哀家熬到现在,黑发就将成华,这宫里依旧连个知冷知热的人也没有!”

话到最后,语带凄凉。

曜灵是毫无感觉的,不,她听见这话心下多少有些悲哀,不为太后,却为自己爹娘。

“所以你就杀了我爹娘?为了他不爱你,你就要杀了他们两人?!” 曜灵眼里的青火熊熊燃烧起来,十几年攒下的积怨,今日一朝算清!

“呸!要不是蔻娘那个小贱人。。。”太后一口啐向曜灵面目,却被她轻轻让开了,转而打断太后的话,冷冷驳斥道:

“就算没有别人我爹也不会爱你!你痴心妄想了一辈子,到头来不过是黄粱一梦!我爹爹心里从来没有过你,为了躲开你甚至可以放下王爷身份甘为庶人!你一头热到如今,连这个简单的道理也不明白?!”

曜灵的话,重重撕开了太后藏在心里,自以为结痂几十年的伤口,她爱尹王,爱了一辈子,也恨了一辈子,红颜变枯骨,最终,她还是孤零零只得一个人。、

高高的宫墙下,她永远也得不到那个人,杀了他和她,细想来,也不过是一种成全罢了。

“我爹娘活得虽短,到底快活逍遥了一段,总比你,熬在这无情无义的玉阶丹陛,黄瓦朱檐下,整日只想着算计别人,最后算计到自己儿子头上,到头来又得到什么?不过虚名和实棺罢了!”

这话说得实在太过,李公公脸色大变,太后更是犹如厉鬼上身,眼中闪出令人恐惧的寒光来:“你活得不耐烦了敢在哀家面前说出这种话来!”

说着话儿,长长的指甲就伸到了曜灵的脖子上,更让李公公吃惊的是,曜灵不让不躲,凭太后掐住了自己,动弹不得。

李公公吓得魂不守舍,连叫:“太后不可,太后不可!”

可惜他还是迟了一步,章德宫大门随即被人从外头推开。皇帝,箭步走了进来,他的手里,端端正正,拿着便是太后那根扎了十几年的,心头刺。

先帝遗诏。

这便是皇帝与曜灵当初在庄贵妃宫里,商量出的一出好计。

“臣妾可替皇帝除了太后,以免朝政被过度干扰。不过臣妾亦有一事相求。。。” 曜灵的声音不大,可还是叫皇帝吃了一惊。

“我要求皇帝 ,将福运社大头领一位让出。”

皇帝自然犹豫。可曜灵自有劝法:“皇上当日设下福运社不过外防宁王。只防太后。如今宁王有静王去处置。太后么。。。”

她恰到好处地收住了声音。

“可静王留在尹家庄的人马又怎么说?”皇帝眯起眼睛来,幽暗深邃地看在曜灵身上。

曜灵笑了:“那不过是用来防着太后的。静王怕臣妾一人留于京中,太后会对臣妾不利而已。不过皇帝既然忌讳,臣妾回去就散了他们。”

因此才有后来吉姐儿一说。

太后的手。被几个太监拉着,从曜灵脖子上扯了下来,曜灵喘息不已,话也说不出口的样子。

至此,太后才算明白,自己竟着了亲生儿子的暗算。

被拖出去时,太后最后看了曜灵一眼,她并不为看她,只为在她身上。看到那个人的影子。

自此皇帝心病大去,从此自为高枕无忧了。

不想滇南尚在征战,半年之后,京中又起风云。

曜灵于半年内将福运社势力扩大了一倍,一来皇帝得意疏忽。二来她小心行事,因此竟来为朝廷发觉。

最为关键的却是,老太后临终前给她的那方玉印。朝中老臣们见印如见老太后本人,因此纷纷以曜灵马首是瞻。

再者,皇帝没了太后辖制,愈发严酷昏庸,更将郑相一派打杀干净,又引得不少臣子不满,愈发助长了曜灵。

这一年的秋天,终于,一切都到了落幕的时候。

静王活擒宁王,后者知大势已去,求静王看在叔侄份上,留个全尸。静王故意留下一柄利剑,宁王自刎而亡。

不想就在静王得胜班师回京之日,皇帝却突然变脸,以静王私在外不受君令,没带宁王入京面圣受罚为由,挞伐静王,并即宣锦衣校尉去了静王府上,欲先拿下曜灵。

过河拆桥。这一招曜灵早已经料到。皇帝是那样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徒弟,什么阴毒的本事没有?

庄贵妃于前一晚拼死将消息送出,自己却被田公公扔进了宫中的蓬莱池中。皇帝终于也露出如太后一般的猙狞面目。

静王人且在京外,皇帝欲先下杀手,他知道,拿下曜灵,便如同捏住了静王的命脉。

可惜的是,曜灵早已知晓一切,知已知彼,曜灵早已设下终局。

锦衣校尉到得静王府上时,早已是空园一座,曜灵早不知去向,就连家里用人也走了个干净。

同一日,全国各地福运社举旗造反,皇帝来不及搜寻曜灵去向,却被这事弄了个焦头烂额。

同时,朝中众臣发难。双龙蟠着柱,巍巍的龙凤纹雕石牌楼下,雁行儿一排排地跪列着无数的官员。在前的袱头象筒、朱舄紫袍,第二列是穿红袍的诸官乌纱方角,最后是穿绿袍的、蓝袍的,一字儿列着班次跪在那里,高声大呼,请皇上收回成命,饶静王不死。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且静王为朝廷立下大功,功臣不可杀更不可辱其家室,求皇帝收回成命,以平天下民愤!”

老臣们一条声地发难,被贬摘的郑相一党更是连连泣求,皇帝坐在龙椅上,面对大殿外众官员的跪着号呼,脸色堪比黑铁。

是夜,皇帝焦虑地在养心殿里度步,田公公不知何故竟不在身边,皇帝伸手要茶,竟无一人来倒。

“反了反了!”皇帝大为震怒,正要发火,外头却隐隐灼灼,飘进一个人来。

“皇帝要什么?哀家亲来伺候!”原来竟是太后!

一见是她,皇帝吓得连退三步,只因太后一身白衣,披头散发,犹如地狱里来讨命的恶鬼一般。

“你,你怎么跑到这里来?来人?侍卫!”皇帝说不上二句话 ,太后已鬼魅一般,飘到了眼前。

“侍卫们早都散了,怎么皇帝不知道?皇帝你听,外头什么声音?”太后魑魅魍魉地阴笑,枯骨般的手指指向外面。

皇帝这才发觉,本该安宁平静的皇宫,此刻喧哗大作,刀剑之声不绝于耳,随着阵阵呐喊,又有金鼓齐鸣,毫无疑问,宫里出事了!

“这,这,”皇帝吓得面无人色,“这到底怎么回事?”

太后哈哈大笑起来:“怎么皇帝不知道?静王早在昨日便到了京郊,上下瞒得铁桶似的,只皇帝一人不知。想拿静王妃?那丫头可是个属泥鳅的,哈哈,收到信儿早就去了静王大军营里,皇上还在这里做梦呢!”

皇帝又羞又怒:“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他大吼一声。

“因为臣妾早已将一切说给太后知道了呀!”清脆悦耳,却是冷酷无情的声音响了起来,随之而来的,是一裘白衣如戴孝的,尹家女儿,曜灵。

“早知你不会放过我和静王,我们岂能不防你?静王有心将军情延迟七日方报,这样便可提高三日到达京郊。皇帝不知道吧?外头恨着皇帝的大小官员可不少呢!因此才能瞒得下来。皇帝自以为坐稳了江山?” 曜灵森森地笑,如水双眸里像是含了清幽冷月,冰冷而无丝毫温度:“亦是美梦一场呢!”

“如今母子团聚了,臣妾也就不打扰了,” 曜灵昂首,斜眼睇着太后与皇帝:“太后如今落到今天的田地?正该好好问问皇帝呢!”

说完话,曜灵转身便向外走去,将太后疯癫般的狂笑,和皇帝困兽般的咆哮,全抛在了身后。

曜灵缓缓走下台阶,迎着面而来的,是一位高大伟岸的男子,他英俊的脸庞上,比从产有多了些风霜,却更显得成熟睿智,眉角多了一处刀疤,不为白玉之瑕,反更为他添加了一些男子气。

利剑似的浓眉,挟着霸气凌厉的气势斜飞入鬓,眉下一对幽眸隐进月光的阴影下,叫人看不清楚,鼻峰高挺笔直,唇中热烈而情重地叫出二个字:“灵儿!”

“二爷!”

曜灵飞扑进对方怀里,烧得通红的夜幕下,如潮水般的喊杀声在她和他身后退去,月华大作,玉轮高悬,玉漏宵沉,宫城夜永。

素手拈起片片红,舂作红霞点妆颜。玉香花韵惊鸿影,得遂如意双白头。

本书完结,看看其他书:
第78章 雏儿第199章 一出好戏第86章 金符第20章 旧帐第130章 困难第143章 出客第197章 小姐们第138章 寻吃而去第214章 寿筵第61章 挑刺第160章 谈判(二)第166章 反目(二)第280章 万寿第155章 求情第46章 张家第59章 花二太太第30章 春玉第150章 盆景第161章 如意庵第161章 谈判(三)第167章 宋全明第217章 忍冬(二)第40章 说笑第250章 朱楼第33章 寻香第16章 云南第182章 梨白第280章 朱楼(四)第50章 入庄第150章 告辞第一百四十六五章 再救第147章 下套第74章 张夫人第197章 午间闲话第196章 整妆知事第214章 寿筵第159章 谈判第223章 难圆第128章 王爷?第117章 御史第176章 忙乱第290章 入京第136章 思乡第210章 私情?第190章 将行第115章 香玉(二)第174章 返京第31章 贵客第143章 送礼第222章 布局第135章 乡土(二)第150章 告辞第67章 劝解(二)第178章 菱姐儿第47章 亲事第250章 收服第175章 上船第100章 余妃第211章 青桃第10章 了结第141章 一乐第145章 姨娘们第200章 败露第154章 伤痛第170章 流言第169章 布衣第161章 如意庵第4章 制膏第20章 旧帐第290章 入京第2章 学成出师第149章 看戏第52章 敬酒第152章 槐夫人第111章 饯别第198章 旧冤第147章 非亲非故第41章 挑事第181章 秀如嫂子(二)第149章 荷香第139章 暗门?第176章 面谈第215章 疯子们第24章 家事(二)第4章 制膏第136章 清平长老第171章 送礼?第193章 亏欠第197章 午间闲话第70章 槐夫人第124章 同道第223章 难圆第63章 张三爷第42章 看门第60章 怪客第4章 制膏第199章 一出好戏第147章 非亲非故第154章 暖聚第83章 舌战
第78章 雏儿第199章 一出好戏第86章 金符第20章 旧帐第130章 困难第143章 出客第197章 小姐们第138章 寻吃而去第214章 寿筵第61章 挑刺第160章 谈判(二)第166章 反目(二)第280章 万寿第155章 求情第46章 张家第59章 花二太太第30章 春玉第150章 盆景第161章 如意庵第161章 谈判(三)第167章 宋全明第217章 忍冬(二)第40章 说笑第250章 朱楼第33章 寻香第16章 云南第182章 梨白第280章 朱楼(四)第50章 入庄第150章 告辞第一百四十六五章 再救第147章 下套第74章 张夫人第197章 午间闲话第196章 整妆知事第214章 寿筵第159章 谈判第223章 难圆第128章 王爷?第117章 御史第176章 忙乱第290章 入京第136章 思乡第210章 私情?第190章 将行第115章 香玉(二)第174章 返京第31章 贵客第143章 送礼第222章 布局第135章 乡土(二)第150章 告辞第67章 劝解(二)第178章 菱姐儿第47章 亲事第250章 收服第175章 上船第100章 余妃第211章 青桃第10章 了结第141章 一乐第145章 姨娘们第200章 败露第154章 伤痛第170章 流言第169章 布衣第161章 如意庵第4章 制膏第20章 旧帐第290章 入京第2章 学成出师第149章 看戏第52章 敬酒第152章 槐夫人第111章 饯别第198章 旧冤第147章 非亲非故第41章 挑事第181章 秀如嫂子(二)第149章 荷香第139章 暗门?第176章 面谈第215章 疯子们第24章 家事(二)第4章 制膏第136章 清平长老第171章 送礼?第193章 亏欠第197章 午间闲话第70章 槐夫人第124章 同道第223章 难圆第63章 张三爷第42章 看门第60章 怪客第4章 制膏第199章 一出好戏第147章 非亲非故第154章 暖聚第83章 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