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宋少齐对婚事的想法

安王爷听罢,点点头。97小说网 安王爷心里想着,这顾氏即便有着什么小心思,但是这话倒是有几分道理。少齐都是二十好几的人了,到如今也没个儿子,这么下去了是不行。总归是要给他娶一个媳妇回来才是正经。只是一般人家的姑娘只怕还真是近不得少齐的身,说不定娶进门要不了多久就被少齐的煞气给克死了。但是伯爵府的姑娘,如今看来定也是个命硬的人。说不定还真是适合少齐。安王爷心里已经差不多算是认可了此事,不过安王爷打算先缓缓,先找个机会和少齐说一声,探探他的意思再说。于是安王爷便对顾氏说道:“此事怕是不合适。那姑娘是个扫把星,若是娶进门,祸害了咱们一家人,到时候可没后悔的余地。”

“王爷,白云庵的静虚师太亲口说了,那姑娘如今是没事了。伯爵府如今上上下下都很好,此事便是明证。”顾氏心里发急,急忙说道。

安王爷摆手示意顾氏不用再说了,“此事以后再议,现在先不说了。”

顾氏见安王爷态度如此坚决,也知道此时不便再说下去。但是这并没有打消顾氏的想法,顾氏打算着找个机会进宫,和宫里的娘娘好生说道说道,说不定到时候便能将此事做成。

这一日,安王爷进宫见皇上。说过正事后,开成皇帝便很随意的说起一些别的事情,“老二,听说你家媳妇最近正张罗着少齐的婚事?”

安王爷心里头一抖,不知皇上问起此话是福是祸,安王爷有点战战兢兢的说道:“回父皇,此事儿臣媳妇顾氏倒是和儿臣说起过此事。不过儿臣觉着不太妥当,便没有应下此事。儿臣不知此事竟然会传到父皇这里,让父皇操心,儿臣罪过。”

开成帝摆手示意安王爷不必如此战战兢兢的,只是如此一来,安王爷却是更为紧张了。自从太子过世,皇上的身子骨也是一日不如一日,以前从龙的老臣也是一个接着一个没了,开成帝的精神头便是渐渐不好,脾气也是越发的怪异。时常发作下面的人,就是安王他们这些做儿子的人,见了开成皇帝也是紧张得不行。就怕皇帝一怒,血流成河。

开成帝见安王紧张成这个样子,顿时觉着很是无趣。原本还想和儿子聊聊家常,如今瞧着怕是不行了。因此开成皇帝顿时严肃起来,面无表情的说道:“少齐这孩子年岁大了,到如今还没一个儿子,此事你做为父王,须得好生想想。”

“是,儿臣知错,儿臣回去后,便会抓紧此事。”安王立即说道。

开成帝有点不满的看着安王,只是安王低着头,并不知道开成帝对他不满。开成帝说道:“我听说你媳妇张罗的人是武昌伯府的姑娘,还背着个晦气的名声。”

“这,儿臣有罪。这儿臣没能管教好顾氏,让父皇操心,儿臣有罪。”安王先不管皇上说了什么,先请罪才是要紧的。

开成帝看着跪在地上的安王,不知为何,心生怒气。只是开成帝又将这怒气压了下去。“听说武昌伯府的姑娘,曾经在白云庵住过,还是师从静虚师太,此事可是真的?”

一听皇帝说起静虚师太,安王爷心里顿时一动,当即便说道:“回父皇,此事确实是真的。儿臣听顾氏说起过此事,说是武昌伯府的那位姑娘原本有个晦气的名声,后来被送到白云庵,师从静虚师太。也就是去年,静虚师太说那姑娘孽障已经消除,已经和一般的姑娘没有区别,武昌伯府这才将人接了回去。后来武昌波府和定国公府结亲,定的便是这个姑娘。只是可惜,定国公府的小子离着成亲不过三日,便被……后来便又传出有关于武昌伯府那位姑娘的流言。都说那个姑娘命硬,怕是一般人降不住。儿臣媳妇顾氏担心少齐,只是少齐也是个命硬的,一般人家的姑娘怕是近不得身。也因此顾氏这才和儿臣提起,说是这姑娘命硬,或许适合少齐。只是那姑娘的名声太过晦气,之前又定过亲的,儿臣便没有答应。却不想顾氏竟然会瞒着儿臣去张罗此事。父皇,儿臣持家不严,还请父皇责罚。”

“哦,果真是师从静虚师太。这么说于佛法上倒是有所体会了。”开成帝似是自言自语。这下却让安王紧张的满头是汗,不知道该不该应答。不过开成帝很快便解了安王爷的围,开成帝说道:“定国公府的小子没了,分明就是少越那小子校嚣张跋扈惹下的祸事。最终却怪罪到一个姑娘家头上,哼,定国公府当真是好主意。”

安王爷的汗水又下来了,他根本捉摸不透开成帝的心意,这让安王爷无比的紧张和不安。

开成帝随口问道:“老二,少齐的婚事你是怎么打算的?”

安王爷斟酌着说道:“回父皇,儿臣想着该是给少齐说门媳妇了,总不能让他整日里一个人,身边连个正经的女人也没,这实在是不像话。而且少齐年岁不小了,却还没有一个儿子,儿臣这心里也是替他着急,此事不能再耽误下去。”

“嗯,你是做父亲的人,你好生斟酌。”

“是,父皇。”

开成帝沉默了一会,又说道:“不知静虚师太教导出来的姑娘是个什么样子,不知能够学到静虚的几成!”开成帝似是在自言自语。

安王爷的汗水已经湿透衣衫,皇帝说静虚师太,安王爷根本就没那胆子接话。虽然当年事情发生的时候,他年岁还小,但是也是依稀记得此事闹得很大,死了不少人。若非如此,只怕已故太子还坐不上太子的位置。可惜已故太子是个没福气的。如今皇帝的心意不明,朝中争斗的厉害,安王爷实在是没那心思,也没那本事去争,只好安安静静的,老老实实的,让那些有本事的兄弟去争吧。到时候无论是谁坐上了那个位置,对他都会客客气气的。毕竟如今在众位皇子中,当属他最大。

安王见开成帝沉默下来,安王爷越发的紧张。想到当时顾氏说过四弟妹曾经见过武昌伯府的姑娘,便大着胆子说道:“回父皇的话,儿臣听说四弟媳妇薛氏曾经见过武昌伯府的那位姑娘。说是容貌气度都是不俗,是个很好的姑娘。只是可惜生来不祥。若非如此,也不会和定国公府的那位小子定亲。”

开成帝目光锐利的盯着安王,安王直觉的浑身发抖。最后开成帝说道:“哦,老四媳妇见过,倒是稀奇。”过了会,开成帝又对安王爷说道:“少齐的婚事你好生斟酌,若是有合适的,你就到宫里来请旨,你可明白?”

“儿臣明白。儿臣回去后,便会抓紧办理此事,定不能让少齐再耽误下去了。”

“嗯,去吧。”

安王爷出了偏殿,这才感觉到汗湿衣衫,浑身难受。被风一吹,浑身哆嗦。这个季节若是不注意,只怕明儿就该告病了。安王爷此时没心里关注自己的身体,而是满脑子都是开成帝说的话。一句一字,揉碎了掰烂了,去琢磨皇帝的意思。可是安王爷依旧是拿不准主意。皇帝要他抓紧将少齐的婚事办下来,这是确定无疑的。可是这人选上,皇帝却没点暗示,也没说让宫里的娘娘帮着选选。安王爷的亲娘早在他年轻的时候就过世了,这会安王爷进了宫,除了来见皇上,后宫那里他是根本不用去的。自然也没个请示的地方。安王爷叹气,哎,要是皇后还在的话,他也能请教皇后,让皇后出面张罗一下。可惜在太子过世前,皇后就已经没了。

安王爷愁啊,少齐命硬,一般女的还真是不行,说不定娶回来就跟之前潘氏那般,没多久就一尸两命的去了。至于武昌伯府的姑娘,安王爷也是觉着晦气,虽然当初顾氏说的时候,安王爷也是有点心动,但是这会却是半点想法也没有。只是皇帝要求,又连着三次说起静虚师太,安王爷心头一动,莫非皇上真的是这个意思?皇上几次说起静虚师太,只说是静虚师太的徒弟,不说是伯爵府的姑娘,这里面的意思倒是值得让人玩味。若是皇帝果真是这个意思,看来此事由不得他不同意了。

以为想通的安王,一回到王府后,便将王府总管叫了过来。王府总管姓周,叫周长福。周长福到了后,先是给安王爷请安,“王爷叫奴才过来,不知何事吩咐。”

安王爷沉吟片刻,这才说道:“你让人去将武昌伯府的那个晦气的姑娘打听一下,越详细越好。”

周长福问道:“王爷说的可是武昌伯府长房,那个自小就不祥的,被送到白云庵,后来又被接回伯爵府的那个姑娘?”

“正是!你让人好生打听一番,仔细了,不可马虎。这事要紧,你需得抓紧。”安王爷吩咐道。

周长福心里有疑惑,不过他是下人,自然是主子怎么吩咐,他就怎么做。/中 文/因此周长福便说道:“王爷放心,奴才这就安排下去。不知王爷是否还有别的吩咐?”

安王爷摇头,“没了,你去吧。”

“遵命。”

周长福下去后,安王爷又问身边伺候的人,“王妃这会在哪里?”

“回王爷的话,王妃这会正在上房。王爷可是要过去?那小的这就去让人备轿。”

安王爷摆手,“不用,本王走过去便是。”

安王爷到了上房,顾氏得了消息,赶紧迎了出来,“王爷今儿回来的好早,妾身以为王爷还要晚个时辰才回来了。”

安王爷沉着脸,显得不怒自威,对顾氏说道:“将伺候的人都打发出去,本王有话说。”

顾氏愣了下,小心的观察着安王爷的面色,同时也挥手让下人都退下去。顾氏亲自伺候安王,小心的问道:“王爷这是怎么呢?可是有谁惹了王爷不快?”

安王爷没好气的看着顾氏,“王妃,我且问你,你是不是到宫里去呢?”

顾氏有点不安,笑道:“王爷是知道的,妾身以往也时常到宫里请个安,这难道出了什么错?”

“你可是和宫里娘娘提起过少齐的婚事,还特意提起那武昌伯府的姑娘?”安王爷的语气越来越严厉。

顾氏很是忐忑,小心的说道:“王爷,此事妾身确实有。妾身也是为少齐着想。王爷,莫非此事妾身做错了?王爷,你是知道妾身的,妾身胆子小,懂得东西也不多。若是做错了,你和妾身好生说,可好?王爷这样子,妾身实在是害怕。”

顾氏这一番说辞,加之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倒是将安王爷心里的火气给浇灭了大半。安王爷叹了口气,“你啊你,你怎么如此糊涂。”

124章宋少齐对婚事的想法

“妾身不明白究竟是哪里做错了,还请王爷明示。”顾氏见安王爷火气小了点,心里也是松了口气。顾氏还真是怕安王爷生气。毕竟她的一切都是来自于安王,顾氏因为是填房,娘家又很是一般,即便她做了王妃这么多年,顾家人也多是在银钱上得了点照顾。于仕途上面,安王并不曾出面照顾。也因此顾家的身份地位到如今,在京城里也是排不上号的。这也是顾氏明明是二王爷媳妇,是所有王妃的嫂嫂,却还有反过来讨好其他妯娌,说话也是客客气气的缘故。实在是底气不足,加之安王手中无权,她和其他王府的王妃比起来,除了排行大一点外,真的是什么都比不过。

“本王问你,你为何不和本王商量一下,就私自进宫,将此事告诉了宫里的娘娘?”安王爷的火气虽然是被浇灭了大半,但是安王爷心里对于顾氏的所作所为,还是有很大的意见。顾氏的那点心思,安王爷心里门清。只是考虑到顾氏说的有理,他也就随了顾氏。但是并不等同于安王爷就能容忍顾氏背着他搞这些动作。尤其是连皇帝都惊动了。

顾氏紧张,忐忑,好一会才说道:“王爷,妾身也是着急少齐的婚事。您看少锋马上都要成亲了,少齐的事情还没点眉目。妾身就想着要不去宫里面请示一下娘娘,让娘娘帮着参谋参谋。妾身真的没别的意思,王爷,你要相信妾身啊!”

安王爷皱眉,说道:“哼,你糊涂。你知道不知道,此事已经惊动了父皇,今日本王进宫,父皇便问起此事。还问是不是打算将伯爵府的那个晦气丫头说给少齐。你说说看,我能怎么应对?你实在是糊涂。”

“啊!”顾氏也没想到事情会惊动开成帝,当即就着急的问道:“王爷,那父皇说了什么?是不是不同意这门婚事?”

安王爷沉默,没有立即回答顾氏的问题。顾氏顿时心就凉了,心想要是皇帝不同意,那此事就绝无可能办成。那她的计划岂不是就要夭折了。那少锋岂不是没机会被立为世子。顾氏实在是不甘心,她谋划了这么多年,如今这个办法是她想到的最好的办法,可以让宋少齐死于无声无息之中,别人只会说他是被伯爵府那丫头克死的,而不会想到自己头上。只要宋少齐一死,少锋就是世子,无可争议的世子。顾氏咬着牙,此事只要还有一二分的希望,她就一定要争取。于是顾氏过了会就问道:“王爷,父皇究竟说了什么,王爷不能和妾身说说吗?也好让妾身心里踏实一点。”

“哼,此事你无需理会,少齐的婚事本王自有主张。”

“那,王爷,要不要妾身再去别家看看,有什么合适的姑娘?”顾氏试探的问道。

安王爷不满的看着顾氏,“此事不用。总之你管好内院便是,少齐的事情你无需操心。以后不要再随意去宫中,尤其是说起少齐的事情。听到了吗?”安王爷很是严厉的说道。

顾氏浑身哆嗦了一下,有点害怕的点点头,“王爷教训的是,妾身以后都会安分守己的。”

“那便好。”安王爷起身离去。

顾氏看着安王爷远去的背影,心里发狠。她就不信,她就搞不定宋少齐这小子。女人不行,那她就想别的办法。总之她绝不能让宋少齐坐上世子之位。

安王爷出了内院,便问身边伺候的人,“大少爷呢?可在府里?”

“回王爷的话,大少爷还没回来,想来这会还在兵营里。不过小的听说大少爷今日定是会回来的。”

“哦?大少爷回来后,你让他来见本王。”

“是。”

到了晚上,宋少齐终于回到王府。回来后得知下人的禀报,知道安王要见他,便问道:“王爷可有说为了什么事?”

下人犹豫了一下,说道:“回大少爷的话,听说王妃在张罗着大少爷的婚事。小的想着可能是和此事有关。”

宋少齐听罢,暗皱了下眉头。心想顾氏又想出什么幺蛾子。宋少齐有点不想去见安王,不过想了下,最终还是过去见一见。到时候若是问起此事,便说不着急,缓一缓就是。以往他也都是这么推脱的。

外书房,安王见到宋少齐,指了下旁边的椅子,说道:“坐吧。最近看你很忙,在府中少有机会能看到你。”

“儿子罪过。”宋少齐当即请罪。

安王摆手,“无事。你是忙着差事,是为朝廷尽忠,这是本分。只是如此一来,咱们父子可是很少有机会坐在一起说话。”

宋少齐沉默,等着安王爷的下文。

安王爷见宋少齐这么一个态度,心里不喜,有心想要教训几句,但是想到这几年的事情,安王爷最终是叹了口气,什么指责的话也没说。安王爷最终觉着很是无趣,挥挥手,说道:“今日叫你过来,是有事情想和你说。”

“请父王赐教。”宋少齐一板一眼的说道。

安王爷也不在意,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要生气的话早几年便生气完了。安王爷说道:“今日去宫里见了皇上,皇上提起了你的婚事。说是你年岁这么大了,除了一个闺女外,还没个儿子。让本王抓紧给你张罗婚事。你自个是怎么想的?”

宋少齐皱眉,没想到此事还牵连到皇上。若只是顾氏在这里面搀和,倒也罢了,直接拒绝便是。但是皇上发了话,事情又不同。于是宋少齐便说道:“但凭父王吩咐。”

安王爷面色有点凝重,过了会才说道:“今日皇上不光是提起你的婚事,还说了另外一件事情。”顿了顿,又继续说道:“你可知道武昌伯府长房有个姑娘,自小便是不祥,后来被送到白云庵,师从静虚师太。就是前段时间和定国公府定亲的那位。大家都说那姑娘名声晦气,此事你怎么看?”

宋少齐皱眉,皇上会提起此事?宋少齐甚是好奇和意外。说起武昌伯府的姑娘,宋少齐脑子里便出现了一个高挑的身影,丝毫不惧的眼神。过了会,宋少齐便对安王爷说道:“不过是京城里的人闲着没事,背后乱议论人的是非。儿子对此并无看法。”

“那你觉着伯爵府的那姑娘如何?都说是个命硬的,连着克死了两个人,这可是不得了。”安王爷试探的问道。

宋少齐皱眉,这算什么意思?莫非是有意要让他和那个姑娘做亲?宋少齐皱眉说道:“命硬便命硬,没什么好说的。只能说死的那两位都是没福气的。”

“少齐,你看大家伙也都说你也是命硬的,一般姑娘都近不得你的身。伯爵府那姑娘也是命硬的。若是将那姑娘许配给你,你觉着如何?”安王爷很是不安的问出此话,实在是伯爵府那姑娘太过晦气,安王爷就怕宋少齐发起怒来,到时候麻烦。

可是出乎安王爷的预料,宋少齐仅仅只是皱了下眉头,然后说道:“此事是父王的意思还是王妃的意思?”

安王爷尴尬,说道:“此事原本我是没答应的。可没想到惊动了皇上。皇上问起来,又特意说起伯爵府那个姑娘,说她是师从静虚师太,定是个好的。父王也是无法,想着皇上的意思是想将此事做成。不过父王也是想者你的感受,故此叫你来问一声。”

宋少齐暗自冷哼一声,此事会传到皇上那里,定是顾氏的缘故。只是为何皇上会有意做成这门婚事?宋少齐很是疑惑。至于宋少齐对永芳本人,倒是没什么特别的想法。对永芳晦气的名声,也没放在心上。但是宋少齐厌烦的是顾氏在其中的动作,是顾氏挑起了此事。单是这点就让宋少齐对这门亲事本能的怀有一定的抵触心理。

宋少齐冷着脸说道:“父王,儿子觉着此事怕是不妥。儿子听说定国公府的少爷离着成婚不过三便是没了。如今算起来,也不过才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会要和伯爵府做亲,怕是不妥当。”

“这没什么。我已经让人打听清楚了,听说伯爵府已经和国公府解除了婚约,两家为此好闹了不愉快。”安王爷说起黑前才刚刚得到的消息。

宋少齐皱眉,说道:“若是父王觉着此事可以,那儿子便听父王的。”宋少齐的意思很明显了,他是不愿意结这门亲事的。

安王爷皱眉,这下子麻烦了。少齐不愿意,难免以后生出什么事情来。安王爷对宋少齐的心思还是知道一点的。定是因为顾氏的缘故,少齐才会如此。于是安王爷说道:“此事不急。我看还是先好生斟酌斟酌,到时候和皇上说一声。看皇上是个什么意思。”

“是,儿子听父王的。”宋少齐一板一眼的说道。

安王爷觉着无趣,便说道:“好了,你先下去吧。”

“是,那儿子先告辞了。父王也早点歇息。”

宋少齐退出外书房,回到自己的院落后,便叫来心腹手下,“你去打听一下武昌伯府长房嫡出姑娘的情况,越详细越好。”

“大少爷,您说的可是那个有扫把星名声的姑娘?”心腹手下很是直接的问道。

不知为何,宋少齐并不愿意听到有人说那姑娘是扫把星,不过宋少齐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点点头,说道:“对,就是那人。你好生打听一番,事无巨细,能够打听到了都打听。”

心腹手下很是疑惑宋少齐的这个决定,去打听一个姑娘家,还是个有着晦气名声的,心腹手下忍不住问道:“莫非大少爷,您是想娶那位姑娘?”

“滚,你这臭小子,让你去做事,你问那么多做什么?”宋少齐毫不客气的一脚踢出去。

心腹手下嘻嘻哈哈的,一点也不在意,“大少爷吩咐了,小的这就去办。要是大少爷想要娶那个姑娘,那小的就打听的仔细点。要不小的给画一幅像回来,大少爷也能看的明白点。”

“滚蛋,赶紧去做事。别自作聪明,小心罚你一个月不得喝酒。”宋少齐骂道。

那心腹手下顿时苦着一张脸,说道:“大少爷好心,就不要罚小的不能喝酒了。小的保准完成差事,也不会自作自张。”

“那你还不快去。”

“是,小的这就去。”说完,那心腹手下几个起落,便消失在夜色中。

永芳,包括伯爵府所有人,自然都不知道王府有意要和伯爵府做亲,有意要娶永芳。夜深了,永芳依旧还坐在书房看书。青瓶进来,用绣花针挑了下灯芯,灯火果然亮堂了不少。青瓶说道:“小姐,这会夜深了,小姐还是早点歇息吧。”

永芳摇头,“不要紧,还有几页便看完了。等看完这几页再去歇息也不迟。”

“小姐,明儿看也是一样的。这灯下看书,太过伤眼睛了。”青瓶劝解道。

永芳只是摇头,不肯丢下书本去歇息。这本书是永文给永芳买回来的,是一本话本传奇,永芳看着挺乐呵的。通过这本书,永芳也对这个时代,对伯爵府以外的世界有了个了解,不会两眼一抹黑。这会永芳看得正是入迷的时候,自然不肯去歇息。

青瓶无法只好陪着永芳。永芳看完了一小节,回过头去看青瓶,就发现青瓶已经在打瞌睡了。再看看沙漏,时间可不早了,都快三更了。永芳吃了一惊,没想到已经这么晚了。难怪青瓶瞌睡得不得了。永芳只好不舍的将书放起来,打算明日再看。

永芳走上前,准备叫醒青瓶,让她回房里睡觉。只是看青瓶睡的如此香甜,永芳也就不忍心叫醒青瓶。找人拿来被子,给青瓶盖上,让一个小丫头陪着,便回屋歇息了。只是永芳刚躺在床上,便听到屋顶一声响动。永芳凝神细听,的确是有声响。

永芳便对小丫头说道:“你去外面看看,是不是有什么耗子之类的在房顶上爬?”

小丫头一听,吓了一跳,“小姐,咱们这院子里怎么会有耗子?”

永芳笑道:“没关系,你拿一根竹竿在房顶上敲几下,想来即便真的有耗子,也该吓走了。要是没有,也是不打紧的。”

小丫头这会瞌睡的不行,不过永芳吩咐,小丫头不敢不从。小丫头一出去,永芳便穿上衣服起身。永芳没有檐走壁的本事,不过永芳当初和那个挂单的师太学的时候,除了学会了金针刺穴,也学会了一门练气打坐的心法。这几年下来,永芳从来没懈怠过,倒是让永芳长进了一点本事。比如这耳力,比如这眼力,还比如这手劲,这准头和力道,已非一般人可比。不过这是永芳第二大的秘密,永芳从来没打算告诉过任何人。至于第一大的秘密,自然就是永芳是个穿越来的人,并非原装货。

永芳手拿绣花针,察觉到对方的位置,永芳犹豫着要不要好好教训一下这半夜爬高偷窥的贼子。又担心会因此暴露自己,便犹豫着没出手。永芳想了想,也走了出去。小丫头这会正拿着竹竿往屋顶上捅。只是竹竿有限,自然不会捅到人。永芳笑了起来,对小丫头说道:“来,把竹竿给我。”

说罢,永芳从小丫头手里拿过竹竿,顺势便将手中的绣花针往屋顶上扔去。永芳不确定自己的准头,毕竟有屋顶这个障碍物,但是听动静,永芳知道自己得手了。永芳心里好笑,不过还是装模作样的拿着竹竿在屋顶上倒腾了一下。院子里这么大的响动,自然是惊动了守夜的丫头和婆子。大家纷纷起身来问永芳。

永芳笑道:“没什么,听到屋顶有响动,想来是哪里来的耗子,这才让丫头用竹竿吓唬一下。这会没事了,大家歇息吧。”

“啊,咱们院子里有耗子?明日定是要让人好生打扫一番才是。”

因为永芳的一番话,秋实居着实折腾了两,此是后话,暂且不说。

李万三此时很不好受。他不过是奉命来探探情况,好让大少爷了解的更为清楚一点,这才半夜三更冒充了一下梁上君子。当然最根本的目的其实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罢了。却没想到竟然被一个姑娘暗算了。

李万三觉着自己明明就很小心的,应该没发出声响来的,为何伯爵府那姑娘会知道房顶上有人。还说什么耗子,难不成他是耗子?最可恶的是,他什么都没看到,即便看到了也是没看清楚,竟然还着了道。被几根绣花针给暗算了。

李万三封住血脉,就是怕那小小的绣花针进入到血管中,到时候他可是没命混了。找了个熟悉的大夫,用磁石将绣花针拔了出来。李万三这才放下心来。

大夫是熟悉的人,因此说话也没顾忌,便问李万三,“你家少爷又让你做什么去了?竟然被绣花针给算计了。如今江湖上什么时候出来了一个用绣花针的人,我怎么一点消息也没听到。”

李万三老脸很红,幸好是夜里,别人也看不清楚。李万三自然不敢说是被一个弱不禁风的小姑娘暗算了。只说道:“没你说的那回事。”

“呵呵,这一只手差点都快保不住了,还敢说没这回事。行了,你家少爷吩咐你的事情,我也不问。你只要告诉我是谁伤了你便是。”大夫不依不饶的问道。

李万三老脸越发的红了,实在是没脸说啊!怎么说,难不成实话实说,说自己是被一个闺阁小姐给算计了。这要是传出去,以后他还怎么混啊!因此李万三是打死也不肯说的。大夫见他不肯说,自然也就没在问下去。在江湖上混日子的人,自有其生存的规矩和守则。大夫说道:“行了,你这手没问题了。那人幸好没在绣花针上淬毒,否则你这手定是保不住的。”

李万三也是一阵后怕,幸好幸好。实在是走眼了,伯爵府那姑娘白日里瞧着没什么特别之处,和一般的闺阁千金一般。却没想到手上却是如此之硬,真是看走眼了。自己明明很小心了,尽量不发出一点声音来,却还是被人一下子就发觉了。大意,太大意了。

李万三觉着自己没脸去见宋少齐,这事情说出去,只怕都要被人笑话。不过李万三之所以能够成为宋少齐的心腹,自然是有其独到的本事,这忠心就是其中最基本的和最为关键的。因此李万三虽然老脸很红,很是没面子,但是他还是老老实实的将事情的前因后果一一告诉了宋少齐。

宋少齐把玩着李万三交来的几根绣花针,过了会问道:“你半夜三更的去爬人家姑娘家的屋顶,你倒是真出息了。”

“请少爷责罚,小的也是得了失心疯了,这才会糊涂行事。”李万三单膝跪在地上,一副认打认罚的样子。

宋少齐冷哼一声,说道:“起来说话吧。这次你竟然会栽在一个姑娘家手中,有何感想?”

李万三低着头,好一会才说道:“小的没脸见人,小的有负少爷所托。”

“别说这些虚的。你确定当时是那位姑娘冲你扔的绣花针?”宋少齐到此刻依旧不敢相信这件事情。伯爵府的姑娘,若是他没记错的话,他该是见过三次的。最后一次是去年在定国公府的时候,还说了几句话。他还提醒了她一句,没想到那姑娘也是个聪慧的。果真武昌伯府很快便行动起来,等到腊月朝中大乱的时候,伯爵府安然无恙,顺利度过一劫。宋少齐把玩着绣花针,没想到那个姑娘不光是有胆子,脑子不算愚笨,这手上的功夫也是这么好。自己最为心腹的手下,第一回照面,便被她给算计了。

宋少齐嘴角微翘,露出一个笑容来,有趣,实在是有趣。看来那姑娘也是个深藏不露的。

“大少爷,如今小的该如何做?是否还要继续打听?”李万三小心的问道。

宋少齐点头,“自然要打听。打听仔细了。不过像是半夜爬上姑娘家的房顶这样的事情,以后不可在做。”

“少爷教训的是,小的以后都不会再做这样糊涂的事情。”李万三羞愧啊,第一次照面,就被人打的没半点还手之力,实在是丢人丢到姥姥家去了。

“没人认出你来吧?”宋少齐问道。

李万三赶紧摇头,“大少爷放心,当时小的是蒙着脸,没人会认识。”

“那就好。你先歇息两日再去不迟。”

“多谢大少爷。”

对于这么一个插曲,永芳并没有太过在意,自然也不想到会有人来特意打听有关她的事情。永芳只当那人是个梁上君子,因此小惩大诫,提醒那人小心点,想要偷东西,找错了地方。事后永芳很快便将此事给忘在了脑后。

虽然发生了许多事情,但是永芳还能够平静的生活,并没有什么人到她面前来说三道四的,这让永芳觉着还算不错。至于将来,至于婚事,永芳已经不做念想。依着她的晦气名声,永芳已经肯定没有人会上门求娶。就算是小门小户的人家,只怕也是不愿意的。

永芳却不知道,这会宫里面就正在议论着她的婚事。

宋少齐跪在地上,开成帝看着自己这个孙子,心里也是一阵感慨,“朕听你父亲说,你对那门婚事不是太愿意。”

宋少齐冷静的回答道:“回皇爷爷的话,孙儿心里如今只想着军中的事情,别的孙儿都没去想。”

“心里装着差事,这很不错。不过你老大不小了,你看看你那些弟弟,个个都成亲生子了,就你如今还一个人,连个儿子都没有。这怎么行。”开成帝很是不赞同的说道。

宋少齐依旧是很冷静的说道:“回皇爷爷的话,孙儿前些年便成亲了,只是孙儿媳妇是个没福气的,早早的便没了。孙儿命硬,都说克妻,孙儿不想再祸害别人家的姑娘。”

“哼,朕就知道你会这么说。武昌伯府长房的姑娘如何?同样命硬,同样是个克夫的,又是师从静虚师太,依着朕看,这姑娘倒是合适。”开车帝说罢,便甩了一份资料给宋少齐。

宋少齐拿起来看了看,原来都是有关于伯爵府还有孙永芳的资料。其中还有一副画像,竟然是永芳的。宋少齐心中惊疑,不知这画像究竟是怎么来的。宋少齐低着头,没说话。

开成帝盯着宋少齐,问道:“你如今还有什么想说的?”

宋少齐突然抬起头来,看着开成帝,大着胆子问道:“皇爷爷,伯爵府那姑娘命硬,都说克夫。皇爷爷就不担心孙儿的命被克吗?”

开成帝似是听到什么好笑的话一般,大声笑了起来,“少齐,你也相信这样的话?即便那姑娘真的克夫,但是你也克妻,依着朕看,还是你略胜一筹。说不定最后那姑娘反倒是被你克了。”

宋少齐听罢,笑了笑。其实宋少齐这会已经没一开始那么抵触这门婚事了。但是他很好奇,为何皇上一定要做成这门婚事,一定要他和伯爵府的姑娘成亲?宋少齐想了许久,也没想明白这里面缘故。总觉着这里面有着他没看明白的因素。

“皇爷爷,孙儿全听皇爷爷吩咐。”

开成帝看着宋少齐,“哦,怎么突然想通呢?说来听听。”

宋少齐斟酌着说道:“其实也不算是想通。孙儿只是想着迟早是要成亲,孙儿身边也需得一个女人打理,生个儿子。既然伯爵府那姑娘命硬,孙儿也不用担心哪一那姑娘便没。既然如此,那孙儿就依着皇爷爷的意思,将那姑娘娶回来吧。”

“瞧你说的话,分明就是心里还是不愿意的。罢了,朕已经让人去传旨,宣几家勋贵的姑娘进宫来。到时候你都看看,若是有中意的,就和朕说,朕给你指婚。”开成帝很是干脆的说道。

宋少齐惊了一跳,这究竟是怎么呢?皇上什么时候热衷起做媒来了。这简直就是破荒的头一次啊!宋少齐磕着头,恭敬的说道:“孙儿多谢皇爷爷。孙儿有愧,让皇爷爷如此为孙儿的事情操心。”

“罢了,你先下去吧。等人到了后,你再过来。”

“是,孙儿遵命。”

有一瞬间,永芳的脑子里是空白一片。她有点傻愣愣的,问传话的丫头,“你说宫里面来了人,让我进宫?”

传话的丫头点点头,“四小姐,宫里面来了人。如今老太太和大太太都在前面招呼着。太太让奴婢来和四小姐说一声,赶紧预备着,免得让宫里的人等久了不好。”

永芳脑子是糊涂的,宫里怎么会来人?还点名指姓的让她进宫?这之前可是什么预兆也没有。而且永芳也想不明白叫她进宫能够做什么?她除了一个晦气的名声外,真的没什么值得让人说的。永芳实在是糊涂。糊涂过后,就有点发慌,要进宫见皇上,该如何做?要注意什么事情?该如何应对?规矩上头有什么讲究?一时间永芳脑子里全是浆糊,想不明白。主要还是对未知的恐惧,不知这次被叫到宫中是祸是福,这让永芳很是不安。人一不安,便没办法惊下心思来想别的事情。

“怎么都还傻愣着。宫里的人可都在前面等着。”钱氏及时出现。原来黄夫人不太放心,便让钱氏过来催促,也顺便多叮嘱永芳几句。叮嘱永芳哪方面是要注意的,回话的时候又该如何。不知道或是不明白,或是拿不准的,千万别胡说,免得给家族惹祸。

永芳见到了钱氏,这心里面一定,似乎是找到了主心骨一般,“大嫂来了。大嫂,妹妹这心里发慌。不知大嫂能否为妹妹解惑,为何宫里面会突然来人叫妹妹进宫?”

“四妹妹,这个问题嫂嫂还真没办法帮你解惑。此事嫂嫂也是一头雾水,什么都不知道。事先也是一点风声都没听到。不过四妹妹也别太过担心,想来该是没什么大事的。四妹妹毕竟是姑娘家,这朝中的事情和四妹妹也没关系,这个时候叫四妹妹进宫,怕是别的事情才是。”

第151章 眼红第65章 永芳的婚事第233章 过年第47章 背主第68章 失望184章 就是皇上也要给钱第90章第96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203章 合作第125章 进宫第189章 难产第166章 孟二奶奶有喜了第31章 永婉幸灾乐祸第15章 凉薄父母第45章 好消息第182章 看顾氏笑话第90章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第95章豁出去了,第3页第9章 轮不到你来说三道四第101章 婚事艰难第74章 说亲还是找茬第187章 召永芳进宫第77章 究竟怎么回事第80章 周家人第102章 王府逼迫,闹场第209章 祸水东引第78章 各人心思第45章 好消息第7章 姐妹斗法(2)第195章 取名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第95章豁出去了,第4页第197章 爱第10章 终于留了下来第190章 婚配第62章 定亲(4)第27章 妯娌斗法第37章 畜生第16章 得一人心第81章 危机第148章 把账算清楚第163章 少齐的意外惊喜第7章 姐妹斗法(2)第97章 自作孽第34章 投机第153章 断少齐子嗣第100章 欺人太甚第220章 百日宴赐名第132章 通房丫头第227章 被困皇宫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第95章豁出去了,第5页第105章 古代版相亲第185章 那些不安分的人啊第137章 后母难为第17章 缺钱花第60章 定亲(2)第233章 过年第182章 看顾氏笑话第92章 永婉失踪第206章 小气的少齐第195章 取名第108章 丁家少爷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第95章豁出去了,第2页第17章 缺钱花第55章 绵里藏针第110章 绝不能和丁家结亲第157章 回伯爵府第156章 为银钱计第136章 两个姨娘与四个通房第150章 后患第219章 平安出宫第135章 新媳妇敬茶第83章 危机(3)第22章 步步紧逼第47章 背主第145—146章 收拾甘嬷嬷第40章 救人第94章 闯宫门,找打第73章 当局者迷第179章 讨说法第41章 杀人第137章 后母难为第188章 滑倒第51章 打发出去第169章 姐妹聚首,段夫人为永娴出头第104章 王妃保媒第23章 给我掌嘴第129章 合八字第99章 商议婚事第37章 畜生第96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163章 少齐的意外惊喜第228章 有喜第74章 说亲还是找茬第52章 搬院子第75章 老太太怒打二老爷第201章 孽子第236章 惩治少峰第37章 畜生第91章184章 就是皇上也要给钱
第151章 眼红第65章 永芳的婚事第233章 过年第47章 背主第68章 失望184章 就是皇上也要给钱第90章第96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203章 合作第125章 进宫第189章 难产第166章 孟二奶奶有喜了第31章 永婉幸灾乐祸第15章 凉薄父母第45章 好消息第182章 看顾氏笑话第90章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第95章豁出去了,第3页第9章 轮不到你来说三道四第101章 婚事艰难第74章 说亲还是找茬第187章 召永芳进宫第77章 究竟怎么回事第80章 周家人第102章 王府逼迫,闹场第209章 祸水东引第78章 各人心思第45章 好消息第7章 姐妹斗法(2)第195章 取名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第95章豁出去了,第4页第197章 爱第10章 终于留了下来第190章 婚配第62章 定亲(4)第27章 妯娌斗法第37章 畜生第16章 得一人心第81章 危机第148章 把账算清楚第163章 少齐的意外惊喜第7章 姐妹斗法(2)第97章 自作孽第34章 投机第153章 断少齐子嗣第100章 欺人太甚第220章 百日宴赐名第132章 通房丫头第227章 被困皇宫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第95章豁出去了,第5页第105章 古代版相亲第185章 那些不安分的人啊第137章 后母难为第17章 缺钱花第60章 定亲(2)第233章 过年第182章 看顾氏笑话第92章 永婉失踪第206章 小气的少齐第195章 取名第108章 丁家少爷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第95章豁出去了,第2页第17章 缺钱花第55章 绵里藏针第110章 绝不能和丁家结亲第157章 回伯爵府第156章 为银钱计第136章 两个姨娘与四个通房第150章 后患第219章 平安出宫第135章 新媳妇敬茶第83章 危机(3)第22章 步步紧逼第47章 背主第145—146章 收拾甘嬷嬷第40章 救人第94章 闯宫门,找打第73章 当局者迷第179章 讨说法第41章 杀人第137章 后母难为第188章 滑倒第51章 打发出去第169章 姐妹聚首,段夫人为永娴出头第104章 王妃保媒第23章 给我掌嘴第129章 合八字第99章 商议婚事第37章 畜生第96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163章 少齐的意外惊喜第228章 有喜第74章 说亲还是找茬第52章 搬院子第75章 老太太怒打二老爷第201章 孽子第236章 惩治少峰第37章 畜生第91章184章 就是皇上也要给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