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浮想

雪花飘落着,冬雪于午夜时分于汉城降了下来,一夜下来,汉城和周围的山都被雪花染成了白色,在通往铜雀洞冠岳山的道路上,数千名穿着黑色呢绒大衣的警察排着整齐的队列朝着山上走去。

此时这些警察神情肃穆且凝重,如果路边有人注意到的话,可以看到在他们的冬季军帽下,看不到辫子,剪辫对于警察而言,似乎是一种极为正常的事情,初时还只是自发性的剪辫子,可是现在即便是许多新警刚一入营,就会被勒令剪掉辫子。

从自愿到强制,这是一个过程,其实这同样涉及到民族觉悟,不过这些警察显然与普通的警察有所区别,最大的区别是帽徽与警察帽徽为梅花和嘉禾环绕下的步枪与横刀,这与警察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警察甚至没有帽徽。

尽管制服相似,但实际上这些人并不是警察,他们是朝鲜军,准确的来说是驻朝军团,这是几个月前,在朝廷的要求下,为加强朝鲜防御统监府编练的第一支新军——朝鲜军团第一镇,随后便从山东、苏北、皖北、河南等地招募了一万五千名壮丁,在过去四个月前,他们在警察训练基地接受了严格的训练,今天是按照定例前往忠烈祠祭祀。

在他们前方隐约可以看到一座明式的牌坊,牌坊后面是三面环山的谷地,近了,他们看到那牌坊上写着三个大字——“忠烈祠”。

忠烈祠,于朝鲜而言,这是一个极为崇高的存在,两个月前在其落成时,纵是朝鲜王前来拜祭时,亦需行以跪礼。这座忠烈祠规模极为庞大占地达数百公顷。陵园位于山间谷地中。墓地绵延起伏冬季的冰雪覆盖着,在冬日里这座忠烈祠显得有些冷清,在布满冰雪墓地里,一个个白色的墓碑整齐的排列着,有如雪地中的卫兵一般。

那些白色的墓碑上。却不见碑文。这座忠烈祠中埋葬的并不是警察部的警察或者尚未编成的新军官兵,埋葬在这里是前朝的官兵——从汉城周围的十余处移葬而来的前明官兵,他们都是在明万历年间远征时埋骨于此的国人,而这座于去年由朝鲜户部出资50万元建成的忠烈祠。与各地的“天恩祠”、“承恩祠”一般,都是为了祭祀那些为保卫朝鲜牺牲的明朝官兵。而在众多的祠堂中,忠烈祠的级别最高,春秋两祭时,驻朝统监以及朝鲜王以及文武官员都会前来参加。

主峰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中式建筑。那似门楼般的建筑正门上赫然写着“日月昭昭”,昂望这四字,和许多人一样吴佩孚的神情显得有些复杂,他的眉宇中似溢着些痛苦,心中更是随着长官的祭文而却发沉重。

“圣人云:“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万物以生人为长,宇内以中土为尊。天地初辟,造神州傲立于中土;三皇五帝,孕华夏乃别于夷狄。稽此我华夏于兹繁衍生息,立万世不拔之基。及至当世五千年矣。虽天数有变、神器屡易,然自古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天尊地卑,自然之理也。上苍有好生之德,四海容生灵所居。故华夏为上亦无恃强而凌贫弱,然四夷居外常怀贪婪而窥中国。昔匈奴为患,汉皇震怒,遣将征讨乃有封狼居胥之美;突厥作恶,唐帝愤然。兴师反击遂成勒石记功之誉。奈何华夏多难、中土数危。晋室南迁,姬汉旧邦尽为五胡所辱;宋纲失祀,衣冠上国皆遭金元荼毒。所幸夷狄之运,不过百年。天生我大明太祖高皇帝。以布衣之躯,兴义兵除暴元。树汉家威仪于禹域,救炎黄苗裔于倒悬。数年之间,河清海晏……”

在长官大声念着祭文时,吴佩孚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中国历史的辉煌,那种民族的自豪感于心间油然而生的同时。那阵阵的刺痛却随之浮现于心头,偶尔他会把视线投向身边的士兵,这些士兵们虽是初通文墨,绝大多数人都是于营中方才识字,随着长官的祭文,他们的呼吸变得越来越凝重,许多士兵时而皱着拳头。

而相比于那些普通的士兵,在方队中那些面庞年青的士官,他们大都极为年少,长者不过十七八岁,少者不过十五六岁,他们的神情肃然,在过去的四个月中,他们作为班排长,负责这些新兵的训练,可以说,正是他们向这些士兵一次又一次的灌输着民族意识,进而去唤醒这些人。

那种无形的心灵的冲撞,总会一次又一次的影响着这些士兵,民族历史的辉煌、奴役的羞辱感种种心情交错中,这些年青的士兵和军官们总会被影响,甚至就连这看似祭祀抗倭明军的祭文中亦字语鲜明的表达着一个意思——华夏乃别于夷狄。

依如过去前往“天恩祠”一般,当祭祀结束后,于雪地间行走着,吴佩孚的心神凝重,他默默的在墓碑间行走着,这一面面墓碑下埋藏着一具具明朝官兵的无名骸骨,无字的墓碑上只是铭刻着一个徽章。

“你可曾知道,几十年后,大明就成为了历史?”

盯着那徽章,在吴佩孚陷入深思时,他的身边响起了一个声音。

“吴连长可知这徽章之意?”

站在吴佩孚身边的孔庆唐反问一声,作为新军第一标标统的他,于军中还是按照大人的规定,称吴佩孚为连长,而非队长,这是一个文字游,在上报朝廷的新军营制中,驻朝军团的实施的是镇、协、标、营、队的“镇军营制”,而于内部则是师、旅、团、营、连的“陆军营制”。不过因为军官经验的关系,现在尽管驻朝军官编制上有一万五千余人,但却只编成两个标以及十五个独立营,在未来通过不断的演习,待各营长官具备战术素养后,方才会编成步兵团。而作为大人亲信的孔庆唐自然成为了第一标标统或者说团长。

“长官好!”

转身敬礼的吴佩孚听着长官的询问连忙答道。

“这徽章象征着日月,其中为日,十二道光芒为月,对应月映日辉之理,且十二道光芒代表十二个时辰,亦又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如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虽说这日月徽只有于“忠烈祠”才极为常见,毕竟其是当初忠烈祠征徽时所采用的,可在私下里,到东亚同文学院和东亚学校中现在却已经传开,准确的来说是那面日月旗于青年之中流传着,按照众所周知的说法,这“日月徽”于数月前创自于同文学院某位教员之手,可于“忠烈祠”采用“日月徽”,另一面带着思明之意的日月旗,迅速为那些受《扬州十日记》等文章影响,进而对满清心存敌意的青年所接受,甚至许多朝鲜书生更是光明正大的悬挂日月旗,以全思明之意。

即便是在远离开陆地的讲武堂中,吴佩孚亦见到日月旗的“踪迹”,其被制成印章印于图书馆内的书籍扉页上,而伴着那徽章的还有八个字“日月昭昭,故国中华”。

日月昭昭……于心间默念着这四字,孔庆唐的心思却是一沉,如果说初时对于他来说,之所以投身唐大人门下是为了谋得出身的话,那么现在,在来到朝鲜近两年后,如好友一般,心思早已经发生了变化,对于明朝他谈不上追思,但对满清的不满以至敌意,却是与日俱增的,可在另一方面这种敌意却又于心底所曾接受过的教育有着抵触。

以至于每到夜深人静时,他都会陷入莫名的挣扎中,一方面对满清的敌意,一方面却又是忠君事国的观念,两种观念这般冲撞下,另一个声音却总是不断的于脑海中浮现——我是谁?我是何人?

实际上同样的问题同样困惑着如吴佩孚等读书人出身的军官、警官,尽管他们明知道满清不是中国之帝,其是以夷狄而主中国,但多年的传统却不是一时间能清除的。当他们的仇清、敌满之意愈浓时,他们心中的疑问却更多了。

我是谁?

我是何人?

在这样的反问中,答案总是不断的于心间浮现,而与时同时,忠君事国,似乎成为了一种耻辱,忠君事国,其非中国之君谈何忠君?其非中国谈何事国?

而另一方面,一种渴望却于心底油然而生,中国,什么时候中国才会光复?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念叨着这句话,孔庆塘的眉宇中略带着丝许挣扎,或许对于吴佩孚这样的年青人,他们不知道大人的心思,但是作为大人的亲信,他却清楚的知道大人的想法,也许有一天,这朝鲜军团会跨过鸭绿江,到那时……

雪花落在肩膀上,孔庆塘的双眼盯视着无字墓碑上的“日月徽”。长官的沉默让吴佩孚同样把视线投于墓碑,那日月徽章不断的于他们的眼前跳动着,似乎是在提醒着他们,他们是什么人,他们是谁?

雪依然下着,在那雪地间,一个个黑影屹立在雪地间,似乎每一个人都在思索着,每一个人都在寻找着答案。

第101章 板上之肉第39章 校长之势第37章 太后的决定第380章 德意志的决定第295章 风云际会第184章 求月票第143章 讨个明白第44章 根本第46章 根基第146章 杭州城第22章 应对之策第184章 辽阳战役(三)第136章 铁路第225章 春天里的瞬间第293章 不为奴第18章 不简单第194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142章 欢迎第338章 伦敦的决断第26章 日子第121章 弹劾第47章 未来大计第114章 外流第44章 根本第184章 辽阳战役(三)第198章 不同之处第15章 毒策第283章 尾声(一)第60章 棋手与棋子第280章 勒梅尔大海战(三)第208章 炮垒第210章 好天气第44章 根本第170章 海军的大脑第31章 烟商第127章 铁路工地第155章 方案第380章 德意志的决定第301章 新的开始第361章 失败第144章 军马第267章 图存第9章 仁川第148章 真真假假第39章 李合肥的主意第271章 偶然第30章 皇梦第122章 滨江第329章 故友第67章 府中出纳第205章 说客第97章 收获第347章 未来的选择第13章 背华之罪第204章 掣肘之人第81章 根基(上)第184章 辽阳战役(三)第134章 南浦第258章 老舰新春第36章 常熟第107章 夜幕中的上海第16章 泰西策第113章 北洋的春天第34章 会商第154章 杭州义(下)第224章 火焰第342章 掀起革命新高潮第88章 何人第100章 择才第275章 分兵第112章 公士第60章 东南雨第83章 谋变第29章 投身第49章 浮想第16章 悔之晚矣第290章 屠场第256章 疑人不用第51章 统筹第149章 戏法第213章 末日(中)第17章 纷乱第371章 新闻事件第22章 士兵的野心第125章 面对现实第287章 决战(二)第230章 交给上帝第134章 南浦第6章 将欲行第150章 前奏第209章 牛刀小试第277章 拦截第71章 经验第33章 师与徒第24章 合作第153章 从海底出击第35章 台北第150章 前奏第97章 收获第154章 阳谋
第101章 板上之肉第39章 校长之势第37章 太后的决定第380章 德意志的决定第295章 风云际会第184章 求月票第143章 讨个明白第44章 根本第46章 根基第146章 杭州城第22章 应对之策第184章 辽阳战役(三)第136章 铁路第225章 春天里的瞬间第293章 不为奴第18章 不简单第194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142章 欢迎第338章 伦敦的决断第26章 日子第121章 弹劾第47章 未来大计第114章 外流第44章 根本第184章 辽阳战役(三)第198章 不同之处第15章 毒策第283章 尾声(一)第60章 棋手与棋子第280章 勒梅尔大海战(三)第208章 炮垒第210章 好天气第44章 根本第170章 海军的大脑第31章 烟商第127章 铁路工地第155章 方案第380章 德意志的决定第301章 新的开始第361章 失败第144章 军马第267章 图存第9章 仁川第148章 真真假假第39章 李合肥的主意第271章 偶然第30章 皇梦第122章 滨江第329章 故友第67章 府中出纳第205章 说客第97章 收获第347章 未来的选择第13章 背华之罪第204章 掣肘之人第81章 根基(上)第184章 辽阳战役(三)第134章 南浦第258章 老舰新春第36章 常熟第107章 夜幕中的上海第16章 泰西策第113章 北洋的春天第34章 会商第154章 杭州义(下)第224章 火焰第342章 掀起革命新高潮第88章 何人第100章 择才第275章 分兵第112章 公士第60章 东南雨第83章 谋变第29章 投身第49章 浮想第16章 悔之晚矣第290章 屠场第256章 疑人不用第51章 统筹第149章 戏法第213章 末日(中)第17章 纷乱第371章 新闻事件第22章 士兵的野心第125章 面对现实第287章 决战(二)第230章 交给上帝第134章 南浦第6章 将欲行第150章 前奏第209章 牛刀小试第277章 拦截第71章 经验第33章 师与徒第24章 合作第153章 从海底出击第35章 台北第150章 前奏第97章 收获第154章 阳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