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两个凡是

什么叫帝王心术?这玩意有点复杂,但说白了就是一句大白话,琢磨人心,收拾人心。朱由检在陈燮的问题上,就是这么玩的。陈燮现在的爵位是兴海伯,按说以陈燮的功劳,给个更高的爵位一点都不过分,但是朱由检没给。甚至陈燮赖在外面不肯进京的问题,朱由检也不追究。正经是一道圣旨就能解决的问题,招你入阁,陈燮还能抗旨么?

朱由检这是要把陈燮留给太子用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很简单,朱由检的身子骨太单薄了,这些年累的不成样子,很多事情明显的力不从心。年龄相仿的陈燮,看上去就是个二十七八的小伙子,这个真不能比了。担心自己走在陈燮的前面,万一这货又是个长寿的家伙,不能不做好这个准备不是?所以呢,陈燮现在这个三省总督,基本上就到头了。随便他在外面折腾,嘴上抱怨陈燮不肯留京,实际上根本就不会付出行动的事情。

正是因为如此,对待东宫侍讲那帮人,朱由检才态度强硬。很简单的道理,一万个那些腐儒,都比不了一个陈燮对这个国家的作用大。要说朱由检当这个苦逼的皇帝,也算是当初心得了。不然就明朝所谓的祖制不能碰的规则,到了他这个开始动手改良了呢?其实这事情一点都不难理解,崇祯登基之后,对文臣的表现实在是绝望了。深知依靠这些人,大明朝长不了。既然知道了,就算冒着破坏祖制,违背礼法的危险,朱由检这个性格的人该做还是要去做一些尝试。不能坐着等死吧?陈燮是忠心不假,问题再怎么说他都是一个人。是人就会有自己的心思,一次两次的不信任不接受就算了,时间长了,次数多了,是个人都得有疙瘩。

所以现在的朱由检就是一个心思,按照陈燮的思路。去改良大明的问题。然后把基础打好咯,留给太子去继续。将来真的有陈燮说的那么一天,后人对他的评价,也当的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个说法吧。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思,朱由检才会在东宫的问题上异常坚定。

大明的后宫从来都不那么平静,眼下的后宫就存在周皇后和田贵妃之间的斗争,而且是非常的激烈。好在朱由检还是比较清醒的一个人,立了太子,又弄了一帮名臣去帮衬。所以在朱由检当政期间。没有闹出太多后宫问题。

历史上关于朱由检后宫的斗争,也就是那么两三件事情,这里就不提了。

宫门外的尴尬眼看就要冷场的时候,救场的人来了。这个人打着哈欠,穿着跟大家不一样的服装,一副不务正业的样子。一帮大臣看着都摇头,这么大逆不道的家伙,早该弄死他喂狗了。偏偏这家伙。谁都奈何他不得。大明的礼法之类的东西,对他全无效果。

陈燮真不想来凑这个热闹。但是朱由检昨天一再强调,今天的早朝他必须到。还特意派了吴直过去,教陈燮规矩。搞的陈燮很不耐烦,当场就表示,要我上朝可以,但是不要拿这套东西来折腾我。不然臣就称病不出。这话也就是陈燮敢说。朱由检想想就算了,特意交代,陈燮就不用按部就班的走礼数了。

可以说这家伙非常的操蛋,一门心思要破坏大明所谓的礼教。在一些老顽固卫道士眼里,陈燮比魏忠贤坏一万倍。为什么会这么说呢?魏忠贤也敛财。不过他那点上不得台面的手段,辛辛苦苦的折腾一年下来,也就是一百几十万两的样子。陈燮的开海和商税轻轻松松的就弄了三百万,就这些银子,多数商人们还交的心甘情愿。这个人真是太坏了!

看见陈燮的近卫打着灯笼照着他走过来,众位大臣立刻安静了下来。眼神很自然的聚焦,陈燮被看的莫名其妙,揉揉眼睛道:“早晨起来我洗脸了啊。”一句话,把一些文臣给憋伤了,笑的话不合适,不笑就得自己憋着。好多人都把脸扭开了,捂着嘴巴流泪。为什么会有这种人?文臣不是应该同仇敌忾的么?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多少人盼着这些家伙滚蛋,他们好入东宫的讲班。

杨廷麟叹息一声,上前一二三的一顿解释,陈燮明白了,为何姜逢源看自己的时候就想要当场暴起杀了自己似得。这位老先生,倒是个有水平的读书人,但是指的是文化水平。真要让他来治理国家,面对崇祯年的局面一准抓瞎。大明的读书人,差不多都这样吧。这个不能怪他们无能,实在是崇祯年的局面烂的太狠了,换谁来都白给。

“我就不明白了,他们教太子读书跟我有什么矛盾?我又不给太子上文化课。”陈燮觉得自己躺着都中枪了,看看姜逢源等人的眼神就不那么和善了。陈某人速来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杀你全家。当然了,事情也没那么绝对,总之要酌情而定。

杨廷麟心说这地方也没法给你解释啊,在这些东宫讲班的心目中,陈燮就是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啊。再说了,你这家伙素来不尊礼教,在场的哪一位大臣是看你顺眼的?没有联合起来揍你就不错了,貌似也打不过他就是了。

大概是因为陈燮出现的样子太可气,一群东宫侍讲们纷纷停止了抗争,拿起帽子戴上,要留有用之身,跟这个坏人做长期艰苦的斗争。陈燮要知道他们心里的想法,一定会觉得很可笑。说起来大家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对手,或者说不是一个纬度的人。当然陈燮也不会跟这些人去计较,所以他对杨廷麟道:“虽然有点冤枉,但我还是要说,我不是银子,所以我做不到让每个人都喜欢我。凡事对我而言,不外‘本心’二字。本着自己的良心,凡是对大明有利的事情,我就去做。对大明不利的事,我就不做。”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周围的一些人听完之后沉默了,包括那些东宫侍讲们。越是简单的道理,就越有说服力。大家都不是傻子,陈燮出道至今,做了很多事情,结果都证明对大明的江山社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说的严重一点,陈燮是对大明而言,可谓挽狂澜于既倒!

现在场次陷入死寂,陈燮说完这话,又打了个哈欠,很气人的说:“这么早就上朝,太坑人了。早知道这么辛苦,就不当官了。”一句话,差点让现场所有人都吐血。杨廷麟脾气有点噪,平时肯定忍不住,这会居然忍了,还是很夸张的往后退了一大步,双手摊开,表示这个人我不认识。陈燮见状又来了一句:“要我说,这么早上班呢,就是做个样子,觉睡不好,怎么处理好国家大事。今天本来不打算上奏的,回头我要跟奏一本,早朝时间改在巳时比较合理。如果不改,今后我就不上朝了。”

其他人要说了这话,肯定被现场的大汉将军拿下,丢给锦衣卫让他从此不用上朝。陈燮嘛,这些大汉将军就当一阵风从耳边吹过,嗯,我什么都没听到,什么都没看见。一帮文臣的表情,也都说明了他们的立场。这种人也混到早朝来,什么世道啊!

很多大臣看出来了,陈燮来上这个早朝呢,就是来捣乱的。丫就没打算好好的上朝。今天这个场面,陈燮就说了一句人话,就是那个两个凡是。别的都可以当他在放屁!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帮文臣的忍耐性真是好啊。换到正德年间,李首辅一准抢过大汉将军的金瓜,现场就能诛杀此獠。呃,好吧,现在不是正德年间,这帮大臣之中,想弄死陈燮的也大有人在。问题是,根本就干不过陈燮,就算陈燮伸出脖子给他们砍,都每人敢动陈燮一根毛。

这是很无奈的事情,假定皇帝是不会找砍死陈燮的大臣的麻烦。陈燮那些军队呢?那些想弄死陈燮的大臣在心里都盼着出来一个“义士”,嗯,义士这个东西,还是别人当的好。将来就算陈燮的军队造反了,也算账不到他的头上。一句话,明末这些文臣,剩下的节操不多了。几个有节操的,比如卢象升、杨廷麟、史可法之类的大臣,顶多就是眼不见心不烦。他们对陈燮了解较多,就算看他不顺眼,也知道这货对大明绝对是忠心耿耿。这些有节操的大臣,不会因为这些事情去找陈燮的麻烦。真正盼着陈燮出门被车撞死的,都是那些利益上受到损失的大臣。比如一些河南的官员,家里的地现在没人种了。

陈燮用两个凡是堵住了大臣们的嘴,传到正在上朝的朱由检这里,表情更为精彩。打小报告的王承恩说完之后,自觉的往后退了一步,让朱由检慢慢的消化很感动。少顷,朱由检振奋精神,大步流星往皇极殿而去,这时候大臣们也开始进宫。

第217章 魏国公第18章 联合商号第193章 抢谁不是抢第524章 硬道理第572章 后院第九百零八章第476章 跳出来第806章 金光耀眼第531章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第329章 千里追杀第255章 今非昔比第287章 微妙的平衡第195章 来者不善第772章 禅位之前第309章 土飞机第361章 肃然而敬第588章 江户幕府第618章 开大明之先河第4章 匪夷所思的治病方式第854章 鲍鱼之肆第554章 问题宝宝第523章 朝议第632章 卖命钱第886章 报复,必须报复!第113章 跪舔第697章 转变观念第821章 谁抢谁?(续二)第115章 团练营的软肋第852章 迎新政策风波第464章 收紧绞索第830章 不是能讲理的地方第561章 格物致知第505章 操之过急第345章 打上门再谈判第845章 执念与迷茫第836章 交易第417章 死的选择,生的希望第474章 打回去第447章 不能失去的第454章 劝降第238章 冒昧来访第282章 首辅下台第43章 基础生活设施建设第708章 选择不多第121章 恶客登门第739章 早作安排第124章 战龙在野第436章 改变的节奏第九百零八章第748章 自救第347章 无形的改变第502章 送礼第172章 契约社会第762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768章 地狱第90章 这就是传说斩草除根么?第805章 “合作”发财第190章 作秀时间第217章 魏国公第861章 狼狈为奸第661章 因为公正第14章 武器的问题第563章 新时代的序幕第42章 血汗工厂的雏形第878章 筑路(六)第216章 掌握话语权第104章 狼烟滚滚第740章 体制和将来第489章 声东击西第312章 抢的差不多了第655章 照章办事第548章 堵个正着第917章 时间轴(三)第693章 有恃无恐第419章 想走?没那么容易!第140章 战后分赃第237章 奇耻大辱第705章 真诚无私第858章 新热点第800章 还敢更装一点么?第124章 战龙在野第410章 进展顺利第568章 不可逆转第404章 运河疏浚费第86章 故事需要一个背景第614章 利欲熏心第571章 教育的目的第733章 最高贵的民族第504章 该怎样还怎样第65章 不买对的,只买贵的第756章 麻烦不断第30章 买房记第22章 经营新概念第382章 想那么多干啥?第26章 办学,一定要办学第739章 早作安排第788章 朝鲜王的成长第577章 华夷之辨第387章 战略人才第802章 简单粗暴的交流方式
第217章 魏国公第18章 联合商号第193章 抢谁不是抢第524章 硬道理第572章 后院第九百零八章第476章 跳出来第806章 金光耀眼第531章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第329章 千里追杀第255章 今非昔比第287章 微妙的平衡第195章 来者不善第772章 禅位之前第309章 土飞机第361章 肃然而敬第588章 江户幕府第618章 开大明之先河第4章 匪夷所思的治病方式第854章 鲍鱼之肆第554章 问题宝宝第523章 朝议第632章 卖命钱第886章 报复,必须报复!第113章 跪舔第697章 转变观念第821章 谁抢谁?(续二)第115章 团练营的软肋第852章 迎新政策风波第464章 收紧绞索第830章 不是能讲理的地方第561章 格物致知第505章 操之过急第345章 打上门再谈判第845章 执念与迷茫第836章 交易第417章 死的选择,生的希望第474章 打回去第447章 不能失去的第454章 劝降第238章 冒昧来访第282章 首辅下台第43章 基础生活设施建设第708章 选择不多第121章 恶客登门第739章 早作安排第124章 战龙在野第436章 改变的节奏第九百零八章第748章 自救第347章 无形的改变第502章 送礼第172章 契约社会第762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768章 地狱第90章 这就是传说斩草除根么?第805章 “合作”发财第190章 作秀时间第217章 魏国公第861章 狼狈为奸第661章 因为公正第14章 武器的问题第563章 新时代的序幕第42章 血汗工厂的雏形第878章 筑路(六)第216章 掌握话语权第104章 狼烟滚滚第740章 体制和将来第489章 声东击西第312章 抢的差不多了第655章 照章办事第548章 堵个正着第917章 时间轴(三)第693章 有恃无恐第419章 想走?没那么容易!第140章 战后分赃第237章 奇耻大辱第705章 真诚无私第858章 新热点第800章 还敢更装一点么?第124章 战龙在野第410章 进展顺利第568章 不可逆转第404章 运河疏浚费第86章 故事需要一个背景第614章 利欲熏心第571章 教育的目的第733章 最高贵的民族第504章 该怎样还怎样第65章 不买对的,只买贵的第756章 麻烦不断第30章 买房记第22章 经营新概念第382章 想那么多干啥?第26章 办学,一定要办学第739章 早作安排第788章 朝鲜王的成长第577章 华夷之辨第387章 战略人才第802章 简单粗暴的交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