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永历六年的夏(下)

西线的战事减缓,整个五月,陈凯都在忙碌于潮州的民政事务。相对的,作为战略布局中进攻的一方,郑成功在获知陈锦遇刺的消息后,也迅速的起大军东进,直薄同安县城。

同安县城位于漳泉两府之间,西为长泰、东至南安,向南跨海便是中左所。城墙周长两千七百一十米,高七点四米,有十余座敌楼和十座炮台,城池坚固,尤其是在于那十座炮台,更是将城防的水平进一步的推向了面向热兵器战争的时代。

这里在历史上曾一度为郑成功所得,随后在清军的围攻之下,再度陷落,就连城墙和守城建筑也被拆毁良多。陈凯的潮州之谋避免了同安血流沟的惨剧上演,但是城池未遭攻伐,此处依旧还是那一座坚城。

只不过,再坚固的堡垒也须得有坚定的守卫者来守护才能发挥其效用。战争的最大关键点在于人,而伴随着漳州府城陷落和陈锦遇刺身亡这两个惊天噩耗传来,清军人心惶惶,已经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待到明军的探马刚刚出现在同安县地界,城内的守军,连带着城外的福建提标和右路镇标就连忙弃城而走,直接退向了泉州府城。

不战而取同安县城,郑成功很庆幸那五门巨炮没有随军带来,而是由水师搭载着等待后命。分配了守御,大军继续向东,很快就杀回了安平镇。

安平镇是郑芝龙当年大力兴建起来的陆上海贸枢纽,由此至中左所,便可以实现海与陆之间的货物往来。石井郑家很多亲近族人都在此居住,后来随着陈凯截杀马得功成功,未免报复,郑氏族人大多迁居到了厦门岛,这里也就剩下了澄济伯郑芝豹还在继续留守。

由于海贸利益上清廷的福建官场也有涉及,张学圣虽说是勃然大怒,但却也没有为了马得功和黄澍这两个死鬼犯众怒的打算。安平镇得以保存,待到郑成功大军抵达,做叔叔的郑芝豹连忙出迎,半点儿不敢摆亲叔叔的架子。

“还是四哥更懂得见人见事,大木真不愧是我郑家的千里驹啊。”

“五叔过誉了。”

郑芝豹对郑成功很热情,但是郑成功对这个五叔却是很冷淡。去年被三个叔叔坑的旧事确实是过去了,但是疙瘩却没那么容易抚平。对郑芝莞的严酷处置、对郑鸿逵的怀疑排挤,如今见了郑芝豹,冷漠以对已经算是很客气的了。

喋喋不休的说着恭维的话语,郑成功却往往只是几个字就回了过去。到了后来,饶是郑芝豹的脸皮不薄,也尴尬的不行,在邀请郑成功进入镇子休息的请求遭到回绝后,他自知着郑成功信不过他,也没有再行多言。

一方是委曲求全,另一方则根本不打算给这个面子。郑成功在此驻扎了两日,大军就继续向东,并且很快就抵近到了晋江之畔。

泉州府城位于晋江东岸,郑成功由西而来,大军自然是驻扎于晋江西岸。这里乃是海贸云集之所,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古而今更是东南海防重镇。

清军可以不战而放弃同安,但是泉州既是府城,又是重镇,却绝不能轻易放弃。为此,清军在此处集结重兵,包括抚标、提标、右路镇标以及同安守军和陈锦的残余部队在内全部集中在了此处。现阶段,他们是凭晋江而守,包括蔡兴、章云飞在内的福建水师云集,称得上是一个严阵以待。

相对的,郑成功在抵达晋江之畔后,也没有急着渡江,而是分派部队扫荡永宁卫城、福泉千户所城以及石湖城等地,全取晋江以西的泉州南部各处要点,从而便可以确保中左所成为腹地。

这是闽南战略的一大战略目标,郑成功对于夺取泉州也并不甚急切。待到这一切先后完成,确保了中左所高枕无忧,已经是六月了。而此时,随着一纸命令的下达,集结于中左所的舰队扬帆起航,浩浩荡荡的直奔泉州而去。

………………

千帆驶出,陆师更是早已出征。厦门岛上的军营里开始变得空荡荡的,倒是各处商船使用的港口却依旧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而且看那样子似乎是大有越来越繁盛的趋势。

这是来源于明军的连战连捷,信任的提升,使得更多从事海贸的人们开始相信厦门岛的安全程度。而恰恰是安全,便可以带来更多的商机。

看过了武器随着舰队驶离,冯澄世转而返回军器局工坊。这是为泉州一战准备的武器、火药以及战守物资,是最重要的一批,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批,几乎是把库房都搬空了才准备出来的,否则也用不着他一个主管的官员巴巴的赶过来。

离开了港口,悬着的心就放下了一半。冯澄世向港口的官员点了点头,便自顾自的走向了不远处的马车,期间还有些认识不认识的过来打招呼,他也是笑容以对,直到上了马车才将额头上的汗水拭去。

“去铸币院。”

铸币院是军器局下属的一个新建的部门,专司负责铸币一事,算得上是冯澄世负责管理军器局以来的最重要的一项拓展。

成品,早已诞生了,如冯澄世手上的那枚,重七钱四分,背面上端镌“足纹”,下端镌“通行”;正面横书“漳州军饷”、下方看似为一图案,实则是草书签押“朱成功”三字于一体。不同于旧式的铜钱和银锭,这是一枚银币,无有中间的方孔,仅为一个圆形而已。看样子,更似欧陆一些国家使用的银币。

如此设计,就冯澄世所言是为了区别于军饷和制钱,以免遭致非议。对此郑成功也表示了赞许,因为他也确实没有必要去贸然改变奉行了两千余年的孔方圆钱旧制。

伴随着铸币的展开,冯澄世在军器局的地位日渐稳固,于郑成功幕中,也开始被旁人视为是继陈凯之后最得郑成功信重的幕僚。当然,陈凯的幕僚身份随着地位的不断提高已经日趋淡化,尤其是在其出任粤东总制,并且取得了剿灭苏利和对耿继茂的防御战胜利之后,就连那些鼓吹退婚的郑家子弟都大多闭口不言了,双方的差距依旧是一个质的级别。

不过,这却并不影响冯澄世在中左所的炙手可热。一如在港口的那般,冯澄世每出现在一地,总会有上前阿谀的,由于其人是举人的身份,属于传统士大夫阶层,很多士人对他也多有好感,这无不使得他在如今的地位如鱼得水一般。

抵达铸币院,这里距离军器局工坊不算太远,但却是个里三层外三层,被明军团团包围,严加保护的所在。冯澄世步入其间,前后数道岗,就算是对他也是层层盘查。这是他定下的制度,为的就是以策万全。

检查完毕,冯澄世便带着从人进入到工坊。行礼完毕,工匠们继续劳作,这里的温度很高,乃是由于须得融化金属再进行模铸。待到一切完成之后,出现在他手上的便如他坐在马车里把玩的那枚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了。

“尔等做得很好。”

表示了赞许,接受了恭维,冯澄世巡视完毕便返回到军器局继续坐值。他的儿子冯锡范最近在家闭门读书,并没有跟着他出来办事。冯澄世返回公事房,审阅过了一些文件,未及下值,一份新的公文送抵,冯澄世看过之后,干脆把陈启一起招了过来。

“陈督造,南澳的库存还有多少?”

冯澄世所指的南澳库存,并非是总镇府的库存,而是军器局在南澳的库存。军器局在南澳的工坊依旧在生产各类武器,产量自然是不能与中左所相比了,但是那里的配套设施比较完善,又不在冯澄世的眼皮底下,相对来说反倒是更加轻松一些。

此刻,冯澄世问及,陈启回忆了一番,给出了一个实在不怎么好看的数字。对此,冯澄世又细细翻阅了一番本地的库存,旋即对陈启言道:“至于中左所的出产,近期国姓正在大踏步的向福建虏师发起进攻,绝不能轻动。把南澳的库存全给陈总制送过去,潮州方面处于守势,让他们省着些用。”

说到此处,冯澄世转念一想,旋即摇了摇头:“算了,还是我亲自修书一封与陈总制说明情况为好。”

第十三章 永历十一年(完)第四十九章 渐变(四)第二十四章 加速(四)第七十七章 烈火烹油(下)第七十九章 分水(下)第二十七章 盘剥第一百一十章 鸥汀寨(上)第一章 期限第八十九章 意义第一百五十七章 挑唆(四)第一百一十章 先行者(中)第十八章 顺治十四年(五)第三十三章 联结(上)第七十七章 迟到(一)第七十一章 螳螂与黄雀(完)第一百章 反击(中)第七章 波及(二)第六十七章 初见(中)第一百二十章 雾尽花开(七)第十章 永历十一年(九)第九章 波及(四)第一百四十九章 乱象第七十章 不一样的新会之战(上)第九十五章 高估(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阴谋(上)(为盟主龙战于野加更3/4)第七十章 螳螂与黄雀(六)第三十七章 力从地起(七)第三章 分赃(下)写在卷尾的话第二十五章 加码(七)第二章 涟漪(下)第五十四章 夺魄(三)第一章 涟漪(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岔口(完)第二百三十五章 退(五)第一百四十三章 见面礼(下)第八十三章 坚城(上)第九章 扬帆第六十三章 向西第十八章 压榨(四)第六十七章 暗度陈仓(上)第八十五章 棋局(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牌饷第二百三十章 阴谋(下)(为盟主龙战于野加更4/4)第三十九章 献策(上)第七十七章 筑基(完)第四十八章 渐变(三)第九十八章 高估(五)第二十三章 钱山之战(上)第九十五章 高估(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秋风(一)第六十章 归来(四)第九十五章 落子无悔(十)第二章 四府巡抚(中)(二合一大章)第五十六章 夺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二进宫(中)第一百零二章 桂林之战(下)第三十章 栽花插柳(五)第二十七章 栽花插柳(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岔口(一)第六十六章 螳螂与黄雀(二)第五十九章 合流(下)第二章 四府巡抚(中)(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先行者(下)第十七章 肇庆之战(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串联(五)第六十章 逐龙镇虎(上)第五十八章 藏头露尾(三)第七十九章 迟到(三)第九十五章 永历六年的夏(上)第三十九章 献策(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雾尽花开(八)第一百二十二章 秋风(二)第九十三章 种子(上)第五十章 味道(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中)第三十六章 无耻之尤(一)第九十九章 反击(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牌饷第六十五章 明修栈道(中)第八十七章 铁壁(中)第二百三十章 阴谋(下)(为盟主龙战于野加更4/4)第二十一章 加码(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挣扎(四)第二十一章 加码(三)第一百零二章 桂林之战(下)第二百零九章 文官守城法(五)第三十四章 联结(中)第九十二章 恍如昨夜(下)第五十八章 归来(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岔口(三)第七十六章 筑基(八)第一百一十八章 雾尽花开(五)写在卷尾的话第一百三十四章 爆炸(下)第三十二章 落定第三十四章 力从地起(四)第一百一十章 先行者(中)第二十一章 打蛇七寸(中)第八十章 英德(下)
第十三章 永历十一年(完)第四十九章 渐变(四)第二十四章 加速(四)第七十七章 烈火烹油(下)第七十九章 分水(下)第二十七章 盘剥第一百一十章 鸥汀寨(上)第一章 期限第八十九章 意义第一百五十七章 挑唆(四)第一百一十章 先行者(中)第十八章 顺治十四年(五)第三十三章 联结(上)第七十七章 迟到(一)第七十一章 螳螂与黄雀(完)第一百章 反击(中)第七章 波及(二)第六十七章 初见(中)第一百二十章 雾尽花开(七)第十章 永历十一年(九)第九章 波及(四)第一百四十九章 乱象第七十章 不一样的新会之战(上)第九十五章 高估(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阴谋(上)(为盟主龙战于野加更3/4)第七十章 螳螂与黄雀(六)第三十七章 力从地起(七)第三章 分赃(下)写在卷尾的话第二十五章 加码(七)第二章 涟漪(下)第五十四章 夺魄(三)第一章 涟漪(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岔口(完)第二百三十五章 退(五)第一百四十三章 见面礼(下)第八十三章 坚城(上)第九章 扬帆第六十三章 向西第十八章 压榨(四)第六十七章 暗度陈仓(上)第八十五章 棋局(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牌饷第二百三十章 阴谋(下)(为盟主龙战于野加更4/4)第三十九章 献策(上)第七十七章 筑基(完)第四十八章 渐变(三)第九十八章 高估(五)第二十三章 钱山之战(上)第九十五章 高估(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秋风(一)第六十章 归来(四)第九十五章 落子无悔(十)第二章 四府巡抚(中)(二合一大章)第五十六章 夺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二进宫(中)第一百零二章 桂林之战(下)第三十章 栽花插柳(五)第二十七章 栽花插柳(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岔口(一)第六十六章 螳螂与黄雀(二)第五十九章 合流(下)第二章 四府巡抚(中)(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先行者(下)第十七章 肇庆之战(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串联(五)第六十章 逐龙镇虎(上)第五十八章 藏头露尾(三)第七十九章 迟到(三)第九十五章 永历六年的夏(上)第三十九章 献策(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雾尽花开(八)第一百二十二章 秋风(二)第九十三章 种子(上)第五十章 味道(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中)第三十六章 无耻之尤(一)第九十九章 反击(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牌饷第六十五章 明修栈道(中)第八十七章 铁壁(中)第二百三十章 阴谋(下)(为盟主龙战于野加更4/4)第二十一章 加码(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挣扎(四)第二十一章 加码(三)第一百零二章 桂林之战(下)第二百零九章 文官守城法(五)第三十四章 联结(中)第九十二章 恍如昨夜(下)第五十八章 归来(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岔口(三)第七十六章 筑基(八)第一百一十八章 雾尽花开(五)写在卷尾的话第一百三十四章 爆炸(下)第三十二章 落定第三十四章 力从地起(四)第一百一十章 先行者(中)第二十一章 打蛇七寸(中)第八十章 英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