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追亡(上)

一直以来,被两路明军夹在了一处难以脱身的死地,由于那两路明军之间尚且存在着一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距离,北线崩溃不假,但是距离给了尚可喜以反应的时间。

原本,按照他的临时应对,总能最大程度的抽身而去。岂料,陈凯的骑兵来得太快,他便不得不选择以许尔显率领骑兵拦截——两千余清军骑兵在北线明军面前自保还是不太成问题的,但是此时此刻,正面战场却发生了突变,触底反弹的明军一旦发现对手已经变成了个纸老虎,那便势必要将其撕成粉碎,以抒发压抑已久的情绪。而清军那边则是分兵拦截失败,即将遭到明军的背刺,此消彼长之下,斗志陡然跌入谷底。

伴随着那一声暴喝,疲惫不堪的清军当即就是一片大乱,紧接着在明军的奋勇突击之下,方才还重若万钧的大阵从一处细碎的裂痕开始,迅速蔓延,只在片刻间就土崩瓦解。

八旗军征战多年,少有败绩,但是战况已经沦落到了这副田地,人心的恐惧顷刻间便淹没了他们对明军的心理优势,丧胆的尖叫此起彼伏,那些从来都是趾高气昂,走到哪里,只要不是在主子面前总会仰着脖颈子,用鼻孔对人的八旗军们已然是慌不择路。

战况陡然逆转,清军往哪里跑的都有,上山的,下河的,就缺了双翅膀没有飞上了天的。逃跑的方向,最普遍的还是直接向后的,清军的帅旗在那里,这两日驻扎的江门墟集也在那个方向,出现危险,人下意识的总会想要逃向熟悉的地方,与熟悉的人在一起,如此才会更容易获得所谓的安全感,哪怕只是一瞬间的。

大军已然崩溃,这无不呈现在尚可喜和朱马喇的眼中。八旗军竟然就这么败了,实在是他们所始料未及的,但是既然已经发生了,他们必须尽快逃离此处。这不仅仅在于明军的南北夹击,更重要的是,一旦陷入溃兵之中,为溃兵裹挟,到时候想去哪里都是身不由己的了。

帅旗砍倒,拾起了旧招数的尚可喜借此进一步的加剧清军溃兵的混乱,随即便与朱马喇带着收拢起来的部队向江门方向策马狂奔。这是清军溃兵主要逃亡的方向,有纯粹下意识的,也有寄希望于浮桥被断是朱马喇的诓骗的,还有的只是没了主意,故而随着大流的,这样的反倒是最多的。

大队的清军向江门奔流,左翼那里亦是一片大乱,他们是前来攻山的,故而根本就没有驾驭战马。这些平南王府的藩兵精锐目瞪口呆的看着山下的大乱,耳畔已然响起了几次被他们反卷下山的那些战斗力“孱弱”的粤西明军攻山的呐喊声。只是到了现在这个份上,这已经不值得半点儿可笑了,那些昂扬的斗志和对胜利的坚定让他们不寒而栗,颤抖得无力再战。

“向北,逃进林子里!”

尚之智是尚可喜的异母弟尚可福的长子,素来是平南藩内得用的亲信将领。此刻清军已败,他们又缺乏战马,就此下山然后靠着两条腿逃出生天纯粹是痴人说梦。既然如此,尚之智看了看周遭的地形,也只得选择顺着山林向北逃窜,依靠北面的山林来摆脱追兵。至于往后的事情,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说起来,这支藩兵还是平南王府最精锐的几个牛录,在整个平南藩,甚至是整个广州城里都是战斗力最为彪悍的。奈何大厦倾覆,内里无论是老鼠,还是老虎,都要夹着尾巴快跑,别无他路。

左翼清军逃向了山林,早前先走一步的许尔显部骑兵则已经与明军的两镇骑兵相遭遇,清军的兵力倍于明军,是故李建捷和王起俸也不敢冒进,但是没过多会儿,明军的步兵出现在了视线的边际,一矢未发的许尔显立刻带着本部骑兵转而向着西北方向绝尘而去。

许尔显的决定很干脆,看样子是早已经想好了的。被这支清军骑兵拖延了片刻,李建捷和王起俸也没有继续尾随而去,依旧是按照陈凯的命令奔向两军交战的主战场。

那里,有更加重要的目标。李建捷率领着那支骑兵飞奔而至,看到的已经是明军驱赶着清军向江口一带逃窜。

追上去,杀死,砍下首级系在腰间,杀红了眼的明军如发了狂似的,砍杀着所见之处的任何一个掉队者。夺命的无常在后,清军哪里还有时间思虑,在南线明军、北线骑兵以及随后赶到的北线明军的合力包围下,很快就被塞进了江口墟集那里。

藩兵吃人的事情如风一般从新会传开了,这里乃是新会县境内,距离算不得多远,早已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了。

此间的百姓一旦发现清军奔袭而来,当即就跑了个没影儿,哪还敢留下给清军塞牙缝的,等到清军架起了吊桥,冲入江口墟集之时,捉到的无非是些逃不掉的老弱病残,未免其中细作假扮,干脆也是一刀了解了省事,至于那些被抓来的民夫,不是西江东岸的,就是临近江口的村落里的。

这里早已是空无一人,清军出兵,就只有少量战兵在此看管后路和民夫。等到清军败逃至此,望着滚滚西江上已经尽数断绝了那数座吊桥,内心被彻骨的寒意笼罩。

哭泣,在所难免,毕竟退路已无,后有追兵,他们被数倍于己的明军局限于这极小的区域里,真可谓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冲到墟集之外,明军也不进攻了,而是砍伐树木、搜集木料,围着江口墟集修起了一圈的木栅栏。陈凯抵达战场与李定国会面后三两句便商量妥当的。

因为,无论是血战良久的南线明军,还是先破敌,后奔袭的北线明军,其无非都是在胜利的刺激下铆足了气力。此刻显示得再过斗志昂扬,更多的也还是那股子虚火儿,而这江口墟集之内,近万的清军,大多是从南线战场驱逐而来,也有从北线逃亡至此的,如此规模的清军集中在这么小的一片区域里,穷鼠噬猫是最少不了的,一旦被反噬的清军把这股子劲儿卸了,那么弄不好还要付出更大的伤亡来。

明军停止了进攻的脚步,转而开始围困,陆上是栅栏和壕沟,水上则有明军的战舰,登时就被围了一个严严实实,密不透风。

贸贸然杀出去,他们是不敢的面对汇合于此的两路明军的,更是在逃跑的过程中坏了建制,现在是兵找不到将,将调不到兵,没了主心骨,所有人只会按照各自的本能行事。一时间,明军没有攻进来,也没有攻进来的意图,倒是清军在墟集里倒是乱成了一团。有的在争夺吃食、有的在抢占房屋、还有些有志气的清军则在搜集门板什么的——倒也不是为了充当盾牌,而是打算做成简易的筏子,借此渡江罢了。

入夜时分,在明军的辅兵和民夫的配合下,围困江门的栅栏已经修好了,明军在栅栏后修建了营寨,用以防御,大营内倒是灯火通明,远远看去似乎是在庆贺这场难得的大捷一般。

那几处营寨如此,潮连岛上亦是每隔几米就搭起了一处篝火,将江面都照得如白昼一般——小股清军逃窜,明军并不在意,但若是人数稍一多了,想要赶在明军做出反应前就实现机动,那么势必还是要重修浮桥,利用浮桥的运力逃出生天。周遭河道都太宽了,清军无能为力,唯有借助于潮连岛等江心洲才是唯一的机会。

然而,这样的机会已经被驻扎岛上的明军杜绝了,他们在收复此处的同时,也将清军留在岛上的部队清理个干净。此时此刻,这里便如同时一只明眸璀璨般注视着江门墟集,使得那里的清军再难有稍大一些的动静。

天色随着时间彻底的昏暗了下去,交战了半日、争抢了半日的清军们也已经筋疲力尽。或是占据房屋,或是露宿街头,七八千的大军将江门墟集挤了个满满当当的,但是动静却显然比白日里要小了太多。

栅栏内外,渐渐的归于宁静。只可惜,折腾了一日的陆师多是休息了,可是水师的精神头儿却出了奇的好,到了深夜时分,舰队在江面上驶过,战舰一侧对准了江门墟集的方向就是炮声大作。

突如其来的轰击当即便使得墟集内一片大乱,折腾了一日的清军以为是明军趁夜发起进攻了,四处奔逃,更有不少人直接跳进水里,全然是一副要游过西江的架势。混乱了好一会儿,直到明军的舰队缓缓驶过,炮击结束了,他们才发现好像根本也没有几枚炮弹是打进了墟集的,于是乎那些过度紧张的清军又随便寻个地方沉沉的睡下了。

黑灯瞎火的,这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明军的射击效果。然而,似乎是没有玩够了,到了后半夜又一支舰队从江门外驶过,又是一轮的射击给清军添了一些噩梦的感知。

头一天,如此了,到了第二天的白天,江上的明军舰队赶在早饭、午饭时分准时准点的过来送一轮温暖,连带着栅栏那边的明军陆师也从新会调来了几门大口径的火炮,也不管对准没对准了就往江门墟集那里招呼。

这么欺负人实在是不像话了,一些抱着“奴才可以被主子辱,但却不能被别人辱”的八旗军集结起来,向着栅栏那边发起了一次亡命的攻击。

结果,可想而知,能够活着逃回去的还有些心有不甘的,还要聚集更多的人手去和明军决一死战。但是看着那些八旗军还没凉透了的尸首,摸着咕咕怪叫的肚子,还是摇头得多,无视得多,起码他们是不打算为了主子的尊严去枉送自己的性命。

被困在此处的清军,有满蒙八旗、有汉军旗、也有藩兵,还有一些绿营兵和民夫,只是不占多数罢了。这里面,无论是从京城来的满蒙汉军八旗,还是平南、靖南两藩的藩兵,都算是战斗意志比较坚决的部队。故此,明军将其围困至此的时候,他们也是没有选择向明军投降,而是蜷缩在此,权当是固守待援了。

然而,随着突围的无望,以及援军的必不可至,动摇渐渐出现,尤其是明军根本也不打算让他们在此消停过活,动不动就射击上一轮,不管伤亡,只为了不让他们安生,这么恶心人不偿命,到了第二天的夜里,就已经出现了清军偷偷摸摸的前去栅栏那里向明军投降的事情。

一如昨日,晚上江面上的“打更”继续,几个膀大腰圆的清军偷偷摸摸的跑到了墟集边儿,将一个用两块门板拼接起来的木头板子放在了水面上。

就像是一个木头门没办法搭载露丝和杰克,这么一个木头板子更不可能载得下这几个清军了。不过他们倒也有办法,在门板四角以及周边绑上了陶瓷罐子,用绳索和盖子封好了,这等加大了浮力的改装品倒也强强的托着了他们几人。

划着刀鞘,门板在水流和划动的双重推力之下,缓缓的向着西江下游的对岸驶去。起初,到还好,他们是正赶着明军水师“打更”之后出发的,选择的地方距离潮连岛较远,黑布隆冬的只有月光为伴,倒也不怕被明军发现了。可是行到江中,水流越加湍急,一个浪头打下来,门板一歪,便有一个清军落入了水中。门板上的清军想要施救,水里的清军想要获救,再加上湍急的水流,当即便是一阵大乱。

混乱之中,不光是那个清军没有能够重新爬上来,反倒是还将另一个清军也拽下了水。此时此刻,木板上的清军开始转而防备那两个清军,而那两个清军也在奋力的想要重新爬上来,双方就这么较着劲儿,木板子也没办法继续向对岸驶去,只得是随波逐流。直到,这木板子在暗夜中被江水推向了一块儿江中凸起的礁石,顷刻间便化作了一片的碎木以及无谓的求救声……

有着炮击佐餐、伴眠,谁不着、吃不好的清军马上就遇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粮草的分配不均。在初期是集结了更多人马的清军占据了仓储和一些有利的建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逃不出去的清军开始渐渐的出现了内讧。

这,并非是明军鼓励的,但是为了生存,为了能够吃上饭,不至饿死沦为旁人的食物,很多清军便自觉自发的内斗了起来。墟集里,街面儿上搏杀、房舍内的争抢、乃至是集结了更多人马的攻击仓储,混乱在这片缺乏主心骨的溃兵中迅速的变成了主旋律。

与此同时,零零散散的向明军那边投降的也越来越大,到了后来更有成批成批的清军举着白旗向明军投诚。

这样的情状到了第三天,墟集内最初的溃兵已经缩水了近半,余下的也多是精疲力竭。至此时,墟集外酒足饭饱、精力充沛的明军从外面破开了栅栏,结阵冲入墟集,将这些余孽一扫而空。

早前投降的,没准儿还有条活路。至于这些顽抗到底的死硬分子,早前激战时伤亡不匪,李定国也懒得多费唇舌了,任由冲入墟集的明军将他们杀了个精光。

一边倒的战斗很快就结束了,辅兵开始清理墟集,明军那边的军官也很快就在降卒的指认下弄清楚了被杀清军的身份:“禀告殿下,我部从那些虏师里翻出了虏八旗军四个牛录章京的尸首,都是汉军旗的。另外,还有虏靖南藩右翼总兵连得成的首级。但是,没有找到尚可喜和朱马喇的尸首。”

“没找到是正常的,尚可喜老贼狡诈得很,不会那么轻易就自陷死地的。”

具体的斩首还在计算,不过光是江门墟集,斩首加上俘虏就有七八千人,尚可喜就算是跑了也剩不下太多人马。五千,还是六千,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了。至于现在他们在哪,李定国大致也已经猜到了,只是按照他与陈凯的商定,暂且与其没有太大的干系了。

“命令,全军拔营北上,夺取广州。至于尚可喜和朱马喇,陈抚军已经去料理他们去了。”

第一百三十章 三岔口(五)第一百一十二章 织雾(六)第十二章 隐患(上)第一百六十章 串联(二)第一百零三章 再见(二)第一百零九章 织雾(三)第六十四章 得失(下)第十六章 压榨(二)第八十五章 棋局(下)第二百零二章 爆发(上)第七十五章 奔袭第八十五章 坚城(下)第五十一章 图穷匕见(上)第十九章 跌破的眼镜第二百零二章 爆发(上)第六十六章 相见(下)第九十六章 高估(三)第三十章 栽花插柳(五)第六十六章 初见(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织雾(七)第四十章 无耻之尤(五)第十七章 布局(中)第一百零三章 季孙之忧(六)第七十六章 抉择(上)第十二章 波及(七)第三十三章 联结(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见面礼(中)第六十二章 逐龙镇虎(下)第一章 期限第一百零二章 季孙之忧(五)第三十二章 永历七年的夏(下)第九十五章 永历六年的夏(上)第八十三章 坚城(上)第七十六章 筑基(八)第一百八十九章 嫌隙第五十八章 归来(二)第七十章 挖坑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与国(五)第一百一十四章 驱狼吞虎(三)第八十章 英德(下)第四十八章 并购(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雾尽花开(完)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岔口(七)第二百零九章 文官守城法(五)第七十五章 盛宴第四十章 献策(下)第一百零四章 季孙之忧(七)第一百六十章 串联(二)第九章 永历十一年(八)第三十一章 力从地起(一)第八章 效马骨(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在远方(一)第十章 远来之人第八十五章 棋局(下)第二十五章 出征第六十章 藏头露尾(五)第八十一章 对攻(上)写在卷尾的话第六十七章 暗度陈仓(上)第三十四章 栽花插柳(九)第二百三十九章 刺虎(上)第三十六章 各方(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雾尽花开(八)第一百八十九章 嫌隙第三十三章 联结(上)第六十三章 内忧外患(三)第五章 永历十一年(四)第二十章 暗流(上)第十七章 压榨(三)第五章 脚步第四十四章 定策(上)第一百零二章 桂林之战(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驱狼吞虎(三)第八十四章 不速之客(四)第三十一章 栽花插柳(六)第十九章 加码(一)第八十五章 破军(下)第十九章 加码(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七伤拳(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诱导(上)第五十四章 蓄力(四)第八十一章 对攻(上)第七十八章 抉择(下)第七十六章 定计第二百三十一章 退(一)第八十八章 铁壁(下)第六章 在江西(一)第十章 永历十一年(九)第五章 脚步第七十九章 迟到(三)第九十一章 旧事(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陷阱(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跋扈(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织雾(七)第一百零七章 人心所趋第五十三章 定位第八十五章 破军(下)第九章 波及(四)第六十九章 筑基(一)
第一百三十章 三岔口(五)第一百一十二章 织雾(六)第十二章 隐患(上)第一百六十章 串联(二)第一百零三章 再见(二)第一百零九章 织雾(三)第六十四章 得失(下)第十六章 压榨(二)第八十五章 棋局(下)第二百零二章 爆发(上)第七十五章 奔袭第八十五章 坚城(下)第五十一章 图穷匕见(上)第十九章 跌破的眼镜第二百零二章 爆发(上)第六十六章 相见(下)第九十六章 高估(三)第三十章 栽花插柳(五)第六十六章 初见(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织雾(七)第四十章 无耻之尤(五)第十七章 布局(中)第一百零三章 季孙之忧(六)第七十六章 抉择(上)第十二章 波及(七)第三十三章 联结(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见面礼(中)第六十二章 逐龙镇虎(下)第一章 期限第一百零二章 季孙之忧(五)第三十二章 永历七年的夏(下)第九十五章 永历六年的夏(上)第八十三章 坚城(上)第七十六章 筑基(八)第一百八十九章 嫌隙第五十八章 归来(二)第七十章 挖坑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与国(五)第一百一十四章 驱狼吞虎(三)第八十章 英德(下)第四十八章 并购(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雾尽花开(完)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岔口(七)第二百零九章 文官守城法(五)第七十五章 盛宴第四十章 献策(下)第一百零四章 季孙之忧(七)第一百六十章 串联(二)第九章 永历十一年(八)第三十一章 力从地起(一)第八章 效马骨(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在远方(一)第十章 远来之人第八十五章 棋局(下)第二十五章 出征第六十章 藏头露尾(五)第八十一章 对攻(上)写在卷尾的话第六十七章 暗度陈仓(上)第三十四章 栽花插柳(九)第二百三十九章 刺虎(上)第三十六章 各方(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雾尽花开(八)第一百八十九章 嫌隙第三十三章 联结(上)第六十三章 内忧外患(三)第五章 永历十一年(四)第二十章 暗流(上)第十七章 压榨(三)第五章 脚步第四十四章 定策(上)第一百零二章 桂林之战(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驱狼吞虎(三)第八十四章 不速之客(四)第三十一章 栽花插柳(六)第十九章 加码(一)第八十五章 破军(下)第十九章 加码(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七伤拳(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诱导(上)第五十四章 蓄力(四)第八十一章 对攻(上)第七十八章 抉择(下)第七十六章 定计第二百三十一章 退(一)第八十八章 铁壁(下)第六章 在江西(一)第十章 永历十一年(九)第五章 脚步第七十九章 迟到(三)第九十一章 旧事(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陷阱(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跋扈(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织雾(七)第一百零七章 人心所趋第五十三章 定位第八十五章 破军(下)第九章 波及(四)第六十九章 筑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