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力从地起(三)

咨议局的扩大会议紧邻着天地会的广东代表大会的会期,这是陈凯的刻意为之。至于理由,只说是涉及全省,要照顾那些距离省城较远的议员、候补议员和地方代表们,减少他们过重的奔波往返之苦。但是单凭这个理由便可以看出,天地会的会员在咨议局的比重。

“旁听的地方人士无权投票,所以只计算受邀的议员、候补议员和地方代表。现在,咨议局超过七成的议员都已经加入了我天地会,候补议员中也有近三分之二的占比。地方代表,除了那些有降虏劣迹的没有邀请外,都是各府县地方上的头面人物,其中也有近半是我们的会员和实习会员。算一算总数,咱们天地会在这一次大会的人数占比已经接近三分之二,只要不是其余的人全部反对,议案就可以稳定通过。”

邝露汇报着关于扩大会议的事务,陈凯对此倒并不太过在意,只是用了一句“反对的不会超过十分之一”就结束了关于议题通过可能的讨论。甚至就连邝露,此刻也并没有任何惊讶,因为这一年里广东分舵的会员和咨议局的议员、候补议员们都没闲着。

“议题必须通过!只有通过了议题,才能在府一级设立咨议局,现在不光是咱们广东,外省的士绅们也都在看着呢,咱们广东人绝对丢不起这个脸。”

“放心吧,肯定能够通过,这是大势所趋。况且,陈抚军是最善于操纵大势的,绝对不会有错的。”

一如前些时候的香港,广州城中如今也同样是密布着串联的丝线,除了有些杂乱外,一点儿也不逊色于顺德的丝绸和琼州的棉布般紧实。

咨议局,如今仍旧还只是个花瓶似的摆设,但是参与其中的人们却是热情满满。归根到底,但凡是明眼人都能看出其未来的可能无限,投入其中自可以收获无尽的利益。哪怕只是从其当下的花瓶性质来看,一个基层可以与官府对话,甚至是产生影响的机构,也足够让他们为之动容。

会期迅速临近,尤其是随着天地会的代表们从香港抵达,广州城里的热闹自是更进一步。而且更有意思的是,除了原本多是以地域划分的串联活动,也在更多的出现了以成分为纽带的活动。比如,士绅之间的诗会、豪强之间的酒宴、大族之间的走亲访友,便更进一步的加剧了城内的热闹劲儿。

“多开几次会,广州城的服务行业就要乐坏了。嗯,是不是可以考虑给他们加征几个百分点的税来着……”

胡思乱想,随后便是付之一笑。陈凯默默的观望着这些活动,而其中的内容、用意也在不断地传到他的耳中。就像是蜘蛛盘踞于蛛网之中,蛛丝每一次的颤动都在将信息反馈到蜘蛛的触脚是一样的。

各个地域的代表们有着或相同、或不同的诉求,各个成分的代表亦是如此。陈凯一边观望着,一边思量着这些不尽相同。不可否认,这本就是他在另一个世界不曾亲身体验过的,因为不够熟悉,所以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忧虑和不自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其中的规则的完善化、对于他所接触的人们的诉求的了解,他也在变得越加的信心十足。

会期迅速到来,这一遭则是在咨议局的会议大厅举行。陈凯照例是主持会议,不过相比着前不久的天地会广东代表大会,这一次的广东咨议局扩大会议的目的是早在一年前就已经公示过的,所有人,无论是与会的人士,还是那些与会议完全无关的人们,在广东,会议的目的和结果已经没有什么悬念可言了。因为,广东,仍旧是陈凯说了算!

开会致辞,随后陈凯便提及了咨议局建立一年以来对广东本省的民生建设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对官府行政的裨益。这里面,主要谈及的无非是地方上兴建学堂,配合官府协调基层矛盾,以及重新恢复各府县的福利机构,比如惠民药局。

“人食五谷杂粮,生病是最难免的。奈何药材昂贵,百姓多有承受不起,即便是郎中赠医施药也往往是难以长久。我汉家王朝素来体味民间疾苦,设有惠民药局以解民生之苦。然而,此数十年,天下变乱、鞑虏入寇,朝廷财政力有不及,使得惠民药局在各府县渐渐荒废。于我广东,亦是如此。”

“本官秉政多年,亦曾竭力调拨财政,以恢复惠民药局之职能。奈何,鞑虏未灭,王师须得全力收复失地不谈,便是虏师亦是亡我汉家天下之心不死,屡次来袭,更使财政捉襟见肘。长久以来,本官竭力而为,也仅仅是能够维持潮州、琼州和广州三处府城的惠民药局,其他地方便是鞭长莫及。”

“这一年来,凭着咨议局的诸君在地方上的影响力,广大士绅、商贾竭力支持,不光是原本的三府府城,各县亦是绝大多数的恢复了惠民药局的建制,并按照承平之时的制度赠医施药,多有百姓受惠于此。至于咨议局所能触及到的其他各府,府城亦是尽皆恢复了建制,便是各县,也在逐渐恢复,本官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广东一省的惠民药局便可以重新恢复到承平时的水平。”

“这,于如今的天下大乱,实在是一项无法想象的壮举!”

关于惠民药局,陈凯对此很是了解。说起来,广东的财政虽然日渐好转,但是花销的地方尤多,所以他便将此交给了咨议局去解决。一方面,可以缓解财政压力;另一方面,咨议局凭借着惠民药局的重建,也可以增强其影响力,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其实,并不仅仅只有惠民药局一途,另外如养济院、漏泽园之类也在恢复建制,只是不及惠民药局来得更加迅猛罢了。而重建这些福利机构,陈凯亦是将原本彻头彻尾的官办机构改成了准官督民办的机构,或者说是在名义上仍旧是官办,而由士绅、商贾们出资兼协助运营。

“所以,每一处重建的惠民药局里都有树碑记录参与重建的名录,并且在广东邸报上公示每一次的新的善款。”

重建和捐款,对于士绅、商贾们而言是可以借此收获好名声,并不单单只有对咨议局有利而已,于他们个人亦是颇有裨益,所以才会有今日气象。既然如此,陈凯干脆选择了顺水推舟,将他们的善举大肆宣扬,激起更多的好名之心,于普通百姓,亦是大有好处的。今天,这一切再度被他拿出来说事儿,或者说是以此作为理由,更是为咨议局的设立平添了几分理所应当。

如雷般掌声,是响给陈凯的,亦是响给咨议局,以及他们这些为了咨议局而奔走努力的士绅、商贾和豪强们自己的。只是听在陈凯的耳中,却仍旧不免苦笑,苦笑于如今的咨议局活动愈加频繁,但却仍旧还是个缩在他的卵翼之下谨小慎微的存在——他们,根本不敢去挑战官府的权威,只是一点一滴的扩大自身的存在感,提升存在的理论依据。一切,还仅仅是刚刚开始罢了。

朝廷鞭长莫及,郑成功不置可否,会场上,陈凯和广东咨议局几乎是自说自话的便将设立府一级咨议局的大事敲定了下来。就连投票,也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陈凯早前曾预言的反对票不会超过十分之一可谓是一语中的——最后的投票结果,反对加弃权的算在一起连二十分之一都不到,以至于唱票的议员代表差点儿闭着眼睛做事了。

府咨议局的设立,说到底还是省咨议局的权利延伸。不过,对于那些还没有建立咨议局的所在的地方有力人士们而言,这就不仅仅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胸中的蠢蠢欲动,已经再难以遏止,更加的迫不及待。

“总舵主,广东咨议局设立有年,南赣那边,包括咱们的会员在内的广大士绅、商贾们也都是翘首以待……”

在南赣的士大夫里,陶潜年纪尚轻,本不具备足够的影响力。但是,凭着他在明军收复南赣的战事中串联、组织当地天地会的优异表现,以及在战事期间为东路军主帅黄山赞划军务所赢得的好评,如今已经是当地士大夫中最为响当当的人物了。

他是南赣天地会的代表,亦是南赣地方有力人士们推举出来旁听会议的代表。此间,会议胜利闭幕,他便带着南赣方面的期冀赶来拜会。

“放心吧,南赣那边的咨议局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正式成立。只是具体的时间,还要看福建那边的动静。

………………

PS:前两天回来晚,不够发的,就只能到今天写完了再发,见谅。

第二十二章 加速(二)第七十五章 烈火烹油(上)第十八章 楸枰三局(四)第三十四章 栽花插柳(九)第三十六章 一场戏(三)第六章 效马骨(一)第七十三章 镇抚(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爆炸(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陷阱(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夜火(中)第二百零二章 爆发(上)第九十五章 落子无悔(十)第一百二十四章 默契(下)第四十七章 渐变(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秋风(三)第四十五章 挤压(一)第十四章 新官上任(下)第九十九章 转折第七十二章 不一样的新会之战(下)第三章 求生路(下)第一百零九章 先行者(上)第九十八章 惊变第九十二章 恍如昨夜(下)第二十一章 打蛇七寸(中)第二十七章 加速(七)第八十八章 铁壁(下)第五十二章 夺魄(一)第三十九章 无耻之尤(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中)第五十二章 挤压(八)第四十三章 求变(四)第九十章 江东桥之战第一百一十九章 生意(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退(五)第一百零七章 数学(上)第三十章 栽花插柳(五)第八章 在江西(三)第四十五章 无耻之尤(完)第七十章 挖坑第四十八章 追魂(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秋风(四)第六十四章 明修栈道(上)第六十二章 吉兆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吼(四)第四十一章 明日之血(上)第六十章 叮嘱第四十八章 早春时节(三)第八章 当局者与旁观者(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序幕第七章 永历十一年(六)第六十四章 得失(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岔口(二)第七十章 螳螂与黄雀(六)第一百一十二章 织雾(六)第二百三十三章 退(三)第五十二章 夺魄(一)第十八章 顺治十四年(五)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一百零二章 桂林之战(下)第四十七章 并购(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恶化(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求活(一)第五十二章 挤压(八)第五十七章 祭奠第四十三章 明日之血(下)第八十六章 铁壁(上)第十一章 放狂言(下)第二十八章 营债第五十章 味道(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物是人非(上)第四十七章 早春时节(二)第二百零五章 文官守城法(一)第六章 从保宁到衡阳第六十六章 相见(下)第八十四章 坚城(中)第三十四章 栽花插柳(九)第一百二十五章 序幕第一百五十七章 挑唆(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进宫(下)第四十六章 挤压(二)第四十五章 定策(中)第一章 分赃(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默契(中)第七十四章 小盈岭之战第二十五章 出征第四十六章 早春时节(一)第三十八章 无耻之尤(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狂飙(一)第九十二章 落子无悔(七)第四十五章 加塞(上)第三章 分赃(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串联(三)第六十八章 暗度陈仓(中)第八十八章 铁壁(下)第二百零六章 文官守城法(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见面礼(下)第七十一章 筑基(三)第三十五章 一场戏(二)第八章 波及(三)第十一章 遗泽(下)
第二十二章 加速(二)第七十五章 烈火烹油(上)第十八章 楸枰三局(四)第三十四章 栽花插柳(九)第三十六章 一场戏(三)第六章 效马骨(一)第七十三章 镇抚(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爆炸(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陷阱(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夜火(中)第二百零二章 爆发(上)第九十五章 落子无悔(十)第一百二十四章 默契(下)第四十七章 渐变(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秋风(三)第四十五章 挤压(一)第十四章 新官上任(下)第九十九章 转折第七十二章 不一样的新会之战(下)第三章 求生路(下)第一百零九章 先行者(上)第九十八章 惊变第九十二章 恍如昨夜(下)第二十一章 打蛇七寸(中)第二十七章 加速(七)第八十八章 铁壁(下)第五十二章 夺魄(一)第三十九章 无耻之尤(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中)第五十二章 挤压(八)第四十三章 求变(四)第九十章 江东桥之战第一百一十九章 生意(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退(五)第一百零七章 数学(上)第三十章 栽花插柳(五)第八章 在江西(三)第四十五章 无耻之尤(完)第七十章 挖坑第四十八章 追魂(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秋风(四)第六十四章 明修栈道(上)第六十二章 吉兆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吼(四)第四十一章 明日之血(上)第六十章 叮嘱第四十八章 早春时节(三)第八章 当局者与旁观者(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序幕第七章 永历十一年(六)第六十四章 得失(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岔口(二)第七十章 螳螂与黄雀(六)第一百一十二章 织雾(六)第二百三十三章 退(三)第五十二章 夺魄(一)第十八章 顺治十四年(五)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一百零二章 桂林之战(下)第四十七章 并购(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恶化(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求活(一)第五十二章 挤压(八)第五十七章 祭奠第四十三章 明日之血(下)第八十六章 铁壁(上)第十一章 放狂言(下)第二十八章 营债第五十章 味道(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物是人非(上)第四十七章 早春时节(二)第二百零五章 文官守城法(一)第六章 从保宁到衡阳第六十六章 相见(下)第八十四章 坚城(中)第三十四章 栽花插柳(九)第一百二十五章 序幕第一百五十七章 挑唆(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进宫(下)第四十六章 挤压(二)第四十五章 定策(中)第一章 分赃(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默契(中)第七十四章 小盈岭之战第二十五章 出征第四十六章 早春时节(一)第三十八章 无耻之尤(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狂飙(一)第九十二章 落子无悔(七)第四十五章 加塞(上)第三章 分赃(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串联(三)第六十八章 暗度陈仓(中)第八十八章 铁壁(下)第二百零六章 文官守城法(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见面礼(下)第七十一章 筑基(三)第三十五章 一场戏(二)第八章 波及(三)第十一章 遗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