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军人荣誉

虽然目光一直在海图上,也是一副聚精会神的模样,但是白华伟的心思完全没有放在这上面。

至于刘尊岭的战术分析,他完全没听进去。

退回去很容易,可是退回去之后,再想做出调整就没那么容易了。

关键就是,不管去哪里,都需要时间。

虽然舰队有很强的机动能力,曾几何时还是独一无二的战略突击力量,但是机动能力本身就是相对的。在过去跟陆军比,优势肯定很突出,而现在跟空军比,舰队的这点机动能力根本不值一提。

舰队航行1天,飞机只需要飞行1个小时!

此外,战略轰炸机早就具备了跨大洋飞行能力。

至于打击能力,自然是不用多说。

就在不久之前,迢曼空军就在东陆心海用行动证明,战略轰炸机拥有很强悍的对海打击能力。使用超远程反舰导弹,轰炸机能在数百千米之外发起攻击,而且只需要20架轰炸机就能够达到饱和攻击的规模。

相对而言,轰炸机的反舰作战效费比超过了海军的所有舰艇。

20架轰炸机,加上120枚远程反舰导弹,总价值还比不上1艘航母,甚至比1艘搭载上百枚导弹的巡航导弹潜艇都要便宜。

显然,跟航空兵比,舰队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正是如此,在进行大范围机动的时候,指挥官必须考虑清楚。换句话来说,指挥官必须就每一次的部署调整做长远打算,哪怕不用考虑对最终结果所产生的影响,也必须得想到可能带来的危害。

白华伟考虑的,也就是这个问题。

带舰队返回中转岛,最大的好处,无非是联合第六十一特混舰队,一同跟纽兰舰队进行决战。

只是,这却严格限制了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战术灵活性。

说得直接一点,回到中转岛,并且跟第六十一特混舰队汇合之后,白华伟唯一的选择就是带着舰队去北东望洋寻找纽兰舰队进行决战。

那么,这是最理想的选择吗?

在白华伟看来,既然纽兰舰队指挥官敢于孤注一掷,把5艘航母全都派往北东望洋,就肯定有十足的把握。除了认定帝国海军不会立即派遣舰队去北东望洋之外,还做好了在北东望洋与帝国舰队决战的准备。

其实,从时间来看,去北东望洋寻找纽兰舰队进行决战,就不是那么合适。

前面已经提到,霍瓦依群岛的岸基航空兵在10月15日左右就将丧失作战能力,而第六十一特混舰队要10月16日才能赶到。

此外,中转岛的守军也就只能坚持到10月17日。

也就是说,等到与第六十一特混舰队汇合,并且一同杀入北东望洋的时候,必须得面对部署在中转岛上的纽兰军队,比如岸基航空兵,而且在北东望洋作战,还无法获得来自霍瓦依群岛的支持。

当然,也不要指望阿留群岛。

就算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提前返回,能够为守卫中转岛的部队提供支援,从而让其坚持更长的时间。可是在遭到强攻之后,就算中转岛没有沦陷,也不可能立即向中转岛部署岸基航空兵。

可见,真要走到这一步,帝国海军并没有多少胜算。

毫无疑问,接下来的舰队决战将决定一切。

孤注一掷的跟纽兰舰队干上一仗?

打赢了自然什么都好说。

可要是打输了,就肯定会丢掉霍瓦依群岛,从而丢掉东望洋的战略主动权。

要手的话,相对于已经孤注一掷,而且无路可退的纽兰海军,帝国海军的处境反到更加被动。

对白华伟来说,就更是如此。

如果不考虑个人名誉遭受的损失,在白华伟的面前,其实还一个更妥当的选择。

围绕着中转岛,跟纽兰海军打一场消耗战!

说得直接一点,在第六十一特混舰队到达之后,仍然留在中转岛西边,出动舰载机支援中转岛的守军,轰炸登陆的纽兰军队。还要跟中转岛保持足够的距离,尽量避免进入纽兰舰队的打击范围。

至于舰队决战,最快要等到年底,等到还在维护的3艘超级航母重新归队之后。

如果需要,还可以推迟到明年的年初,等到大批封存的大型航母重新服役,有了绝对的兵力优势之后。

虽然这打法很难看,但是很有用。

不用半年,只要拖上3个月,到时候恐怕不等帝国海军发起反攻,纽兰海军就会主动撤回去。

只是,这个选择让白华伟没办法接受。

虽然已经过了不惑之年,个人能力也得到承认,但是在其他人的眼里,他姓白,是白止战元帅的儿子。

俗话说的,虎父无犬子。

哪怕所有人都知道,也许要到100年之后,才可能出现超越白止战的帅才,可是仍然改变不了对白华伟的期待。

俨然,在帝国海军当中,白华伟就是当今最强存在。

要说的话,这也没有错。

至少在帝国海军中,白华伟算得上是少壮派将领里最突出的一个,并且在舰队对抗演习当中频繁得到证明。

可是,这无法掩盖一个让白华伟觉得很尴尬的事情。

在指挥风格上,他与自己的父亲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在很多方面,反到更接近当年跟白止战分庭抗礼的刘向真元帅。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刘向真在帝国海军学院当了30年的校长,直到白止战退役,他才回到海军司令部,当了几个月的临代总司令,此后在李铭博被首辅任命为海军总司令之后,他跟白止战一样,选择了退役,而白华伟就是在他当校长期间,在帝国海军学院就读,因此在很多方面深受刘向真的影响。

换个角度来看,这也不是刘向真的锅。

在第二次全球大战结束之后,帝国海军不但是世界第一,还独霸全球海洋,连一个值得认真面对的敌人都没有。

关键还有,帝国海军的对外扩张已经宣告结束。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的任务,已经由扩展,转变为守成,也就是如何保护分布在全球的利益。

这么一来,自然需要对军事思想做出调整,也就是由攻转守。

要说的话,帝国海军的转变来得还不够快。

在战后的那个年代,主宰帝国海军的,并不是在学院当校长的刘向真,而是在海军司令部里发号司令的白止战。

因为两人在战时的关系,所以很多人觉得,刘向真故意在跟白止战唱反调。

这么一来,他的主张就更加不受待见。

也就是在白止战的推动之下,帝国海军在战后依然保持着积极的进攻态势。

结果就是,帝国海军积极的推动跟参与了波伊战争,并且为这场遭受惨败的战争付出极为惨烈的代价。

虽然没有人觉得应该由白止战为波伊战争负责,但是从战略上看,白止战确实是帝国参战的主要推手。

以当时的局面,白止战这么做的原因,除了跟忒尔共和国当局保持着密切关系之外,还跟维护海军的主导地位有关。至少在战后的那些年,海军的地位远远超过了陆军与空军,为帝国第一军种。

要想维持这个地位,或者说获得足够多的拨款,不但需要保持一支强大的舰队,还需要证明这么做的意义。

直接一点,就是需要证明捍卫帝国核心利益的能力。

那么,一场难度不太大,十拿九稳的战争,自然是最理想的选择。

其实,这种从军兵种利益出发所做的决策,也就决定了,帝国必然会在波伊战争中遭受惨败。

不说别的,至少在战争初期,帝国陆军与空军就不是很给力。

从事后的角度来看,至少在最初的半年里,陆军与空军都不愿意出兵参战,却又受其他因素影响,不想站出来跟海军唱反调。比如空军总司令李云翔是白止战的生死之交,肯定不会跟白止战对着干。陆军这边则是因为廉旭升输掉大选,所以在军事问题上不愿意跟当选的文职首辅合作。

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帝国错过了最初,而且是最有利的半年。

如果充分利用了这半年时间,至少能够平息波伊地区的叛乱,不给纽兰共和国在背地里做手脚的机会。只要局势稳定了下来,那么在几年之后,最多也就是通过公决,让波伊地区独立建国。到时候,哪怕波伊国依然投入纽兰共和国的怀抱,也绝不会像现在这样,如此的敌视帝国。

关键还有,没有波伊战争遭受的惨败,帝国的国势至少还能够维持10年。

往后推10年,除非西陆集团因为经济危机而分崩离析,不然三足鼎立的局面就有可能形成。

这么一来,至少能让大致和平的局面再持续几十年。

当然,如果帝国从一开始就没卷入波伊地区争取独立的战争,而是以第三方的身份出面斡旋协调,同样有可能让局势再维持几年,从而让波伊地区通过全民公决,决定是否留在忒尔共和国。

可见,当时的帝国内部,存在极为严重的矛盾。

俗话说的,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其实,从后来披露的一些半官方消息来看,也就是帝国在波伊地区的政策紊乱,准确说是内部斗争太严重,才让纽兰共和国趁虚而入,通过提供武器装备等方式,让波伊地区走上了武装斗争的道路。

至少在最初的时候,纽兰当局没想过要卷入波伊地区的冲突,或者说还没有挑战帝国的胆量。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就白华伟来说,他最讨厌的,也就是别人拿他跟他的父亲做对比,也就由此养成了一个习惯。

在大部分时候,他会刻意的彰显自身存在,或者说跟舆论唱反调。

具体而言,也就是在指挥舰队作战的时候,他会表现得较为低调,在前期往往会以被动防守为主。

可问题是,他在根本上,其实更愿意获得承认。

如此一来,就会在局面出现转变,或者说时机成熟之后转被动为主动,通过一场酣畅淋漓的进攻来取得最后的胜利。

不管怎样,白华伟是一个很在乎面子的人。

说得好听一点,也就是拥有很强的荣誉感。

不止是他,其他出身世家的军人,其实都一样,都非常的爱面子,表现出来就是非常的重视荣誉。

那么让他回去,率领总共拥有5艘航母的2支特混舰队,在敌人已经登陆中转岛的情况之下,跟同样只有5艘航母,也是2支特混舰队的纽兰舰队对峙,绝对是一件很丢面子,甚至可以说是颜面无存的事情。

打消耗战,谁不会?

别说是白华伟,白止战的小儿子,随便找一个从帝国海军学院毕业的少尉军官,也能指挥这样的战斗。

难的,其实是以少胜多,是出奇制胜,是以极小代价去战胜强大对手。

白止战之所以是帝国海军的军神,是得到全世界承认的不败战神,就是因为他打过无数场这样的战斗,而且无一例外的全都取胜。哪怕在同一时代,最接近于他的刘向真,也算不上是无敌。

正是如此,白华伟始终都没有考虑退回去打消耗战。

也不需要考虑,真的到了别无选择的时候,白华伟自然会这么做。

其实,白华伟一直在考虑的,仍然是对手,也就是纽兰舰队的指挥官。

虽然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之后,纽兰海军几乎是全军覆灭,过了差不多20年才稍微恢复一点元气,而且在整个后大战时期都没什么惊人的表现,最具有代表性的,也就是运载陆战队去推翻1个连正规军都没有的加勒比国家的政权,但是做为濒临两大洋,还远离世界岛的国家,纽兰共和国拥有发展海军所需要的全部条件,也有发展海军的基础,比如在陆地强国很罕见的海军人才。

在根本上,其实是以海洋为主的军事思想。

正是如此,纽兰海军其实一直不缺乏将才,特别是在少壮派军官当中,几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几名杰出才俊。

其实,当初跟白止战鏖战的斯普,也是少壮派军官出身。如果不是“20年休战期”,斯普至少会以海军少将的身份登场。事实上,白止战也是受此影响,在大战爆发的时候仅仅是海军准将。

如果拿军衔去衡量对手,那就是低级错误。

现在的纽兰海军里,确实有几个才能出众的少壮派军官,而且是各有千秋。

那么,到底是谁在指挥纽兰舰队?

第503章 骚扰袭击第444章 一无所获第574章 难题第193章 挑拨离间第116章 快马加鞭第525章 晴天霹雳第33章 踹门之战第208章 隔壁的老王第133章 内在关系第275章 齐头并进第72章 最后一炮第113章 发现平顶船第299章 轮换部署第604章 皇权与相权第301章 错乱的步点第421章 “宰相”出击第398章 全是佯攻第141章 一吐为快第211章 这就是兄弟第561章 顾虑成真第96章 战略收缩第278章 外强中干第469章 倍感压力第96章 战争机器启动第161章 未战先怯第568章 围困战第471章 寸有所长第258章 广阔胸怀第333章 关键情报第23章 灭顶之灾第621章 陨落的统帅第315章 重编的航空兵第233章 群龙无首第123章 “加禾”暴毙第585章 立足点第280章 不安因素第57章 进退失据第255章 眼高手低第103章 祸不单行第362章 战斗结束第192章 时过境迁第83章 不期而遇第330章 向前或向后第67章 犀利无匹第27章 悬而未决第2章 海陆双强第249章 洛福斯的号召第530章 求稳第323章 死缠烂打第113章 发现平顶船第272章 立体登陆第262章 皇室的别宫第383章 玉石俱焚第115章 统帅之才第99章 半支舰队第19章 一惊一喜第476章 准备阶段第41章 天赋的天花板第586章 精确轰炸第180章 赶尽杀绝第420章 第三套方案第509章 目标明确第169章 第三只眼睛第143章 黄粱一梦第202章 释怀第313章 司令官就位第374章 不是好事第380章 鬓角生白发第63章 妙招第594章 折中方案第351章 出谋划策第192章 时过境迁第213章 恐怖的潜力第533章 变通之法第76章 煎熬第36章 别人买单第66章 装甲反击第361章 完美的表演第560章 虚晃一枪第402章 厉害的对手第574章 难题第353章 快准狠第171章 引领潮流第61章 似曾相似第388章 早有预谋第42章 戛然而止第90章 绝对主力第542章 联席会议第261章 痛下血本第286章 私下的讨论第7章 无知无畏第115章 争分夺秒第412章 妄想的和平第48章 一锤定音第244章 油船挨炸第172章 死得悄无声息第400章 误判敌情第276章 对牛弹琴第209章 生不逢时第579章 大胆猜测
第503章 骚扰袭击第444章 一无所获第574章 难题第193章 挑拨离间第116章 快马加鞭第525章 晴天霹雳第33章 踹门之战第208章 隔壁的老王第133章 内在关系第275章 齐头并进第72章 最后一炮第113章 发现平顶船第299章 轮换部署第604章 皇权与相权第301章 错乱的步点第421章 “宰相”出击第398章 全是佯攻第141章 一吐为快第211章 这就是兄弟第561章 顾虑成真第96章 战略收缩第278章 外强中干第469章 倍感压力第96章 战争机器启动第161章 未战先怯第568章 围困战第471章 寸有所长第258章 广阔胸怀第333章 关键情报第23章 灭顶之灾第621章 陨落的统帅第315章 重编的航空兵第233章 群龙无首第123章 “加禾”暴毙第585章 立足点第280章 不安因素第57章 进退失据第255章 眼高手低第103章 祸不单行第362章 战斗结束第192章 时过境迁第83章 不期而遇第330章 向前或向后第67章 犀利无匹第27章 悬而未决第2章 海陆双强第249章 洛福斯的号召第530章 求稳第323章 死缠烂打第113章 发现平顶船第272章 立体登陆第262章 皇室的别宫第383章 玉石俱焚第115章 统帅之才第99章 半支舰队第19章 一惊一喜第476章 准备阶段第41章 天赋的天花板第586章 精确轰炸第180章 赶尽杀绝第420章 第三套方案第509章 目标明确第169章 第三只眼睛第143章 黄粱一梦第202章 释怀第313章 司令官就位第374章 不是好事第380章 鬓角生白发第63章 妙招第594章 折中方案第351章 出谋划策第192章 时过境迁第213章 恐怖的潜力第533章 变通之法第76章 煎熬第36章 别人买单第66章 装甲反击第361章 完美的表演第560章 虚晃一枪第402章 厉害的对手第574章 难题第353章 快准狠第171章 引领潮流第61章 似曾相似第388章 早有预谋第42章 戛然而止第90章 绝对主力第542章 联席会议第261章 痛下血本第286章 私下的讨论第7章 无知无畏第115章 争分夺秒第412章 妄想的和平第48章 一锤定音第244章 油船挨炸第172章 死得悄无声息第400章 误判敌情第276章 对牛弹琴第209章 生不逢时第579章 大胆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