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八章

“其实,咱们从日常李家与明家的生意发展,就可以看出来,李家,从来没有断过与明中信的联系,只不过,他们做得隐秘,所以才不被人知,但种种迹象表明,这两家从来就没有断过联系!”

这下,大家没有了异议,毕竟,这些事情其实都有蛛丝马迹可以探寻,他们也并非笨人,稍加思索,自然能够觉察到这些。

“当然,我说这些,并不是想说李家与明家的关系,而是说,这李家从来就没有与明家断过联系,那么,刘大夏就可能是李家与明家联系的纽带!那么咱们再细思一下,这刘大夏前去明家真的就只是报信吗?”

这个问题谁也没办法回答,只因为,根本就没有依据,大家只能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李侍郎看看谢迁,不再卖关子,沉声道,“刘大夏在如此敏感之时,前去明宅,必然有他心思关切之事,下官认为,刘大夏绝非为的向明中信示警!”

这下,大家真是无比信服,毕竟,谁也不是傻子,在这样的时间,刘大夏如果只是示警,根本用不着自己前去,但他们也很是好奇,这刘大夏的来意!

“云起,你究竟有何判断,但讲无妨!”谢迁此时也是心中喜悦,毕竟,自己的阵营中出现一位有才之人,那可真是可喜之事啊!相应地,他的称呼也变了,直接就亲昵地将李侍郎的字叫了出来。

霎时间,大家的面色骤变,这般亲昵的称呼,他们可从来没有过,如此殊荣,只怕这李侍郎已经入了谢阁老的法眼了,从今以后,只怕这家伙就会青云直上,受到阁老的提携了。

他们岂能不羡慕异常!

李侍郎也是精神一振,不容易啊,自己此番一顿表现,不就是为的获得谢阁老的青睐吗?如今心愿得偿,他自然是欣喜无比,但他知道,此时不是得意之时,毕竟,如果自己接下来的言论无法获得谢阁老的首肯,之前的一切也就付诸流水了。

此时他可不敢再大意,面色一沉,心思一正,凝神道,“回禀阁老,下官认为,那刘大夏此去明宅,一则乃是向明中信示警,不能得意妄行。”

这一点,自然不用他说,大家心知肚明之事。

“二则,那刘大夏只怕是相劝明中信,要低调一些,只怕也是想与明中信商议,今后要如何应对这复杂的局势!”

复杂的局势?谢迁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却很好地被他隐藏了起来。

“现在这复杂的局势就是,虽然太子殿下此举令大家感觉到了他对明中信的厚爱之情,但同时,只怕也为明中信惹来了大祸!”李侍郎目光一凝,沉声道。

当然,他此时的目光可是看着谢迁的,毕竟,此言乃是他最终的论断起点,必须得到谢迁的认可,才能继续,他自然重视无比。

然而,此时的谢迁却是面泛笑容,微笑不语,并不表态。

李侍郎一时间,心中有些失落,毕竟,他没有看出来,谢阁老是否赞成他的想法,但他此时却骑虎难下,不得不说,只能静待自己的想法被谢阁老认可了。

“这大祸,就是,一切朝堂之中大臣们的子弟有资格成为太子伴读之人,必将会将明中信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毕竟,今日这无可比拟的殊荣令得大家明白,在太子心中,明中信就是太子伴读的第一人选。如果他不倒,绝对没有人能够赢得太子的垂青!故此,明中信在得到殊荣的同时,也得到了一个天大的祸患。”

大家同时心中一震,毕竟,此点乃是大家公认的!但被他侍郎说出来,也是心惊不已。

要知道,朝堂之中,有资格成为太子伴读的大臣子侄可是太多了,这股势力如果发力,绝对能够将明中信撕成碎片。

眼前就有一位,那就是谢阁老,毕竟,谢家子弟甲天下,才能是众所周知的,而谢阁老也一直致力于推荐自己的子侄侍候太子,但一直未获得太子的认可,陛下也就一直拖着此事,现在却被人捷足先登,任谁也无法忍啊!

然而,谢迁却是云淡风轻地看着李侍郎,缓缓点头,表示认可。

虽然他的动作极其地轻微,但李侍郎却如同打了鸡血一般,语气瞬间变得激昂起来,“这个祸患虽然一时间不会暴发出来,但是,如果有个契机,必然是如洪水一般,将明家冲得片瓦不剩!”

众人纷纷点头。

“故此,刘大夏必然是前去提醒明中信,这些殊荣之后藏着的危机。只怕他顺便也为明中信找到了一些应对之法。咱们不得不防啊!”

谢迁此时却不再点头,反而是皱眉思索。

李侍郎却不敢停顿,毕竟,自己已经为大家起了头,如果不将话说完,只怕一些重要的点众人也会想到,如果由别人说出来,只怕自己此番表现也就付诸流水了。

“我相信,刘大夏的应对之法,不过也就几种而已。”

这下,谢迁又将目光投向了他,显然,在等着他将这些应对之法道出。

李侍郎自然不会藏着掖着,沉声道,“一,只怕刘大夏会劝明中信向陛下请辞,以退为进,试探陛下的心中所想。”

谢迁目光一凝,看了一眼他,不再言语,继续听着。

www●тт kдn●C〇

李侍郎精神一振,继续,“二,刘大夏会与明中信相商,通过李东阳的影响力,向陛下试探此番太子所为造成陛下心中的意愿。”

“三,也许,明中信会意气用事,拒绝刘大夏的好意,一心要入东宫,二人谈崩。但这种可能不存在,毕竟,明中信在云南赈灾除疫之时表现出来的智计,绝对不会意气用事,最大可能,也不过是不听从刘大夏之言,一意孤行罢了。”

“四,刘大夏也许会劝明中信乘势而为,动用现在的所有相关势力,尽力为他入东宫说服陛下,坐实东宫伴读之责,到时,即便大家再想有所动作,只怕也已经迟了。这,应该是最最上策!”

说完这些话,李侍郎望着谢迁,等候评判。、

谢迁却是轻叹一声,缓缓言道,“云起所言句句在理!”

这一句话,令得李侍郎喜形于面,躬身称谢。

而众人却是面如土色,通过李侍郎的一般分析,大家早已经想到了这些,但却没机会说出来,毕竟,李侍郎当面,必须让人家说完啊!但人家说完之后,又还有咱们什么事呢?

这家伙,真真是好命啊!众人心中暗恨。

“不过”谢迁此二字出口,峰回路转,大家瞬间面色一变,眼中闪过一丝喜悦,谢阁老此言,必然是对李侍郎的判断有所保留,且听听谢阁老的论断。

不由得,大家尽皆将注意力投注在了谢阁老身上。

而李侍郎就如同从空中掉下来一般,瞬间面如死灰,绝望地看向谢迁,他心中知晓,谢阁老既然有这不过二字,必然是否认了自己的论断,完了,此番完了!本来,冒着得罪同僚的危险,一番表态,将此言道出,却未料想到,还是错的!不对啊!依事情而言,自己的论断绝对没错啊!

“云起啊!你的论断没问题,但是,却有一点,你算错了!”谢迁望着李侍郎,语重心长道,“你算漏了明中信的性情。”

李侍郎一怔,但却张嘴要辩驳,然而,谢迁却是举手拦住了他,继续道,“你且不用说,我知道,你之前已经算到了明中信的性情,认为他不会意气用事,最大可能就是联系一应势力,争取这个东宫伴读之责。但这却是错误的!”

谢迁的一锤定音令李侍郎面如土色,自己算漏了?

大家却是如释重负,原来,这李侍郎也没有获得谢阁老的垂青啊!这就好,这就好!

这,就是人性,他们无法获得谢迁的欣赏,也不希望有人获得,典型的小人心态!

谢迁望着面如土色的李侍郎,笑笑,“其实,你错就错在,没有将明中信所有的事联系在一起,将他看得太过简单了!”

哦!李侍郎一听,眼中精芒一闪,自己看得太简单了?不由得,他将目光投向谢迁,一躬身,“还望谢阁老指教!”

谢迁笑着点点头,“孺子可教也!”

这下,众人面色就是一变,原来,李侍郎这小子还是得到了谢阁老的好感了!否则,绝不会说出这几个赞美之言的。不由得,他们又羡又嫉地望向李侍郎。

但此时的李侍郎的注意力却尽数投在了谢阁老的话语之中。

“其实,明中信此人看似胆大包天,但却是走一步看几步之人,从他进入京师立足以来的所作所为就能够看出来。”

李侍郎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谢迁看着他,缓缓点点头,“你且细想想,明中信入京师以来,可有行差踏错一步?”

未等大家回想,谢迁继续道,“明中信所有的行动其实都是有预谋的,他一步步,从结识那些势力,再到生意的发展,一步步,他都算计无差,而且,他缓缓侵占着大家的生意份额,虽然那些生意看上去皆是有些冒险,而且,好似要将人得罪死一般,但其实,那些大族的生意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有,也不过就是那几个青楼而已。但在寿宁候的帮助之下,那些又不算什么了!再有,他的手法新奇,在大家刚开始看来,根本就构不成威胁,一时大意,就让他迅速地扩张了。这,也就是他的心计。而那些能够惊动各大势力的生意,他却又分别与各大势力合作,令大家无从下手阻止,在犹豫之时,他们的生意却又更加迅速地扩张,令大家措手不及,待反应过来,却被他已经将份额占用了,后悔无用!”

“而他在犯了众怒之后,当机立断,乘李东阳提出来的南下赈灾之机,直接放出赈灾除疫之法,令他的南下之行成行。顺便,也躲过了众势力对他的围剿,这可真是一石二鸟,更甚者,不知何时,他居然在不知不觉当中与太子有所交集,为今日的太子伴读埋下了伏笔。真是太会算计了!”谢迁赞叹不已。

众人细思,还真是如此!

“即便是与王守仁直接下云南之际,他也反客为主,名为保护王守仁,令其变服南下,躲过了弥勒会的围剿。但是,明中信却是在明面,以钦差的身份维护着那些关系,吸引着那些危险。虽然当时大家并不知晓明中信变服扮钦差,但是,现在为何大家都知晓了,而且,一应人等,包括咱们对明中信尽皆感觉到了他的无私以及英勇,却不知,这些皆是他的算计,要知道,他的那些武器如果早一日拿出来,王守仁用得着变服南下吗?他又如何表现?但在王守仁南下之后,他却借着王守仁的名义,行使着钦差的权利,这也令得他获得了魏国公以及南京朝廷各部的好感。虽然当时是以钦差的名义实施,但时至今日,大家却知晓,一切事务皆是他所为。那么,那些对钦差的好感瞬间转移到了他的身上。他获得了如许多的政治资源以及好感。说来,此次南下却也是他得到了最大的收获。相信这些皆在他算计当中,如此智计,真是可惊可怖啊!”

“试想,如此多智近乎妖之人,他的那些伴当如何不知晓,刘大夏岂能不知晓?!”谢迁看看看李侍郎,沉声问道。

李侍郎面如土色,点头认可,这一切,都是事实,他也无从辩驳。

“而刘大夏既然知晓这些,那么,他为何还要向明中信示警呢?”这句话,谢迁是看向大家的,“你们之前认为,刘大夏乃是向太子谄媚,此话你们真的是这样认为的吗?”

大家面色沉沉,显然,之前是有些私心,但现在既然谢迁问出,他们岂能违背自己的心意,乱讲。

“你们知晓,刘大夏的为人,他岂是谄媚之人,但你们为何要如此诋毁于他?在我想来,不过是想在我面前博得一些好感罢了!你们以为我不知晓?”谢迁满面正色,拆穿了大家的小心思。

第一百八十八章 品酒轶事第八百零九章 御书房奏对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痞生事第五百五十二章 转轮殿异变第八十四章 两败俱伤第二百零五章 县衙议灾第一百四十二章 回文诗作第二百七十一章 府尊摊牌第四百五十七章 底细暴露第七百七十七章 局势变幻第五十四章 重临学堂第二百二十八章 知县定计第一百九十八章 士商皆惊第二百一十七章 小丫醒转第二百九十一章 品评画作第七百零四章 勾心斗角第七百四十六章 宜良激战第二百二十三章 府粮出事第九百四十四章第七百二十四章 铁骑冲杀第五百七十九章 分析局势第五章 生意规划第五百二十九章 因祸得福第十章 寻奸溯源(一)第七百九十章 明家接应第七十九章 衙卫碰头第四百八十七章 各方疑惑第七百七十九章 中信遭劫第一百九十章 神识疗病第四百三十八章 变故突生第一百八十八章 品酒轶事第二十七章 学堂授课(一)第七百四十六章 宜良激战第七百六十一章 鲜血狂喷第六百四十六章 骇人杀局第六百一十四章 茶肆获信第二百二十二章 相互切磋第四百二十二章 震撼压轴第七百一十九章 中毒再爆第四百六十七章 正式开业第八百五十七章第七百六十一章 鲜血狂喷第二百零四章 灾民忽到第六百五十七章 阻击贼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环采阁开张第八百五十二章第八百七十三章第四百零四章 见寿宁候第八百九十三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场发案第三百六十六章 近乡情怯第三百四十七章 中信露底第四百二十章 震撼演出第六百一十七章 火马施威第五十章 酒楼开业(四)第二百一十四章 治疗小丫第一百七十四章 扫兴而归第八百五十五章第四百四十八章 大获全胜第九百七十二章第九百一十一章第九百三十一章第四百九十九章 各方反应第一百八十四章 二老斗嘴第二百四十二章 劫匪退去第九百九十章第四百七十七章 少年游阁第六百四十六章 骇人杀局第四百六十章 再露技艺第二百七十一章 府尊摊牌第五百九十二章 言传身教第一百一十二章 县试开考第四百五十七章 底细暴露第五百零二章 二人同台第九百七十九章第七百六十二章 贼寇退兵第三百二十八章 启程返乡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老劝戒第六百八十六章 惨痛经历第八百七十三章第九十四章 师爷吹牛第九十八章 琼林出世第八百四十一章 应援出发第八百六十六章第四百零二章 落脚京师第二十二章 魂识相逢第九百六十九章第九百四十九章第六百六十六章 调虎离山第八百八十六章第三百三十一章 中信诊病第五百八十八章 临行安排第九百零八章第二百八十九章 开始作画第二百四十八章 马良拜见第八百九十五章第一百九十三章 灾民将到第一百三十三章 临行布置第七百八十一章 进退两难第三百四十五章 为子分析
第一百八十八章 品酒轶事第八百零九章 御书房奏对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痞生事第五百五十二章 转轮殿异变第八十四章 两败俱伤第二百零五章 县衙议灾第一百四十二章 回文诗作第二百七十一章 府尊摊牌第四百五十七章 底细暴露第七百七十七章 局势变幻第五十四章 重临学堂第二百二十八章 知县定计第一百九十八章 士商皆惊第二百一十七章 小丫醒转第二百九十一章 品评画作第七百零四章 勾心斗角第七百四十六章 宜良激战第二百二十三章 府粮出事第九百四十四章第七百二十四章 铁骑冲杀第五百七十九章 分析局势第五章 生意规划第五百二十九章 因祸得福第十章 寻奸溯源(一)第七百九十章 明家接应第七十九章 衙卫碰头第四百八十七章 各方疑惑第七百七十九章 中信遭劫第一百九十章 神识疗病第四百三十八章 变故突生第一百八十八章 品酒轶事第二十七章 学堂授课(一)第七百四十六章 宜良激战第七百六十一章 鲜血狂喷第六百四十六章 骇人杀局第六百一十四章 茶肆获信第二百二十二章 相互切磋第四百二十二章 震撼压轴第七百一十九章 中毒再爆第四百六十七章 正式开业第八百五十七章第七百六十一章 鲜血狂喷第二百零四章 灾民忽到第六百五十七章 阻击贼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环采阁开张第八百五十二章第八百七十三章第四百零四章 见寿宁候第八百九十三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场发案第三百六十六章 近乡情怯第三百四十七章 中信露底第四百二十章 震撼演出第六百一十七章 火马施威第五十章 酒楼开业(四)第二百一十四章 治疗小丫第一百七十四章 扫兴而归第八百五十五章第四百四十八章 大获全胜第九百七十二章第九百一十一章第九百三十一章第四百九十九章 各方反应第一百八十四章 二老斗嘴第二百四十二章 劫匪退去第九百九十章第四百七十七章 少年游阁第六百四十六章 骇人杀局第四百六十章 再露技艺第二百七十一章 府尊摊牌第五百九十二章 言传身教第一百一十二章 县试开考第四百五十七章 底细暴露第五百零二章 二人同台第九百七十九章第七百六十二章 贼寇退兵第三百二十八章 启程返乡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老劝戒第六百八十六章 惨痛经历第八百七十三章第九十四章 师爷吹牛第九十八章 琼林出世第八百四十一章 应援出发第八百六十六章第四百零二章 落脚京师第二十二章 魂识相逢第九百六十九章第九百四十九章第六百六十六章 调虎离山第八百八十六章第三百三十一章 中信诊病第五百八十八章 临行安排第九百零八章第二百八十九章 开始作画第二百四十八章 马良拜见第八百九十五章第一百九十三章 灾民将到第一百三十三章 临行布置第七百八十一章 进退两难第三百四十五章 为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