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九章

“行了,宗叔,中信有分寸,咱们还是想想,如何能够确保中信南下安全吧?!”明中远插言了。

“废话!你懂什么?!”明有仁怒了,一挥袖子,狠狠瞪了明中远一眼。

明中远有些委屈,咱不过是说实话啊!你什么时候见中信改变主意了!自己一则是茬开话题,一则是给你台阶下啊!这般不领情!咱真是有苦在心口难开啊!

“无论如何,你不能去,即便有这些理由,但你这支明家独秀不能身涉险地!”明有仁却是不理会他,直接冲明中信道。

明中信苦笑不已,望着执拗的明有仁心中有些感动,然而,一直以来皆有自己的主意,他岂能被明有仁说服!况且,他有不得不南下的理由!虽然这个理由不能说!

“宗叔,相比于明家的前程,中信一人的安危并不是最重要的,而且,中信有南下的经验,况且还有禁军护卫,此番必然不会如之前一般,且请放宽心!”为今之计,也只能规劝了,他总不能按倒明有仁来一番以力服人吧!

“不行,即便是明家的基业在京师毁于一旦,我也坚持!无论如何,我不能让你涉险!”明有仁却是不信,满脸坚定地要阻止明中信前往南疆。毕竟,之前那次都差点把他吓死,如果不是明中信福大命大,只怕已经成了黄土一坯了!想想都后怕,他岂能让明中信再行涉险!

明中信苦笑不已,再环视大家一眼,却发现,他们居然也是满脸的同意之色,皆不同意明中信前往南疆。

陆明远轻叹一声,“中信啊!还是我去为你说项一二,此次,就不用去了!”

明中信却是目光坚定地望向陆明远,摇头道,“不,中信必须去!”

“为什么?”陆明远不自禁问道。

明中信摇头道,“其中缘由,恕中信不能说,但中信必须去,否则,明家只怕会面临更大的灾祸!”

“难道”陆明远突然面色一变,眼中闪过一丝精芒,随即一丝恍然闪过。

“陆先生,你猜到了中信必须南下的理由了?”明有仁不自禁问出了口。

要知道,大家本来就对明中信此时的坚定感到万分不解,虽然前面他说的理由异常的冠冕堂皇,但大家总感觉到一些言不由衷,此时见陆明远的表情,显然猜到了原因,自然甚是好奇。

陆明远苦笑不已,看看大家眼中的期盼,无奈之极,知晓不说不行了,只能沉声道,“陆某认为,中信必然是忌惮那暗中的势力,相信这也是他一直以来安排布置后路的原因!”

话中之意并没有说完,他认为,明中信必然是怕那暗中的势力殃及池鱼,令明家毁于一旦,才这般出走的!

然而,他不说,大家就不知晓吗?几位聪明人立刻猜到了其中的缘由,原来,明中信是怕牵累咱们啊!

明中信看看大家的表情,知晓他们误会了,不过,这误会也好!只要他们同意自己离京就好!

“中信,如果实在不行,咱就回山东行省!”明中远不由得建议道。

明中信苦笑一声,还未等他说话,明有仁就是一个暴栗,“笨蛋,中信既然怕拖累咱们,那山东行省岂不是还有老夫人,他难道就不怕牵累老夫人吗?”

明中远一听,自然知晓自己这个暴栗吃得不亏,谁让自己不动脑筋呢!

“行了,中信又不是一去不回,这远不到生离死别的时候,中信的本事你们又不是没见过,大家放心,中信去去就回!定然保证自己全须全尾的回来!”明中信知晓大家误会了,但这误会还真是个好挡箭牌,笑笑,将错就错道。

坐实了自己等人的猜测,大家心中难受,但此番却也没什么说的了,既然如此,相信中信已经下了决心,一直以来,他就是如此,什么事都放在心中,一切问题自己扛,此番只怕也是如此!

况且,如果明中信身处军中,有禁军护卫,只怕比在明家更安全吧!大家心中尽数想通了,反而希望明中信就此离去,这也算是对他的保护了!

“那就将学员们尽数带去,也好护卫你的安全!”明有仁眼中闪烁,沉声道。

既然大家猜到了缘由,自认为,此时让明中信前去军中,是最佳出路!

而且,有这位明家长辈出面,大家自然不再说什么。但他们终究不放心,这个意见却是统一的,就是让所有的会武的学员护卫他左右。

明中信点点头,笑着应道,“自然可以,中信也不想早早地送命啊!”

此言虽是开玩笑的,但大家却笑不出来,毕竟,此番被逼离开,再见是否有日,大家谁也不知晓,而且,大家已经了解到明中信即将面临的恶劣局势,无伭如何不放心啊!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一切以明中信的安危为主吧!

此事已定,大家自然是行动起来,为明中信出行做准备。当然,最主要的就是明中信对明家在京师的各项生意如何运作,有之前的底子,明中信自然是进一步完善,务必将事务安排得万无一失。

而此时的刘大夏却是已经入了宫中,接受了任命,重归朝堂。

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重回朝堂居然是在这种情势之下,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自然是干劲十足,更何况,听说还有明中信那小子在军中辅佐自己,就更没问题了!

至于他自身的病痛,有明中信这个神医在,自然是毫不担心!更何况,自己的病早已经被明中信治得好了九成,剩下一成不过是年老体衰造成的,有明中信在,调理一番,适应这颠簸之旅自然没问题!

更可以护卫明中信周全,自然是乐见其成!只因为,他也知晓,明中信那暗中的敌对江湖势力,之前息与老李头还在想找机会维护于他,一直觉得没有头绪,此番在军中,自然是由自己说了算,这小子也就跑不掉了!一举两得!漂亮!

一个朝廷的行动是迅速的!更何况此事事关江山社稷,朝廷的运作自然是神速,三日之间,军力、将领、后勤等一应事务尽数准备齐全!就等上路!

相应的,这几日明中信日夜不停地召集所有明家集团的人员势力进行安排,进行了妥善安置。

一个黄道吉日,一队人马悄然出了京师,直奔南疆。

弘治率领文武百官立于城头,望着远去的人马,目光之中充满了期盼与一种莫名的忧伤。

而奇怪的是,一应众人居然皆是便服,无一人身穿朝服。

“牟卿,那暗中的江湖势力可查探清楚?”突然,弘治问道。

“陛下,一无所获!”牟斌上前一步,拱手回道。

弘治眉头微皱,瞅了一眼牟斌,牟斌身体一个激灵,变得更加恭敬,却不敢言语。

“去查查,消息是否走漏!务必保证封锁此消息,不得让京师动荡!”弘治话峰一转,吩咐道。

“诺!禁军是分批悄悄出京的,而且皆进行了化妆,无人注意!”

“那也不得掉以轻心!”弘治沉声道。

“诺!”牟斌战战兢兢应了一声。

“对了,明中信带了何人入军中?”弘治沉吟片刻,轻声问道。

“只带了一应学员!”

“真的?”弘治眼睛一缩。

“臣不敢歁君!”牟斌一个激灵,连忙躬身道。

弘治缓缓点点头,若有所思。

“刘卿,你说,此番安排是否有些失当?”突然,弘治停止沉思,转而冲旁边的刘健道。

刘健心中瞬间了然,安慰道,“陛下也是为的京师的安定,祸水东引之计确实妙!”

“但是,这可是援军啊!如果真的在军中出事,南疆叛乱之事要如何应对?”弘治沉声问道。

“相信那些江湖中的家伙定然不敢在军中捣乱,所能运用的手段无非是暗杀而已,有刘大人在,定然不至于军中生乱!”刘健自然地回道。

“嗯!”弘治默默点头,不再言语。

李东阳却是在旁暗暗生着闷气,这些事情内中情事他自然是一清二楚,然而,他却也无法帮得上忙,只能眼睁睁看着明中信被安置于南下军中,虽然有些手段安置,但也不保险啊!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自然,旁边的谢迁将这一切看在眼中听在耳中,却是暗暗偷笑,虽然明中信的官职待遇他无法尽数阻拦,但他也知晓了明中信的处境不妙,再有陛下与刘健的对话,他心中得意,此番明中信内忧外患齐聚,到时,能否回京还无法确定,自然更无法阻挠自己对明家进行打压,绝不能给明家以喘息之机!

不提众人的各怀心思,单说这一支军队,晓行夜宿,日夜兼程,赶往南疆。

“报!”这一日,大军正在休憩,突然,军帐之外突然传来探报。

“进!”刘大夏坐于中军大帐,沉声道。

自然有探子将战报投入中军大帐。

“刘大人,战况如何?”旁边一位青年人问道。正是那王守仁。

“唉,真是作孽啊!”刘大夏摇头叹息,将手中战报递给王守仁,“王佥都御史,你且看!”

大明都察院置,分左、右,正四品,位次于正三品之左、右副都御史。大明将前代的御史台改为都察院,都察院级别与六部相同。主要负责官员为左右都御史二人;左右副都御史二人,左右佥都御史四人。都察院左右都御使及六部尚书均为二品。下设监察御史分掌地方监察,每布政司置一道,以其名名之。数量随布政司的增减而增减,最后确定为十三道。各处理本布政司及代管在京各衙门行政监察事务。监察御史,正七品,每道七至十一人,编制一百一十人,时有增减,或缺员。左右都御使正二品。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左右佥都御使,正四品。

王守仁此番被任命为了佥都御史,正四品。随同刘大夏一同南下平乱。

王守仁接过战报,低头观看,不自觉念了出声,“宁王朱宸濠,以李士实、刘养正为左、右丞相,以王纶为兵部尚书,集众号称十万,并发檄各地,指斥朝廷。又以其部将守南昌,自率舟师蔽江东下,已经略九江、破南康,不日就会出江西,率舟师下江,攻安庆,欲取南京。”

安庆,位处南京上游门户,自古沿长江而下用兵者,若攻取安庆,南京必是囊中之物。故此,刘大夏才长叹不已。

明中信不由得接过了王守仁手中的战报,低头观瞧。

“刘大人,此事不必叹息啊!”王守仁却是笑道。

“怎么?”刘大夏一愣。

“刘大人,你难道没有看到这份战报吗?”说着,王守仁将战报最下面的一份递给刘大夏。

刘大夏惊疑地接过战报,低头观瞧,面色逐渐露出了喜色,最后,一拍大腿,连连叫好,“好,好,真乃人才啊!”

与此同时,他怪异的眼神望向了明中信。

明中信更加是面露怪异之色,什么人能够被刘大夏称为人才?还有,为何刘老这般看我?

好在,刘大夏直接将战报递向了明中信。

明中信接过来一看,哟,眼中闪过一丝惊奇。

却原来,战报上言明,“此前,宁王以其部将守洪都,自率舟师蔽江东下,已经略九江、破南康,不日就会出江西,率舟师下江,攻安庆,欲取南京。然而,突然,洪都的街头巷尾墙壁上出现了许多份告示,具体内容居然是:钦差王守仁携监军明中信奉命率领四万禁军,魏国公徐俌率领南京左军四万军士,另命云南沐勋率部所属,共计十六万人,分进合击,平定叛军,沿途军民务必妥善接应,延误军情者军法从事!宁王获悉,大惊之下迅速返回了洪都(今南昌),不敢再出江西!”

怪不得王守仁这般淡定,刘大夏如此怪异的表情。

毕竟,此信之中居然提到了王守仁与明中信,还拖延那宁王不敢出洪都。

明中信不由得满面惊奇,这告示出现得可真是太是时候了!是何人张贴此告示的?这效果不要太好了!这样的话,至少拖延了宁王十日,这时间可太过珍贵了!

第三百八十六章 陵县布局第三百一十二章 宴请乡邻第十五章 琐事繁多第八百一十五章 小瑾子登场第三百七十章 治疗明兴第五百四十二章 策论皆优第四百零五章 说服寿宁候第五百三十三章 合作重启第八百六十三章第九百八十四章第四百八十八章 风起云动第八百三十二章第二百五十章 兄弟定交第六百七十二章 诡异消失第四百三十七章 风云欲动第四百九十六章 张亮出谋第二百一十六章 中信脱身第八百一十六章 诡异平静第六百六十一章 苏州卫围第五十六章 提升士气第九百三十七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府试放榜第五百七十一章 学员发威第八百章 中信回京第五百八十二章 禀明命案第一百九十二章 学堂扩充第九百一十六章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老离去第七章 布局生意(一)第八百四十二章第四百四十章 突如其来第八百六十一章第九百三十章第四百三十八章 变故突生第六百九十八章 初见书吏第一百八十六章 诊断疾症第九百二十六章第一百零五章 中信赠诗第四百六十九章 府尹审案第六章 忽悠账房第六百八十四章 互诉遭遇第三百零八章 旁敲侧击第四百八十六章 积极应对第六百一十一章 束手就擒第八百五十章第九十九章 景泽离去第六百七十五章 查探踪迹第九百二十三章第九百零六章第五十三章 酒楼开业(七)第四十七章 酒楼开业(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唇枪舌剑第一百二十九章 神识试验第五百九十九章 中信出手第六百四十三章 束手无策第六百五十五章 反伏击第七百零三章 宜良城中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场完结第四百二十章 震撼演出第二百七十五章 十万抽奖第四百八十六章 积极应对第八百六十二章第六百九十一章 瘟疫爆发第三百一十一章 回转客栈第八百四十五章第四百零一章 分说关系第一百一十一章 县试来临第八百一十七章 二老思谋第四百八十八章 风起云动第九百七十二章第四百四十九章 东阳谈秘第九百五十六章第七百八十三章 中信昏迷第七百九十九章 京师在望第一百四十五章 老人训子第一百零八章 萧森败退第二百二十二章 相互切磋第八百四十章 前因后果第五百一十二章 中信跳脚第八百三十六章 请旨搜府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家评鉴第八百五十二章第二百二十九章 中信定计第六百四十章 于千明悟第五百七十二章 暗箭难防第八百一十三章 应对布置第二百四十一章 劫匪中招第七百八十二章 中信醒转第一百零四章 一题三诗九百四十一章第四百七十九章 第二次接触第四百二十七章 绸缎庄赠票第七百九十章 明家接应第九百一十九章第三百四十五章 为子分析第八百二十三章 三家争抢第四百八十九章 应对安排第四百七十一章 错综复杂第二百七十三章 条件谈妥
第三百八十六章 陵县布局第三百一十二章 宴请乡邻第十五章 琐事繁多第八百一十五章 小瑾子登场第三百七十章 治疗明兴第五百四十二章 策论皆优第四百零五章 说服寿宁候第五百三十三章 合作重启第八百六十三章第九百八十四章第四百八十八章 风起云动第八百三十二章第二百五十章 兄弟定交第六百七十二章 诡异消失第四百三十七章 风云欲动第四百九十六章 张亮出谋第二百一十六章 中信脱身第八百一十六章 诡异平静第六百六十一章 苏州卫围第五十六章 提升士气第九百三十七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府试放榜第五百七十一章 学员发威第八百章 中信回京第五百八十二章 禀明命案第一百九十二章 学堂扩充第九百一十六章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老离去第七章 布局生意(一)第八百四十二章第四百四十章 突如其来第八百六十一章第九百三十章第四百三十八章 变故突生第六百九十八章 初见书吏第一百八十六章 诊断疾症第九百二十六章第一百零五章 中信赠诗第四百六十九章 府尹审案第六章 忽悠账房第六百八十四章 互诉遭遇第三百零八章 旁敲侧击第四百八十六章 积极应对第六百一十一章 束手就擒第八百五十章第九十九章 景泽离去第六百七十五章 查探踪迹第九百二十三章第九百零六章第五十三章 酒楼开业(七)第四十七章 酒楼开业(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唇枪舌剑第一百二十九章 神识试验第五百九十九章 中信出手第六百四十三章 束手无策第六百五十五章 反伏击第七百零三章 宜良城中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场完结第四百二十章 震撼演出第二百七十五章 十万抽奖第四百八十六章 积极应对第八百六十二章第六百九十一章 瘟疫爆发第三百一十一章 回转客栈第八百四十五章第四百零一章 分说关系第一百一十一章 县试来临第八百一十七章 二老思谋第四百八十八章 风起云动第九百七十二章第四百四十九章 东阳谈秘第九百五十六章第七百八十三章 中信昏迷第七百九十九章 京师在望第一百四十五章 老人训子第一百零八章 萧森败退第二百二十二章 相互切磋第八百四十章 前因后果第五百一十二章 中信跳脚第八百三十六章 请旨搜府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家评鉴第八百五十二章第二百二十九章 中信定计第六百四十章 于千明悟第五百七十二章 暗箭难防第八百一十三章 应对布置第二百四十一章 劫匪中招第七百八十二章 中信醒转第一百零四章 一题三诗九百四十一章第四百七十九章 第二次接触第四百二十七章 绸缎庄赠票第七百九十章 明家接应第九百一十九章第三百四十五章 为子分析第八百二十三章 三家争抢第四百八十九章 应对安排第四百七十一章 错综复杂第二百七十三章 条件谈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