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沈华善回京

经过红袖一事之后,沈宁知道了应南图有了自己的一批势力。可是,为什么当初在安靖会陷入那么危险的局面呢?对此,沈宁猜测或许是因为应南图不曾提防过应贵吧。

红袖身死,五皇子府脱了身,她也感觉有些失望,她没有想到,红袖竟然会那样激烈,总归是人算不如天算。

沈宁的失望情绪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她就变得高兴起来。不但是她,整个沈家,也是一片喜色。虽然还是在为慈懿太后守孝,可是沈府每个人的言行间,都带着笑意。那是因为,沈家之主沈华善就要回到京兆了!

历时一年,沈华善成功治理了台前河道,将被洪水冲断的运河大动脉接了起来,使南北大漕运恢复了正常运转,他带领着徐有贞等人,创下这不世奇功!

如今,他带着这样的治水大功,就要返回京兆了!

沈华善之前就已来信了,说是在中元节就可以回到京兆,台前的工作在中元节之前就可以完全交接了,这令沈家人欣喜异常。接到沈华善的信后。沈俞氏马上就吩咐下人将沈华善的院子整理妥当了,被铺等都是晾晒过了的,摆设的家具器皿都擦了又擦,院子里还增添了不少时令的花草,一切俱已准备妥当,就等着沈华善回来了。

沈则敬和沈则远自然也是万分高兴,虽然沈则敬都年近不惑了,虽然他也是久经官场考验了,可是他还是觉得有父亲沈华善在京兆,就如同有了主心骨!

虽然京兆之中还有老师叶正纯,可是沈家当家之主回来了,感觉还是不一样的,这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安全感!一连几日上朝。沈则敬都觉得极为兴奋。

就连叶正纯,也因为沈华善即将返回京兆感到高兴,这下终于有个人和他抬杠对话了,他终于不用再感叹人生寂寞如初雪了啊。

叶正纯想到自己那个翩翩君子似的徒弟沈则敬和闷葫芦似的女婿张澍,深深叹了一口气。他还要在这两人面前维持形象,倒也不好太过随性而为,还是和沈华善说话自在多了。嬉笑怒骂都得。这才是舒服啊。

在众人殷殷期待之下,七月十三,沈华善带着袁恪真、徐有贞等人,回到京兆了。尚书右丞伍朴芳并工部诸官员亲自在东南城门外迎接沈华善一行。这还是长泰帝特许的,就是为了表示对沈华善的嘉许和看重!

治好台前河道、贯通南北漕运,这可是大功劳!水患向来难治,可是沈华善一行人不仅治理好台前河道,还开创性地提出了置水门、开支河、浚河道的治河三策,为大永其余地方的治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才是他在台前立下的最大功绩!

在太后崩、皇家诸多事情发生之际,有了这样一件大喜事,能冲淡京兆低迷压抑的氛围。实在是太难得!就连几个皇子。都在暗暗庆幸沈华善治水成功,现在长泰帝的心情可谓极之欢喜,对他们也和颜悦色了不少。

没多久,伍朴芳等人就接到了沈华善一行人。仔细算来,沈华善这一行人离开京兆将近一年了。他们在台前河道艰辛的一年。日晒雨淋,又加上一路上赶回京兆,这些人脸色都有风霜之色,看起来颇为疲惫。

疲惫之中,却是更多的是归家的喜悦和完成任务的轻松,终于返回京兆了!终于完成台前治水的任务了!终于不负皇上和百姓所托!这种种的想法交织在一起,袁恪真等人都笑了起来。

伍朴芳的官职要比沈华善要低,他一见到沈华善,便笑意盈盈地迎了上去:“尚书大人一路辛苦了!一路辛苦了!皇上令下官在此等候,请尚书大人直入皇城!”

沈华善拱一拱手,谦虚地说道:“这都是份内事!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幸不辱命。”

一行人进了皇城,往宣政殿走去,沈华善还要向长泰帝述职,之后才能返回沈家。

长泰帝已经在宣政殿等候多时了,对于沈华善在台前治水的成功,他是很满意的。

去年那场洪水对台前河道毁坏之严重,长泰帝是知道一二的,户部侍郎江成海曾多次在御前奏说南北漕运受到的影响,他也先后派了那么多人去台前治水,也没有取得成效,直至沈华善带着治水良人徐有贞去了台前,这才使得治理台前河道一事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早前沈华善奏报的书信上也简单说了治水的过程和进展,现在他返回京兆了,自然也得向长泰帝汇报具体的情况,连徐有贞,也被特许在御前对答。

去年七月,沈华善带着徐有贞等人去了台前,与早在当地的工部侍郎袁恪真汇合。到了台前一看,沈华善才知道水患之严重,台前河道缺口之大,怪不得袁恪真没有任何办法了,这情况实在险峻危急啊。看着那巨大的缺口,沈华善的心止不住地下沉。

在徐有贞的建议下,沈华善暂时停止河工截水和清淤工作,首先做的事情是对地形水势进行了详细查勘,然后他将台前河道的河工、官吏、漕运诸人汇聚起来,让他们说说自己对台前河道的看法。沈华善、袁恪真、徐有贞三人将河工们的说法整理、提炼,在根据台前的实际地形,集思广益之下,才提出了置水门、开支河、浚河道的治河三策,具体采取疏、塞、浚并举的办法,完成了一整套治理台前水道的方案。

这治理方案得到朝廷批准后立即开始实施,沈华善在台前镇守,一力为这方案护航。新任的河内道观察使钱同式是沈华善的好朋友了,当年他就任鸿胪寺卿的时候,曾得到过沈华善的帮助,如今,也是时候尽人情了!钱同式对于这个工程鼎力支持,治水物资等源源不断地从河内道各地运抵台前,不仅如此,许多河内卫兵将也参与到这项治水工程中去。

整个治水工程耗费物资数以万计。连运角河工都有五万八千余人,可见治理河道的规模之大。这项治水工程,以沈华善为首,以徐有贞理论为依据,历时近一年,终于完工。

工程竣工之后,当地人为感念朝廷治水的功德。还在台前的八里庙村修建了水河神祠。祠堂内还立有功德碑,上面记载的正是这一次台前治水的过程,治水官员河工、用工、用料、建闸地点,是除水患兴水利的经验总结等等。谓之曰“敕修河道功完之碑”。

“臣等幸不辱命,皇恩浩荡,天佑百姓,才使得这次治水工程顺利完工,当地人修建水河神祠和功德碑,正是为了感念皇上的恩德……”沈华善顿首叩拜,极尽详细地描述了台前百姓对长泰帝的感恩之心,把这个功德碑的表面意义深化再深化!

工部侍郎袁恪真、布衣百姓徐有贞等人也叩头如是道。袁恪真还拿出了功德碑的拓片和一摞摞的大蒜头,道这是台前的特产。是台前百姓为感谢皇上。专门让他们送来给皇上的。

长泰帝让袁恪真呈上那一摞摞的大蒜,闻着大蒜独有的辛辣味,他心里在感叹台前百姓的质朴,这是他们拳拳感激之心啊。为君者,最高兴的莫过于得到百姓的拥戴了。沈华善等人不仅治好了台前水道,还传播了君泽,这可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长泰帝对沈华善等人在台前的表现更加满意了。当即,他宣布了沈华善等人治水有大功,还当场赏赐了不少御用衣物,至于加官加封等事情,不日就会有旨意下来。

“你那几摞大蒜,可真是用得好啊,你不见朝臣们眼睛都亮瞎了。估计这会皇上觉着大蒜的辛辣味也是香的。”叶正纯对着沈华善揶揄道,当时他在宣政殿上可是看得清清楚楚的,皇上的眼里都有笑意的!

在台前立下治水奇功,又这么会来事,这老小子长进了啊,叶正纯这样想道。也不枉他一下了朝就往沈家跑了,招呼都没打,自然不会下什么帖子了,那玩意儿忒麻烦!

“可别这么说,这可是台前百姓对皇上的心意啊。”沈华善笑着反驳道,双眼眯了起来,一贯和蔼的面容似乎更加亲切近人了,那脸上的风霜之色,在休憩过后自然也少了许多。此刻听了叶正纯的话,他也不甚在意,那的确是台前百姓送的,他可没有胡言;不过也是他和工部的人暗示台前百姓送的,这也不假。

“这一次,估计你这个工部尚书的位置可以松一松了。这殿试之后,沈家势盛,敬儿吓得够呛。若不是有太后崩之事,局面还真不好说。现在你再立功,木秀于林,可不是什么好事。”玩笑过后,叶正纯开始说起了正事,为了表示对沈华善等人的嘉奖,长泰帝必定会对他们加等加官的,这样一来,沈家又会再一次进入京兆官员的视线焦点了,早前沈则敬就已经找过他了,表示了这一点担心。

“这个我已有打算。无须太忧心,现在正值太后孝期内,倒避免了很多事。”这一点,沈华善自己也有考虑的,不过却没有沈则敬和叶正纯那么担心。

君恩有限,再说这次二品官职里也没有位置空缺的,最多,他也是加等罢了,倒不会太显眼。

“对了,那个徐有贞,志向是游历天下的,最烦做官之事,估计他也不会在京兆待太久的,你可得跟吏部的人说一声,免得到时候破格授予官职还被拒绝了,大家的面儿都不好看。”沈华善想起了徐有贞之前和他说的话,这台前治水的事情一了,他在京兆待一小会就去游历的了,这加封赏赐之事,他也不稀罕的。叶正纯是尚书右仆射,透个消息给吏部和长泰帝,不是什么难事。

“这可真是奇人,还有人不爱赏赐和做官的,我致仕之后也要到处游历一番才是。这大山名川,虽身不能至,心向往之啊。”叶正纯答应了沈华善会代为周旋一下,末了还感叹这样一句话,让沈华善是哭笑不得。

直到叶正纯告辞之后,沈华善才有时间和沈则敬、沈则远等人说话,父子团聚,说的,自然都是近期的事情。于是沈华善知道了太后崩前后的事情,也知道了五皇子风头正盛,只是他关心的西燕,倒一直没有什么消息传来,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沈华善也渐渐放宽心了。

ps:

一更!

置水门、开支河、浚河道的治河三策,的确是徐有贞提出的,敕修河道功完之碑也确有其事~

虽说是架空,但还是偷于历史,也尽量还于历史,原谅我吧,哈哈~

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337章 夺爵第15章 平安度过第146章 太子薨第34章 喜事多第503章 帝后第467章 赶紧走!第501章 自掘皇陵第113章 哭灵小产第271章 京兆定策第532章 两乱三死第76章 救应南图(二)第171章 谁在设局?第366章 二王回京第194章 不虚此行第528章 下一步第77章 救应南图(三)第539 万骨枯第432章 千秋谁主第204章 折臂第54章 水患始现第184章 爱情第35章 开春吏事第253章 仪服之礼第9章 新生第452章 国有忠义哭郑闲第127章 五皇子登门第543章 死后第342章 帝视朝第128章 家族的力量第553章 沈家的刀剑第47章 慈宁宫刺杀第267章 西宁官动第327章 变数第420章 京兆有动第19章 返回京兆第328章 应召进宫第100章 春闱案三第284章 不能第346章 想不到第209章 通天之手第26章 尘埃落定第322章 归心第429章 死地第31章 三叔和大哥回归第509章 国子监事件第455章 援兵到第64章 变化之前第108章 太后病重第4章 晚梅有香第415章 宣传战第322章 归心第70章 卞氏之恨第32章 过年和元宵第298章 主政昆州第144章 道心所向第125章 给容嫔送死人头第198章 安排后路第60章 离京与返京第417章 高唱第336章 断子绝孙第300章 弑父第468章 沈则思现身第381章 死生之间第45章 余绪第298章 主政昆州第272章 并肩作战第489章 弩威第239章 大换血第424章 一月尚书第123章 容嫔是谁?第315章 寇色第554章 合作第76章 救应南图(二)第354章 第一道旨意第292章 纵横捭阖第21章 中元祭自身第91章 合二为一第177 陡生变故第269章 局势影响第35章 开春吏事第366章 二王回京第153章 离间第289章 生机第98章 春闱案一第100章 春闱案三第236章 东宫属官第538章 偷天第506章 七大罪状第318章 斗钱多第197章 将相城府第36章 三十万人情(一)第391章 帝为棋第368章 残害第318章 斗钱多第518章 夫妻重逢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392章 谁高一筹第55章 水灾第356章 来了
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337章 夺爵第15章 平安度过第146章 太子薨第34章 喜事多第503章 帝后第467章 赶紧走!第501章 自掘皇陵第113章 哭灵小产第271章 京兆定策第532章 两乱三死第76章 救应南图(二)第171章 谁在设局?第366章 二王回京第194章 不虚此行第528章 下一步第77章 救应南图(三)第539 万骨枯第432章 千秋谁主第204章 折臂第54章 水患始现第184章 爱情第35章 开春吏事第253章 仪服之礼第9章 新生第452章 国有忠义哭郑闲第127章 五皇子登门第543章 死后第342章 帝视朝第128章 家族的力量第553章 沈家的刀剑第47章 慈宁宫刺杀第267章 西宁官动第327章 变数第420章 京兆有动第19章 返回京兆第328章 应召进宫第100章 春闱案三第284章 不能第346章 想不到第209章 通天之手第26章 尘埃落定第322章 归心第429章 死地第31章 三叔和大哥回归第509章 国子监事件第455章 援兵到第64章 变化之前第108章 太后病重第4章 晚梅有香第415章 宣传战第322章 归心第70章 卞氏之恨第32章 过年和元宵第298章 主政昆州第144章 道心所向第125章 给容嫔送死人头第198章 安排后路第60章 离京与返京第417章 高唱第336章 断子绝孙第300章 弑父第468章 沈则思现身第381章 死生之间第45章 余绪第298章 主政昆州第272章 并肩作战第489章 弩威第239章 大换血第424章 一月尚书第123章 容嫔是谁?第315章 寇色第554章 合作第76章 救应南图(二)第354章 第一道旨意第292章 纵横捭阖第21章 中元祭自身第91章 合二为一第177 陡生变故第269章 局势影响第35章 开春吏事第366章 二王回京第153章 离间第289章 生机第98章 春闱案一第100章 春闱案三第236章 东宫属官第538章 偷天第506章 七大罪状第318章 斗钱多第197章 将相城府第36章 三十万人情(一)第391章 帝为棋第368章 残害第318章 斗钱多第518章 夫妻重逢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392章 谁高一筹第55章 水灾第356章 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