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缓称王

因有沈俞氏、沈胡氏等内宅妇人的帮忙,太平通宝在日常用钱这一方面,已卓见成效。

菜贩、肉贩等小贩,都开始习惯用刻有太平通宝字样的铜钱交易了,让江成海等的人少操了很多心。

至于大额的交易那里就更不用担心了,有胡氏安和堂和千秋钱庄在,太平通宝的信用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很快,胡氏安和堂和西宁到杨家的第一笔药材交易,就是用太平通宝结算的;同时,千秋钱庄对素有往来的客户说:以后,只要是在千秋钱庄做的抵押,都会用太平通宝来交易;如果用大永钱币,千秋钱庄一律不承认。

零难道商人的嗅觉,其实要比官场的人,还要敏锐。他们知道太平通宝的影响,也预测到了它们以后的巨大作用。对商人而言,钱币的信用其实是和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们见到了沈家起兵之后的局势,岭南道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沈家先是打败招讨司,然后完成对军队的改制,大商人们心中也知道,太平通宝取代大有钱币是迟早的事情。

做生意,是早一步要比迟一步好,谁最先适应局势的,谁就能赚大钱,这是最浅显的道理。所以,大商人也默认了以后的大宗交易,都会使用太平通宝。

既然大宗交易和日常用钱,都已经在使用了太平通宝。实际上来说,大永钱币已经在岭南道这里,丧失了生命力。因此,也就退出了流通市场,远离了百姓们的日常生活。

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用了好几年的时间。大永钱币,才完全从岭南道消失。

且说,沈华善和沈则敬在看到第二步改制顺利完成。心里松了一口气。钱银之事,关系民生局势,是绝对轻忽不得的。

当军队改制、钱币变换在逐步推进的时候,一个更加迫切的问题。就摆在了沈华善和沈则敬前面。

那就是,禁卫军何处何从?

禁卫军的去向,其实就是沈家的去向。沈家已经起兵,走到了这一步,必定要迈开步子,踏进争势力、争天下的路程,让天下人都知道、认同沈家,才是他们要做的。如今,沈家是顺着“诛左氏,清君侧”的旗号。直入京兆,还是还怎么办?

近三十万的军队,总不能一直蜷缩在这个地方,必定要向外拓展的。可是沈华善觉得,现在还不是直入京兆的时间。可是也不能长留岭南道。

因而,沈华看不清了。或许是身在局中事太关己,一时有些犹豫,才请来了俞正道这个纵横术大家。

不仅如此,俞正道还带来了沈余乐和沈宁,道是一起参详意见。此时,书房内只有五个人。人数很少。

沈余乐有些懵,他在纵横一道上,什么都不懂,俞老先生带着他来商定沈家的方向,这搞错了吧?这应该是宁儿妹妹的职责才是。

沈余乐心中不解,沈华善也有些奇怪。不禁看向了俞正道:此是何意?

“乐儿,你夜观星象,日起卜卦。对于天下大势,可有所得?”

俞正道笑呵呵地问道。沈余乐的本事,俞正道也知道多少。对他也很感兴趣。

听得俞正道这么一问,沈余乐倒有些晓了,原来是为了这些,那么他就可以说出个门道来。

“星象和先前大体相同。京兆方向,帝星虽隐,但是皇气仍在。荧惑守心的大灾影响,尚未过去。”

沈余乐老老实实地说道,尽可能将这些浩淼的星象解释清楚。

“晚辈先前有卜,沈家往京兆不利,倒可往北而行。”

想了想,沈余乐又补充说道。天下的局势,他并非一点儿都不懂,如今依卦象而说,意思倒表达得十分清楚。

沈家带着禁卫军,势必要拓展格局,京兆方向不能去,那么往北是指北疆?陇右道的蒋博文?

“祖父,舅舅和孙女儿商讨的结果,是和兄长看法差不多的。沈家和禁卫军,当往北而行,暂避京兆之势。”

沈宁笑笑道,眼睛晶晶亮。

沈余乐说的方向,正是俞正道和她殚精竭虑,才最后的定下的。如今沈余乐只是观星卜卦,也能说个大概。这个堂兄的本事,日益长进了。

俞正道也捻须而笑,他找沈余乐来,也是想听听玄幻飘渺的星象,所指示的是不是也一样。

“沈老弟。沈家起兵,有西宁商路和兵器司辅助,又有碧云骢的祥瑞,第一步民望铺势已经完成了;如今再有军队改制、钱币改造,沈家的影响正在进一步扩大,然而这还没有足够可以让沈家直上京兆,对抗大永皇朝。”

俞正道分析了当前的形势。这些,是沈华善和沈则敬十分认同的。可不就是这样?沈家已经做了那么多工作,也有了民望,还有了兵力,但这远远不够。

“先前西燕敌军入侵的时候,沈老弟对朱敦实有言‘高筑墙、广积粮”是十分正确的。要在乱世之中存活、扩展,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沈家如今的情况,宜再加三个字。”

俞正道看着沈华善,语气沉稳自信。

“三个字?哪三个字?”

沈则敬问道,很好奇是哪三个字。能让舅兄特别指出来,是哪三个字呢?

“缓称王!”

俞正道没有过多遮掩,说出了这三个字,听得沈余乐有些愣住。

缓称王?谁要称王?

沈华善仔细一斟酌,不禁扬起了笑容。是了,这三个字,正是沈家如今应该做的。蒋博文称陇右王,大永又有哪个官员会真正承认他的王号?

称王,是最直接扩展势力的办法,在时机尚未成熟的时候,却是最愚蠢的办法。称了王,举兵谋反之心天下皆知。普通百姓尚且不论,大永官员心里又怎么会没有想法?

“当调禁卫军二十万人,前往陇右道,帮助严律政和凌雪松灭了蒋博文。平定陇右道局势。这样,一来可以还北疆和陇右道太平,二来符合沈家大义旗号之意,三来也是禁卫军亮相和扩势的最好机会。”

关于出兵陇右道这事。俞正道和沈宁都推来敲去了的。如今沈家的地位和势力,要求沈家走的每一步,都要审慎再三。

每谋一局,都要有所得才是。

沈家最后要走的那一步,当然是称王。但在这之前,每一步都要稳打稳扎,最忌冒进急切。

“蒋博文怎么这样厉害,严律政和凌雪松在陇右道战了这么久,都无法压下他。”

沈则敬皱着眉头,这样说道。陇右道的局势。真是出乎大永官员意料的。蒋博文起兵谋反,竟然能一步一步稳住了陇右道,严律政和凌雪松先后带着关内卫和剑南卫去〖镇〗压,都拿他没有办法。

“无他,陇右卫兵将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跟着蒋博文决一死战,或还有拜相封侯的机会。当初蒋博文起兵,也是陇右卫兵将拥护的。”

陇右卫的情况,沈宁知道得要比沈则敬多。蒋博文不臣之心,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前一世,他投降了上官长治,定有压制上官长治的意思。

只不过。前一世,蒋博文是居于幕后掌权,如今是直接起兵称王。蒋博文执掌权柄的野心,要比前一世更大。

“二十万禁卫军虎贲军和弓弩军自是要去的。令神策左右军各七万人前去”

沈则敬是个文官,但是昆州一战之后,他在军事上的天分也显露出来了。兵力的调整分配。他谙熟于心。

“可也。第二批戎服也快赶制出来了。和袁焕、彭瑾等人商定出兵日期之后,粮草辎重等也当准备妥当了。”

沈华善看了一眼沈宁,最后定论。出兵陇右道一事,算是?初步定下来了。

沈宁是知道戎服制作的情况的,根据秋梧等人的汇报。第二批戎服也很快下发了。刚才她将这个情况告诉了沈华善。

当应南图、沈则思、袁焕、彭瑾四个大将,只要禁卫军成立之后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前去陇右道平乱,不禁讶然。

在大永朝廷看来,禁卫军才是最大的谋反对象,才是最急欲诛灭的对象吧?如今谋反的军队,反而去〖镇〗压另一个谋反军?

这有点搞笑吧?

朝廷会怎么想?关内卫和剑南卫可会接受禁卫军的帮忙?会不会首先对付禁卫军?在灭了蒋博文之后,关内、剑南两卫,会不会趁机对付禁卫军?

种种可能会出现的不利情况,一时在袁焕和彭瑾等人脑中回荡。这些情况,沈家人都会想到吧?为什么还要下这样的令?

“我们禁卫军,是举着‘诛左氏、清君侧’大义之旗的,自当为百姓谋安定,这是禁卫军不容辞之责。我相信,严律政和凌雪松心中也有定论的。”

这些情况,沈华善和俞正道当然也想到了。不过他们没有袁焕等人的忧虑,皆因他们对局势了解得更透彻。

陇右道的局势僵持不下,严律政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外来助力。在这种情况下,严律政怎么会推开禁卫军?

袁焕等人,是绝对相信沈华善和俞正道的判断的,听了他们分析的局势,心中的忧虑就消了很多,开始积极准备出兵事宜了。

可是他们都还没定下出兵日期,接连来的两个大消息,就让他们头脑一阵发懵。

不会吧?

ps:二更!感谢doudouyaya的小兔子、感谢璞草的粉红,感谢sunflower889的打赏!kiss?d大家!现在起点有抓兔子、送月饼活动哦,请大家支持~嘻嘻

第509章 国子监事件第199章 少女情怀第156章 背家谱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18章 说亲之机第146章 太子薨第295章 惊涛第19章 返回京兆第78章 霜重秋色浓第221章 全义第84章 军户税事件第443章 改元第508章 专权狠毒第485章 取其首级第208章 绝地反击第101章 春闱案四第518章 夫妻重逢第296章 保住第385章 离朝第116章 神秘婢女第331章 出嫁第92章 考课的隐患第481章 城破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294章 割血番外二淳德盛世第308章 闲情第213章 开始布局第352章 山陵崩第553章 沈家的刀剑第224章 奸臣至极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175章 不祥第83章 解危和仁政第337章 夺爵第242章 三策第165章 风向变了第394章 复起第193章 国子监论道第70章 卞氏之恨第558章 噩耗第527章 基石第294章 割血第215章 有奸第450章 北疆真相第169章 情迷第114章 谥号争论第128章 家族的力量第136章 叔祖来了第434章 天子失德第269章 局势影响第260章 有戏看第403章 后方百鬼第448章 帝有疑第436章 宫闱波澜第501章 自掘皇陵第328章 应召进宫第445章 不祥开局第9章 新生第364章 埋伏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446章 惊变第203章 大难临头第284章 不能第550章 有病第100章 春闱案三第271章 京兆定策第48章 百官出动第414章 檄文第171章 谁在设局?第77章 救应南图(三)第270章 放饵第221章 全义第117章 红袖死第509章 国子监事件第309章 驱梦魇第两百六十二二章 有寇第162章 天理昭昭第63章 考课进程第288章 朝征第89章 过年交底第216章 错了!第532章 两乱三死第318章 斗钱多第534章 逼近京兆第348章 有别第166章 沈家尚主第244章 申科逝后第262章 潜行第404章 奶娘有毒第53章 出西燕记第399章 人祸第509章 国子监事件第317章 觉醒第135章 太子病重第146章 太子薨第233章 准卿所奏第19章 返回京兆第202章 出事了!第366章 二王回京
第509章 国子监事件第199章 少女情怀第156章 背家谱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18章 说亲之机第146章 太子薨第295章 惊涛第19章 返回京兆第78章 霜重秋色浓第221章 全义第84章 军户税事件第443章 改元第508章 专权狠毒第485章 取其首级第208章 绝地反击第101章 春闱案四第518章 夫妻重逢第296章 保住第385章 离朝第116章 神秘婢女第331章 出嫁第92章 考课的隐患第481章 城破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294章 割血番外二淳德盛世第308章 闲情第213章 开始布局第352章 山陵崩第553章 沈家的刀剑第224章 奸臣至极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175章 不祥第83章 解危和仁政第337章 夺爵第242章 三策第165章 风向变了第394章 复起第193章 国子监论道第70章 卞氏之恨第558章 噩耗第527章 基石第294章 割血第215章 有奸第450章 北疆真相第169章 情迷第114章 谥号争论第128章 家族的力量第136章 叔祖来了第434章 天子失德第269章 局势影响第260章 有戏看第403章 后方百鬼第448章 帝有疑第436章 宫闱波澜第501章 自掘皇陵第328章 应召进宫第445章 不祥开局第9章 新生第364章 埋伏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446章 惊变第203章 大难临头第284章 不能第550章 有病第100章 春闱案三第271章 京兆定策第48章 百官出动第414章 檄文第171章 谁在设局?第77章 救应南图(三)第270章 放饵第221章 全义第117章 红袖死第509章 国子监事件第309章 驱梦魇第两百六十二二章 有寇第162章 天理昭昭第63章 考课进程第288章 朝征第89章 过年交底第216章 错了!第532章 两乱三死第318章 斗钱多第534章 逼近京兆第348章 有别第166章 沈家尚主第244章 申科逝后第262章 潜行第404章 奶娘有毒第53章 出西燕记第399章 人祸第509章 国子监事件第317章 觉醒第135章 太子病重第146章 太子薨第233章 准卿所奏第19章 返回京兆第202章 出事了!第366章 二王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