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喜庆洋洋(一)

且先不说秦衡临一路上如何,却说林氏从刘氏那儿得了准信后,回家马上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小栓子。随后除了三日后宴请亲朋好友一事外,其余事宜林氏都吩咐暂且先搁下,一心一意的准备起小栓子和鱼儿的婚事来。

因两家都有当官的儿子,因此林氏认为这桩亲事不能有丝毫马虎、也不能办得太寒碜,一定要办得体体面面才行。并早早就打定了主意,打算就算不能让小栓子和鱼儿的婚礼成为小岞村里的独一份儿,也得办完后让村里的乡亲称赞谈论上一年半载才是。

于是林氏亲自带着小栓子去城里走了一趟,备了厚礼去拜见了州学里有名的先生,那位先生文采极好、又极有名望,请他来替小栓子写一封才情洋溢的求婚启,自是再有面子不过了。

那位先生也是位热心肠的人,知晓了林氏和小栓子的来意后,当下便铺纸研墨,挥笔替小栓子写了一封求婚启。待从那位老先生那儿得了求婚启,林氏才转而去请了位在城里小有名气的媒婆,请她帮着撮合这桩亲事。

那媒婆有媒婆钱赚自是愿意随林氏跑一趟了,因此杨家门外很快就多了个穿红戴绿、打扮得花枝招展,撑着一把油纸伞的妇人。

那妇人笑容灿烂的站在杨家大门外,远远的见院子里有人走动,便扯开嗓子喊了句:“杨嫂子在不?我给你们家送好姻缘来喽!”

刘氏闻言先是一愣,随后才意识到那媒婆是林家请来说媒的,于是赶忙让林氏把那媒婆请了进来,又是请坐又是看茶,忙乎了半响两人才坐定说话。

那媒婆早先已从赵家得了准话,知道两家早就合议过亲事、没什么需要商量的了,剩下的便是按照规矩走一遭就成了。

因此那媒婆一进屋坐下,茶都没顾上喝一口、就心急的把林氏给她的那封求婚启掏了出来,一把塞到刘氏手里、说道:“这是赵家托我送来的求婚启,杨嫂子你且先仔细瞧瞧!”

这刘氏又不识字,因此接过求婚启后脸上顿时有了一丝尴尬的神色,不过刘氏虽然不知道求婚启上头写了什么,但却知道它的用处———在北宋,婚约称之为帖,有草贴和细贴(也称定贴)之分。

一般两家有了议亲的意向后,便会率先由媒人把男方的求婚草贴(求婚启)送到女家。如女方同意这桩亲事,就会回一封写有女方生辰八字的草贴给媒人、由她递给男方。

而这些求婚草贴上,除了一些简单的男女双方状况外,无非就是写着一些赞美男女双方的词句,赞美完最后再说一些男女双方乃是天作之合、珠联璧合的一对儿等好话,总之就是走过过场而已。

因此刘氏不识字看不懂求婚草帖上写了什么也不打紧,她只要按照规矩把杨家事先准备好的草帖给媒人就行……

不过刘氏却不想让那媒人小瞧了去,只见她装模作样的看了一眼赵家送来的草帖,随后才对林氏吩咐道:“去,把我们家准备好的草帖取来,让这位媒婆带去给赵家。”

林氏应了声“是”后便进了里屋,躲在里屋的鱼儿见林氏进来了,连忙凑到她耳边、哭笑不得的叮嘱了她一句:“三嫂,你快让阿母别装模作样的看那赵家送来的草贴了,她都把草贴拿反了!”

林氏闻言先是一愣,随后便捂着嘴儿笑了起来:“我们阿母是紧张阿妹你的婚事,才会连草帖拿反了都没觉察到!阿妹你放心,兴许那媒婆她也不识字、压根就不晓得阿母把求婚启拿反了!”

说话间林氏已开了刘氏床头的百宝箱、取出一封大红洒金的草帖,示意鱼儿稍安勿躁后才出了屋把草帖递给那媒婆。把媒婆得了草帖后当下便识趣的起身告辞,出了杨家门便直奔赵家。

而赵家得了杨家送来的草帖后,接下来便按照规矩进行合婚,顺利合完婚又请了位算命先生合八字,这些规矩赵家都一一照办了,才请媒婆把小栓子的庚帖送去杨家。而杨家接到庚帖后,还要再合一次婚才行。

两家顺利的交换过草帖后,接下来的步骤就开始递送细帖、也就是定贴了。这媒婆十分尽职,一把杨家的合婚结果带到赵家,就仔细的把细帖上需要写明的事项一一对林氏明说……

而在北宋,议亲时的细帖也十分讲究、一点都不能马虎,光是男方这边就要在细帖上写明祖、父及本人的姓名、职务,以及他本人的出生年、月、日,兄弟排行第几,父母健在否;如无父无母则要写明谁是主婚人,他本人有哪些田地、财产以及送什么聘礼给女方,这些都要一一在细帖上写清楚,且不可作假。

林氏听了媒婆的话后丝毫不敢马虎,马上按照赵家的实际情况,把小栓子的情况一一仔细填写了,写完才将细帖交与媒婆,一边塞了把铜板儿给她、一边笑着说道:“麻烦你再替我跑一趟把这细帖送去杨家!这几个钱你且拿着吃茶去,回头事情办妥当了我自会再重谢!”

那媒婆喜滋滋的接过林氏给的钱,先把那几个铜板儿塞到袖子里、再伸手接过细帖,接过后照样是往怀里一揣,随后便出了赵家门往杨家所在走去。

那媒婆到了杨家也不客气,径直拣了张板凳坐下,随后便把怀里那封五男二女花笺子掏了出来,笑眯眯的交给了刘氏。

这一回刘氏也不在媒婆面前装模作样了,直接寻了个由头拿着细帖进了里屋,让识字的鱼儿把细帖上填写的内容说与她听,见细帖上头写的情况都属实,刘氏也就放下心来,让鱼儿把自家事先准备好的细帖拿了出来。

而女方回的细帖的内容基本上和男方的相同,就是少了田地财产这一项,再将聘礼一项改成嫁妆,如此即可。

而杨赵两家互相递过细帖,两家的亲事就算是定下来了,婚约也即时开始生效……

但即便如此,这三书六礼、以及成亲前的种种规矩也才起了个头,此后杨家和赵家都忙得不可开交,尤其杨家要嫁的乃是最心爱的幺女,因此一家人尤为重视,事事都极力要做到最好,想给鱼儿一个难忘的婚礼。

日子在喜气洋洋的氛围里一天一天的流逝,转眼离鱼儿出嫁的吉日便只剩下三、四天了。这小栓子一心想早些把鱼儿娶进门来,因此一到迎亲的前三日,他就急忙忙的和赵家老大一起,把催妆花髻、金盖头、花扇花粉盒,以及画彩线果等物事送到鱼儿家里,意为催妆。

这催妆也是北宋的一项风俗,其意思也不难理解———大体是指在成亲的前三日,由男方家里派选人携礼品到女方家里,催请女方家里的人早早为新娘置办出嫁时所用的嫁妆。

而杨家收到小栓子送来的催妆物事后,则以金银双胜御、罗花璞头、绿袍、靴子等物回赠,表示男方的意思他们已经知晓了。两日后,杨家便选派人送妆,把家里替鱼儿置办的嫁妆先一步抬送到赵家去。

这新妇嫁妆多少,同她今后在婆家地位的高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也是新嫁妇在婆家的体面。因此鱼儿的嫁妆都是刘氏花了大把银子精心置办的,除此之外,一直十分疼爱鱼儿的杨大郎几人、也大方的拿出体己银子,买了不少贵重的物事给鱼儿添箱。

这些嫁妆按照习俗都用箱笼装着,大件的有箱子、柜子、被子、褥子,小件的则有首饰、衣服、绸子、缎子、文房四宝和一些压箱底的金子、银子。

除此之外,鱼儿的嫁妆里还有着一种叫做“子孙桶”的物事。鱼儿初始有些好奇,一直拉着刘氏追问这“子孙桶”究竟是什么物事,后来刘氏把话说白了,鱼儿才知道原来她嫁妆里头的“子孙桶”,其实就是一只漆了红漆的马桶!

鱼儿也是听了刘氏的解释,才知道原来北宋女子出嫁,无论家境如何、置办了什么样的嫁妆,这嫁妆里头是一定要有这子孙桶的。

且这子孙桶里还要按照各地的风俗习惯放些物事进去,例如惠安一带的女子出嫁,是往子孙桶里放枣子、花生、桂圆、栗子、荔枝,取“早生贵子”、“五子登科”之意。往北一些的地方,则会往子孙桶里放五个煮熟的红鸡蛋,也是有“五子登科”的寓意。

刘氏这么一解释、子孙桶的用意立时显现出来———大家伙儿都希望鱼儿和小栓子成亲后、能够赶紧生出几个大胖小子来!

于是鱼儿不等刘氏把话说完就羞红了脸,此后再有什么好奇的事儿,鱼儿也不敢打破沙锅问到底了,更是不敢再提那只子孙桶……

---------------------------------------------------------------

总想着鱼儿的婚礼一定要好好写写,可突然不知道该咋写,汗~

第二十二章 小小开心果第三十六章 秦家闹剧(二)第三章 初表心意第四十七章 不告而别第三章 初表心意第十三章 色鬼张霸第二十六章至第十七章 甜蜜蜜(二)第二十四章 又一个赚钱的本事第十章 两个妾的手段第三章 出海第五十七章 方五娘第十一章 被虏第五章 博饼第一章 思乡第四十六章 又一桩好事(一)第三十八章 绣娘第五十四章 英勇的小胖墩第十三章 以事实来教育(二)第二十九章 黄雀在后(一)第二十八章 年师傅的考验(2)第二十九章 黄雀在后(一)第五章 博饼第八章 终于成功第三十九章 喜迁新居第十六章 束脩不足第四十七章 捉螃蟹第四十七章 捉螃蟹第十章 突变第三十九章 喜迁新居第三十七章 卖妾第四十七章 不告而别第四章 方氏套话第十六章 心境明朗第三十一章 一个包袱第二十九章 采珠人的馈赠第三十九章 喜迁新居第三十九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八卦第六十六章 柳氏的用心险恶第十六章 自救第十三章 周岁礼第三章 出海第六十七章 杨六郎归来第三章 初表心意第三十九章 喜迁新居第二十五章 甜蜜蜜(一)第六十四章 奇特的风俗第六十二章 王家生变第三十七章 杂事一两桩第三十五章 同货郎打交道第五十八章 瘸腿婆婆第一章 转眼两年第十二章 失声第五十七章 小正太新鲜出炉第十三章 惆怅第五十一章 杨记烧烤摊(二)第六十九章 黄豆丰收第二十九章 采珠人的馈赠第七十四章 豆腐乳抢手第二十三章 自私小人第六章 恶劣的天气第二十三章 故意挑明第三十七章 卖妾第二十二章 小小开心果第二十六章 鱼儿的必杀技(2)第四章 方氏套话第五十三章 离别在即第十八章 一分欣喜一分黯然第八章 刘氏护女第十七章 意外获助第十五章 王道婆驱邪第四章 方氏套话第三章 出海第八章 刘氏护女第六十八章 种黄豆第二十八章 采珠人(二)第八章 小栓子的优点第二十六章至第十七章 甜蜜蜜(二)第四十四章 筹办亲事第二十八章 采珠人(二)第六十章 古怪的规矩第六十八章 分家(三)第十章 两个妾的手段第六十五章 守活寡第四章 租赁方式第七十六章 赚了个满盆钵第七十二章 寻找新销路第五十五章 偶然一幕第十六章 束脩不足第二十三章 自私小人第五十章 杨记烧烤摊(一)第二章 紫菜礁第四十二章 苦学闽绣第三十二章 小小的感动第二十二章 好的开始第一章 北宋紫菜第十章 杨家开铺第八章 终于成功第十五章 被拐稚童第六十九章 黄豆丰收第二章 紫菜礁
第二十二章 小小开心果第三十六章 秦家闹剧(二)第三章 初表心意第四十七章 不告而别第三章 初表心意第十三章 色鬼张霸第二十六章至第十七章 甜蜜蜜(二)第二十四章 又一个赚钱的本事第十章 两个妾的手段第三章 出海第五十七章 方五娘第十一章 被虏第五章 博饼第一章 思乡第四十六章 又一桩好事(一)第三十八章 绣娘第五十四章 英勇的小胖墩第十三章 以事实来教育(二)第二十九章 黄雀在后(一)第二十八章 年师傅的考验(2)第二十九章 黄雀在后(一)第五章 博饼第八章 终于成功第三十九章 喜迁新居第十六章 束脩不足第四十七章 捉螃蟹第四十七章 捉螃蟹第十章 突变第三十九章 喜迁新居第三十七章 卖妾第四十七章 不告而别第四章 方氏套话第十六章 心境明朗第三十一章 一个包袱第二十九章 采珠人的馈赠第三十九章 喜迁新居第三十九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八卦第六十六章 柳氏的用心险恶第十六章 自救第十三章 周岁礼第三章 出海第六十七章 杨六郎归来第三章 初表心意第三十九章 喜迁新居第二十五章 甜蜜蜜(一)第六十四章 奇特的风俗第六十二章 王家生变第三十七章 杂事一两桩第三十五章 同货郎打交道第五十八章 瘸腿婆婆第一章 转眼两年第十二章 失声第五十七章 小正太新鲜出炉第十三章 惆怅第五十一章 杨记烧烤摊(二)第六十九章 黄豆丰收第二十九章 采珠人的馈赠第七十四章 豆腐乳抢手第二十三章 自私小人第六章 恶劣的天气第二十三章 故意挑明第三十七章 卖妾第二十二章 小小开心果第二十六章 鱼儿的必杀技(2)第四章 方氏套话第五十三章 离别在即第十八章 一分欣喜一分黯然第八章 刘氏护女第十七章 意外获助第十五章 王道婆驱邪第四章 方氏套话第三章 出海第八章 刘氏护女第六十八章 种黄豆第二十八章 采珠人(二)第八章 小栓子的优点第二十六章至第十七章 甜蜜蜜(二)第四十四章 筹办亲事第二十八章 采珠人(二)第六十章 古怪的规矩第六十八章 分家(三)第十章 两个妾的手段第六十五章 守活寡第四章 租赁方式第七十六章 赚了个满盆钵第七十二章 寻找新销路第五十五章 偶然一幕第十六章 束脩不足第二十三章 自私小人第五十章 杨记烧烤摊(一)第二章 紫菜礁第四十二章 苦学闽绣第三十二章 小小的感动第二十二章 好的开始第一章 北宋紫菜第十章 杨家开铺第八章 终于成功第十五章 被拐稚童第六十九章 黄豆丰收第二章 紫菜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