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 番外

347番外

番外之微服的日子

皇帝和季衡虽然说是微服南下,但是随行之人,亦有一千多人,除了侍卫,还有身边伺候的宫侍,还有重要的属官,杨笙儿自然也把殷纪带着,跟随在帝后身侧。

帝后既然将此行说成是微服南下,便是不希望对途经的官府造成负担,更是明确指出,要是哪个地方借帝后南下视察的名义而对地方加税或者让人捐款的,或者只要是扰民的,查到一例,便定然严惩。

如此,帝后南下,除非召见途经地方的地方官,不然这些官员一律不必去拜见帝后,帝后也有自己的安排,在哪里住下,在哪里休息等等,皆不要地方官员准备。

皇帝这算是第一次离开京畿范围,他治理这个国家有三十多年四十年了,为这片江山殚精竭虑,勤俭克己,但他还没有好好亲眼看过这片江山。

帝后是三月从京城出发的,暮春天气,一路正是绿水青山,花红柳绿,大地生机勃勃。

帝后的仪仗虽然恢宏,不过帝后真正在队伍里的时候却并不多。

大多数时候是被拘住的杨笙儿在坐镇帝后的这个千人队伍,帝后则带着少量随从暗查私访去了,说是暗查私访,其实不过是避开了人群清闲地体察民间生活去了。

扬州城。

皇帝是北方人,故而比南方人要长得高大得多,他握着季衡的手,两人从热闹的街市上慢慢走过,身边则跟着四五个便衣侍卫,又有两名仆从随行,保护的暗卫到底有多少,便不好计算了。

扬州城乃是十分繁华之地,季家在这里还有不少产业,季衡直接带着皇帝住在季家的一座老院子里,院子前面临街,后面则临着水。

街上卖的东西虽多,不过帝后即使是长居宫中,但到底不是乡巴佬,也早没有杨笙儿那看到什么都激动的激情,于是不过是走走看看,能够被引起兴趣的东西倒是不多。

扬州城因为繁华,贵人自来也多,但是皇帝和季衡这般打街上走过,依然是十分引人注意的,两人身上的贵气优雅和从容的威严,都特别引人注意,但大家也只是暗地里打量一番,没有人会上前惹事。

季衡对皇帝道,“我记得小时候,这个时节,是螺丝最好的时候,夏初上火,母亲总是会让厨房做绿豆螺丝汤吃。我记得这边街上还有一家专门卖螺丝汤的百年老店。钦显,你要不要去尝一尝。”

皇帝笑道,“既然是你小时候吃过的,我便也很想去试一试。”

两人走过一座桥,在一条巷子口的树下停下来,季衡所说的百年老店果真还在。

这些店子,一向是一家人一代传一代,都是些老手艺,依靠口碑做生意,味道都会很好。

此时不是食点,店中很是清静,没有客人。

天气阴着,却也有着一片凉爽,并无沉闷之感。

季衡带着皇帝进了店中,店里的老板便过来招呼道,“客人要什么?”

虽然店中十分干净,但柳升依然过来在椅子上擦拭了一番,才让帝后坐了。

季衡对老板道,“现在这个时辰,可以吃吗?”

老板见季衡和皇帝一看就是贵人,笑着说道,“客人要什么,若是螺丝绿豆汤,还得再等一等才能熬好。”

季衡看了看皇帝,皇帝便说,“等一等也无妨。”

季衡便说好,又问还可以吃些什么,老板便一一道来,季衡便又叫了些吃食,就和皇帝坐在那里等起来,店子不远处就是河,还能够看到河上来往的乌篷船。

侍卫和仆从们也都坐了,那老板去厨房下了菜单,就过来坐下和季衡说话。

季衡虽然久居上位,贵气雍容,又自有威势,但是这般坐在这里,也有温和之态,那老板便也健谈,问道,“客人的口音听着是京里的呢。”

季衡和皇帝都是说官话,而且带着京里的口音。

季衡听老板这般说,便用扬州话和老板说了一句,然后才笑道,“我祖籍是高邮兴化的,在扬州生活过好些年,之后就去京城了。”

那老板就笑道,“高邮兴化,乃是季皇后的家乡呀。”

皇帝看着季衡笑了一下,道,“便是那里。”

季衡不理睬皇帝的打趣,又说,“我小时候也来你家吃过螺丝绿豆汤,当时是我母亲带我来的,坐在轿子里,让丫鬟来买了一碗,我便记住你家的味道了。”

那老板看着季衡,季衡虽然四十来岁了,但面相上显年轻,也就像三十出头的,不过一身雍容的气度,随和中却又带着矜持疏离,加上又长得好,真真就像是神仙中人,让人丝毫不敢冒犯。

老板便笑道,“客人年轻时候来吃,当是我父亲在照管店中的时候。兴化果真是出人才,客人真是丰神俊朗如神仙一般。”

季衡道,“老板您太客气了。”

之后季衡便又问起扬州这些年的情况来,说自己是有二十来年没有回来过了,觉得扬州变化不小。

老板便就自己所知说了好些,倒是说扬州的父母官很不错的,还对着门外拱手行礼,说天子贤后在位,天下太平,海上也平静,赋税低,徭役少,大家日子都不错,并且还道,“当年闹海患的时候,我只有二十来岁,但是也是见过倭寇海贼横行霸道,残害了不少人的,那时候季皇后还没做皇后,下来做总督,平了海患,之后又开了市舶司,江南的日子就好了很多,我老父亲都说,他这一辈子,是赶上好时候了,宁为盛世犬,不为乱世人。咱们都是赶上好时候了。”

柳升在一边道,“皇上皇后贤能德高,天下之福呀。”

那老板便又附和了几句。

说着说着,该上的吃食便也做好端上来了。

季衡和皇帝都不饿,不过是要尝一尝罢了。

季衡尝了尝自己碗里的螺丝绿豆汤,觉得不够甜,又问皇帝,“钦显,你觉得味淡,便再加些糖。”

皇帝便说,“的确是要再加一点。”

柳升便让老板再给两人加了熬好的糖浆,老板说道,“是我让给少加糖的,别的从京城里来的客人,都吃不了咱们这里的甜,总说太甜。我想着你们也是京城来,怕是也要少要糖才会觉得好。”

皇帝看着季衡笑了笑,道,“他是一向吃得甜些的。”

季衡为皇帝把糖浆搅好,他们用的碗筷勺子,都是自己带着的,方才仆从拿去给了老板,季衡手里捏着自带的细瓷勺子,也给了皇帝,说道,“你再尝尝。”

螺丝绿豆汤,处理不好总会觉得腥,不过这一家有秘法,又是用的姜糖煮的,故而没有腥味,味道鲜美又清甜,十分不错。

皇帝吃了也不断点头,季衡看他吃着好,自己才开始吃。

桌上又有几个别的菜,两人倒没怎么吃。

等吃好了,皇帝也毫无顾忌,拿着巾帕亲自给抬起头来的季衡擦了擦嘴角,因是在外面,倒是让季衡不大自在,赶紧接过了巾帕自己擦了擦。

一行人从店子里走了,那老板便和老板娘说,“看着就不是一般人,而且那两个男子,定然是夫妻无疑。”

老板娘便道,“皇上皇后不是下江南来了吗,会不会是呀。”

老板便道,“皇上皇后怎么会来这里,据说御驾根本没有到扬州,要是到扬州了,大伙儿还不都跑去看去了。”

季衡和皇帝坐着乌篷船回了所住的院子,这里是季衡小时候和许氏到扬州时候的住所,现在这院子依然是在季衡的名下,季衡百年之后,他名下的产业,便会给杨笙儿继承。

院子只有两进,带着一个小花园。

不过这里尽够皇帝和季衡住下了,跟着的侍卫和仆从,也住了进来。

皇帝坐在厨房里的椅子上,季衡将小葱递给他洗,自己则慢慢地切菜。

皇帝到底聪明,从没有做过的事情,也是一说就会了。

季衡虽然不算有厨艺,但也是看一遍别人怎么做,他就会做了,味道自然比不上宫中大厨,但是其实也还不错。

皇帝将葱洗好,就站在季衡旁边看他切菜。

看着看着,就过去把季衡从他身后抱住了,季衡不得不侧头看他,“钦显,你觉得无聊,就到院子里去吧。”

皇帝说道,“是朕要你做饭朕吃,朕怎么能够出去。”

防止烟灰进厨房里,烧火的孔洞都是开在厨房外面的,伙夫自然看不到厨房里。

厨房里就只有两人,皇帝于是就丝毫不要他的帝王威严了,笑眯眯地,季衡简直怀疑他一个大男人到底是不是在撒娇。

季衡做不出什么大菜,便做了一份扬州炒饭,又煮了一份清汤。

皇帝亲自端汤端饭,放上了小厅里的桌子上,季衡洗了手,他便去拿了手脂来给季衡抹上,边抹边摸,还说,“辛苦夫人了。”

季衡道,“吃吧,不好吃,可不能怪我。真是,我这是拿笔的手,要去给你做饭。”

皇帝搂着季衡的腰把他请到椅子上去坐下,“辛苦了。下次朕那御田里的稻子,朕自己亲自去割了,你给煮成腊八粥吃。”

季衡为他盛汤,“吃吧,你还上瘾了是不是,不过是孩子心性觉着新鲜罢了。”

皇帝笑着吃季衡做的炒饭,说,“的确是够新鲜的。”

吃了一口就点头,“味道还真是不错呢。即使咱们是普通人家的一对夫妻,朕来耕田你来做饭,日子也不会差。”

季衡好笑地摇摇头,心想你就是玩一玩可以,真来做,你就知道苦楚了。

炒饭的确味道极为鲜香,不过其中的用料全是极珍贵的,金华火腿,阳澄湖大闸蟹油,鲍鱼汁的调料,刚从地里摘回来的蔬菜,御供的珍米,只要不是炒糊了,盐放多了,味道想来都不会差。

两人吃完,自有人来收拾善后,皇帝牵着季衡那拿笔的手去散步,在河边看到有人在船上卖梅子,皇帝就像个普通人一样,蹲在岸边硬是买了些要季衡为他做梅子酒。

季衡拿回梅子去,让了厨娘来指导,准备达成皇帝这个心愿。

晚上躺在床上,皇帝将季衡搂在怀里,白日里天气还行,晚上便下起了雨来,雨水落在瓦上,落在院子里的树枝上,发出叮叮咚咚淅淅沥沥的声音,皇帝亲吻季衡的面颊,很满足地感叹道,“这日子真不错。”

季衡含糊说,“嗯,是的。你明天想吃什么?”

皇帝道,“还想吃今日你做的扬州炒饭,若是再有一份莼菜汤就不错了。”

季衡道,“莼菜汤没有,炒饭你只要吃不腻,就再做给你吃。”

皇帝道,“卿卿你可真是贤惠。”

季衡便说,“知道好歹就行。”

皇帝笑着亲到他的颈子里去,手也从他寝衣下摆摸上他的背,季衡往旁边挪了挪,“你明早不是想去早市看看吗,这样我可起不来。”

皇帝已经拉开了他寝衣的衣结,亲到他的锁骨上去,含糊地回答,“后天再去早市也行。”

“咱们可没有那么多时间在这里……嗯……你轻点……”虽然嘴里提醒着,手却也环上了杨钦显的肩膀,由着他慢慢地往下亲下去……

外面雨声不断,犹如温柔细腻的乐音,从近处慢慢地敲远了,又从远处渐渐地传回来,应和着房里低低的断断续续的低吟轻哼,红木的拔步床里,一片温柔缱绻,情浓意密,入夏而换的天青色的帐子,被一只洁白的手紧紧扣着,随着两人的动作轻轻晃动。

季衡一头乌发也散了开来,他坐在杨钦显腰上,半闭着眼睛哑声说,“钦显,不要了,明天真会起不来了。”

杨钦显拉过被子把他的背好好拢上,箍着他的腰上下起伏,喘着气道,“没事,正好在下雨,咱们不出门,在屋子里睡一天。”

第二天,果真如皇帝陛下所愿,雨一直下着,没有要停的意思。

季衡坐在楼上窗口,皇帝从他身后拥着他,看窗外的无边雨幕,雨水滴落进池子里,溅起一片片涟漪。

季衡听到有柔媚的女声在唱,“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女人的声音柔婉却悠长,分明是哪一家的歌女坐在船中,由远及近地行来又离开。

季衡手撑着脸听着,没想到皇帝也跟着唱起来,他的声音低沉浑厚,低低地响在季衡的耳边,也像渗进他的心灵深处,“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季衡笑得眉眼弯弯,皇帝的手覆住季衡的手,又在他的耳朵上亲吻,低声道,“下一世,朕不做天子,你不做朝臣,咱们做一般人,一生相守,便是朕的所愿了。”

季衡轻声说,“好。”

在那一片深深的雨幕里,那个声音还在唱——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

51 第二卷51 第二卷174 第三卷232 第四卷83 第二卷324 番外208 第四卷218 第四卷295 第四卷41 第二卷293 第四卷35 第二卷197 第三卷120 第二卷第7章 交代102 第二卷165 第三卷155 第三卷124 第二卷38 第二卷330 番外133 第三卷214 第四卷334 番外149 第三卷178 第三卷第1章 楔子175 第三卷191 第三卷127 第二卷170 第三卷217 第四卷335 番外160 第三卷282 第四卷第15章 伴读风波(二)192 第三卷344 番外205 第三卷228 第四卷172 第三卷306 番外255 第四卷327 番外84 第二卷302 第四卷7442 第二卷128 第二卷第13章 繁华京都(四)285 第四卷240 第四卷229 第四卷307 番外217 第四卷89 番外之杨钦显7岁103 第二卷327 番外73309 番外226 第四卷181 第三卷151 第三卷259 第四卷229 第四卷242 第四卷258 第四卷317 番外72 第二卷94 第二卷294 第四卷246 第四卷140 第三卷139 第三卷51 第二卷188 第三卷第9章 那时少年(二)第2章 守心斋308 番外217 第四卷288 第四卷第15章 伴读风波(二)247 第四卷138 第三卷148 第三卷204 第三卷49 第二卷213 第四卷306 番外104 第二卷310 番外第6章 花到荼蘼(三)67 第二卷192 第三卷252 第四卷241 第四卷270 第四卷322 番外63 第二卷265 第四卷
51 第二卷51 第二卷174 第三卷232 第四卷83 第二卷324 番外208 第四卷218 第四卷295 第四卷41 第二卷293 第四卷35 第二卷197 第三卷120 第二卷第7章 交代102 第二卷165 第三卷155 第三卷124 第二卷38 第二卷330 番外133 第三卷214 第四卷334 番外149 第三卷178 第三卷第1章 楔子175 第三卷191 第三卷127 第二卷170 第三卷217 第四卷335 番外160 第三卷282 第四卷第15章 伴读风波(二)192 第三卷344 番外205 第三卷228 第四卷172 第三卷306 番外255 第四卷327 番外84 第二卷302 第四卷7442 第二卷128 第二卷第13章 繁华京都(四)285 第四卷240 第四卷229 第四卷307 番外217 第四卷89 番外之杨钦显7岁103 第二卷327 番外73309 番外226 第四卷181 第三卷151 第三卷259 第四卷229 第四卷242 第四卷258 第四卷317 番外72 第二卷94 第二卷294 第四卷246 第四卷140 第三卷139 第三卷51 第二卷188 第三卷第9章 那时少年(二)第2章 守心斋308 番外217 第四卷288 第四卷第15章 伴读风波(二)247 第四卷138 第三卷148 第三卷204 第三卷49 第二卷213 第四卷306 番外104 第二卷310 番外第6章 花到荼蘼(三)67 第二卷192 第三卷252 第四卷241 第四卷270 第四卷322 番外63 第二卷265 第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