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节 逃出洛阳

府外场地上,鲜血流满了一地。万余的死尸衡横七竖八的躺在府外。

众将士见敌人惊恐的模样,也慢慢停了下攻击。敢反抗的家奴都已经被杀死了。只剩下一些惊恐的家奴挤在一处瑟瑟发抖。15000人的家奴已经被杀得只剩下5000不到了。剩余的5000将士也不知道今天能否活着离开这里。

一个家奴受不了董卓大军将士散发的杀戮之气,大声叫道:“丞相,我等愿降。我等愿降······”

五千家奴都放下了武器,下跪道:“丞相,我等愿降,愿降······”

巨大的哭喊声传入了丞相府内。董卓母亲一听大怒:“敢公然造反,还想活命!全部杀了,一个不留!”

董卓扶着母亲,说道:“他们也只是受士族的命令而已。现在他们愿降,孩儿自然要给其一条活路。不然他们都要说孩儿是杀人屠夫了。”

董母说道:“卓儿不知,他们中多有一些对士族死忠之人,留下只会对孩儿不利。还不如杀了,以免后患。”

“母亲有所不知,现在我军将士已经斩杀敌军超过万人。若是有死忠之人,只怕也早已身死。不如就让其做五年的奴隶,再还其一个普通百姓的生活吧。”

母亲也没有反对,说道:“卓儿有仁德之心,为娘也很是高兴。就怕他们辜负了卓儿的一片苦心。”

董卓向身旁的李儒说道:“马上按本相说的办。”

“儒明白。”马上派人将此事告知张济。

张济闻言,马上安排将士收降剩余的家奴。

一个将士笑道:“就这些废物也值得我等埋伏一夜?”

“就是,真TMD的弱。完全的不堪一击!”

“······”

一位千夫长大喝:“这可是丞相的安排,你们谁敢有异议?”

众将士都不说话了。

李儒向董卓问道:“主公,洛阳的士族该如何处置?”

董卓冷冷一笑,道:“这样的事情,难道还要本相亲自说出口吗?传令!封闭洛阳城门,没有本相的命令,不可令一人逃出!”

“诺!”

“此次我军破坏了周围百姓的生活,前去询问一番。若是有人敢欺辱、打杀百姓者,一律杀无赦!”

“儒派人马上前去调查。”

袁府中。

袁魁接到城门的情报,四个守城的守将已经被斩了。袁魁就知道事情有问题,但是他还没有向最坏的地方想,毕竟也有可能是张绣想独霸洛阳的诡计。

但是,当他听到成千上万的西凉将士的呼喊时,便知道事情已经完全不在自己的掌控之内。心头也不禁冷汗连连。这可不是一场战争的过失,而是关于洛阳整个士族的生死······

到现在也只能希望张绣能突破重围,击杀董卓······

斥候惊恐的声音响起:“袁大人,不知从哪里窜出来的西凉将士。已经将我军全部围困在丞相府前。”

“什么!”许攸大惊道。这个计谋可是万无一失。是哪里出现的问题呢?张济?张绣?还是···董卓?难道真的是董卓!那么这个计谋······许攸全身冷汗,不敢再想下去。

袁魁虽然满是惊慌,但还是向斥候说道:“我知道了,你下去吧。”他也想平复自己心中的恐惧。因为他承受着太大的压力。

“报···大人,张济并没有被看押,现在他率领着西凉将士正在与我军大战,战况······”

最后的一丝希望破灭了。袁魁仰天长叹:“何进,想不到你当年的一时之念,竟毁了整个洛阳的士族。”心中悲愤难当,一口鲜血喷出,染红了一旁的盆景,而袁魁也就此晕厥了过去。

赤红的鲜红在绿叶的衬托下,诡异非常······

许攸心中大惊:看来一切都是董卓的诡计!士族早就在董卓的掌控之中!

若是洛阳士族被灭了,他这个主谋绝对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死——就是自己唯一的归宿!

他不想死,真的不想死!他自喻大才,才思敏捷,谋略出众,当是世间最杰出的俊才。他还有大好的时光等着他享受,家中还有娇妻等着他去陪伴······

逃!这个字,突然出现在了自己的脑中。逃到无人之处,躲个三五年,等董卓忘却之后,在出洛阳,出司隶。他永远不想待在董卓的管辖之地。

正巧是袁魁晕厥之时,不如趁此机会······

“来人,备马!”许攸大喝道。

曹操见房屋之中的西凉将士已经走远,马上提剑就要走。眼光见房屋之中,一对夫妇高兴的在谈话。西凉士兵并没有损害他们一丝一毫,他们自然是高兴万分。(若是以前的军队,侮辱、打杀可是常的事情)

曹操寻思道:“若是查到此处,只怕会供出我来,不如杀掉了事!”

曹操慢慢走向他们二人。那名男子问道:“这位将军,还有何事?”

曹操现在可是有急事在身,不愿与他们多谈。拔出倚天剑就斩向那名男子,倚天剑何等锋利!那名男子瞬间就被割下了脑袋,脑袋在地上滚出老远。

在女子惊恐的叫声中,曹操一剑将女子刺死,抽剑入鞘,马上向城外跑去。此地离城外还有数里之远。曹操脚下飞快,全然不觉得累,但是他还是担心时间不够,怕董卓已经封锁了城门,知道了他的底细······

以飞毛腿一样的速度向城门跑去。只见身旁有一匹马跑过,马上的人影,不是自己的好友许攸吗?大声喊道:“许攸!我是曹操!”

许攸此时哪会管曹操的死活,自己的命才是最重要的。

曹操见他并不停留,瞬间就明白了他的想法。曹操大声喊道:“你的身份是出不了城的!”

许攸果然停下马来,向曹操问道:“怎样才能出城?”

“我乃是董卓的部将,自然可以轻而易举的出城。”曹操说道。

曹操乃是士族插在董卓府上的一颗棋子。若是董卓知道,五马分尸亦不为过。而曹操刚才那段话的意思,许攸也最明白不过,两人出城门——生,单人出城门——死。

“好,我俩就一起出城!”许攸将曹操拉上马背,朝城门口行去。

城门口,守城将士喝道:“骑马的乃是何人也?”

曹操大喝道:“我乃是丞相部将,曹操。奉丞相口谕出城办事。你等还不让开。”

守城将士一见曹操,大声说道:“此乃是曹将军,还不放下城门!”

曹操与许攸面露喜色,一颗跳动的心脏也慢慢平静下来。曹操见城下还有战马,说道:“我身后乃是丞相的传令官,只有一匹马甚是不便。本将想要在此先借一匹,日后定双倍奉还。”

“曹将军哪里话,只管牵去便是。”许攸跨上了他们牵来的战马。二人直接拍马疾驰。曹操向身后笑道:“曹某日后定当回报。”

只一分钟的时间,城门就传来丞相的将令:“城门就此关闭。任何人,没有丞相的将令,一律不得放行!”

“诺”城门将士齐呼。

一名将士向守将问道:“刚刚曹大人不是出去了吗?”

“笨。”守将敲了一把他的脑袋,说道:“他可是丞相的红人。现在又是奉丞相的将令前去办事,自然是放行了。在说了,这可是在丞相将令之前走的,也怪不得我们。”

“将军英明!”

“那是,不然你这个百夫长,岂不是也可以做洛阳的城门守将了?”

;

第407节 庞德无忧第470节 中箭第417节 实在第439节 狗屁理论第282节 董卓到冀第299节 冀州在手第217节 只是为了复仇!!!第6节 战场失利第184 组将第174节 暗箭第291节 博望坡第156节 初战,孙坚第446节 战心第391节 心惊胆颤第295节 有这个自信第9节 离间计之初第437节 杀第214节 征战异族第274节 冀州困第403节 说谎第467节 曹昂的决定第286节 黑山贼搅混水第88节 孟德的到来第210节 锁二乔第120节 拐骗蔡琰《一》第27节 岳父的到来第272节 张燕降第29节 拼命三郎第174节 暗箭第23节 北宫的灭亡第2节 青年董卓第464节 败乌桓第129节 奇参第225节 刘繇的“嫁衣”第411节 左慈第482节 克青州第41节 征战西域(七)第349节 益州战刀挥起(十三)第135节 毒计六第136节 历史名人第119节 神医华佗第30节 克星第411节 左慈第233节 两万精锐所得的“经验”第442节 李儒决心第379节 置人于死地!第69节 两军大战第321节 这样的董卓?第349节 益州战刀挥起(十三)第447节 丹阳山军马场第153节 群雄讨董之中序第307节 以一敌十,以千敌万第452节 激战第109节 卓越不凡第417节 实在第403节 说谎第33节 说教第58节 张宁同宿第262节 虎豹骑初战第250节 他们只能等待!第37节 征战西域(三)第145节 许攸的仇恨与喜悦第320节 太史慈第370节 孙权第473节 退兵第155节 群雄讨董之中序第389节 七擒六纵一服第336节 益州开战第453节 董卓回第68节 夜“袭”敌营第277节 杀将第262节 虎豹骑初战第183节 封将之举措第427节 忽悠~第233节 两万精锐所得的“经验”第243节 丞相二字,值千金第448节 崔琰自尽第145节 许攸的仇恨与喜悦第433节 狄戎部落第331节 董卓手下的五洲第343节 益州战刀挥起(七)第175节 协议第276节 袁绍进攻了第91节 离开何真第271节 主公驾到第430节 破城第154节 群雄讨董(一)第89节 宝剑泰阿第293节 胜我百倍第454节 最后一面第292节 徐庶有计第251节 作你的寿礼第362节 绵竹关已下第466节 好消息第133节 毒计四第208节 任务第455节 挖地道第83节 蔡邕到来第438节 战斗结束第112节 战局
第407节 庞德无忧第470节 中箭第417节 实在第439节 狗屁理论第282节 董卓到冀第299节 冀州在手第217节 只是为了复仇!!!第6节 战场失利第184 组将第174节 暗箭第291节 博望坡第156节 初战,孙坚第446节 战心第391节 心惊胆颤第295节 有这个自信第9节 离间计之初第437节 杀第214节 征战异族第274节 冀州困第403节 说谎第467节 曹昂的决定第286节 黑山贼搅混水第88节 孟德的到来第210节 锁二乔第120节 拐骗蔡琰《一》第27节 岳父的到来第272节 张燕降第29节 拼命三郎第174节 暗箭第23节 北宫的灭亡第2节 青年董卓第464节 败乌桓第129节 奇参第225节 刘繇的“嫁衣”第411节 左慈第482节 克青州第41节 征战西域(七)第349节 益州战刀挥起(十三)第135节 毒计六第136节 历史名人第119节 神医华佗第30节 克星第411节 左慈第233节 两万精锐所得的“经验”第442节 李儒决心第379节 置人于死地!第69节 两军大战第321节 这样的董卓?第349节 益州战刀挥起(十三)第447节 丹阳山军马场第153节 群雄讨董之中序第307节 以一敌十,以千敌万第452节 激战第109节 卓越不凡第417节 实在第403节 说谎第33节 说教第58节 张宁同宿第262节 虎豹骑初战第250节 他们只能等待!第37节 征战西域(三)第145节 许攸的仇恨与喜悦第320节 太史慈第370节 孙权第473节 退兵第155节 群雄讨董之中序第389节 七擒六纵一服第336节 益州开战第453节 董卓回第68节 夜“袭”敌营第277节 杀将第262节 虎豹骑初战第183节 封将之举措第427节 忽悠~第233节 两万精锐所得的“经验”第243节 丞相二字,值千金第448节 崔琰自尽第145节 许攸的仇恨与喜悦第433节 狄戎部落第331节 董卓手下的五洲第343节 益州战刀挥起(七)第175节 协议第276节 袁绍进攻了第91节 离开何真第271节 主公驾到第430节 破城第154节 群雄讨董(一)第89节 宝剑泰阿第293节 胜我百倍第454节 最后一面第292节 徐庶有计第251节 作你的寿礼第362节 绵竹关已下第466节 好消息第133节 毒计四第208节 任务第455节 挖地道第83节 蔡邕到来第438节 战斗结束第112节 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