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媾和

bookmark

从北方平原开始,复兴团的名号越来越响,打着复兴团名号的暴民,也不是仅在一个北方平原出现了,各地的反抗组织,抵制复兴团的组织,几乎是眨眼之间,就遍布了整个印度的山山水水。

杨猛创建的复兴团,现在也开始三线作战了,地主军团越来越强劲,英属印度军团也频频与复兴团交手,而打击黑复兴团武器、破坏正常生意的暴民反抗组织,也是复兴团的一大任务。

说实话,复兴团没有进入印度以前,无论是英属的印度殖民地,还是印度王公贵族控制的土邦,都没有像现在这样混乱。

那个时候印度的百姓虽说困苦,但绝大多数人还是能勉强活着的,可自打复兴团来了,算算时间也不过三五个月,整个印度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民乱就意味着粮食短缺,粮食短缺就意味着饥荒,为了活着,许多印度的百姓或情愿或不情愿的都要选择阵营,选择阵营的目的不是为了抵制谁,也不是为了打击谁,只是为了活命的粮食而已。

打着复兴印度的复兴团,做的就真是好事儿?他正能代表印度人的利益吗?这个玩意儿还真得两说,就拿复兴团的补给来说吧!

复兴团虽说在不断的劫掠地主贵族,可这些收入是复兴团高层的收入,按照杨猛的安排,每一队的复兴团士兵,每个月都是有任务的,这个任务不是别的,就是搜刮粮食和财物。

复兴团发军饷不假,给粮食也不假,可要做复兴团的正规军,每个月必须要完成粮食和财物任务,发下去的与劫掠的相比,总是少的,至于这些东西到底去了哪里?只有杨猛和复兴团的十几个缔造者知道了。

大部分粮食都被藏了起来,粮食才是乱世最硬通的货币,这些才是复兴团的底蕴,只要有了粮食,那十几个复兴团的缔造者,只要随便巴巴几句,就有数不尽的饥民,加入复兴团的行列。

而金银都通过山路到了藏边,十几个缔造者的话头也出奇的一致,购买先进的武器,至于花了多少钱,武器到底现金还是不先进,就不是底层军官能够触及的问题了。

以掠夺为生的复兴团,带来的根本不是复兴,而是在各地不断上演的大屠杀,完不成任务,无论是粮食还是军饷,都会大幅度的削减,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为了那区区几两的军饷,复兴团的士兵们,也在做着昧良心的事情。

杀良冒功,可不是大清的专利,历史一样悠久的印度,也有这方面的经验,大户终究是少数,复兴团的许多粮食,都是平民百姓的存粮,想要得到老百姓手里的存粮,买那是不可能的,只有抢,才能让复兴团的每支队伍,都完成上面压下来的任务。

饥荒,若是有些存粮,许多人是可以挺过去的,可一粒粮食也没有,想要在饥荒之中活下去,印度的老百姓,也有几种选择,一是投奔复兴团、二是投奔地主军团、三是投奔英属印度军团、四是自组反抗势力。

前三者,对士兵都是有要求的,不是你想进就能进的,复兴团的所作所为,实际上就是在逼着大多数的印度百姓,成为反抗组织的暴民。

一无所有的百姓们,为了填饱肚子,什么事儿做不出来?活人都能煮着吃了,就别说杀人劫掠了。

青壮,大部分都被三大势力给掳走了,可三大势力之间也是有区别的,英吉利不敢养太多的印度青壮,而地主军团,说白了就是私人武装,伙食和饷钱,那是相当有限的,而凭着打家劫舍起家的复兴团,就在三者之中,占了绝对的优势。

加入复兴团,只要你完成每个月的任务,要钱有钱要肉有肉,复兴团畸形的发展模式,让整个印度,在短短四个多月之中,就完全陷入了战乱。

没了青壮,或是青壮数量很少的印度百姓们,为了活下去,可是不分你我的,复兴团的补给他们敢抢,地主贵族他们也敢杀,而英吉利人盘踞的大城邦,饿极了的百姓,赤手空拳就敢往上扑。

这些能走出来的,还算是比较幸运的人,绝大部分的老弱,都饿死在了寻找饱腹之物的路上。

现在的印度可以说是四大势力的天下,英吉利、王公贵族、复兴团还有就是那些暴民聚集的抵抗组织。

这四大势力之间的战斗,虽说伤亡不计其数,但死人最多的,还是一个个无粮的村寨,战乱加饥荒,六七天的时间找不到粮食,除了死就只能是被人吃了。

教派的约束力也走到了末路,印度的两大教派,虽说对思想的束缚很严重,可在饥饿面前,那些所谓的教义屁都不是。

战争的规模越打越大,饿死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地主军团的实力不断在扩张,暴民反抗组织,获得粮食和财物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

生存资源决定了敌对关系,复兴团也渐渐的成了三大势力,共同的敌人。

对于敌人复兴团的手段是极为残酷的,无论是暴民也好,地主军团也罢,只要战败被俘,结果只有死路一条,对于英吉利人,复兴团一样也是好感缺缺,遇上了就杀,仅此而已。

席卷印度全境的大暴乱,谁都是彼此的敌人,只要你手里有粮食和财物,那就是目标。

英吉利人,最先打了退堂鼓,实力最弱的暴民,也不是现在的英属印度军团,可以对抗的,一旦大规模作战,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暴民,不用打,单单那声势,就会让新兵溃散,防守,是英吉利军团,所能采取的唯一措施。

而复兴团和地主军团就不一样了,对于复兴团来说,干暴民也算是练兵,只要有不开眼的暴民,对复兴团下手,复兴团的报复就是屠杀。

对地主军团来说,复兴团已经不是最大的敌人了,那些暴民才是,由于复兴团的敲诈,许多暴民抵抗组织,都挣扎在饥饿线上,复兴团不好打,就只能拿着地主贵族们开刀了。

暴民之所以是暴民,就是因为他们的结构松散,目光短浅,粮食和财物,是他们唯一想要的东西,对于杀死他们无数同伴的地主军团,这些暴民们的手段,一样的残酷无比。

打赢了生,打败了死,暴民们逼着地主军团抱成了团,地主军团越大越厉害,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伴随着这场暴乱,印度的人口总量,也在急速的下降,真正能投入战场的人,始终是少数,大多数平民百姓的结局很悲惨。

复兴团的领导层,不是印度人,他们可以不顾周边无数的死伤,可印度的王公贵族们,对此却不能置之不理,死的人太多了,再这么打下去,由着那些暴民胡来,印度就完了,印度完了,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单独对抗复兴团和打着复兴团名号的暴民,印度的王公贵族根本没有这个实力,结盟,成了他们有限的选择之一。

可面对汹汹的暴乱大潮,英吉利人,想的只是保住自己的生命和地盘,与王公贵族们结盟,对复兴团和暴民开战,实力大损的英属印度军团,根本没有这样的能力,与印度的王公贵族合作,英吉利也要防着他们,万一新组建的印度军团叛变,那乐子就大了。

固守待援,成了英吉利人的唯一选择,武器援助,就是英吉利人与印度王公贵族们结盟的手段。

武器援助对地主军团固然重要,可就凭着武器来对付复兴团,根本是不可能的,之前的复兴团是三线作战,一旦英吉利熄了火,那能不能挡住暴民和复兴团呢?

答案是肯定的,绝对不可能!复兴团的人数,印度的王公贵族们,有个大略的估计,现在起码有个二三十万人,而地主军团的人数只有十几万人,暴民的反抗组织只能用不计其数来衡量了。

打仗,印度的王公贵族不一定擅长,可权力的斗争,却是他们擅长的,权衡,很简单的一个手段,利益,更为简单的一个目标。

由于有了暴民反抗组织,复兴团对地主贵族的掠夺,也不照以前那么频繁了,劫掠敲诈更好对付的暴民,比劫掠地主的收获要大,加上地里出的无数陪葬品,暴民的价值明显要打过地主和贵族。

复兴团慢慢的在改变,还有他们与暴民之间,越来越频繁的冲突,让印度的王公贵族看到了合作的机会,一方面接受英吉利的军械援助,一方面与复兴团联手对付暴民,这样的权衡才是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

暴乱不能再持续了,这样的暴乱,再持续三两个月,整个印度一多半的人口,都要死于暴乱之中,局势刻不容缓,印度的王公贵族们,就主动的向复兴团递出了橄榄枝。

“死的差不多了,死了这么多人,复兴团手里的粮食,足够养活半个印度的人口了,可以和谈。”

粮食少人口多,复兴团手里的存粮,不足以养活自己地盘上的人口,对此杨猛的方法极为简单,那就是死人,人少了,粮食自然就多了,十五万的兵力,对复兴团来说就够用了,而现在复兴团手里的青壮,至少有五六十万,这个数量已经足够足够了,再乱下去,只怕英吉利本土军团来了之后,结盟的就不是地主军团与复兴团了。

这次在印度的收获,也足够了,数十倍于缅甸的收获,具体收获了多少,至今也没清算出来,反正五个月的时间,复兴团的十几万劳力,藏边的三十多万民夫,没日没夜的在转运着劫掠的物资。

英吉利之前抢了印度一次,可印度大部分的财物,还是藏在民间和地下的,这次韦驼子开辟了一条极好的财路,上千年的随葬品,单单这份收入,就是不可估量的。

与地主军团结盟,也是杨猛谋划的主线,这两大势力结盟之后,不仅那些暴民是待宰的羔羊,英吉利难道不是吗?

五六十万的军力,还不足以让印度人有复兴的野望吗?挟天子以令诸侯,莫卧儿的皇帝还在,只要用好了这个棋子,让他作为纽带,一个表面上统一的印度,难道还能容忍英吉利人吗?

有了杨猛的命令,复兴团自然高高兴兴的接过了橄榄枝,复兴团与地主军团依旧在前线对峙,但却没了战争,这里面的原因,只是英吉利的武器援助。

复兴团和地主军团,将英吉利的军事援助三七分成,双方携手共同对付暴民,就成了协议的内容。

都是身处印度的利益团体,复兴团是不可能让地主军团独自吞下来自英吉利的援助,合作归合作,媾和归媾和,但基本的提防,两家谁都不会轻易放弃的。

第八百七十六章 八旗之殇(下)第八十二章 杨潘之好(四)第三百四十三章 处处提防第三百二十六章 乱世人心第四百三十七章 反抗者的报复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朝调停第二百九十七章 西北之大敌(下)第二十七章 兄弟唇舌战 老子做裁判第四百九十三章 铁打长沙城(三)第八百七十五章 八旗之殇(中)第六百三十五章 湘楚围安庆(五)第一百一十六章 贪婪的东印度公司第九十四章 八千军第四章 百宝丹第五百八十三章 厚与黑(二十一)第六百九十七章 意外第二百二十五章 杨家绿营(七)第六百五十二章 身后事第五百九十九章 动如猛虎 扑似鹰(三)第一百六十章 湮没在岁月之中的财富第二百零七章 口舌平乱(上)第五百七十章 厚与黑(八)第八百六十九章 变味的战争第八百二十七章 十王献女(上)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败第五百四十三章 图穷匕见第三十七章 好肥的大羊牯第二百六十五章 满载而归第五百六十二章 理学社(下)第四百七十章 血盆大口朝天开(上)第三百零七章 硕果累累(五)第五百九十章 战事如棋(上)第七百三十二章 溃退第一百一十五章 练新军第六百九十章 裁勇第六百二十九章 修约第二百八十四章 铜乱(六)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山铁厂第七百一十一章 搅局(下)第七百八十六章 军情网(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京师第十章 西南豪商第九十六章 文武私塾第二百四十九章 穆中堂第三百二十九章 生存之道第六十三章 滇西之行第五百八十九章 总有不信邪的第八百八十七章 百舰出万炮鸣(中)第四百四十九章 以邪破邪第五百四十章 协饷风波(上)第五百二十五章 依旧邪异第六百一十一章 裁兵组军办洋务(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信仰荒漠(中)第七百二十一章 强弱(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杨家山城(中)第六百零九章 裁兵组军办洋务(上)第八十三章 杨潘之好(五)第八百三十四章 打不起的消耗战第七百零七章 问罪第五百一十七章 得势便猖狂(十一)第七百六十一章 交易科学第二百零五章 总督 副将 练总第八百六十三章 骑兵大战(中)第二百五十一章 布政使第二十九章 子弟兵第五百五十二章 串联不成就威胁第四百八十三章 天生桂林府(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叫嚣第十四章 一双靴子引发的商业幻想第五百六十六章 厚与黑(四)第二百一十六章 民与官斗无下场第三百零七章 硕果累累(五)第二百四十六章 杨家质子第二百九十二章 康巴汉子丹巴女(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血盆大口朝天开(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开局第一百五十三章 两全其美第一百八十七章 杜氏三虎第四百八十一章 天生桂林府(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失败了吗?第一百四十七章 来去匆匆第三百零八章 硕果累累(六)第八百零九章 几家欢喜几家忧第三百一十一章 硕果累累(九)第二百零五章 总督 副将 练总第一百四十五章 投清的下场第六百八十一章 隔离监管区(上)第六百六十七章 当朝一品挎大刀(下)第五百六十章 理学社(上)第四十章 你升官我发财第八百八十二章 多国调停(六)第七百二十七章 袭扰第三百三十一章 科学考察团(中)第七百五十六章 烧园子(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蓝旗军第五百零五章 来无影去无踪(上)第五十六章 云南缺什么第四百一十章 灭族大战(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八斤八两八钱(下)
第八百七十六章 八旗之殇(下)第八十二章 杨潘之好(四)第三百四十三章 处处提防第三百二十六章 乱世人心第四百三十七章 反抗者的报复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朝调停第二百九十七章 西北之大敌(下)第二十七章 兄弟唇舌战 老子做裁判第四百九十三章 铁打长沙城(三)第八百七十五章 八旗之殇(中)第六百三十五章 湘楚围安庆(五)第一百一十六章 贪婪的东印度公司第九十四章 八千军第四章 百宝丹第五百八十三章 厚与黑(二十一)第六百九十七章 意外第二百二十五章 杨家绿营(七)第六百五十二章 身后事第五百九十九章 动如猛虎 扑似鹰(三)第一百六十章 湮没在岁月之中的财富第二百零七章 口舌平乱(上)第五百七十章 厚与黑(八)第八百六十九章 变味的战争第八百二十七章 十王献女(上)第七百三十三章 大败第五百四十三章 图穷匕见第三十七章 好肥的大羊牯第二百六十五章 满载而归第五百六十二章 理学社(下)第四百七十章 血盆大口朝天开(上)第三百零七章 硕果累累(五)第五百九十章 战事如棋(上)第七百三十二章 溃退第一百一十五章 练新军第六百九十章 裁勇第六百二十九章 修约第二百八十四章 铜乱(六)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山铁厂第七百一十一章 搅局(下)第七百八十六章 军情网(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京师第十章 西南豪商第九十六章 文武私塾第二百四十九章 穆中堂第三百二十九章 生存之道第六十三章 滇西之行第五百八十九章 总有不信邪的第八百八十七章 百舰出万炮鸣(中)第四百四十九章 以邪破邪第五百四十章 协饷风波(上)第五百二十五章 依旧邪异第六百一十一章 裁兵组军办洋务(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信仰荒漠(中)第七百二十一章 强弱(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杨家山城(中)第六百零九章 裁兵组军办洋务(上)第八十三章 杨潘之好(五)第八百三十四章 打不起的消耗战第七百零七章 问罪第五百一十七章 得势便猖狂(十一)第七百六十一章 交易科学第二百零五章 总督 副将 练总第八百六十三章 骑兵大战(中)第二百五十一章 布政使第二十九章 子弟兵第五百五十二章 串联不成就威胁第四百八十三章 天生桂林府(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叫嚣第十四章 一双靴子引发的商业幻想第五百六十六章 厚与黑(四)第二百一十六章 民与官斗无下场第三百零七章 硕果累累(五)第二百四十六章 杨家质子第二百九十二章 康巴汉子丹巴女(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血盆大口朝天开(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开局第一百五十三章 两全其美第一百八十七章 杜氏三虎第四百八十一章 天生桂林府(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失败了吗?第一百四十七章 来去匆匆第三百零八章 硕果累累(六)第八百零九章 几家欢喜几家忧第三百一十一章 硕果累累(九)第二百零五章 总督 副将 练总第一百四十五章 投清的下场第六百八十一章 隔离监管区(上)第六百六十七章 当朝一品挎大刀(下)第五百六十章 理学社(上)第四十章 你升官我发财第八百八十二章 多国调停(六)第七百二十七章 袭扰第三百三十一章 科学考察团(中)第七百五十六章 烧园子(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蓝旗军第五百零五章 来无影去无踪(上)第五十六章 云南缺什么第四百一十章 灭族大战(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八斤八两八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