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又是真品?

所以,即便是这唐花瓷中最为常见的罐类,也得提高警惕。

这样的黑釉蓝斑,更是花瓷造假中的重灾区,由不得周夏和徐耀辉两人不重视。

虽然唐花瓷的价格普遍都不算高,但是,姑且不管这金钱上的损失。打眼买到仿品赝品,本身就让人觉得相当不爽,对古玩行家而言,牵扯到面子上的问题,可就是最大的问题了。

鉴定这唐花瓷,当然也有一定的技巧和秘诀。

周夏对此也只是有所耳闻,还没有真正上手鉴定过。

徐耀辉倒是老手,这时候他也没谦虚,率先上前,做起鉴定来。

周夏这边,因为系统并没有提示有珍贵文物,所以他也就不着急,就在旁边很随意地看。

虽然没能上手,但隔着一定的距离,还是可以做鉴定的。特别对一些看得多了的老行家而言,基本一眼就可以断定,是真是假,无他,看得多了,只要感觉不对,或者觉得有些别扭,那就需要小心慎重。这时候,切忌的就是,自己给自己找理由开脱,果断放弃就对了。

这时候,周夏就是看这唐代花釉瓷的造型啦!

是只双系的罐子,就是罐子旁边,有两个提钮的造型,可以用来将罐子给提起来。

这花瓷双系罐并不算太大,高也就十五六厘米的样子。光这造型而言,倒是没什么问题的,自然流畅,不会给人很怪异的感觉。

釉面底下施的是黑釉,上面的则是蓝斑,但又不是纯粹的蓝斑,而是夹着着月白色的。

这点倒不奇怪,唐代的花瓷中,基本都是这种类型的,不能因此,就判断它属于仿品。

而且。从这点上看这只罐子,还是相当有唐代花瓷的特点的。这月白色中混杂着蓝色,而且这白色并不是那种白得发飘,蓝色也不是那种现代钴料所呈现的过于艳丽的色彩,其中的过度还是相当自然的。没有明显的现代颜料特征。因为唐代花瓷所用的材料。现代基本已经很难寻觅到,现代仿品基本就用化工原料来烧制了,对于长期战斗在瓷器鉴定前线的周夏来说,想要分辨这其中的差别。还是相当容易的。

由于周夏对花瓷并没有特别深入的研究,也就不可能像对待明清瓷器那般,做到看两眼心中就有数。

随后还要上手,进行最为细致缜密的鉴定,才能得出最后的结果。

他这时候。也努力在脑子里回忆,这唐代花瓷的鉴定方法,他也没见过什么花瓷的真品实物,唯有看过一些照片。好在他现在的记忆力还算不错,一些以前看过的东西,大都能够慢慢回忆起来。

徐耀辉却是很快就做完了鉴定,还和他轻声说了两句,问他有没有意思收藏这样的瓷器。

周夏摇头,让他自己请便。反正徐耀辉要收藏了的话,他也可以去仔细鉴赏的,算盘倒是打得蛮精明的。

徐耀辉也就不去管他,让周夏自己先琢磨着这罐子,他就去找麻杆和耗子两人商议这件花瓷的问题。

没人打扰。周夏也就可以细细鉴定这花瓷罐。

对热爱陶瓷的人来说,他们基本都会明白,唐花瓷在陶瓷史上,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还是相当显赫的。

它首先在世界上创烧出液一液分相釉技术。液一液分相釉是陶瓷釉层中50—150纳米级的小液滴和微小粒对入射光产生瑞利散射而产生轻重不等的蓝色乳光,由于散射的程度不同其色泽可出现月白、天青、天蓝。原来人们认为唐鲁山花瓷釉面的蓝斑是由氧化钴作为着色料呈色。70年山东硅酸盐研究院刘凯民总工程师经过多次实验分析。得出结论,这种釉面的蓝色乳光是由天然矿石做为原料,器物入窑炉经1200c以上高温烧制后,釉面融熔为固体后形成的小液滴状和小颗粒对入射光的反射形成的物理现象,并非钴着色。这个理论观点的提出解决了千古难题,并被古陶瓷和硅酸盐界的认可。

花瓷的制烧成功,还成功改变了唐朝以前中国陶瓷“南青北白”的单色釉局面。

花瓷还为后来钧瓷汝瓷的烧制打下了基础,钧瓷做为一种窑变釉瓷,之所以称之为窑变是因他和其他瓷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之处。比如,青花瓷是一种固定的青钴料,是人为可以预测出现的釉色。而钧瓷釉则是一种液—液分相釉,他的呈色原理是在唐花瓷釉料的基础上添加了铜,铜在还原气氛下的胶铜离子呈现红色,红和蓝的融熔渗化就呈现出程度不同程度的紫色,使钧瓷呈现出“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艺术效果。汝瓷的天青、天蓝亦是同一道理。

所以唐花瓷是钧瓷的源祖,不少学者及其著述中把唐花瓷称之为“唐钧”,“唐花钧”。

而且这唐花瓷,大都为皇宫用瓷,并有明确的文献记载并给予高度评价。唐朝文化盛兴,有专门的皇家乐师,花瓷细腰鼓是当时奏乐时担任指挥的乐器,盛兴于唐开元、天宝年间,唐玄宗就是一位击鼓高手。在唐代的十部宫庭雅乐中有七部都有鲁山花瓷腰鼓参与。唐南卓《羯鼓录》中明确提到唐玄宗与宰相宋憬谈论鼓的质量和品位时说到“不是青州石未,即是鲁山花瓷”。明确提到瓷的名称釉产地,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这种对鲁山花瓷的描述和赞美在元以前的古书中是极其少有的。元朝著名作家吴莱著《明皇羯鼓歌》也曾记述“宋公守正好宰相、鲁山花瓷闻献躁”,鲁山花瓷与当时著名贤相宋憬的素质相比可见花瓷的品质和地位。另唐《羯鼓录》中也提到瓷质细腰鼓的形制、打击方法等。花瓷细腰鼓是花瓷作为鼓腔,两端蒙皮,右手杖击,左手手拍打。

抛开这些常识不谈,周夏做鉴定,主要还是看眼前这只花瓷双系罐,究竟是真品还是仿品,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他再从修足,开片,釉面等各个方面进行细致的鉴定,最后倒是得出了这也是唐代真品的结果来。

第3章 高科技鉴定第68章 珐琅彩第111章 太阴险了第165章 柳随风的野望第5章 负荆请罪第53章 石破天惊第156章 重任第82章 新的合伙第10章 玉蝉到手第164章 服软第153章 坚持第21章 是不是漏第122章 有谱第85章 电话第80章 逆市而动第21章 是不是漏第115章 墨荷第9章 玉蝉第93章 明人聚会第45章 画蛇添足第186章 家事第96章 艰难决定第133章 争夺第14章 出乎预料第137章 宣黄釉第12章 系统提示第33章 八卦第55章 多赢第114章 惊喜第176章 欲擒故纵第90章 难题第72章 核查图录第40章 心有灵犀第7章 逛古玩街第111章 太阴险了第98章 吃大餐第24章 气质第86章 三胞胎第62章 隐藏福利第166章 准备工作第145章 非汝非钧非哥第113章 逆转第107章 侥幸第34章 良好开端第14章 出乎预料第60章 小师妹第96章 艰难决定第45章 画蛇添足第57章 考验第148章 要出名了第145章 非汝非钧非哥第167章 周夏万岁第47章 最好的贺礼第102章 分裆鼎第73章 眼力和眼光第52章 一锤定音第8章 旧不如新第125章 有芒第102章 分裆鼎第79章 别打脸肿了第179章 借个几亿第161章 来得巧第122章 有谱第20章 打脸第5章 负荆请罪第9章 玉蝉第87章 迷惘的菜鸟第81章 自食其果第一百四十四章第98章 吃大餐第115章 墨荷第44章 元芳你怎么看第37章 质问第77章 旧友重逢第163章 此生无憾第97章 打道回府第170章 鎏金铜佛像第107章 侥幸第167章 周夏万岁第123章 定窑白瓷第14章 出乎预料第141章 误会第9章 玉蝉第154章 你懂的第85章 电话第63章 再临鬼市第13章 扑朔迷离第177章 古琴第31章 田黄印章第31章 田黄印章第50章 压手杯第33章 八卦第82章 新的合伙第185章 诱惑第166章 准备工作第159章 理论与实践第171章 意外之喜第93章 明人聚会第68章 珐琅彩第59章 罪魁祸首
第3章 高科技鉴定第68章 珐琅彩第111章 太阴险了第165章 柳随风的野望第5章 负荆请罪第53章 石破天惊第156章 重任第82章 新的合伙第10章 玉蝉到手第164章 服软第153章 坚持第21章 是不是漏第122章 有谱第85章 电话第80章 逆市而动第21章 是不是漏第115章 墨荷第9章 玉蝉第93章 明人聚会第45章 画蛇添足第186章 家事第96章 艰难决定第133章 争夺第14章 出乎预料第137章 宣黄釉第12章 系统提示第33章 八卦第55章 多赢第114章 惊喜第176章 欲擒故纵第90章 难题第72章 核查图录第40章 心有灵犀第7章 逛古玩街第111章 太阴险了第98章 吃大餐第24章 气质第86章 三胞胎第62章 隐藏福利第166章 准备工作第145章 非汝非钧非哥第113章 逆转第107章 侥幸第34章 良好开端第14章 出乎预料第60章 小师妹第96章 艰难决定第45章 画蛇添足第57章 考验第148章 要出名了第145章 非汝非钧非哥第167章 周夏万岁第47章 最好的贺礼第102章 分裆鼎第73章 眼力和眼光第52章 一锤定音第8章 旧不如新第125章 有芒第102章 分裆鼎第79章 别打脸肿了第179章 借个几亿第161章 来得巧第122章 有谱第20章 打脸第5章 负荆请罪第9章 玉蝉第87章 迷惘的菜鸟第81章 自食其果第一百四十四章第98章 吃大餐第115章 墨荷第44章 元芳你怎么看第37章 质问第77章 旧友重逢第163章 此生无憾第97章 打道回府第170章 鎏金铜佛像第107章 侥幸第167章 周夏万岁第123章 定窑白瓷第14章 出乎预料第141章 误会第9章 玉蝉第154章 你懂的第85章 电话第63章 再临鬼市第13章 扑朔迷离第177章 古琴第31章 田黄印章第31章 田黄印章第50章 压手杯第33章 八卦第82章 新的合伙第185章 诱惑第166章 准备工作第159章 理论与实践第171章 意外之喜第93章 明人聚会第68章 珐琅彩第59章 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