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西出阳关

到达了兰州的李富贵听取了林雨长就西北战事做的报告,“你认为陕甘的回民不会给我们惹太大的麻烦?”他捻着胡须沉吟道,说实话李富贵没有林雨长那么乐观,因为林雨长在西北的做法与他原有的计划相去甚远,随着这个小子越来越适应西北的环境他在军事上也越来越大胆,这当然让那些心怀恶意的力量看到了可乘之机,虽然林雨长非常漂亮的给这些挑战以迎头痛击,但是战术上的胜利并不能掩盖一切。

“当然,看一看九道沟的战果,难道你觉得回子还有胆量来试探我们吗。”林雨长自信满满的说道。

九道沟之役堪称西北战事的经典,它本身是到目前为止西北回民和富贵军爆发的最大的一场冲突,林雨长在这里用三百人诱敌然后面对四千以上回民步骑混合的大军,战场的结果让所有本地人难以相信,竟然是回民被杀的大败。

李富贵很清楚的知道林雨长在这场战役中玩的花样,那支部队的确人数很少,可是全部由士官组成,在加上经过改进的武器和战术一群匆匆组建起来的队伍在他们面前被击溃并不是无法想象的,当然这样做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那就是如果这三百多人被歼灭将会给第一骑兵师的战斗力和士气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九道沟之役的确漂亮,不过我不希望以后你再用这种方法来引诱当地人,因为这种胜利从短期看固然能够把那些回民吓住,但是长远来说这样无疑会加剧民族间的仇恨。”

“你是打算用怀柔的手段了?”

“西北的民族问题十分复杂,想必你也看到了他们更多的仇恨是针对官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朋友,但是同时这些人在西北又形成了一种离心力,这必须时刻提防,也正因为如此我对你的行动没有过多的干涉,因为我也说不好究竟该怎么做。”从大方向说李富贵还是认同他前世见到的那种民族政策,不过随处可见的新疆小偷又让他明白那套民族政策在实行上还并不是尽善尽美。

“要我说根本就不用那么麻烦,现在就用大军从河西走廊一路犁过去,然后移民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了,历史上不都是这么做的吗?如果不说远的那陕西这些年回汉仇杀,现在回民在那里势力不是小多了。”

林雨长的这个建议的确很有诱惑力,不过李富贵还是抵挡住了,他有超出对方十倍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保持耐心往往能得到更好的长期回报。“移民的确实是大势所趋,我记得新疆十分适合种棉花,要是能把它的商业价值开发出来就好了。”李富贵低声的咕噜道。

“其实回民的问题真的向西走出甘肃以后反而可能会好一些,那些地方的人特别恨浩罕人,而且和汉人打的交道不多,到时候我们只要让他们明白咱们和清兵不是一回事就行了。”

李富贵点了点头,“我的情报也是如此,尤其是东部的一些地区,我想我们甚至能够在民众当中得到一些帮助,你到了那里应当注意改掉在甘肃得到的坏名声。”

“没问题,我见到那些异族的小孩子就发糖给他们吃,怎么样。”林雨长笑着说道。

“有道理,我马上让上海发一车皮糖果过来,我们还有一些时间,你们虽然已经学习了一些西北的风俗,不过我想那还不够,你们应当从心眼里喜欢西北的文化,这样我相信和当地人的沟通会容易的多,回头我教你们几首西北民歌。”

“你还会唱回回的歌?”林雨长十分惊奇。

“会,怎么不会,我的歌我唱得比回回还好听呢。”李富贵想起国际友人送给自己的那把吉他了,这么多年不弹不知道还能不能捡起来,来到这个时空之后也一直没有机会一展歌喉,现在看来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他相信在接下来在与回民的领袖和阿訇们的交往中自己的歌声或许能帮上不小的忙。“你们师里面那些文艺积极分子要加油,争取在到伊犁之前掌握一件西北的乐器,到时候和热情的维族姑娘调情都方便许多。”

“老大,我们西出阳关是去打仗,不要弄得这样风花雪月好不好。”林雨长苦笑道。

“西北的事情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既然各个少数民族还处在左右摇摆的位置,而且他们对我们还不了解那就一定要争取一个好印象。”

“那他们要是不服怎么办?难道我还不能打了吗?”林雨长不服气。

“当然要打,不过呢我不希望你去学霍去病,你应当去学班超,他杀起人来也很厉害,不过手段非常高超。”

林雨长想了一想,班超做的事情虽然没有霍去病那么痛快,但是他们的功业却是不相伯仲,所以他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林雨长进入新疆的时候已经是秋天了,沿着天山北麓一路西行很快就到了计划里的第一站——迪化,按照预定计划他将在这里与新疆的各个部落展开一系列的联谊活动,对于这个计划林雨长是不太喜欢的,因为迪化距离阿古柏所控制的阿克苏和库车还有很大一段的距离,如果屯兵伊犁不但可以建立更大的后勤基地,而且对喀什噶尔、阿克苏和库车都可以直接发动进攻,不过李富贵坚持要求林雨长先确保补给线的畅通。

对于这种偏师冒进,而大队人马驻守在甘肃的做法左宗棠十分的不理解。随着联军主力到了西北以后对陕甘的回民给予了进一步的压制,在这个过程中也的确有一些冲突,为了满足左宗棠求战的愿望李富贵总是派他去攻击回民的堡寨,但是这些战事的规模都很小,毕竟经历了两次打击陕甘回民起义的能量已经被释放的差不多了。这种不疼不痒的日子使得左宗棠非常渴望进入新疆,他总是有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平定西北是他的宿命。而这种渴望使得左宗棠不能接受这种把主力放在甘肃的做法,在他看来甘肃已经基本上平定了,完全没有必要再留下大军镇压。

当左宗棠终于忍不住向李富贵进言的时候他还拉上了曾国荃,曾国荃对此倒是无所谓,只不过抹不开左宗棠的面子。

“季高可能有所不知,富贵军打仗和其他军队有所不同,说得明白点就是尾大不掉,对于我们前方的部队来说后勤极其重要。目前兰州是物资的集散地,但是从这里一路上到伊犁仍然是千里迢迢,所以建立一条安全、高效的运输通道才是当务之急,相对来说前方的兵力目前为止还不要紧,一来战争初期还需要一些试探,二来第一师在战力上并不差,人数虽然不多但是肯定不会吃亏。”

左宗棠仔细想了想,“既然如此,从哈密到古城这一段的补给线也需要保障,虽然林师长现在做镇迪化可以震得住这两个地方,可是他是主攻部队,一旦向前推进这后方必然出现空隙,倒不如现在就派我出关负责这一段的后勤。”

“这个想法到也有些道理,要不然你和沅甫也到迪化去,从哈密到伊犁就拜托两位了。”

从李富贵那里出来曾国荃不禁埋怨左宗棠,“季高兄可真是有趣,放着好好的副总指挥不作,现在反而争取到一个押粮官,心中有何感想啊。”

“说笑了,我们坐镇迪化前方如果有什么变化必然会让我们哥俩增援,能争取到这样一个为国出力的机会正是我梦寐以求的,权位我反而不是很在意。而且王爷说的不错,在富贵军里后勤的确有着非常重要的位子,你看我们讨论军情的时候那个后勤总长总是要列席,而且他的意见往往得到王爷的高度重视。”

对于这一点曾国荃倒是深有同感,“说起那个后勤总长我也觉得他太嚣张了一些,不管什么作战计划只要他不点头就没办法通过。”

“我想这也是王爷打仗和我们不同的地方,要想做到一生不败谨慎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林雨长对于李富贵派左宗棠来支援他有些不太高兴,他和左宗棠在国家、民族的问题上很有共同语言,不过同时他们也都感到了对方在西北建功立业的决心,所以也隐隐的将对方看作自己的竞争对手,尤其是林雨长,他现在已经把整个新疆视为自己的狩猎范围,这还没开战左宗棠就跟了进来让他感觉到了一点威胁。

新疆的民情与林雨长事先了解到的差不多,在迪化这个地方普通民众对汉人并无太深的偏见,上层的贵族在看到浩罕人暴烈的手段之后也渐渐打消了利用他们来立国的念头,只有僧侣阶层仍然对一个纯正的伊斯兰政权十分迷恋,当然也有完全站在林雨长这一边的部落,吐尔扈特各旗就旗帜鲜明的反对任何分裂新疆的图谋,其他的蒙古人也基本上持这样一个立场,林雨长相信这将会给他提供非常大的助力。

左宗棠进入新疆后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电报线路一直架设到伊犁,如果在内地这项工作肯定十分的轻松,现在湖北和广东都已经能够自己架设电报线路了,不过在这浩瀚无垠的戈壁滩上这多少还是一个考验,尤其是周围肯定会有一些心怀不轨之徒,同时如果能够保证被架设起来的线路不被破坏那也就证明了这条道路的安全。

为了消除当地居民对电报的仇视李富贵首先将电报无偿的向宗教人士开放,结果每天总有几位阿訇呆在电报局与遥远的同僚讨论宗教问题,迪化的大阿訇霍桑在西北拥有很高的声望,许多人都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指点。这样的长篇大论当然会影响电报局的工作效率,幸好在这条线路上目前除了军情之外还没有什么别的电报,所以电报员们为了保证军情的实效性干脆把那些简短的报告夹在大段的可兰经中传了过来。

李富贵身为一个基督徒很巧妙的避开了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世仇,在面对本地的一些望族和宗教人士时他总是盛赞萨拉丁当年的丰功伟业与他宽大广博的胸怀。虽然李富贵拿萨拉丁和理查的那种骑士之争作为话题的确有讨好这些回民的意思,不过他本身也很喜欢这个故事,并视其为十字军百年战史上唯一的亮点。

“王爷认为阿古柏可以和萨拉丁相提并论吗?”

这个问题显然有些不怀好意,李富贵看了一眼发问的家伙,那是一位阿訇的弟子,那年轻的脸上毫不掩饰的流露出他的野心,李富贵笑了笑,“阿古柏可以说是正好与萨拉丁相反,萨拉丁宽容,阿古柏暴虐,萨拉丁正直,阿古柏阴险。我提起萨拉丁并不是指阿古柏,而是表示我希望自己能够以这位先贤为榜样,寻求战场上的公正与仁慈。”

“可您的军队所做得与您所说的正好相反,他们到处烧杀。”

“军人需要用人头来建立自己的武勋,所以公正与仁慈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甘肃发生的事情我大部分都知道,包括那些屠杀,虽然这样做并不是我的本意,但是我愿意为这些行为负责,将心比心,他们虽然经常进行惩罚性的杀戮,但是并不是毫无道理,这几十年来在西北的战事中好像还没有哪场战争胜利的一方会如此刻意的控制杀戮。实际上我的先锋官曾经数次向所有不愿意臣服于朝廷的堡寨宣布他用兵的规矩,就我看那些规矩还算有道理,而且他们自己也从来也没有违反过。”

林雨长用兵的规矩承袭了李富贵以往的做法,把自己的损失加以计算然后再乘以一个系数换算成惩罚的力度加在那些被他打下的城堡上。

“这么说王爷杀我们的人还是对我们展示仁慈?”虽然大部分人对李富贵做出这样的表态还算满意,不过哪里都少不了极端主义者。

“仁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远的我们不说了,就说这几年西北的军事力量吧,僧格林沁、阿古柏、各支回民义军,还有伊犁将军以及陕甘总督他们的军队,哪一支比富贵军更仁慈呢,西北的生活环境不好,所以这里的战争往往都非常残酷,在残酷的战争中处于弱势一方必然会遭受巨大的损失,所以既然现在强者表达了一种相互和解与宽容的愿望你们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李富贵的话让在座的大多数人觉得可以接受,实际上已经有人更深一步想到了李富贵与清廷的关系,这个南方的大王现在扮红脸来收买人心并不是一件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情,虽然他的军事力量已经远远的把其他人抛在了后面,可是如果能营造一种四夷来朝的盛事景象改朝换代肯定会变得更容易。

这些人对于中国究竟是汉人还是满人来统治并不介意,他们更看重的是在这个变化当中他们能够得到一些什么。因此在这次会见结束之后有人留了下来。

“不知马先生还有什么事情吗?”李富贵知道这种去而复返的人总是会带来一些阴谋。

“我有一事想与王爷商议。”

“不知是什么事?”

“其实我们陕甘回民历次造反都是因为女真鞑子对我们欺辱太甚,这两百年间他们对我们回人是想杀就杀,想抢就抢,我们实在是忍无可忍,可是王爷您就不一样了,我们之间并无什么仇怨,而且现在您又表达了和解的善意,我们又怎么会不识抬举,实际上我们都觉得像王爷这样的人物才应该一统宇内,那些满人全都杀了最好,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回民一定会全力支持王爷的。”说着他就跪了下去行起了三拜九叩的大礼。

这突然的变化让李富贵愣了一下,随即他就猜到了这个人心里想得是什么,劝进的人基本上都是希望能分到一点拥戴之功,这个人想来也不例外,不过李富贵转念一想发现这倒是让回民相信自己诚意的一个好机会,李富贵已经准备了一套针对西北的政策,其中对少数民族还算是比较照顾,再配合西部的经济开发应该能够让很多人得到实惠,但是由于多年来形成的积怨如何取得对方的信任却是个难题,因为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无事献殷勤,非奸既盗”,所以人们更愿意相信等价的交换或者由自己主动的欺骗。

想到这里李富贵很高兴的把马千里拉了起来,“这是干什么,马先生太客气了,你们回民支持我做皇帝我是不会亏待你们的,不过我看你们当中好像还有很多人看不清这件事,你回去可要好好做一做他们的工作,这拥戴之功可是越早越好。”

第88章 壬戌事变第154章 谋议第124章 别了,李泰国第2章 大清金融形势研讨会第八十二章第十五章第93章 布尔溪之战第53章 捻子人己问对第169章 平定西北第122章 和平(下)第132章 平局第58章 友好使团第106章 赤子第一百七十七章第107章 天国旧友第61章 个人传记第201章 海战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七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116章 海外第一百章第七十四章第157章 新的目标第二十七章第32章 广东战区(上)棋局作者文海第一百零二章第四十七章棋局作者文海第七十六章第五十二章第一百六十章第四十三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17章 廷议第二十九章第151章 封狼居胥第一百五十二章第五十七章第一百三十章第八十章第126章 西北第167章 封疆大吏第148章 宣判第一百四十八章第150章 联军第八十四章第六十五章第151章 封狼居胥第五十四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八十五章第84章 南北战争第四十九章第180章 两广第二十四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十八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25章 天津(上)第186章 帝王第34章 醋缸第92章 胡林翼第20章 海外命案第一百三十七章第49章 活在北京第4章 李鸿章的台湾第87章 背主做窃第91章 辩论会第六十三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209章 弹劾第四十二章第167章 封疆大吏第十一章第七十四章第192章 会战吉林第二十四章第125章 新海军第164章 连环套(上)第三十五章第八十九章第184章 清室优待第四十八章第146章 国际主义第61章 个人传记第66章 下关的导火索第92章 胡林翼第106章 赤子第四十四章第四十八章第十章第34章 醋缸第139章 马尼拉海战第一百八十章
第88章 壬戌事变第154章 谋议第124章 别了,李泰国第2章 大清金融形势研讨会第八十二章第十五章第93章 布尔溪之战第53章 捻子人己问对第169章 平定西北第122章 和平(下)第132章 平局第58章 友好使团第106章 赤子第一百七十七章第107章 天国旧友第61章 个人传记第201章 海战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七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116章 海外第一百章第七十四章第157章 新的目标第二十七章第32章 广东战区(上)棋局作者文海第一百零二章第四十七章棋局作者文海第七十六章第五十二章第一百六十章第四十三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17章 廷议第二十九章第151章 封狼居胥第一百五十二章第五十七章第一百三十章第八十章第126章 西北第167章 封疆大吏第148章 宣判第一百四十八章第150章 联军第八十四章第六十五章第151章 封狼居胥第五十四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八十五章第84章 南北战争第四十九章第180章 两广第二十四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十八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三章第25章 天津(上)第186章 帝王第34章 醋缸第92章 胡林翼第20章 海外命案第一百三十七章第49章 活在北京第4章 李鸿章的台湾第87章 背主做窃第91章 辩论会第六十三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209章 弹劾第四十二章第167章 封疆大吏第十一章第七十四章第192章 会战吉林第二十四章第125章 新海军第164章 连环套(上)第三十五章第八十九章第184章 清室优待第四十八章第146章 国际主义第61章 个人传记第66章 下关的导火索第92章 胡林翼第106章 赤子第四十四章第四十八章第十章第34章 醋缸第139章 马尼拉海战第一百八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