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铁证如山

沈廷钧对许世恒的意见很大,却也没有在两个弟弟面前多说什么。不过是在三兄弟要分开时,他直接喊了声“三郎”,然后把一脸魂不守舍的沈廷澜给喊走了。

沈廷祎看看大哥面色不善,再看三弟如丧考妣,直觉告诉他,不该掺和的事情就别掺和了。

况且,这一上午得知的秘闻已太多,多的有些超过他的负荷。沈廷祎现在迫切需要找夫人说一下,让夫人给他分担分担他所受到的惊吓。

二夫人今天来了小日子,此刻正躺在床上还没起身。

夫君这么长时间才回来,二夫人也没觉得意外。毕竟听丫鬟们说,大哥昨天回来了,三兄弟碰面,指定有好些话说。原本她都以为,夫君今天中午也要在老夫人房里用膳了,倒是没料到夫君回来这么早。

二夫人看看门后沙漏,随即问沈廷祎,“今天怎么回来这么快,是大哥有什么事儿先走了对不对?”

沈廷祎摆摆手,三两步走到了二夫人面前。

他张口就想将今天听来的事情说与二夫人听,可随即又看到房内还有丫鬟婆子在伺候。

虽说这都是二夫人身边的心腹,二夫人有什么事儿也从来不瞒他们。但不管是周氏,还是大哥与桑氏的事情,都不好让外人知晓。沈廷祎就挥手让她们都下去,等人都走干净了,他才俯身在二夫人身边,将今天听到的消息都说了。

沈廷祎一吐为快,二夫人却被吓的不轻。

她本来来了小日子,身上不舒坦的狠,此时却哪里还顾得上这些。

就见二夫人一把抓住沈廷祎的胳膊,直接给他上演一个“垂死病中惊坐起”。“拧月生了大哥的孩子?我的老天爷啊。”

二夫人先是为这个消息震惊,随即又想到周氏。直觉告诉她,大哥能和拧月搅合在一起,怕是这一切都还要归功于周氏的恶行。

“只是不知道,周氏到底在其中做了什么。肯定不是什么能说出口的好事儿,不然她也不会被送到家庙去。”

二夫人就是这么敏锐,几乎是三两个呼吸间,就将所有事情都串到了一起。再联想到后宅中的那些阴私手段,二夫人一颗心都捏紧了。只在心里不住的感叹:周氏她怎么敢呢!

说实话,二夫人着实很震惊周氏的胆大包天。

她是个聪慧的女子,很快就罗列出那件事情最有可能发生的时间。而在那前后,唯一能给周氏下手机会的,就是瑶儿的及笄礼。

敢在瑶儿及笄礼上行那种龌龊事儿,周氏至今还没被打死,那都是因为老夫人太慈悲,三郎太心软!

二夫人慨叹:“以后我是再不敢与她打交道了。”

“怕是以后也没那机会了。”

沈廷祎这么说着,就将老夫人要把三郎夫妇分出去单过,而大哥将此事拦住,让先缓一缓的事情说了。

“大哥是心软了?”二夫人觉得不可能。先不说大哥绝对不是那样的人,那样的人也不能常年把持大理寺,稳坐高位啊。

所以,“大哥怕不是有什么雷霆手段,想要一劳永逸,直接解决了周氏吧?”

想想大哥那手段,再想想大哥虽不是儿女情长之人,但这些日子看来,明显是对那“意中人”用了心思的。如今他要娶拧月进门,那可能不为拧月张目,那可能让拧月一直受着委屈?

二夫人眼巴巴的看着沈廷祎,等着沈廷祎解惑。

沈廷祎想想大哥领着三郎去前院时,那讳莫如深的面色。再想想大哥说“再缓缓”时,一脸的高深莫测。这可都不像是没谋算,准备放任周氏自流的意思。

只是大哥的心思素来难猜,他也不敢妄自揣度罢了。

沈廷祎便说,“事情究竟如何,且慢慢看吧。”

二夫人恼的锤了他一下,最关键的事情他不知情了,就这样吊着她的胃口,她这段时间要不好过了。

不说二夫人与沈廷祎私下又琢磨了什么,只说沈廷钧将沈廷澜领到前院后,就顾自去书房忙碌公事了。

沈廷澜在外边站了片刻,就见一个面容爽朗、身材劲武的男子走进了院子。

那男子自然是李骋无疑。

李骋先是给三爷见了礼,随后被沈廷澜领到隔壁他住的院子去。

李骋见周边没人了,也不含糊,直接从怀中拿出一大沓的纸张来。

他恭敬的将这些证据都递到沈廷澜手里,沈廷澜接过去,还没仔细看,可甫一入目,竟是一张铁板钉钉的证据。

与此同时,李骋也开口说起了他的徽州行。

他去徽州本是跟着笔迹,去寻那“未卜先知”的神秘人的。可这事情就跟大海捞针似的,要在茫茫人海中寻出来这样一个人,当真难如登天。

索性他们圈起了,所有有可能不想桑拂月露面,更甚者是与桑家有仇怨的人。

这个工作量自然大,毕竟徽州有着颇负盛名的青阳书院,而不管是桑祖父还是桑父,启蒙之后都是在青阳书院读书科举的。

可以说,他们的前半生,几乎都在徽州。指不定无意间就与人结仇了。

因此,可疑人选特别多,而要在不惊动他人的情况下细细排查,也当真非常难。

他们为此查了足有三个月,可惜毫无进展,事情陷入僵局。

这边行不通,他们就先放下,转而去秘查同样颇具嫌疑的周家人。

一圈圈调查下来,他们连周家所有的丫鬟与仆役都调查了,事情依旧没有进展。

可就在他们要将周家人一一排除掉时,有个手下陡然提起,桑姑娘与周家的女儿有宿怨。

既然提起周家女儿这个人,他们就去查这个看似完全没有动机,也没有能力的周宝璐。

可不查不知道,一查……

只是简单的对比一下字迹,那字迹竟就对上了。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尽管事情太出乎众人意料,但他们随后又收集了许多周氏的手稿与笔迹——也多亏了周氏乃是徽州赫赫有名的才女。她还在闺阁中时,竟出过两本诗集。而在一些高雅的画肆,更是留有她一二手稿。

通过仔细比对,那信件上的字迹,当真都出自她手。

而也是在查阅周氏的手稿与笔迹时,他们有意无意的打听了一些周氏的陈年旧事。

许是因为周氏这个人颇为传奇,不仅在徽州就力压诸多才女,之后她更是高嫁到武安侯府去。是以,直到如今,徽州都能听到她的一二传说。

提到了她的聪颖才敏,自然也要提及早年那些自不量力,想与周氏一较高下的人。

这其中颇有几位早先出名的才女,后来么……

据说他们大多摊上了才竭、贪污作弊、弄虚作假等事儿,有的被揭穿后一个想不开投缳自尽了;有的是家里人嫌弃她丢脸,直接将她送到寺庙中长伴青灯古佛;更有那被夫家休弃后无路可走投河的;也有那直接疯癫了的,如今智商和三两岁小儿差不多,自己都不记得自己是谁了,却每天都在喊着,“那诗明明是我做的”……

桩桩件件,至今说起来依旧让人感觉唏嘘。

小二本是随口一说,可李骋等人早已从那些“信件”上,得知了周氏能“未卜先知”。如此,这些闲谈,全都被他们听到耳朵里,并立即重视查探起来。

也是在他们秘密探查时,不知是无意中露出了行踪,亦或是他们的举动早已被有心人关注。就在某天晚上,一个老者敲响了他们所入住的客栈的房门,并递给他们一本书册。

那是他的幼女年幼时在闺中所做诗稿,只是玩闹之作,难登大雅之堂。

他们是在幼女年十二那年搬到徽州的,当时因为不适应这边的水土,家里人大病了一场。当初家里的东西来不及归置,许多都丢了,或是不知道被放到哪里去了。

幼女很快凭借惊人的才气,在徽州闯下诺大名声,并嫁的如意郎君。可就在一场诗宴上,幼女想起年幼时所做的那篇“扑蝶”,念出来抛砖引玉。却不想当时就被人揭穿,那明明就是周氏女在前几天的诗会上所做。因那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描述场景太过可爱娇憨,一时间颇受好评。

只是因那日大雨,参与诗会的人不多,所以这诗短时间内还没流传出来罢了。

幼女就此得了个“盗窃”的名声,且随着好事者纷纷参与进来,事情越闹越大,幼女的名声毁于一旦,被夫家所弃,一个想不开就投了河。而彼时,幼女腹中已经有了两个月的身孕……

一尸两命,这让亲者痛仇者快。

而老者,明显是恨了多年,至今提起这事儿,依旧浑身战栗,咬牙切齿。

早些年他们明明知道幼女不是那样的人,说出去的话却没人听。

因为没有证据。

可证据却在这两年找到了……

可惜已经太晚了。

李骋得到主子示意,没有丝毫隐瞒,将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周氏所做的事情一一详述给沈廷澜。

可沈廷澜已经听不见这些了。

他拿着手里这些铁证,手指颤抖,人险些要站不住。

纸张太薄,可上边记述了一个个花样女子短暂的性命,那都太沉重了。

除了那个想不开投河的女子外,周宝璐在某年元宵赏灯时,脱口而出的那首吟诵“美人灯”的诗,用词纤巧柔婉,情感真挚细腻,重节奏,且首字藏意。换句话说,这是一首藏头诗。

而不管是在遣词用句上,还是在铺垫陈述上,亦或是在节奏的把握上,这都与那位心思纤巧,性情腼腆,却被逼疯的女子往日所做诗篇像了足有九成。

而当时为何众人都说,她是偷窃,周宝璐才是原创?盖因为周氏所做的诗风格本就复杂多变,且她当真博学多才,也善学习和借鉴。各种风格只需要看上两遍,她便能学个八九不离十。

再一个,周氏依旧是占了时间上的便宜。

她依旧是在前一天晚上与家中赏灯时,心有所感做出了这首诗。且因为过于喜爱她在这首诗上闪现出的灵感,她将这首诗写在纸张上随身携带。而那位后诵出这首诗的姑娘,慌忙中就有人从她身上搜出了周氏的亲手笔迹……

百口莫辩!

铁证如山!

即便也有人觉得事情过分巧合,但周宝璐在徽州早就有才女的名声打底。她越是不计较,越是说,这许是她与那位姑娘心有灵犀,才越衬得她品性高洁。而那位“偷盗者”,才愈发被钉在耻辱柱上,经年翻不了身。

不得不说,周氏是踩着徽州其余才女的名声,一点点打开了她自己的名气。

她像是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来了,而助她攀上高门,嫁入侯府的,就是那些已经香消玉损的姑娘们。

这其中有些事情,沈廷澜是知道的,可他知道的只是那冰山一角。

就像是前后两首诗,他都听说过。他也正是听说了诗句,才对这位名声远扬的徽州才女缘铿一面。

而真等到他与周宝璐因缘际会巧遇在书肆里,两人就一本书发表不同的见解。虽然谁也说服不了谁,但那种心灵之间的碰撞,所带来的震撼却亘古悠长,迟迟难以消散。

他也是自那后对周宝璐一见钟情的。

继初见之后,他又陆续在书肆、画廊见过周宝璐两次。虽然每次都时间匆匆,他不得与她针对诗书画作多加讨论,可爱情的种子却在心里发了芽。

他们渐渐熟识,也渐渐对彼此钟情。于是,他一意孤行辞掉了原本与李家彼此心知肚明的亲事,转而苦苦哀求母亲,要娶周宝璐进门。

可是细数起来,自他们成亲后,他与周宝璐谈诗论画的机会多么?

不多,几乎没有。

先是少年夫妻情热,往往还没起个头,就变了样子。再是她怀了身孕,有了荣安……

及至而今,若不是看到李骋这调查来的文书上,特意写了周氏“博学多才”“擅诗擅画”,他险些已经忘记,当初正是因为这些东西,才使得他对周氏钟情,非君不娶。

第182章 气疯103.第103章 大哥消息239.第239章 if线(十)第146章 上族谱第172章 再缓缓134.第134章 闻信82.第82章 误会第27章 英雄救美第151章 151妥协第162章 请旨第206章 太天真86.第86章 茶花第41章 不是一般人第59章 坏心思与坏人第211章 大结局(五)140.第140章 团聚第141章 心神不宁第62章 望月楼(二)第46章 难眠第36章 投其所好第216章 现世番外(四)第145章 我娶她第180章 重逢故人93.第93章 书斋开业及听墙角137.第137章 发大财了65.第65章 第二更132.第132章 话当年第188章 分头行动106.第106章 忆君心似西江水104.第104章 104魏明谦第191章 险些飘了第161章 周宝璐第233章 if线(四)第11章 11香饽饽第42章 拿捏第28章 焦灼 窘迫与难堪104.第104章 104魏明谦126.第126章 “相逢恨晚”257.第257章 if线(二十八)121.第121章 小巫大巫250.第250章 if线(二十一)第165章 过年第54章 救人63.第63章 提心93.第93章 书斋开业及听墙角109.第109章 楚仪111.第111章 线索断了140.第140章 团聚90.第90章 长荣到来第45章 意决第159章 两个选择第58章 好消息与坏消息244.第244章 if线(十五)第198章 198成婚第45章 意决257.第257章 if线(二十八)第225章 前世番外(九)第56章 不对劲第17章 母子第195章 晒嫁妆第8章 儿孙绕膝第195章 晒嫁妆第155章 劝说124.第124章 想起第9章 热闹243.第243章 if线(十四)第196章 火力全开第171章 为难第210章 大结局(四)252.第252章 if线(二十三)72.第72章 清楚么105.第105章 台风248.第248章 if线(十九)第43章 “争抢”第219章 前世番外(三)83.第83章 赔罪118.第118章 确认第1章 寄人篱下第195章 晒嫁妆第145章 我娶她81.第81章 心累99.第99章 回侯府第212章 正文完,之后更番外第234章 if线(五)第46章 难眠第204章 回门第32章 痛哭88.第88章 科举落幕94.第94章 二次上门的歹徒第7章 镜破钗分103.第103章 大哥消息116.第116章 姑嫂相见第171章 为难121.第121章 小巫大巫111.第111章 线索断了第32章 痛哭77.第77章 有关避子汤第219章 前世番外(三)第178章 到京第39章 西山冷夜
第182章 气疯103.第103章 大哥消息239.第239章 if线(十)第146章 上族谱第172章 再缓缓134.第134章 闻信82.第82章 误会第27章 英雄救美第151章 151妥协第162章 请旨第206章 太天真86.第86章 茶花第41章 不是一般人第59章 坏心思与坏人第211章 大结局(五)140.第140章 团聚第141章 心神不宁第62章 望月楼(二)第46章 难眠第36章 投其所好第216章 现世番外(四)第145章 我娶她第180章 重逢故人93.第93章 书斋开业及听墙角137.第137章 发大财了65.第65章 第二更132.第132章 话当年第188章 分头行动106.第106章 忆君心似西江水104.第104章 104魏明谦第191章 险些飘了第161章 周宝璐第233章 if线(四)第11章 11香饽饽第42章 拿捏第28章 焦灼 窘迫与难堪104.第104章 104魏明谦126.第126章 “相逢恨晚”257.第257章 if线(二十八)121.第121章 小巫大巫250.第250章 if线(二十一)第165章 过年第54章 救人63.第63章 提心93.第93章 书斋开业及听墙角109.第109章 楚仪111.第111章 线索断了140.第140章 团聚90.第90章 长荣到来第45章 意决第159章 两个选择第58章 好消息与坏消息244.第244章 if线(十五)第198章 198成婚第45章 意决257.第257章 if线(二十八)第225章 前世番外(九)第56章 不对劲第17章 母子第195章 晒嫁妆第8章 儿孙绕膝第195章 晒嫁妆第155章 劝说124.第124章 想起第9章 热闹243.第243章 if线(十四)第196章 火力全开第171章 为难第210章 大结局(四)252.第252章 if线(二十三)72.第72章 清楚么105.第105章 台风248.第248章 if线(十九)第43章 “争抢”第219章 前世番外(三)83.第83章 赔罪118.第118章 确认第1章 寄人篱下第195章 晒嫁妆第145章 我娶她81.第81章 心累99.第99章 回侯府第212章 正文完,之后更番外第234章 if线(五)第46章 难眠第204章 回门第32章 痛哭88.第88章 科举落幕94.第94章 二次上门的歹徒第7章 镜破钗分103.第103章 大哥消息116.第116章 姑嫂相见第171章 为难121.第121章 小巫大巫111.第111章 线索断了第32章 痛哭77.第77章 有关避子汤第219章 前世番外(三)第178章 到京第39章 西山冷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