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 负责(上)

邓名正在分配任务的时候,突然有人高声喊道:“有敌军突围!”

现在明军对瓜州和城外的营地只构成半包围,从瓜州通向扬州的道路也没有被完全封锁。刚才登陆的明军首要任务就是保护船只和钱粮,后来发现可能是误会后,武保平和姜楠都有点心虚,所以也没有全力围攻瓜州。

“果然有阴谋。”邓名抬起头看了一眼,立刻命令游骑兵出动去追击逃敌,然后继续给其他人分配作战任务。

在明军逐步把城池团团围住时,游骑兵也把企图逃走的林启龙一伙儿人抓回来了。邓名就让把漕运总督带上来,一见面邓名就喝问道:“林启龙!你我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为什么攻打我军?”

“冤枉啊,保国公。”林启龙急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老夫几时攻打过贵军啊。”

“你妄图攻打我军,只是被我军识破了才没成功,如果不是我的部下警惕,说不定就被你得逞了。”邓名的口气依旧严厉。

“老夫岂敢?明明是你来攻打我的啊。”林启龙在心中狂呼,但哪里敢把这声抱怨说出口!只能拼命地辩解:“苍天在上,厚土在下,老夫要是动过毁盟背约的念头,天打雷劈啊。”

“既然你不想攻打我军,那为什么要跑?”邓名依旧不信:“要不是你心里有鬼,你跑什么?”

林启龙长叹一声。

明军夜间攻打瓜州,天明后还登陆把漕船尽数夺去。当林启龙派使者去求见时,邓名拒而不见,反而勒令清军立刻投降。以往邓名的态度从来没有这么强硬过,林启龙就怀疑对方是不怀好意。本来瓜州在邓名的要求下只驻扎了少量河道官兵,城外的漕运官兵没有什么战斗力,还尽数被打得溃败,林启龙就是想负隅顽抗也没有机会。

惊慌失措之下,林启龙就想趁着包围圈还没有合拢逃回扬州再做打算。但老头子骑术不怎么样,根本没法和邓名的近卫相比,被老鹰捉小鸡一般地擒拿了回来。还算是林启龙识相,看见逃不掉,就命令卫士赶紧扔下武器投降,没有抗拒的行动,所以游骑兵也没有把他的卫士如何。至于林启龙本人只是随便捆了一下双手,还是绑在身前。

若是实话实说,林启龙担心又有指责邓名之嫌,于是他决定从头说起。从昨天晚上江西漕运押送官员来找他开始,直到刚才他突围前派使者去找邓名沟通,林启龙不厌其烦地把每一个细节都叙述给邓名听,正如他期望的那样,邓名脸上的怀疑之色越来越浅,最后只剩下一丝丝的不满。

“……老夫的使者回来说国公不肯相见,因为老夫一夜没睡脑子不好使了,就对国公的宽宏大量产生了那么一点点怀疑,老夫真是罪该万死。”林启龙终于完成了铺垫,能够尝试解释自己为何要逃跑了:“可是刚才看到国公派亲卫来请的时候,老夫恍然大悟,国公乃是天下英雄,老夫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林启龙抬了抬被捆住的手腕,既然都奉承邓名是君子了,那这根绳索自然也不能是宽宏大量的保国公的手下捆的:“所以老夫就自缚双手,前来向国公负荆请罪。”

“哎呀,林总督言重了,”不出林启龙所料,邓名最后那点不满也随着他的请罪而烟消云散,邓名笑吟吟地说道:“虽然这次几乎酿成大祸,但林总督毕竟是无心之过嘛。圣人有云,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说完邓名又召唤左右:“帮林总督把绳子解开。”

“多谢国公不杀之恩。”林启龙忙不迭地道谢。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后林总督要是再劫漕粮的话,一定要事先沟通,再不济也要事后通报,如果酿成了毁约背盟的大错,那可如何是好?”邓名语重心长地说道。

林启龙很想说他虽然事先忘了通报——谁会知道偷清廷的东西还需要向明军通报呢?但事后还是注意沟通的,可是邓名却不肯见他的使者。不过手刚刚松开,林启龙知道就算想为自己辩解也要用柔和、委婉的口气,他揉着手腕在心里斟酌着词语。

“关键还是事先通报,”邓名见林启龙沉吟不语,猜到了对方大概在想什么:“林总督夜里放火烧船,还指示人装扮成我军,我怎么知道林总督是真心要毁约背盟,还是无心之中正在做出毁约背盟的事来?林总督只派来一个使者,我又怎么敢相信这不是林总督的缓兵之计?”

邓名指出,既然两军兵戎相见的局面是林启龙一手造成的,那他当然应该亲自来明军这边澄清误会。

“国公说得太对了,所以老夫这不是自缚请罪来了吗?”林启龙也算是一点就透,诚恳地接受了批评,并自告奋勇地要去为邓名劝降瓜州的清军。

林启龙逃走后,瓜州城内人心惶惶,看到明军围上来后,有人要投降,也也有人因为担心没有活路所以想负隅顽抗。正在争论不休的时候,漕运总督又回来了,向他们亲口宣布邓名宽大为怀,已经宽恕了昨天清军的攻击行动。

既然如此,瓜州城内马上就形成了统一意见,打开城门,只留衙役在城中,河道官兵一律开出城外,把武器放在指定地点,然后在明军的监视下扎营——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不是向明军投降,因为明军没有开入城池,清军也没有把武器直接交给明军而是放在一个无人处,而他们设立的营寨上依旧飘扬着绿旗,营门的哨兵也是绿营士兵而不是明军,说明他们并不是俘虏——这只是和明军暂时议和而已。只要保持这种状态,等明军退兵后可以被视为缓兵之计。

在看到瓜州城和明军“议和”后,毗邻的瓜州大营也派出使者,要求和明军议和,而议和的条件和瓜州城并无区别。

瓜州大营是用来安置漕运押送官兵的,这些湖广和两江人马本来面对川军时就没有什么斗志,要不是看到夔东军的旗号,估计抢在林启龙之前就出来和明军议和了。昨天晚上一场混战后,大部分民夫和超过半数的押送官兵已经被明军抓住了,所以现在出来缴枪的都是各位将领和他们的军官、亲兵。

邓名痛快地答应了清军的要求,既然能不流血,那当然没有必要让部下去牺牲。邓名中缓兵计的次数之多已经是古往今来第一人了,今天在瓜州城又中了一次,那瓜州大营也就一起来吧,正所谓债多了不愁。

在清军官兵中绝大多数人都很识趣,只有一个江西将领例外,他顽固地要抵抗到底,即使在看到瓜州城已经议和后,在明知抵抗就是送死的情况下依旧拒绝议和。这个家伙被大伙儿齐心合力地捆了起来,送到了邓名跟前。

“我不服,不服!”被拖到明军的军营中时,江西人王晗仍在愤懑不平地高声喊叫:“我死也不服!”

五花大绑的将领被两个黑衣明军夹进帐篷时,邓名周围除了明军的将帅,还有刚刚达成议和协议的清军高官,包括漕运总督林启龙以及各省的押送指挥官,此时他们都变成了邓名的座上客——清军虽然交出了武器,开出了城池和营地,不过邓名还是要求所有的将领都在明军营中休息,以证明他们确实没有隐藏的计划。

“国公,这就是个粗人。”首先替顽固分子求情的是江西漕运副将,正是他把王晗绑起来的,因为王晗闹得实在太凶了,如果不把他五花大绑着交给邓名,清军担心明军会怀疑他们议和的诚意;但毕竟不是人人都像祖大寿那样以杀同僚来表示诚意,又知道邓名不是什么残忍的人,王晗的上司就开口替他这个下属说情。

其他人也都希望江西副将能够说情成功,因为要是杀人了,那事情就不好掩盖了。只要不报告朝廷自己出城缴械,那到底是缓兵之计还是浴血奋战就随便编了,但如果王晗被邓名处死了,事情就不容易掩盖了,遗族也说不定会闹事。

但王晗并没有领情的意思,押着他的明军并没有强迫他跪下,王晗见总督大人、上司和同僚们都坐着,也就大大咧咧地往地上一坐,盘着腿,扬着下巴,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就是杀了我,我也不服!”

“你不服什么?”邓名问道。对方不是说不投降,也不是说忠君报国,而是一口咬定心里不服。

“你凭什么来打我们?”王晗大叫大嚷起来:“凭什么?”

“我凭什么不能打你?”邓名笑着反问道,两国相争,明军打清军还需要理由么?

但在王晗看来,还真就需要理由。他气愤地问道:“昨天晚上是我第一个要劫漕银的,为什么我要劫漕银?因为你一次一次来江西,还强卖给我们债券!现在不但欠饷,还把你的债券当成饷银发给我们。要不是这些债券没法糊口,兄弟们怎么会动了念头去劫朝廷的漕银呢?”

王晗越喊嗓门越大,脸上全是激愤之色:“你是大明的保国公,我们是清军,要是你来劫朝廷的漕运,我们拼死抵抗,被你杀了我也无话可说,那是我技不如人。可现在不是啊,我们被你的债券逼得要卖儿卖女了,我们自个劫自个朝廷的漕银,跟你有什么相干?”

王晗的质问一声接着一声:“你凭什么来打我们?我们劫了漕银来买你的债券都不行吗?这你也要管,还有天理吗?我们反清扶明不行吗?你到底是不是大明的保国公?”

第31节 血战(下)第19节 跋扈(下)第65节 援助(上)第50节 追击(下)第3节 说服第36节 方向(上)第18节 诏书(下)第12节 围困(下)第41节 争夺(上)第5节 隔阂第5节 密信第23节 代理(上)第26节 观感第51节 保卫(上)第7节 仲裁(下)第17节 政策(上)第41节 失控(下)第20节 合伙第59节 撤军第36节 否决第53节 齐射(下)第47节 情报(下)第62节 蠢动(上)第18节 恐怖(上)第39节 哨探第49节 训练第44节 退意第25节 压力(上)第66节 加入(上)第46节 计划第14节 强攻(下)第10节 默契第63节 黄雀(下)第5节 密信第34节 晋王(下)第46节 战备(上)第37节 报告(上)第55节 压力(上)第29节 统一(上)第32节 才能(下)第4节 栋梁第19节 一骑第41节 遭遇(下)第38节 买卖(下)第25节 印象第42节 中立(上)第12节 调整(上)第33节 问策(上)第58节 断后(下)第50节 金砖第49节 扩张(下)第63节 黄雀(下)第38节 牵制(上)第51节 梦想(中)第12节 混乱第25节 捷报第15节 战象(上)第57节 分赃(下)第27节 憧憬第31节 裁军(上)第41节 遭遇(上)第2节 赏罚第5节 退兵第42节 艰苦(下)第33节 问策(下)第43节 鹰派第50节 动向(上)第49节 风气(上)第3节 援军第41节 献计第6节 密议(下)第33节 问策(下)第56节 宣战(上)第31节 大敌(上)第12节 调整(上)第41节 遭遇(下)第41节 争夺(上)第25节 压力(上)第4节 暗示第45节 队友(上)第32节 意外第51节 梦想(下)第7节 变脸(下)第51节 梦想(下)第12节 军旗第14节 强攻(上)第57节 轻取第1节 交换第24节 内忧(下)第42节 艰苦(上)第18节 恐怖(上)第35节 请客(下)第56节 突击第25节 压力(下)第24节 内忧(下)第65节 援助(下)第64节 平息(上)第63节 黄雀(下)第37节 回返第27节 合作(上)
第31节 血战(下)第19节 跋扈(下)第65节 援助(上)第50节 追击(下)第3节 说服第36节 方向(上)第18节 诏书(下)第12节 围困(下)第41节 争夺(上)第5节 隔阂第5节 密信第23节 代理(上)第26节 观感第51节 保卫(上)第7节 仲裁(下)第17节 政策(上)第41节 失控(下)第20节 合伙第59节 撤军第36节 否决第53节 齐射(下)第47节 情报(下)第62节 蠢动(上)第18节 恐怖(上)第39节 哨探第49节 训练第44节 退意第25节 压力(上)第66节 加入(上)第46节 计划第14节 强攻(下)第10节 默契第63节 黄雀(下)第5节 密信第34节 晋王(下)第46节 战备(上)第37节 报告(上)第55节 压力(上)第29节 统一(上)第32节 才能(下)第4节 栋梁第19节 一骑第41节 遭遇(下)第38节 买卖(下)第25节 印象第42节 中立(上)第12节 调整(上)第33节 问策(上)第58节 断后(下)第50节 金砖第49节 扩张(下)第63节 黄雀(下)第38节 牵制(上)第51节 梦想(中)第12节 混乱第25节 捷报第15节 战象(上)第57节 分赃(下)第27节 憧憬第31节 裁军(上)第41节 遭遇(上)第2节 赏罚第5节 退兵第42节 艰苦(下)第33节 问策(下)第43节 鹰派第50节 动向(上)第49节 风气(上)第3节 援军第41节 献计第6节 密议(下)第33节 问策(下)第56节 宣战(上)第31节 大敌(上)第12节 调整(上)第41节 遭遇(下)第41节 争夺(上)第25节 压力(上)第4节 暗示第45节 队友(上)第32节 意外第51节 梦想(下)第7节 变脸(下)第51节 梦想(下)第12节 军旗第14节 强攻(上)第57节 轻取第1节 交换第24节 内忧(下)第42节 艰苦(上)第18节 恐怖(上)第35节 请客(下)第56节 突击第25节 压力(下)第24节 内忧(下)第65节 援助(下)第64节 平息(上)第63节 黄雀(下)第37节 回返第27节 合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