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誓师东征

十二月初九,一支庞大的军队在长江南岸列起队伍,顺着几十艘船只搭好的浮桥,向着北岸而去,火红的旗帜漫卷了整片天空,气势直冲云霄。

初晴的天气,不少百姓都在长江南岸观望着大军过江,只见那些士兵人人穿着棉衣,扛着长枪,脑袋上剪着短发,特别是那猪尾巴辫子没了,看上去颇为精神。

不少百姓都兴奋地议论着,这满清的兵大家都见过,没啥出奇的,那些绿营兵穿的跟叫花子一样,一点都没有天朝大国的威风,反倒是这复汉军的兵,看上去更像王师。

就在大家伙兴奋议论的时候,从后面挤进来了一个穿得脏兮兮的老头子,花白的发丝散乱着,看着就是刚刚把辫子解开了,手里还小心翼翼捧着一碗米酒,也不知是从哪里得来的。

那老头子挤进来后,将身子站直,护住手中的酒,望着眼前的这一幕,不由得老泪纵横,高声道:“王师此去东征,实在是壮哉快哉。老朽手无缚鸡之力,便以薄酒一碗,敬各位东征将士!”

一番话说得酣畅淋漓,随后便将手中酒尽数饮下,然后将碗狠狠掷在了地上,倒是把围观的百姓给吓了一大跳。

复汉军刚刚任命的九江知府周凤来,正率领城内巡防营在岸边组织着民众,防止发生踩踏事故,却不料看到了这一幕,心里有些诧异,便问起一旁的民众。

“这老先生看上去不是一般人哩,你们知道是什么来头吗?”

等会宁渝要从此处过江,周凤来不由得不谨慎一些,要是出了什么岔子,他的罪过可就大了。

一旁正在看热闹的百姓听到官老爷问话,吓了一个激灵,有几个人连忙跪在了地上,老实说道:“回大人,那老头子平时疯疯癫癫的,经常满嘴的胡话,大人别跟他一般见识。至于那老头子什么来历,小的也不清楚。”

周凤来也只是随口一问,也没有放在心上,眼看着前面宁渝的亲卫人马逐渐过来,心里不由得多了几分焦急,便略过了此事,一路小跑着迎接宁渝去了。

距离大祭已经过去了两天了,宁渝穿了两身棉衣,外面还套着一层铁甲衣,看上去倒显得魁梧了不少,其实因为这段时间事多忙碌,宁渝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看上去略略有些憔悴。

“启禀大都督,下官九江知府周凤来在此迎候,如今大军已经过半,大约还要两个时辰,便能全部抵达北岸。此次后勤诸事皆有下官调度完成,搭建浮桥所用船只以及民夫等一应账册,已经交给了都督府。”

周凤来老老实实跪在地上,一五一十对着宁渝汇报,只是身子微微有些颤抖。

宁渝从马上下来,伸手扶起周凤来,笑道:“云生,多些日子未见,眼看你清瘦了许多,辛苦了!”

周凤来原本是楚王府的老人,在楚王府做户科执事,勤勉得力,颇受宁忠源的赏识,便想着给他升官,可是王府里的职位就那么多,暂时也安排不过来,正巧这个时候江西平定,需要一些官员上任,借着这个由头,周凤来便一步登上了九江知府的高位。

要知道九江的位置相当关键险要,是整个湖广东边门户,若是能守住九江,武昌便安枕无忧,因此这个位置上的人选十分重要,而周凤来此人确实颇有才干,刚刚上任没多久,便将九江一应事务都给摸清了,也受到了宁渝的重视。

周凤来见宁渝如此礼遇自己,心里便多了几分感动,低声道:“大都督,这是下官份内之事,不敢蒙大都督夸赞,只是不能随大都督一起征战沙场,下官深以为憾。”

宁渝哈哈大笑,他可是知道这周凤来的底细,“当初你跟着我父亲在军队里,也算是见惯了生死,如今由武转文,做事也不含糊,看来我父亲的相人之能,我远远不及啊!”

众人便一起跟着大笑了起来,就在场面气氛欢腾之时,那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子却是寻摸到了过来,望着正在跟周凤来笑谈的宁渝,也不说话,便直接跪在了地上,头发散乱着披了下来,看上去颇为凌乱。

“老头子潦潦草草活了一辈子,今日终于见到我汉家的王师了!四十多年了,四十年多年了啊!”

周凤来见到这个来历不明的老者,心里有些紧张,生怕是来刺杀宁渝的匪徒,便下意识想招呼人过来,却被宁渝给挥手拦住了。

听到老者念叨的四十多年,宁渝心里大概也就明白了是什么回事,这个老头子应该就是当年的三藩起兵时留下来的老兵。

从后世来说,很多人听到吴三桂的名字,都会感觉到鄙夷,先是降清而后又反清,可以说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还带兵引清兵入关,以至于局面一发而不可收拾,堪称是祸乱天下之人。

尽管吴三桂人品以及行为举止如此不堪,可当吴三桂决意起兵反清时,依然有大量的汉家儿郎愿意追随,原因便是这些人依然想着恢复汉家江山,哪怕是再渺茫的机会,他们都愿意用生命,去还天地一个朗朗乾坤。

这些人很平凡,却也很伟大。

宁渝对这些人颇有敬意,便伸手扶起了老者,叹息道:“当年的吴军起于云南,最终止步于湖南,随即便覆灭,而我复汉军的结局绝不在湖南,我们要打过安庆去,打到江南去,最终会打到京城!”

老者眼泪纵横,他的脸上带着复杂的神色,这些话其实都是他内心里想说的,当年的吴三桂最终没能实现自己的诺言,没有带弟兄们回家,这是让他终生为之遗憾的事情。

如今眼看着复汉军的兴起之势越来越强,老者心里欣慰,可是又害怕重蹈覆辙,便大着胆子想来跟宁渝说一说当年的故事,当年的教训,却没想到还没等他开口,宁渝便主动给出了答案。

老者再一次拜伏在地上,高声道:“小的预祝大都督旗开得胜,全据江南!”一行热泪随之滚滚而下,激动而不能自已。

“万胜,万胜,大都督万胜!复汉军万胜!”

不知从何时起,长江两岸的士兵们异口同声喊起了口号,连同岸上的百姓也一起高呼,数万人的声音汇聚成了一股洪流,将人心激荡得无比热烈。

宁渝欣慰地望着这一幕,他的内心涌起了暖流,也对这一战有了莫大的信心。

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袭之策第四百五十五章 朕也要亲征第九十章 伤亡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为臣道第二百四十六章 铁骑冲锋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二百三十六章 战康熙(六)第二十一章 铸炮坊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耻第三百六十六章 得过苦日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战余音第三百一十五章 议定国号第四百五十六章 长剑在手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国的朋友第五百零二章 朝鲜失陷第二百三十三章 战康熙(三)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获全胜第三十章 真正的战争第一章 梦里梦外第二百零六章 成大事者第一百一十四章 亲征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占江宁第二百九十四章 修撰明史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当大汗第两百章 男儿至死心如铁第六十一章 去辫第二百一十三章 决战练潭镇(六)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军第四百九十四章 特别执行第十一章 杀人立威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旧迎新第七十七章 大胜第四百二十九章 处置老八第二百三十三章 战康熙(三)第五百四十三章 责任内阁制第五百一十章 飞蛾扑火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绿营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师变故第九十五章 陈小公子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二百一十六章 决战练潭镇(九)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九)第一百八十九章 利与义第五十四章 拒绝第四百五十六章 长剑在手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兰阅兵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决心第十三章 父子夜谈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战落幕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袭之策第五百二十五章 乾隆的奋斗第二百零七章 强行成亲第四百三十八章 为万世开太平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三百一十二章 扑朔迷离第五百五十六章 区区十万人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一百章 年关第十四章 私盐之利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协的艺术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赔本买卖第二百六十章 福祸所依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四百六十五章 对比的烦恼第五百零六章 共君之制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谁求谁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军机处第五百零六章 共君之制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远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扫干净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二百三十九章 战康熙(九)第五十五章 梦绕神州路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获全胜第五十九章 壮志雄心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两百零三章 坚城不可拔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师变故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二百七十八章 压榨殆尽第二百九十六章 龙兴之地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决战之汉臣处境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思变第一百八十九章 利与义第四百五十六章 长剑在手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五百六十七章 战漠北第八十七章 得加钱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业革命的前夜第一百六十六章 整军备战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进程第二十八章 七成药第二百一十一章 决战练潭镇(四)
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袭之策第四百五十五章 朕也要亲征第九十章 伤亡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为臣道第二百四十六章 铁骑冲锋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二百三十六章 战康熙(六)第二十一章 铸炮坊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耻第三百六十六章 得过苦日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战余音第三百一十五章 议定国号第四百五十六章 长剑在手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国的朋友第五百零二章 朝鲜失陷第二百三十三章 战康熙(三)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获全胜第三十章 真正的战争第一章 梦里梦外第二百零六章 成大事者第一百一十四章 亲征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占江宁第二百九十四章 修撰明史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当大汗第两百章 男儿至死心如铁第六十一章 去辫第二百一十三章 决战练潭镇(六)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军第四百九十四章 特别执行第十一章 杀人立威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旧迎新第七十七章 大胜第四百二十九章 处置老八第二百三十三章 战康熙(三)第五百四十三章 责任内阁制第五百一十章 飞蛾扑火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绿营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师变故第九十五章 陈小公子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二百一十六章 决战练潭镇(九)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九)第一百八十九章 利与义第五十四章 拒绝第四百五十六章 长剑在手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兰阅兵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决心第十三章 父子夜谈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战落幕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袭之策第五百二十五章 乾隆的奋斗第二百零七章 强行成亲第四百三十八章 为万世开太平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三百一十二章 扑朔迷离第五百五十六章 区区十万人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一百章 年关第十四章 私盐之利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协的艺术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赔本买卖第二百六十章 福祸所依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四百六十五章 对比的烦恼第五百零六章 共君之制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谁求谁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军机处第五百零六章 共君之制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远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扫干净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二百三十九章 战康熙(九)第五十五章 梦绕神州路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获全胜第五十九章 壮志雄心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两百零三章 坚城不可拔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师变故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二百七十八章 压榨殆尽第二百九十六章 龙兴之地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决战之汉臣处境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思变第一百八十九章 利与义第四百五十六章 长剑在手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五百六十七章 战漠北第八十七章 得加钱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业革命的前夜第一百六十六章 整军备战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进程第二十八章 七成药第二百一十一章 决战练潭镇(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