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五百二十一章 何惜此身

刘统勋摇了摇头,望着孙嘉淦的眼神里,并没有同情,更多的却是一种钦佩。

眼前这个肤色黝黑的汉子,并不是一个只会读死书的儒生,他甚至都比许多人要更加有胆略——在雍正继位的时候,给新皇上书,劝诫三件事:亲骨肉、停捐纳、促言和,其中后面两件事也就罢了,可是头一件事却是很直接地打了雍正的脸。

就连当时宁渝听说过这件事后,也对其有些感兴趣,毕竟像这种踩着雍正的脸做事的人,可是没几个了。

而在这件事当中,最为奇怪的就是,并没有人要杀他,甚至连暴怒的雍正皇帝都选择了忍气吞声,反倒夸孙嘉淦有胆量,甚至还将他提升为国子监司业,算得上有容乃大了。

在经过了这么一回作死之后,孙嘉淦也偃旗息鼓了数年,但是他的名望却越来越大,隐隐成为当时的山西第一名臣。

“锡公,下官从来都没有强迫锡公的意思,即便是到这归化城来,也只是希望锡公能够在归化城多想想,想想现在,想想将来。”

刘统勋微微叹口气,“若是锡公执意要走,也绝无旁人阻拦。只是锡公以为眼下就看到了归化城的全貌,未免过于遗憾。”

“哦?”孙嘉淦不气反笑,他明白对方的意思,当下挑起眉头,冷哼一声,“那你倒是带我看看,还有什么好景色?”

刘统勋微微一笑,却是拉着孙嘉淦走进熙熙攘攘的归化城中,二人一路快步走到最为繁华的大街上,穿过川流不息的人群,却是走到了一家米店前。

“锡公为官多年,想必比小弟更懂得治民之道,既然已经到了归化城,锡公不如看看归化城的百姓生活得怎么样?”

孙嘉淦略带惊讶地望着刘统勋,‘洪范八政,食为首政’,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可是他有什么信心认为在归化城这样的地方,能够做好这么一件大事?

实际上,在清廷当政的时候,山西地位固然十分重要,可是山西的粮价却算不上便宜,因为山西的耕地实在是很有限,供给全省实际上还是有些吃力的,特别是像归化城这种地方,口外也非产粮地,粮价更是居高不下。

特别是在复汉军进军山西之前,归化城的粮价被奸商推高数倍有余,百姓生活更是惨不忍睹,甚至有不少人都开始‘走西口’,只为了讨得一份饭吃,由此可见归化城内的百姓,生活实在很不易了。

刘统勋脸上始终保持着微笑,他挥手示意道:“锡公,小弟说再多,不如锡公你亲自去瞧上一瞧!”

孙嘉淦当下再也不犹豫,径自带头迈进了米店,他不管其他人跟他说什么,他只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

“咳,这位老丈,可是来约粮?”

米店老板望着迈步走进来的孙嘉淦,惯例一般地吆喝了一句,一边就开始拿着秤,走到米袋前面,准备开始称米。

孙嘉淦望着店里的堆满的米粮,脸上顿时有些惊异,他却是没有回答米店老板,而是指着米袋子道:“店家,这米多少钱一斗?”

米店老板听了孙嘉淦这话,却是笑道:“老丈,现在米价不贵了,买一斗米只要十二个大铜板!”

“什么?怎会如此便宜?”孙嘉淦一听却是傻眼了,他当然知道宁楚发行的新币,所谓十二个大铜板也就约合一百二十文左右,而十斗等于一石,则说明一石米只需要一两二钱银子!

在康熙年间,湖广江南等地的一石粮食都要一两二钱银子,像山西基本快到了一两五钱银子,而在归化城这种地方,基本都到了一两八钱甚至是二两以上了,在复汉军进山西之前,归化城的粮价更是飙升到了五两银子一石!

可是在归化城到了宁楚手中,却把粮价平抑到了一两二钱,这中间是多大的差距?背后又多养活了多少人?

孙嘉淦心里由衷地产生怀疑,他望着米店老板,“店家莫不是在玩笑话?归远城怎么会有这么便宜的粮价?”

米店老板顿时像看傻子一般,笑道:“老丈想必不是本地人吧.......归远城上个月的粮价就平抑下去了,听说陛下从湖广调集了四百万石粮食入山西,还严厉打击那些囤积奸商,这粮价啊自然也就下去了......”

孙嘉淦微微一怔,他脑海里顿时发生了剧烈的冲突,一方面是自己的亲眼所看,另一方面又是自己对这个世界数十年的认知——当二者发生冲突的时候,他反倒不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东西了。

在迷茫之中,孙嘉淦缓缓朝着门外走去,而他刚刚走出门外的时候,抬眼便看到了刘统勋正一脸笑眯眯地望着他。

“我不信。”

“我知道。”

“我还要继续看看。”

“随便你。”

.........

夕阳如血,却是给归远城平添了几分荒凉,若是寻常的诗人至此,只怕会好好地搜肠刮肚一番,非得吟出一篇盖世名篇出来。

然而对于此时的孙嘉淦与刘统勋二人而言,却并没有丝毫吟诗作赋的心情,特别是对于孙嘉淦而言,刚刚在归远城内的一幕幕所见,却几乎让他以为自己到了江南之地。

数不尽的美食,穿不尽的美衣,还有那些数也数不清的商旅驼队,全然一副兴盛发达之场景,却是丝毫不像刚刚经历过战争的模样。

更让孙嘉淦为之惊讶的,不仅仅只有这么多丰富的吃食,还有让人无比感叹的物价,只需要一两二钱就能买一石米,简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锡公,下官之前在湖广的一处小县当县令,名字说起来或许你都没听过,在下官上任之前,那里的百姓连吃顿饱饭都觉得奢侈,可是现如今虽然还做不到多么富庶,可是吃饱却已经不是问题了......”

刘统勋给孙嘉淦倒了一碗酒,随后又给自己斟满,脸上并没有露出太多的得意,反倒是有几分崇敬,“你以为这都是小弟的功劳吗?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因为这是朝廷,这是陛下在,才会产生的结果。”

孙嘉淦静静地望着刘统勋,他知道这个年轻人接下来要说的话,可是他并没有半分的抗拒,反而更想认真听一听。

刘统勋一口饮尽碗中酒,道:“从陛下还没有登基开始,就已经开始关心小民的生活,他甚至亲自给我们上课,告诉我们怎么去发展一个地方的生活水平,那些东西不是简简单单靠着书本上来的,可是陛下都会一点一点,让我们去把百姓的生活放在心里。”

“发展到了如今,咱们的生活确确实实好过一些了,可是陛下又看到了未来,特别是像北方跟俄人争,争的是什么,那是生存空间,那是咱们百姓未来的发展根基!”

刘统勋目光咄咄地望着孙嘉淦,“欲争北方,蒙古必须要成为大楚牢不可分的一份子——而锡公你,便是能够为此建功立业的绝佳人选。”

在这个时代,真正跟蒙古人打交道最多的,还是那些晋商,而作为山西士绅领袖的孙嘉淦,他无疑能够起到莫大的作用。

孙嘉淦沉默了,他将桌面上的一碗酒喝干,却因为太急而导致一些酒液都漏在了胡须上,整个人却是显得多了几分激昂之意。

“老夫原本只是无用之辈,若于国事有益,何惜此身?”

第二百一十九章 奔袭北硖关(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奔袭北硖关(二)第六十章 父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提前来到的决战第五百五十六章 区区十万人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进江南第二百零八章 决战练潭镇(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二百一十六章 决战练潭镇(九)第二百七十八章 压榨殆尽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国的余晖第四百四十三章 谁都逃不了第三十三章 后患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决战之天津登陆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个买卖第三百七十一章 凤翔之变第三百一十三章 捞钱是王道第一百零六章 游击战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五)第四百一十一章 工业1.0计划第三百一十三章 捞钱是王道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绂辞官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劳永逸第两笔七十九章 利益攸关第一百五十五章 两难选择第五百六十六章 战漠北(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祭奠永历帝第二百一十四章 决战练潭镇(七)第四百零七章 国无信则衰第二百七十六章 君父之忧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第四百四十二章 开始收网第三百章 浙江吕家第一百九十八章 长枫岭第七十章 震动天下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会攻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三百零九章 立国称制第二百一十七章 决战练潭镇(十)第四百零七章 国无信则衰第一百一十五章 称王第一百二十八章 还能怎么打?第五十六章 密谋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决战之大战宁锦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为南北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四百九十八章 政争纷纷第二十五章 敢问大志?第二百一十四章 决战练潭镇(七)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两百章 男儿至死心如铁第三百二十六章 风云之变第八十七章 得加钱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袭之策第一百零四章 源头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货可居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二十三章 炮响第六十章 父子第三百六十四章 陈采薇有喜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兰阅兵第三十六章 拿破仑炮第三百二十五章 厘定制度第五百章 陛下要赖账第五百零一章 清兵入寇第十一章 杀人立威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三)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九)第五百八十五章 铁路兴国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需要谈判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八十七章 得加钱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赔本买卖第四十六章 内部审查第十一章 杀人立威第三百四十章 县令们也要多学习第二百四十六章 铁骑冲锋第两百零二章 孤城日渐危第二百五十一章 掷弹营,万胜!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与火枪第十八章 收徒第三十八章 资本力量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决战之天津登陆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杀第七十五章 围城打援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武捉刀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今非昔比第一百八十五章 安庆第一百零九章 募兵第五百四十九章 册封藏王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
第二百一十九章 奔袭北硖关(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奔袭北硖关(二)第六十章 父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提前来到的决战第五百五十六章 区区十万人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进江南第二百零八章 决战练潭镇(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二百一十六章 决战练潭镇(九)第二百七十八章 压榨殆尽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国的余晖第四百四十三章 谁都逃不了第三十三章 后患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决战之天津登陆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个买卖第三百七十一章 凤翔之变第三百一十三章 捞钱是王道第一百零六章 游击战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五)第四百一十一章 工业1.0计划第三百一十三章 捞钱是王道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绂辞官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劳永逸第两笔七十九章 利益攸关第一百五十五章 两难选择第五百六十六章 战漠北(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祭奠永历帝第二百一十四章 决战练潭镇(七)第四百零七章 国无信则衰第二百七十六章 君父之忧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第四百四十二章 开始收网第三百章 浙江吕家第一百九十八章 长枫岭第七十章 震动天下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会攻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三百零九章 立国称制第二百一十七章 决战练潭镇(十)第四百零七章 国无信则衰第一百一十五章 称王第一百二十八章 还能怎么打?第五十六章 密谋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决战之大战宁锦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为南北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四百九十八章 政争纷纷第二十五章 敢问大志?第二百一十四章 决战练潭镇(七)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两百章 男儿至死心如铁第三百二十六章 风云之变第八十七章 得加钱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袭之策第一百零四章 源头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货可居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二十三章 炮响第六十章 父子第三百六十四章 陈采薇有喜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兰阅兵第三十六章 拿破仑炮第三百二十五章 厘定制度第五百章 陛下要赖账第五百零一章 清兵入寇第十一章 杀人立威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三)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九)第五百八十五章 铁路兴国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需要谈判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八十七章 得加钱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赔本买卖第四十六章 内部审查第十一章 杀人立威第三百四十章 县令们也要多学习第二百四十六章 铁骑冲锋第两百零二章 孤城日渐危第二百五十一章 掷弹营,万胜!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与火枪第十八章 收徒第三十八章 资本力量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决战之天津登陆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杀第七十五章 围城打援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武捉刀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今非昔比第一百八十五章 安庆第一百零九章 募兵第五百四十九章 册封藏王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