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个都跑不了

“所谓的促发展,自然是让草原百姓的生活能够达到更好的地步,至少不能比关内百姓日子过得太差才行。”

宁渝说到这里不由得感叹了一声,他是真正亲身感受到百姓生活的变化,特别是在经过了前番对农业方面的改革,如今百姓们的负担切实地改善了许多,光是每年交的税赋,都比康熙雍正时期减少了一半以上。

当然这一切自然是有代价的,那就是逼得复汉军不得不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次针对士绅大族的战争,而经过了这么一次战争之后,虽然不可能彻底消灭士绅阶层,可是也使得他们收敛了不少气焰。

众人不知道宁渝的感叹从何而来,只能静静地等待着皇帝接下来的话。

“所谓的促发展,定居便是其中的关键,像逐水草而居,对抗风险的能力十分微弱,而定局之后,通过利用完备的生活设施和牲畜的棚圈,可以有效地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与之相伴的各项配套设施,也能方便牧民的生活。”

宁渝轻声道:“像房屋这些朕就不说了,一旦定局下来后,到时候就能拥有稳定的集市,稳定的学校,稳定的医院,到时候牧民们的生活状态,肯定要比现在好上很多。

“可是.....这行省制度终究与旧例不合,臣等.......”

在宁渝说完之后,很快便有人又开始反对起来,这些人倒不是因为别的,完全只是因为一点,一旦郡县化了,他们这些首领们还能有什么作用?

就好比土司们为什么会抵制改土归流?还不是因为一旦改土归流了,他们土司的权力就会大大缩水,到时候自己麾下的百姓们都接受了朝廷的管束,自然也就不会听他们土司的话了,而这个道理放在草原上亦是如此。

对于权力本身,没有人愿意心甘情愿地放手,即便这件事对其他人都有好处。

“哼!所谓的旧例,只不过是借口而已。”

宁渝冷哼一声,“朕要在蒙古实现行省制度,亦是仿照蒙元旧例而已,你们如今表示反对,又是什么居心?至于盟旗制度反倒是清鞑所为,何来的旧制?”

“这.......”

众人一时间哑口无言,可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绝活,既然说不过那就不说了,反正到头来还得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来。

宁渝冷笑一声,前面的恩已经给完了,后面自然便是立威了,谁要是再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那就杀几只猴子给他们看看好了。

“朕既然身为蒙古大汗,所作所为自然要为所有的草原人考虑,你们抗拒朕的意思,可是又拿不出抗拒朕的理由,那么朕只能认为你们是在故意扰乱蒙古大局,现在咱们还可以商量,可是等到实施之后,再要是反对,那就只有一个结果——开战!”

宁渝的脸上浮现出一片杀气,“眼下朕跟你们好好说,是因为这件事对大家都有利,等到时候改制开始以后,漠南蒙古将会划分为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省,各盟改为府州,各盟盟长就做知府或者是知州,至于各旗就改为县,旗长就改为县令,将来也都如大楚官制一般,领俸银,穿官衣!”

“当然,你们本身的爵位也会折算成为我大楚的爵位,到时候田地、良宅还有年金也都不会少,而你们的子弟也会进入雏鹰营学习,将来成为我大楚的栋梁之才——朕确实为你们考虑了许多,你们也要明白朕的苦心才是。”

蒙古王公们微微有些迟疑,他们也不想把宁渝得罪的太深,真要是逼得皇帝发兵,那可是抵挡不住——只是一旦实行了郡县,到时候他们可就没有今天这般说一不二的杀伐自由了,到时候一切可都要听宁楚的命令行事。

而眼下宁渝给到的条件,虽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可是多多少少也可以了,当下便有人想着就坡下驴算了,真要硬顶着也不是个事。

“启禀陛下,臣谨遵圣意。”

“启禀陛下,臣亦遵圣意行事。”

“启禀陛下,一切由陛下说了算就行。”

当下,妥协的蒙古王公却是越来越多,他们明白眼下的环境根本不容许大家说不,与其惹得鸡飞蛋打,还不如现在见好就收。

眼见得其他蒙古王公们妥协了,扎鲁特终于不得不叹口气,跪在地上道:“启禀陛下,臣也愿意,只是臣还有一个问题。”

“说。”宁渝脸上没有丝毫变化,一如往常的神态。

扎鲁特缓缓道:“若是改为郡县制度,那么咱们眼下的草场怎么划分?还有大汗的草场.......”

众人听到这里,也纷纷点头表示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在草原上面,草场几乎等同于草原人的命脉,而草场划分堪称是一等一的大事,严格来说每年召开的蒙古大会,都是为了协商草场划分的问题。

在草原上,草场的归属可不是看过去的历史,而是纯粹看实力,有足够实力的部族才能占据最好的草场,没有实力的部族就只能选择吃沙子,像漠北蒙古喀尔喀三族便是当年从漠南蒙古残酷竞争下出走的是失败者,就是因为在水草丰茂的漠南待不下去了,才跑到漠北去的。

那么对于宁渝这个刚刚当上的蒙古大汗,自然也要面临划分草场的问题,特别是在夹杂了如今划分郡县政策的环境下,使得草场的划分变得更加麻烦。

所有人都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宁渝像刚刚那般制定出合适的政策。

宁渝针对这个问题自然也早有准备,轻声道:“草原人的草场,就好比汉人的田地,那都是身家性命的事情,因此朕自然要谨慎以待。”

众人微微点头,便见宁渝继续开口道:“眼下漠南诸部既然都愿意奉朕为大汗,那么就都是自己人........眼下草原的十六部四十九旗的草场,朕不会进行太多的调整,但是你们需要提供自己五分之一的草场,成为朕的直属草场,其余部分皆为各自部族私产,只需要按时交纳相应的赋税即可。”

分掉漠南蒙古诸部部族五分之一的草场,是宁渝经过考虑许久的对策,毕竟草原人畏威而不怀德,若是一味示好并非上策,有时候拿走一些东西,更容易彰显出大汗的地位,再说了一个没有直属草场的大汗,岂能算得上大汗?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通过这次划界,就有充分的理由安排农业部下属的畜牧司前往草原上进行实地考察,像草原实际的地况地貌、牧畜的存栏量还有草场的面积等等,都可以进行收集。

而此时的蒙古王公们却微微沉默,不得不说五分之一的草场,还是挺让他们感觉到心疼的,但是过去的时候大汗要的也不仅仅只是这些,因此倒也没有太过于反对,只能表示沉默了。

扎鲁特又开始询问:“启禀陛下,奉献五分之一的草场,臣等自然愿意,那么草原上其他的沙漠、森林还有矿山呢?”

“这些都将会援关内旧例,收归国家所有,到时候由国土资源部进行单独开发拍卖,所获得的利润当中,一部分归属当地原居民所有,禁止私人进行开采利用。”

宁渝呵呵一笑,草原都给你们分了,其他的就不要再想了吧!

扎鲁特倒也不会对这个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他除了草场以外也对其他的看不上眼,因此便跪下磕头道:“大汗之命,臣等自当遵从。”

“大汗之命,臣等自当遵从。”

众人也纷纷跪下称颂,到了这一步,他们算是彻底心甘情愿上了宁楚这一艘大船,至于将来能够行驶到什么地方去,那也要看利益所在。

说白了,所谓的大汗,本身不仅仅只是武力的象征,也是草原秩序和利益分配的最高决策人,如果不能为下面的部族带来利益和秩序,那么这个大汗也就是一个空头名号而已。

宁渝满意地望着众人,他眼下继宁楚皇帝、朝鲜大王之外的称号后,有多了一个全蒙古大汗,腾格里大汗.......想一想还真是令人有些兴奋呢!

“朕既然身为全蒙古大汗,自然不仅仅只是对漠南蒙古诸部族负责,漠北蒙古眼下遭受的灾难,朕也不会坐视。”

“朕将会以全蒙古大汗的身份,命令尔等部族,尽起大军,随朕一同征战漠北,扫平准格尔,一统蒙古大业!”

“你们,谁支持,谁反对?”

“臣等自当谨遵大汗金令!”

一股令人为之振奋而激动的浪潮从大帐中席卷而出,逐渐扩大到了营地,再然后传到了整个草原之上,这个消息是那么地令人敬畏。

全蒙古大汗要统一全蒙古了!

........

十一月的乌里雅苏台宛如冰天雪地一般,寒冷的北方几乎要带走一切的热量,将世界变成一片寂静而祥和的白地,而在这严酷的环境里,乌里雅苏台中央城镇中,依然显得十分热闹而狂躁。

“全蒙古大汗?呵呵,好大的名头!”

作为如今准格尔汗国大汗的策妄阿拉布坦,他的一生堪称充满了传奇,背叛、死亡、荣耀,这些词语几乎成为了他的典范,而对于这么一个草原枭雄而言,他的脸上如今也都堆满了皱纹,岁月几乎要走到了尽头。

在暖烘烘的大殿中,准格尔汗国的大臣们还有将军们,几乎都用一种崇拜的眼光望着盘踞在宝座上的策妄阿拉布坦,人人心神激荡,却又不得不强自平息下来,等待着大汗的垂询。

对于草原人来说,他们几乎是从小就听着策妄阿拉布坦和噶尔丹这些人的故事长大,其中噶尔丹是一个悲情英雄的角色,类似于努力抗争命运却又最终不得不屈服于命运的悲剧,而着策妄阿拉布坦,则更像是一个阴鸷诡谲的枭雄。

当时间线回到康熙九年的时候,那一年无论对于噶尔丹还是策妄阿拉布坦而言,都是改变了其命运的一年。

那一年发生了一件很大的事情,准噶尔部首领僧格因不满俄国强行对准噶尔部征税,于是悍然出兵攻打俄军哨所,后来却被族人给暗杀,而当僧格死后,他的弟弟噶尔丹自西藏返回,在达赖喇嘛以及和硕特首领鄂齐尔图车臣汗的支持下,登上了准噶尔大汗之位。

草原上只有强者才能成为大汗,因此此时羽翼未丰的僧格之子,也就是策妄阿拉布坦只能强自忍下这口气,宣布遂率部众依附噶尔丹,避免了准格尔内部的一场骚乱。

等到噶尔丹坐稳了准格尔大汗之后,便将哥哥僧格的亲信势力进行了全方面清洗,甚至不惜杀掉了自己的另外一个弟弟索诺木阿拉布坦,还对侄子策妄阿拉布坦进行追杀。

而此时的策妄阿拉布坦只能率领父亲僧格的旧部五千余人,逃到了博尔塔拉河游牧,并击败了噶尔丹亲率的两千追兵,在叔叔的追捕下成功活了下来,成为了噶尔丹心中的一根尖刺。

后来噶尔丹与清廷在喀尔喀蒙古进行争锋,而策妄阿拉布坦则在背后捅了叔叔一刀,将准格尔汗国的领土重新夺了回来,导致噶尔丹遏制在科布多无法西还,而后策妄阿拉布坦更是联合康熙,将噶尔丹彻底击败,导致噶尔丹绝望自杀。

成功报仇的策妄阿拉布坦对叔叔噶尔丹恨之入骨,甚至连其尸体也没有放过,将其的骨灰献给了康熙皇帝,并且正式成为了准格尔的新任大汗,实现了人生的绝佳逆转。

后来在策妄阿拉布坦成功征服哈萨克汗国之后,也不免重新走上了叔叔的老路——那就是同清廷在草原上争锋,甚至还屡屡入侵青藏草原,还曾经派遣自己的大将台吉大策凌敦多布攻占拉萨,杀拉藏汗,将卫藏归于自己领土。

如今策妄阿拉布坦的老仇人大清国算是没了,可是新出现的大楚却更加让他为之忌惮,因为眼下的这个帝国所表现出来的勃勃生机,是已经腐朽的大清所远远不及的——在这种考虑下,策妄阿拉布坦才派人去京师向宁楚示好。

可是眼下从漠南传回来的消息,却给策妄阿拉布坦的心头上泼了一盆冷水,甚至还让他感觉到无比的气愤,那就是宁楚皇帝居然当上了全蒙古大汗!

什么是全蒙古大汗?就连他策妄阿拉布坦都从来没有敢这么宣扬过!这摆明了一点,他宁皇帝收拾完了漠南,到时候漠北和漠西蒙古一个都跑不了!

第五百六十章 阴差阳错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态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争第五百七十八章 严正抗议的大英帝国第三十六章 拿破仑炮第四十七章 宁千秋第一百二十八章 还能怎么打?第二百五十八章 丧事喜办第三百六十章 咱们中计了第五百五十五章 战前准备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结第二百九十四章 修撰明史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爷党覆灭第五十六章 密谋第二百三十一章 战康熙(一)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占拉萨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勋定衔第五章 家族产业第五十六章 密谋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变世界第二百三十五章 战康熙(五)第三十一章 大怒第一百六十六章 整军备战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国之道第一百七十章 九江血(三)第二百九十章 收买人心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军机处第八章 何为教书?第二百一十二章 决战练潭镇(五)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为南北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一百五十五章 两难选择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决心第二百五十八章 丧事喜办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五百零三章 济州岛第二百三十六章 战康熙(六)第四百一十二章 给资本套上笼子第二百五十章 照样打崩第八十五章 战前第九十三章 仙桃营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对决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四)第四百三十九章 得闹一闹第十二章 问责第六十四章 战起第四十五章 湖广商会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产业升级第四百零六章 营啸之变第一百一十九章 设伏第二百三十七章 战康熙(七)第一百零八章 巡视第一百零九章 募兵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五百七十四章 当大王的机会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态第四百七十章 大决战之生死博弈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一百一十一章 联姻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级烂摊子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下熙熙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轨马车第四百五十二章 运筹帷幄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广决战?第七十七章 大胜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惨烈第五百零四章 进攻盛京第七十六章 设伏第九十章 伤亡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宁危局?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决战之大战宁锦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继位第九十章 伤亡第二百三十一章 战康熙(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岂有意乎?第八十七章 得加钱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机的野望第三百零五章 亲征杭州第五百三十章 东北开发第五百六十七章 战漠北第五百六十五章 猫捉老鼠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师变故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二百五十章 照样打崩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来使第十章 寻矿第三百七十一章 凤翔之变第三百二十三章 枪和骰子第五百六十七章 战漠北第三百二十八章 廉耻与风骨第二百九十六章 龙兴之地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强宣传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击开始第一百七十章 九江血(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赔本买卖第一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掷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祯
第五百六十章 阴差阳错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态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争第五百七十八章 严正抗议的大英帝国第三十六章 拿破仑炮第四十七章 宁千秋第一百二十八章 还能怎么打?第二百五十八章 丧事喜办第三百六十章 咱们中计了第五百五十五章 战前准备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结第二百九十四章 修撰明史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爷党覆灭第五十六章 密谋第二百三十一章 战康熙(一)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占拉萨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勋定衔第五章 家族产业第五十六章 密谋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变世界第二百三十五章 战康熙(五)第三十一章 大怒第一百六十六章 整军备战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国之道第一百七十章 九江血(三)第二百九十章 收买人心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军机处第八章 何为教书?第二百一十二章 决战练潭镇(五)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为南北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一百五十五章 两难选择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决心第二百五十八章 丧事喜办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五百零三章 济州岛第二百三十六章 战康熙(六)第四百一十二章 给资本套上笼子第二百五十章 照样打崩第八十五章 战前第九十三章 仙桃营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对决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四)第四百三十九章 得闹一闹第十二章 问责第六十四章 战起第四十五章 湖广商会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产业升级第四百零六章 营啸之变第一百一十九章 设伏第二百三十七章 战康熙(七)第一百零八章 巡视第一百零九章 募兵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五百七十四章 当大王的机会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态第四百七十章 大决战之生死博弈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一百一十一章 联姻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级烂摊子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下熙熙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轨马车第四百五十二章 运筹帷幄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广决战?第七十七章 大胜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惨烈第五百零四章 进攻盛京第七十六章 设伏第九十章 伤亡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宁危局?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决战之大战宁锦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继位第九十章 伤亡第二百三十一章 战康熙(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岂有意乎?第八十七章 得加钱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机的野望第三百零五章 亲征杭州第五百三十章 东北开发第五百六十七章 战漠北第五百六十五章 猫捉老鼠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师变故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二百五十章 照样打崩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来使第十章 寻矿第三百七十一章 凤翔之变第三百二十三章 枪和骰子第五百六十七章 战漠北第三百二十八章 廉耻与风骨第二百九十六章 龙兴之地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强宣传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击开始第一百七十章 九江血(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赔本买卖第一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掷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