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被遗忘的领土

bookmark

“我相信,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跟我们一样不要战争。通过谈判途径才能走到和平的大门。这一点我们自己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尼克松很尊重这个和自己一样以[***]著称的政治家杜勒斯,但他现在年迈体弱,病入膏肓,已经跟不上这变幻莫测世界发展的形势了:“苏联人我没接触我不了解,但通过和中国人接触,我了解了他们的一些想法,他们也不希望战争,因为战争会影响他们的经济发展,他们希望建立与各国间正常的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参谋长联席会主席特文宁对于尼克松的这个见解完全不能苟同,他反驳道。“那就奇怪了,他们从建国以来,不到9年的时间里,算上这次对外蒙古的出兵,他们就发动了3次大规模的战争,这又如何解释呢?”

“这不足为奇,为了自己国家的核心利益谁都会这样干!中国人要收回他们100多年来所丢掉的国土,他们的副外长李大为曾解释说,领土和地缘安全是他们最大的核心利益。这就是他们在朝鲜三八线以北和我们拼死相争的原因,他们认为我们越过三八线,危害了他们地缘安全;在他们出兵印度前,李又一次的来到了美国和我们通报了为什么要出兵印度,因为印度侵占了他们的国土,危害了他们的核心利益,而尼赫鲁又多次的拒绝通过谈判解决中印之间的边界问题,他们认为印度怀有谋取地区霸权的野心,是南亚不稳定的因素,会影响这一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这一点和我们的南亚盟友巴基斯坦的认识是一致的;这次又抛开了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同一姓对外蒙古进行了闪电出击,也通过我们驻燕京的大使馆,说明了这次是应外蒙的临时政斧的要求,收回他们的固有的领土,他们不能允许苏联在蒙古的驻军。请你注意。把他们这一连串的战争联系起来,围绕的就是一个领土和地缘安全。在他们所进行的这些战争中,还有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短暂而有限的局部战争。”

特文宁话语中充满讥讽的问道“副总统先生,如果按你所说中国人的逻辑,那是不是,有一天印第安人强大了也要向我们讨要领土,也要把我们赶回欧洲呢?”

“毫无疑问,如果是有力量,谁都会这样做!”尼克松也有些不屑一顾的回答道:“除非白痴。”

发生在外蒙苏赫巴格尔市南面的浑尔鄂河大桥的南桥头上,那场中苏军人之间的原始械斗,经过近两个多小时激烈血腥的拼杀,双方各有200多官兵负伤,混乱中有4名苏军士兵和1名军官被打死,100多人被俘虏。中国也有2名士兵和1名副排长以及1名原蒙古人民革命军骑兵第1旅的战士,在这次特殊的战斗中为国献身,63人被苏军抓去。

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原始械斗的胜负,完全取决于双方参加人员的数量和各自参战人员的战斗意志。最终中国人民解放军以人数上的优势,和指战员们的顽强战斗意志。打得苏军惊慌失色,屁滚尿流。中国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50吨重的“摧毁者”坦克开上了浑尔鄂河的铁路大桥,把苏联用钢丝绳穿在一起的6辆T55坦克顶到了大桥下面的浑尔鄂河里,清除了铁路桥上的路障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机械化步兵师大部队顺利的通过了大桥,包围了苏军第9机械化步兵师师部和驻守在苏赫巴格尔的一个坦克团。占有人数上优势的机步2师的指战员手持各种原始武器,象赶猪似的把苏军从阵地逐渐的赶回了他们的营房。

双方都严格的遵守不开第一枪的原则。双方在苏军营房外对持着,回到营房的苏军已成了瓮中之鳖,缴械和不缴械没有多少区别。只要把营地的水,电,燃料,给养一掐,不用打,饿都会饿死他们,但为了政治家们的面子,必须这样的挺着。经中苏双方的两个师参谋长“友好”协商,双方交换了“战俘”,中国人民解放军不对其进行缴械,但不允许苏军走出营房,解放军也不进入苏军的营区,水,电没有彻底切断,但定点供应。

苏军被包围在军营的第3天,双方都接到了上级的命令,机步2师让开了一条通往恰克图的100米宽的通道,让苏军第9机步师1个师部机4个团10000余人撤回了苏联。至此苏军驻扎外蒙36年的历史宣告结束。

邓峰送走了苏联驻原蒙古大使撒毕卡撤斯基之后,转身看到李小红在那一脸不满意的样子说:“怎么了?还在为你的那台半导体收音机心痛呢?过几天我赔你一个‘腾胜科技5069’最新款的MP3”

李小红当然高兴了,代号5069那可是蓝天公司旗下一家以研制生产半导体的专业公司,它们的产品代表着世界最新的科技成果,最新颖的款式,那可是不可多得的。不过嘴上却说:“那倒不用。首长,你说这老毛子怎么这样?还大使呢,竟张口向人家要东西”

“大使也是人嘛,”邓峰说:“俄罗斯民族是地球上最热情、最直爽的民族。他们羡慕中国,在他们心里我国是世界上最神奇,最先进的国家。”

“他们也是最贪婪的民族。”李小红颇有感慨而气愤地说:“苏联占了我们那么多的领土,他们欠我们的实在太多了,实乃我中华民族世仇大敌。”

“是啊,祖上无德无能,又能怪得了谁呢?能不能收回这些历史的欠账,就看我们的了。”

“苏联欠我们的实在太多了”。被苏联占去的那大片大片的土地,象一块块巨石压的邓峰喘不过气来。来到了原来中国驻外蒙古的大使馆,现在这里已成了远东工委的作战指挥部。他看着墙上挂着的巨大的远东地图上面用红色标注着被沙俄和苏联占去的领土,象一滩滩从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雄鸡身上流出的血。在这一滩滩血上面标着序号,算上蒙古一共15块,血流面积足足占雄鸡的三分之一还多。

他的目光停在了外蒙古西北的苏联境内序号2的上面,这是亚洲腹地外蒙古以北萨彦岭和唐努山之间的叶厄辈河上游盆地,南北距离为420公里,东西距离630公里。主要河流有大叶尼塞河,沿河地带土地肥沃、水草丰茂,适宜畜牧耕作。山区森林茂密,盛产黑狐、银狐、貂獭、灰鼠等珍贵毛皮。矿产资源极为丰富,铁、钾、石棉、煤及有色金属储量颇大。这就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称之为唐努乌梁海的地方。现在是苏联的一个自治省所谓的“图瓦人民共和国”。这块本来就是中国固有的总面积约十七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唐努乌梁海,却被中国自己遗忘了。

清朝在蒙古西部重镇乌里雅苏台设有戍边将军,管辖蒙古西部的一些盟旗和唐努乌梁海。由于唐努乌梁海同外蒙古边境上有一脉较高的横断山岭阻隔,交通甚为不便。直到1921年8月13曰,外蒙古在苏联红军的武力支持下,在库伦也就是乌兰巴托市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图瓦人民共和国”这个“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孪生兄弟,苏联也在加紧的孕育。在“蒙古人民共和国”下生34天后,苏俄西伯利亚革命委员会召集图瓦各旗代表开会,宣布唐努乌梁海读力

同年12月12曰,“唐努图瓦共和国”作为一个“人民的国家”宣布诞生了。它的政治体制和孪生兄长“蒙古人民共和国”一样。这个所谓的国家的宪法中明确宣布该国在国际关系方面处于苏维埃俄国保护下。

唐努乌梁海“读力”不到一个月,苏俄政斧以外交人民委员会的名义宣布:“不把唐努图瓦视为自己的领土,对此地没有任何野心。……苏维埃俄国政斧,并不想根据唐努图瓦领域内有很多俄罗斯移民的事实而提出领土权利要求,但必须同唐努图瓦民众及其行政统治机关缔结协定,以保护那些移民即居住在唐努图瓦的俄罗斯人民。然而,任何时候也不以武力威胁图瓦的国土”。

随后,根据与唐努图瓦当局的协定,俄国在唐努乌梁海地区的移民建立了一套机构实行“自治”。1925年7月22曰,苏联与“唐努图瓦共和国’签订“友好条约”,双方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对于一直有意统治唐努乌梁海的外蒙古当局,苏联毫不让步,1926年8月,“唐努图瓦共和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签订了所谓友好条约,宣布双方彼此承认读力。这样,唐努图瓦消除了和外蒙合并的一切可能姓,剩下这块孤悬在外的中国领土的前途已经是显而易见了。

1926年11月24曰,唐努图瓦共和国第四届大呼啦尔宣布改名“图瓦人民共和国”,追随苏俄开始了苏维埃化进程。

1931年,蒙文停止使用,被西里尔字母文字所取代,苏联的这种文化侵略比在外蒙古早进行了10年。

1941年6月22曰,苏德战争爆发。当天,千里之外的“图瓦人民共和国”大呼拉尔迫不及待的向克里姆林宫的主子表示忠心:“图瓦人民将挺身参加苏联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者的斗争,并要为此竭尽一切力量和手段,直到取得最后胜利”。接着,“图瓦人民共和国”派兵追随苏联参战。在战争最激烈的时期,“图瓦人民共和国”向苏联运去马4万匹,牛羊60万头,捐献了驱逐机一个大队,食物5列车,这对一个人口还不到20万的唐努乌梁海来说真可谓倾家荡产。1943年3月,又给苏联送去了肉187吨、鱼73吨、黄油54吨、灌肠18吨、长靴1万双,毛皮外套5000件。

1944年8月17曰,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局已定,“图瓦人民共和国”“请求”加入苏联。自然这种请求苏联是不会被拒绝的,10月11曰,苏联最高苏维埃决定接受“图瓦人民共和国”请求。但是奴才终究是奴才,这个自称的“图瓦人民共和国”并没有享受到加盟共和国的权利,10月13曰,它仅作为俄罗斯的一个自治省被并入苏联,1961年才被苏联升格为自治共和国。

或许就连苏联自己都觉得这样暗吃了唐努乌梁海,知道理不直气不壮,或许是他们觉得连欧洲大国波兰都可以通过一个苏维埃决议而被瓜分,这个小小的“图瓦人民共和国”根本不值一提,不管是什么原因,苏联官方并没有发表任何声明,塔斯社也没有发任何有关的报道,仿佛一切都没发生一样,连一个条约也没签,哪怕是不平等条约也未签,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把中国的唐努乌梁海划进苏联的版图,使苏联领土多出了17万平方公里。邓峰心里无法谴责唐努乌梁海人的卖国行为,毕竟孤悬在外区区10几万人。

值得谴责的是当时的中国政斧,中国政斧居然是在1945年10月11曰苏联苏维埃选举公布选区划分的时候,看到唐努乌梁海地区被列为苏联苏维埃选举第299选区,才知道这个合并。此时外蒙古的读力也是木已成舟,中华民国政斧对唐努乌梁海更加是鞭长莫及了,可是作为国家政斧说句话总是应该的吧。他们没有,而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做什么没看见,什么也不知道。

第88章 大国政治二第297章 杀鸡儆猴第126章 台北动乱第58章 百年雪耻一第240章 特种作战第354章 外交是国家内政的延续第132章 中国硅谷第225章 将计就计第64章 中国联大代表团第83章 特种兵学校2第282章 走向没落第325章 杜渐防萌第278章 仁义之师第297章 杀鸡儆猴第59章 百年血耻二第128章 进军台湾第248章 赫鲁晓夫同志的想法第67章 破冰之旅一第329章 先声夺人第301章 破落帝国第9章 请求归建第297章 杀鸡儆猴第321章 迟来的蜜月第318章 巨龙腾飞第238章 “摧毁者”PK“苏T55”第256章 图穷匕见第282章 走向没落第70章 中国的核心利益第一百一十五章第106章 接收琉球群岛第161章 李大为的旋风外交第11章 密谈1第234章 打进海兰泡第50章 飘落的星条旗(一)第13章 密谈 周边关系1第356章 《中美海洋协议》第一百一十六章第358章 核垄断第172章 空降西里古里走廊第316章 中国航母制造的瓶颈第122章 解放澎湖列岛3第229章 东部战区第272章 停火进行时第269章 停战前夕第225章 将计就计第307章 海外追索第233章 国恨家仇第203章 收复外蒙第177章 东线战役结束第213章 主和派在行动第294章 中国能源战略部署第363章 动荡的南朝鲜第207章 这里的历史一定要重写第105章 牛刀小试第241章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第212章 跋前疐后第146章 印度问题第160章 南亚共产党同盟第60章 百年血耻三第269章 停战前夕第316章 中国航母制造的瓶颈第328 “华威63行动”计划第一百四十二章第196章 红色通缉令第25章 善后处理第243章 进军伯力第29章 敌情.友情第358章 核垄断第183章 中缅边界问题彻底解决第187章 怀仁堂讲座第369章 大结局胜利后的思考第163章 战略合作伙伴第44章 麦克大帝第262章 赫鲁晓夫的“止损”第75章 艰难的索赔之路三第140章 斯大林死了第323章 经济占领第122章 解放澎湖列岛3第173章 聚焦西里古里走廊第135章 蓝天现代化农业示范区二第291章 感受中国第286章 和平举措第337章 中美博弈(二)第66章 中国的声音二第8章 主席的决心第161章 李大为的旋风外交第19章 验收一第290章 国威远播 万国来朝第92章 雏鹰展翅一第257章 原子弹真老虎的一面第335章 骑虎难下第一百一十六章第303章 印尼华侨的问题第315章 中国的大海军计划第274章 苏联游击队第191章 远东工委第281章 苏联民族解放阵线第354章 外交是国家内政的延续第140章 斯大林死了第207章 这里的历史一定要重写
第88章 大国政治二第297章 杀鸡儆猴第126章 台北动乱第58章 百年雪耻一第240章 特种作战第354章 外交是国家内政的延续第132章 中国硅谷第225章 将计就计第64章 中国联大代表团第83章 特种兵学校2第282章 走向没落第325章 杜渐防萌第278章 仁义之师第297章 杀鸡儆猴第59章 百年血耻二第128章 进军台湾第248章 赫鲁晓夫同志的想法第67章 破冰之旅一第329章 先声夺人第301章 破落帝国第9章 请求归建第297章 杀鸡儆猴第321章 迟来的蜜月第318章 巨龙腾飞第238章 “摧毁者”PK“苏T55”第256章 图穷匕见第282章 走向没落第70章 中国的核心利益第一百一十五章第106章 接收琉球群岛第161章 李大为的旋风外交第11章 密谈1第234章 打进海兰泡第50章 飘落的星条旗(一)第13章 密谈 周边关系1第356章 《中美海洋协议》第一百一十六章第358章 核垄断第172章 空降西里古里走廊第316章 中国航母制造的瓶颈第122章 解放澎湖列岛3第229章 东部战区第272章 停火进行时第269章 停战前夕第225章 将计就计第307章 海外追索第233章 国恨家仇第203章 收复外蒙第177章 东线战役结束第213章 主和派在行动第294章 中国能源战略部署第363章 动荡的南朝鲜第207章 这里的历史一定要重写第105章 牛刀小试第241章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第212章 跋前疐后第146章 印度问题第160章 南亚共产党同盟第60章 百年血耻三第269章 停战前夕第316章 中国航母制造的瓶颈第328 “华威63行动”计划第一百四十二章第196章 红色通缉令第25章 善后处理第243章 进军伯力第29章 敌情.友情第358章 核垄断第183章 中缅边界问题彻底解决第187章 怀仁堂讲座第369章 大结局胜利后的思考第163章 战略合作伙伴第44章 麦克大帝第262章 赫鲁晓夫的“止损”第75章 艰难的索赔之路三第140章 斯大林死了第323章 经济占领第122章 解放澎湖列岛3第173章 聚焦西里古里走廊第135章 蓝天现代化农业示范区二第291章 感受中国第286章 和平举措第337章 中美博弈(二)第66章 中国的声音二第8章 主席的决心第161章 李大为的旋风外交第19章 验收一第290章 国威远播 万国来朝第92章 雏鹰展翅一第257章 原子弹真老虎的一面第335章 骑虎难下第一百一十六章第303章 印尼华侨的问题第315章 中国的大海军计划第274章 苏联游击队第191章 远东工委第281章 苏联民族解放阵线第354章 外交是国家内政的延续第140章 斯大林死了第207章 这里的历史一定要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