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安哥拉遗产继承(续)

除了接手罗安达市以外,东非已经开始新一轮的人口迁徙,对于掌握安哥拉的控制权,没有比移民更让人放心的。

当然,这也是为了接受葡萄牙人的遗产,避免造成资源浪费,虽然葡萄牙政府被赶走,但是安哥拉的生产还要继续。

安哥拉和以往东非占领的地区有很大区别,那就是这里在葡萄牙人的治理下,虽然不算发达,但是农业条件不差,大量的种植园东非不可能直接放任不管。

毕竟在非机械化时代,开荒是非常不容易的,对于这一点东非深有体会,东非二十多年才把全国的农业建设成现在的规模,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而现在安哥拉直接有大片的种植园可以直接白嫖,这可比东非重新开荒要轻松的多。

葡萄牙人数百年的积累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尤其是西部沿海地区开发程度高的地方,东非可以直接鸠占鹊巢,安置大量人口。

这一点对于恩斯特而言很重要,关系着东非未来的产业布局,尤其是打通东非全国贸易,提振中部经济有重要作用。

中部三省虽然资源丰富,但是内陆发展受限是很多国家的通病,毕竟现在是海洋的时代,贸易主要运输方式就是通过海运。

而内陆如果想要和沿海地区相比,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激活内陆水运网络,就像远东帝国长江能把沿海的货物直接输送到四川盆地,而最典型的就是德国,除了铁路的作用以外,运河网络是德国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东非当然没有优越的水运条件,但是如果激活中央铁路西段建设,那未来也能达到七成的效果。

内陆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是连接外围地区,而目前东非的产业投资也主要向内陆地区集中,这样中部三省经济会取得先发优势,从而抵消一部分交通物流上的劣势。

换句话说,内陆经济发展主要靠国内市场,而沿海经济主要靠国外市场,在海权时代沿海经济不可避免的取得优势,而东非正在通过各种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

而且东非内陆和远东帝国,美国那中心地带不受待见的情况有非常大的区别,尤其是在获得安哥拉以后。

美国和远东帝国的主要工业资源从重要能源和主要矿产而言,主要集中在边缘地区,就比如美国主要是五大湖周边,而远东帝国主要在西部或者东北。

而东非恰好主要集中在中南部,但是东非南部的气候条件比不上中部,环境承载力能力弱,这是中部经济发展的优势之一。

然后就是交通上,美国和远东帝国交通受到山脉影响,美国西部是落基山脉,美国西部经济如果不是21世纪受到互联网和远东帝国各国经济强势崛起的原因,恐怕很难和靠近欧洲的老工业区相比。

而远东帝国西部不仅山脉多,再往西的中亚国家经济也不发达,陆运成本又竞争不过海运成本,同时缺乏水资源,无法对中部经济进行有效联通。

而东非则不同,东非东西海岸的情况相差不多,所面临的各种情况也差不多,就比如西海岸面向南北美洲,而东海岸面向亚欧大陆,这是市场需求分布。

而能源和原材料方面,西海岸临近西非地区,东海岸靠近中东地区,加上东非北部陆地可以联通北非。

这也就意味着未来东非贴近世界最主要的三大商品石油生产区域,对于铁矿等原材料也是如此。

西非的矿产资源一点也不比东非差,而且能和东非形成互补,最主要的就是石油能源在东非比较匮乏。

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东非本土缺乏石油资源的劣势,当然,安哥拉地区本身丰富的油气资源就已经足够东非发展需要,只要人口不是太多情况下。总而言之,东非对安哥拉的重视程度是空前的,就像当年恩斯特越过莫桑比克也要先把马塔贝莱高原和德兰士瓦共和国搞到手一样。

……

第一镇市。

作为安哥拉战后经济恢复的主要负责人,冯德莱恩正在和恩斯特汇报政府的工作。

“我们已经向安哥拉派往了六百多各个个行业的专业人才,不过这对于安哥拉地区而言只是杯水车薪,目前安哥拉地区主要日常运营主要还是靠军队维持,但是军队只能负责治安问题还有防范海上的敌人。”

“所以如果要恢复安哥拉的生产情况,我们需要大量人口来做到这一点,鉴于中部地区人口也比较匮乏的原因,只能从东部想想办法。”

“现在受战争影响,我们的移民政策也受到极大影响,现在连远东移民都业务都陷入短期停摆状态。”

“而在此之前,我们已经从东部招集了不少人员进入军队,或者支援中西部战场,所以从我国的人口状况来看,对西部的开发依旧十分吃力。”

这是近十年来,东非再次感受到劳动力短缺的限制,本来现在东非人口在世界范围来看并不算少了。

但是东非有一个非常大问题,那就是东非的宜居地带比同类型国家要丰富,这一点主要呈现在可耕地面积上。

除了沙漠地带,东非貌似大部分地区都可以发展种植业,而且就算沙漠地带,东非也有索马里两河流域这样适合发展经济种植业的“丰腴”土地。

对于这一点,估计同为世界面积大国的沙俄能哭死,热带地区和寒带地区的差别非常显著。

东非国土面积虽然比不上沙俄,但是一计算有效国土,那就颠倒过来,就算是刚果盆地,也只不过是现在不适合开发,除了雨林核心区域外,只要肯投入那也能有效利用。

“而且葡萄牙人对安哥拉的开发程度非常低,不过毕竟经营了上百年,留下的遗产也十分丰富,除了大量土地资源以外,我们还控制了众多矿产,为了维持和未来对安哥拉地区的建设情况,我们至少要先期移民四万人,才能维持种植园和矿场的正常运营。”

安哥拉的葡萄牙人现在已经基本被东非集中控制起来,而这也就造成了种植园和矿场生产直接停滞。

而恢复这些种植园和矿场的生产活动是当前东非政府的重要目标,而这就需要有治理经验的人员。

“可以按照惯例,从现有农场和矿山抽调专业人员前往安哥拉地区,只不过葡萄牙的黑奴并不好沟通,所以我们需要从中西部要一批黑人作为翻译,来协从指挥安哥拉本地的黑奴。”

只靠四万人顶多是维持一个基础人口框架,而想保留安哥拉的种植园和矿山,那自然还要先让安哥拉本土的两三百万黑人撑着,这也是相当无奈之举。

第191章 青柠第380章 夜谈第341章 民主选举第629章 教育第779章 登陆成功第97章 日常第537章 过去的七十年代第356章 铁路第589章 繁荣新城第496章 交战第564章 贵人第283章 特雷西亚军事指挥学院第747章 费特河战役第52章 的里雅斯特第656章 扩产和升级第771章 安哥拉遗产继承(续)第301章 奥地利商业考察团第101章 招人第681章 金沙萨第208章 选择困难症第692章 差距悬殊第252章 战争爆发第748章 第二阶段第85章 马西米连诺一世眼中的东非第486章 外交打压第110章 数据第518章 循序渐进第556章 气吐血第356章 铁路第611章 打入内部第433章 小治强工程第2章 恩斯特的改变第387章 初交手第406章 黑色产业链第777章 圣诞节攻势第689章 心态失衡第664章 隐藏的内部危机第661章 柏林会议第205章 别说没给你机会啊!第8章 普奥联动第724章 临时调整第175章 村落选址第754章 东非海军困境第338章 幕后黑手第482章 波斯尼亚第443章 韬光养晦第502章 兰芳海外省第257章 双方算计第652章 经济收入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638章 利益交换第29章 艰苦行军第204章 “流放”?“润”!第288章 内罗毕新市民第309章 私人特工组织第613章 工作报告第491章 进攻失败第19章 黑兴根军事学院第560章 记者会第423章 军工推销第19章 黑兴根军事学院第329章 落后当前版本第774章 搬迁第419章 危机爆发第6章 战争临近第32章 霍亨索伦城堡第318章 朱坝镇第593章 巴尔特库姆造船厂第431章 居所第313章 盗版“斯图加特”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达瓦市想法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602章 夫妻对话第6章 战争临近第142章 三区一改第593章 巴尔特库姆造船厂第492章 静坐战第586章 忽悠合资第774章 搬迁第150章 投资和挑拨第751章 西线反攻第69章 黑兴根王室领地第297章 军队换血第44章 新欧陆局势第605章 奥兰治人起义第525章 血清第139章 战争结束第113章 野望第419章 危机爆发第89章 汉堡远洋商业贸易船队第325章 恩德贝莱人的支持者第480章 英法合谋第345章 援助团第565章 海军合作第51章 坦噶港第266章 罗马二次光复第617章 行动第43章 行政区划第142章 三区一改第29章 艰苦行军
第191章 青柠第380章 夜谈第341章 民主选举第629章 教育第779章 登陆成功第97章 日常第537章 过去的七十年代第356章 铁路第589章 繁荣新城第496章 交战第564章 贵人第283章 特雷西亚军事指挥学院第747章 费特河战役第52章 的里雅斯特第656章 扩产和升级第771章 安哥拉遗产继承(续)第301章 奥地利商业考察团第101章 招人第681章 金沙萨第208章 选择困难症第692章 差距悬殊第252章 战争爆发第748章 第二阶段第85章 马西米连诺一世眼中的东非第486章 外交打压第110章 数据第518章 循序渐进第556章 气吐血第356章 铁路第611章 打入内部第433章 小治强工程第2章 恩斯特的改变第387章 初交手第406章 黑色产业链第777章 圣诞节攻势第689章 心态失衡第664章 隐藏的内部危机第661章 柏林会议第205章 别说没给你机会啊!第8章 普奥联动第724章 临时调整第175章 村落选址第754章 东非海军困境第338章 幕后黑手第482章 波斯尼亚第443章 韬光养晦第502章 兰芳海外省第257章 双方算计第652章 经济收入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638章 利益交换第29章 艰苦行军第204章 “流放”?“润”!第288章 内罗毕新市民第309章 私人特工组织第613章 工作报告第491章 进攻失败第19章 黑兴根军事学院第560章 记者会第423章 军工推销第19章 黑兴根军事学院第329章 落后当前版本第774章 搬迁第419章 危机爆发第6章 战争临近第32章 霍亨索伦城堡第318章 朱坝镇第593章 巴尔特库姆造船厂第431章 居所第313章 盗版“斯图加特”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达瓦市想法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602章 夫妻对话第6章 战争临近第142章 三区一改第593章 巴尔特库姆造船厂第492章 静坐战第586章 忽悠合资第774章 搬迁第150章 投资和挑拨第751章 西线反攻第69章 黑兴根王室领地第297章 军队换血第44章 新欧陆局势第605章 奥兰治人起义第525章 血清第139章 战争结束第113章 野望第419章 危机爆发第89章 汉堡远洋商业贸易船队第325章 恩德贝莱人的支持者第480章 英法合谋第345章 援助团第565章 海军合作第51章 坦噶港第266章 罗马二次光复第617章 行动第43章 行政区划第142章 三区一改第29章 艰苦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