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大铁路蓝图

第835章 大铁路蓝图

“目前来说,我国铁路大而不强,很多尖端技术依旧需要依赖国外,当然,目前铁道部正在积极推进我国铁路人才培养,和攻克各项技术难题,估计只需要二十到三十年时间就能够追平国际水平。”安德烈说道。

恩斯特:“技术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件事要稳扎稳打,没有捷径,同时我希望铁路部门也要如此,下属各个单位有时候不要图省事,造不如买的理念是绝对不行的,根本还是要立足于自身。”

当然,恩斯特也就是说说,实际上在19世纪,靠买是能最快突破技术壁垒的方式,要不然东非也发展不到今天。

当然,买也是个技术活,必须要懂技术,不然被忽悠了,只能白白浪费时间和金钱。

除了买技术以外,获得技术的途径就是“山寨”,这两项是目前东非工业领域快速发展的“法宝”。

“如今铁路分布不均匀,对我们国家的建设是非常大的阻碍,尤其是新增土地区域,也重新构建铁路网络,这是未来十年发展的重点之一。”恩斯特说道。

“我们国家历史短,基础薄弱,所以在铁路方面发展时间短,同时根据国外铁路发展情况,预估未来十年,东非最少应该修建四万公里铁路,才能勉强达到需求。”

多增加四万公里也就是六万公里,这个数值差不多也就是每年父母修建两千公里铁路。

东非家底薄,要补的课也多,所花的钱也多,所以在铁路建设上不能急功近利。

当然,这也和当前世界经济局势有关,七十年代铁路的突飞猛进是遇上了经济危机的良好机遇,世界钢铁产能过剩。

当然,恩斯特制定的这个目标还是趋于保守,毕竟自从南非战争结束之后,东非国防压力骤减,军费开支缩减。

军费从来都不是一个小数目,就比如日本政府为了发展海军,每年把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收入投入到海军建设中,是当前世界上最穷兵黩武的国家。

德国也是如此,如今德国海军吨位已经攀升到19万吨,在八十年代初,两国还是同一水平,现在德国是东非的两倍左右,而德国陆军也常年维持在四十多万左右,威廉二世在今年还要扩充德国陆军,正好也是东非的二倍。

当然,德国也是迫无无奈,隔壁法国的常备陆军已经超过五十万,而德国东边还有沙俄这个庞然大物,所以德军就是再扩充一倍,也才勉强够用。

这方面东非就舒服多了,现在东非海军吨位有所下降,只有九万多吨,比八十年代还要少三万吨,而陆军更是在南非战争之后裁撤到二十多万水平。

不过相较于人数下降,东非军费开支反而下降不大,不过主要用于提升军工水平,提高军队素养等领域。

对于恩斯特来说,裁军是为了军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自废武功,如果恩斯特愿意,东非国防军完全可以像美国陆军那样摆烂。

美国陆军现役部队才三万人,加强预备役也才十三万人,当然,对于美国人而言确实不需要太大规模的陆军。

美国海军吨位已经提升到了24万吨,仅在英法两国之后,排在德国之前,是典型的“小陆军,大海军”格局。

对于美国海军的规模,东非只有羡慕的分,毕竟在1890年,美国已经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

相较于美国的经济实力,其海军实际上并不算太“奢侈”,就比如世界第二海军,法国海军的吨位都超过三十二万吨。

英国海军吨位更是超过六十万吨,从海军吨位上也可以看出英法两国主导世界格局的底气来源于哪里。

即便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无非就是失去欧陆霸主的地位,改变不了法国世界第二强国的实力,毕竟德国陆军再能打,海军也被英法压制死死的。

实际上沙俄海军吨位也不小,应该接近法国,不过沙俄和德国一样,被地理限制,主力波罗的海舰队,和德国海军都在波罗的海里打转。

总而言之,在19世纪,各国对军事的投资都是一笔巨大的负担,虽然各国不至于像日本那样极端,也会对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东非维持一定规模军队也会拖累经济,但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而且也有必要性,毕竟本国内还有两千万黑人,没有足额的军队镇压势必会对东非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反过来,两千万黑人所能创造的经济价值,绝对是可以反哺东非经济的,这样算下来反而很划算,等于黑人分担了东非的军费开支。

要知道日本人口也才三千万水平,而两千万黑人所能创造的价值远在日本之上,毕竟东非不是日本那种资源贫乏的国家,即便黑人生产力低下,在东非的鞭打下也能突破其原本的生产力水准。

这一点在农业和采矿业体现的尤为明显,至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黑人也是出了大力,只不过具体价值不好体现。

恩斯特说道:“铁路和公路能够带动钢铁等产业的飞速发展,所以每年铁路建设应该呈递增趋势,这样才能符合东非发展的需要,未来东非至少要建设数条全国性铁路干线,交织成覆盖全国的铁路网络。”

“就比如西南非洲,虽然现在看来没有什么价值,但是面积大,底下资源丰富,所以即便西南非洲也至少修建一条干线铁路,把鲸湾港和内陆连接起来。”

“南部中央铁路则顺势延伸到布隆方丹和金伯利,在往西卡拉哈里盆地以及奥兰治河以北,直到阿平顿也需要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铁路干线,对维护国防安全有重要意义。”

“北部阿赞德高原,大湖区,索马里都需要铁路建设,中东部的铁路网也应该着手完善,中东部已经开发出来,城市人口众多,需要更密集的铁路网络来催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最后也就是东部沿海区域,很多国家都会在沿海修建铁路,东非东部平原区域也需要一条南北方向的沿海铁路,促进沿海城市经济的发展和联动。”

东非东部沿海海岸线就长达五千多公里,如果沿着海岸线修建铁路至少也要四千公里,所以恩斯特的设想完全就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而且东部修建沿海铁路,未来西部肯定也是如此,即便西南非洲自然环境恶劣,西部沿大西洋铁路线也不少于一千公里。

对于恩斯特的这些话,东非的官员们丝毫不怀疑东非能否完成,因为铁路建设能力是一个递增式的过程,就像美国铁路爆发式增长也就是近几十年历史。

东非国土比美国要大,人口也多,而且东非对铁路的依赖性也远大于美国,美国有一望无际的中央大平原,发达的水运网络。

而这都是东非所缺乏的,所以东非对铁路的重视更加凸显,在这个基础上,未来东非铁路至少也要达到和美国差不多的水平才算合理。

第11章 黑兴根财团第1224章 收网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836章 交通状况第332章 稻种第738章 双方谋划第1176章 莱茵帝国东征第83章 拯救马西米连诺一世第1116章 泰坦尼克号第913章 外国资本第857章 一分为二第58章 密谋第886章 落后产业转移第159章 实验基地第602章 夫妻对话第404章 暴富第243章 70式第1069章 德国讨论第818章 马普托铁路第628章 引入外资第425章 扩大市场第837章 台风第352章 东印度洋的海上马车夫第647章 准备第120章 热带疾病研究中心第25章 军事工业初级门票第679章 比属刚果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玛利亚第108章 历史课第1268章 人口分布第91章 说明:请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539章 邻居论第719章 骡马帝国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116章 鲁道夫噩梦之源第109章 圣诞节第22章 殖民地开发第895章 第二次全国水利工程第694章 讹诈第977章 情报摸底第6章 战争临近第829章 逮着一只羊薅第153章 送酒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164章 肉类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1121章 康斯坦丁离世第895章 第二次全国水利工程第314章 贸易和冲突第99章 岸防炮第930章 汉萨省第448章 1874年行政区划第185章 交易达成第151章 在法国第368章 插曲第90章 新行政区划(彩蛋章地图供参考)第1300章 喀山军政府第897章 远东战争结束第986章 农民进城第511章 输血第834章 1890年各国铁路情况第276章 “老朋友”第328章 境外势力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833章 拖拉机第577章 收尾第1319章 扩军话题第967章 奥拓第1217章 出兵苏丹第853章 秘密进入第13章 国际调停第687章 近卫师境况第1253章 印太路桥第474章 讨论第396章 推测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739章 防线失守第183章 到达第499章 建交热第1298章 别列佐夫卡匪帮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区第380章 夜谈第346章 移民过渡点第1068章 世界震动第824章 机械化和开荒第1275章 新三角贸易第1227章 缺德的尼罗河战略第833章 拖拉机第981章 捷径第778章 跨海作战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876章 白面阎罗第1058章 英国关注第500章 德国大使第1190章 南方国家盛会第984章 一五计划之钢铁产业第632章 前往欧洲第973章 筹备第4章 万事开头难第13章 国际调停
第11章 黑兴根财团第1224章 收网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836章 交通状况第332章 稻种第738章 双方谋划第1176章 莱茵帝国东征第83章 拯救马西米连诺一世第1116章 泰坦尼克号第913章 外国资本第857章 一分为二第58章 密谋第886章 落后产业转移第159章 实验基地第602章 夫妻对话第404章 暴富第243章 70式第1069章 德国讨论第818章 马普托铁路第628章 引入外资第425章 扩大市场第837章 台风第352章 东印度洋的海上马车夫第647章 准备第120章 热带疾病研究中心第25章 军事工业初级门票第679章 比属刚果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玛利亚第108章 历史课第1268章 人口分布第91章 说明:请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539章 邻居论第719章 骡马帝国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116章 鲁道夫噩梦之源第109章 圣诞节第22章 殖民地开发第895章 第二次全国水利工程第694章 讹诈第977章 情报摸底第6章 战争临近第829章 逮着一只羊薅第153章 送酒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164章 肉类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1121章 康斯坦丁离世第895章 第二次全国水利工程第314章 贸易和冲突第99章 岸防炮第930章 汉萨省第448章 1874年行政区划第185章 交易达成第151章 在法国第368章 插曲第90章 新行政区划(彩蛋章地图供参考)第1300章 喀山军政府第897章 远东战争结束第986章 农民进城第511章 输血第834章 1890年各国铁路情况第276章 “老朋友”第328章 境外势力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833章 拖拉机第577章 收尾第1319章 扩军话题第967章 奥拓第1217章 出兵苏丹第853章 秘密进入第13章 国际调停第687章 近卫师境况第1253章 印太路桥第474章 讨论第396章 推测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739章 防线失守第183章 到达第499章 建交热第1298章 别列佐夫卡匪帮第1323章 富查伊拉地区第380章 夜谈第346章 移民过渡点第1068章 世界震动第824章 机械化和开荒第1275章 新三角贸易第1227章 缺德的尼罗河战略第833章 拖拉机第981章 捷径第778章 跨海作战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876章 白面阎罗第1058章 英国关注第500章 德国大使第1190章 南方国家盛会第984章 一五计划之钢铁产业第632章 前往欧洲第973章 筹备第4章 万事开头难第13章 国际调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