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夺取马尼拉

第948章 夺取马尼拉

“在1897年,我国陆军总人数在十四万上下浮动,不到德法两国陆军的三分之一,但是军费开支迈入新高,达到了德国的五分之四左右,主要原因是汽车等新工具和武器的装备,推动了国防军军费开支暴涨,至于海军方面则变化不大。”

东非海军军费并不算少,但是在其他国家海军开支不断激增的大背景下,就显得十分保守了。

而海军的开支,在东非军费中占据大头,所以陆军军费暴涨的情况下,东非军费整体支出依旧在可控范围之内。

“其他方面的主要投入,主要是工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方面,所以这一部分开支是绝对不能削减的。”

“随着高校和基础教育发展,如今教育和科研经费支出,占到我们全国财政的百分之九点七,而军费开支也只维持在百分之十三左右,所以我国对教育的投资放在全世界也是较高水平,相当于牺牲了军队建设经费来支持教育事业,以至于很多部队的装备依旧没有得到有效替换,尤其体现在火炮等武器领域。”

东非的教育经费和军费开支已经十分接近,如果不是因为国际紧张形势,恐怕东非军费还有进一步下降空间。

而这也体现出东非政府对教育和科研事业的支持,在东非工业体系构建中,教育为东非提供了高素质工人,而科研主要体现在工业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

……

马尼拉湾。

转眼间已经是七月份,距离上一次海战后,西班牙海军彻底稳固了“避战保船”的思路。

西班牙海军坚守马尼拉湾不出,而这无疑给美国海军造成了巨大麻烦,毕竟美国海军来一趟菲律宾并不容易,如果西班牙依托地形条件优势,和美国海军消耗时间,完全有可能不战而胜。

毕竟,美国海军不可能一直在海上漂着,在无法突破马尼拉湾的情况下,要么回国重整物资再战,要么就近寻找港口进行休整和物资补给。

这也不是没有办法做到,如果低声下气的和英国沟通一下,还是可行的,至于周边的其他国家,有能力的只有荷兰,东非和法国,但大家肯定不会这么干。

“不管怎么样,明天我们一定要拿下马尼拉湾,不能和西班牙人一直在此地耗下去。”美国亚洲舰队总司令杜威态度十分强硬的说道。

这次蓄谋已久的偷袭,成果并不算显著,西班牙终究是在战前做了一些准备,第一天海战就丧失了一艘军舰,开局不利,杜威而言自然不能善罢甘休。

“可是司令,西班牙人的水雷,以及岸防火炮都不好对付,我们贸然进攻,恐怕会出问题,不如等到补充弹药和物资后再发动攻击?”有人在一边劝导道。

杜威否定了下属的说法:“西班牙人的水雷是个大麻烦,但不是太大问题,明天罗利高巡洋舰负责开道,炸出一条进湾港道,其他军舰紧随其后,至于两边的岸防炮,交给奥林匹亚和巴尔的摩号解决,只要能进入马尼拉湾,那菲律宾海军就是瓮中之鳖,再无反击可能。”

杜威此举,实际上赌博性质极大,如果西班牙海军和殖民地军队素养足够,配合得当,恐怕美国海军的亚洲舰队将会全部折在马尼拉湾。

1898年6月5日。

美国海军再次对马尼拉湾展开了攻击,罗利号巡洋舰开路,对着前方海域直接开炮,在水面激起一阵阵巨浪。

随后罗利号开足马力向着马尼拉湾内闯去,这个时候的罗利号实际就是一艘“敢死舰”。

除了要提心吊胆通过水雷布置区域以外,还要应对马尼拉湾的西班牙岸防火炮的攻击。

果然,首当其冲的罗利号成了西班牙殖民地守军的眼中钉,肉中刺,马尼拉湾北岸和中心科雷吉多尔岛的炮兵对着罗利号一齐开火。

“轰轰轰……”

在一片巨响中,罗利号全舰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但是可能是因为平时缺乏训练的原因,西班牙人的第一轮炮火,居然没有一发炮弹命中,而最近的一发炮弹,距离罗利号仅有四十多米距离。

这让在北部沿海高地上观察战况的东非军事顾问团开了眼界。

“西班牙殖民地的士兵素质太差了,十几门火炮在相对狭窄的区域内,尽然无法做到一击命中,现在美国的罗利号很明显走的是直线,前进路线和速度都可以直接观察出来,所以想要命中,难度并不大,我们给他们提供的大口径火炮,简直是浪费资源。”

“就看接下来,西班牙人能不能建功了,罗利号只要闯过去,基本也就意味着这次马尼拉湾海战可以提前结束了。”

西班牙守军和美国海军听不到东非军事顾问团的吐槽,此时双方依旧按照各自节奏控制战争的发展方向,而西班牙人显然处在下风中。

“炮火压制敌人的火炮!”随着杜威命令下达,不等西班牙展开新一轮的炮击,其他美国军舰已经开始对处在岸上的西班牙火力点进行攻击。

虽然处在大海之上,军舰射击条件受阻,但是美国海军士兵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各项作业,炮弹从两侧向着西班牙的火炮阵地飞去。

一轮下来,就打瘫痪了西班牙人的两个火力点,双方表现完全颠倒,就仿佛美国人是在陆上开炮,而西班牙人在海上一样。

“啧啧,不知道西班牙还能不能继续保持斗志,这个时候阵地里恐怕一阵手忙脚乱。”东非观察员直接说着风凉话。

而事实也是如此,美国海军的炮火让要塞和防务攻势里的西班牙士兵十分慌乱,这种情况下,还能继续按照程序完成攻击的,都算是殖民地部队里的精英了。

随着两岸西班牙人火炮被压制,美国海军在杜威的指挥下,开始沿着罗利号趟出来的安全航道向马尼拉湾内部挤进去。

不过在西班牙火炮和鱼雷的限制下,美国海军的发挥空间依然有限,而在美国军舰涌入后,这个时候目标增多,西班牙的火炮终于起到作用,一发炮弹理中了巴尔的摩号的舰首,随后西班牙殖民地炮兵像开了挂一样,表现出和之前截然不同的效果。

再次命中多艘美国军舰,只可惜西班牙的火炮大多威力不足,而之前比较具有威胁的火力点早就被美国海军重点关照过,所以发挥不出效果。

以至于美国海军以一艘沉没,一艘重伤,三艘轻伤的结果闯入马尼拉湾,而这时菲律宾的西班牙海军军舰才开始出动,再次给美国海军造成二次伤害。

但是双方差距实在太大,就算带伤的美国军舰,应对西班牙的老古董军舰,也占据优势。

所以等到下午三点,美国海军亚洲舰队就带着伤全歼了西班牙菲律宾殖民地海军,而这也意味着菲律宾战争形势进入下一阶段。

第961章 危与机第649章 新法兰克福市第121章 姆万扎船厂第58章 密谋第257章 双方算计第250章 敌在巴黎第75章 大逃亡第1288章 东法会晤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厂第988章 彀中计划第833章 拖拉机第975章 外交风云第1120章 巴尔干战争爆发第281章 劳务输出第163章 年底第113章 野望第4章 万事开头难第1385章 年末经济会议第659章 对阿贸易第184章 谈判第553章 大公无私第705章 德兰士瓦人的算盘第424章 奔逃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达瓦市想法第1127章 创业团队第58章 密谋第301章 奥地利商业考察团第228章 留学生第1114章 抉择第553章 大公无私第1185章 速成第496章 交战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1006章 英日两国动作第1225章 库区移民第381章 国礼第266章 罗马二次光复第81章 煤矿第1186章 南半球经济体系第167章 文化灭绝第880章 安哥拉农业第198章 乌龙对话第408章 刽子手上线第883章 全面东非化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633章 “故”人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503章 多管闲事第1175章 登陆三马林达第860章 克利夫兰总统的纠结第950章 巴黎会议第1167章 工程奇迹第1311章 秘密会议第1159章 交易和威胁第297章 军队换血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402章 妥协第710章 巩固经济第1182章 中间商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订)第755章 攻守易势第804章 狮子大开口第840章第193章 夫妻交谈第550章 战友叙旧第1034章 汽车之都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装甲部队设想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1257章 东荷再协商第1147章 贸易繁荣第112章 人口和农业第259章 意大利:这次该轮到我上场了吧!第872章 棉花扩产第992章 入籍第999章 新制碱工艺第877章 合作办学第675章 水铁联运第585章 变革时代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1003章 铁路系统调整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装甲部队设想第943章 马尼拉湾海战第548章 东非历史课第603章 能源问题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1201章 经济体制优势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6章 战争临近第1233章 抓捕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289章 教学第388章 换师第430章 客人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295章 拒绝第151章 在法国第708章 东非标准化协会第276章 “老朋友”第272章 亚得里亚海海战
第961章 危与机第649章 新法兰克福市第121章 姆万扎船厂第58章 密谋第257章 双方算计第250章 敌在巴黎第75章 大逃亡第1288章 东法会晤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厂第988章 彀中计划第833章 拖拉机第975章 外交风云第1120章 巴尔干战争爆发第281章 劳务输出第163章 年底第113章 野望第4章 万事开头难第1385章 年末经济会议第659章 对阿贸易第184章 谈判第553章 大公无私第705章 德兰士瓦人的算盘第424章 奔逃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达瓦市想法第1127章 创业团队第58章 密谋第301章 奥地利商业考察团第228章 留学生第1114章 抉择第553章 大公无私第1185章 速成第496章 交战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1006章 英日两国动作第1225章 库区移民第381章 国礼第266章 罗马二次光复第81章 煤矿第1186章 南半球经济体系第167章 文化灭绝第880章 安哥拉农业第198章 乌龙对话第408章 刽子手上线第883章 全面东非化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633章 “故”人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503章 多管闲事第1175章 登陆三马林达第860章 克利夫兰总统的纠结第950章 巴黎会议第1167章 工程奇迹第1311章 秘密会议第1159章 交易和威胁第297章 军队换血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402章 妥协第710章 巩固经济第1182章 中间商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订)第755章 攻守易势第804章 狮子大开口第840章第193章 夫妻交谈第550章 战友叙旧第1034章 汽车之都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装甲部队设想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1257章 东荷再协商第1147章 贸易繁荣第112章 人口和农业第259章 意大利:这次该轮到我上场了吧!第872章 棉花扩产第992章 入籍第999章 新制碱工艺第877章 合作办学第675章 水铁联运第585章 变革时代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1003章 铁路系统调整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装甲部队设想第943章 马尼拉湾海战第548章 东非历史课第603章 能源问题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1201章 经济体制优势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6章 战争临近第1233章 抓捕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289章 教学第388章 换师第430章 客人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295章 拒绝第151章 在法国第708章 东非标准化协会第276章 “老朋友”第272章 亚得里亚海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