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合元动力

“你能接受合元动力的B轮融资价格上调到什么程度?”丁肇强问道。

曹沫有心在合元动力B轮融资时拿到更多的股份,但一直以来都是徐滨、陈锋两人跟相关方接触,曹沫他本人都还没有来得及跟丁肇强、钱文瀚细谈这事。

合元动力的创始人团队及前两轮参与融资的投资人,不愿意看到股份被摊薄太多,因此限制B轮融资放开的窗口,但这并非是绝对的。

只要开启新一轮的融资,老股东不参与新一轮的融资,股权必然会被摊薄;而老股东也不可能因为担心股权被摊薄,就断然拒绝企业为接下来更大规模的发展计划进行新的融资。

说到底还是价码,说到底还是以怎样的估值基础进行新一轮的融资。

零八年国家正式以财政补贴为主的方式,在主要城市进行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试点工作,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动力电池等相关零部件、控制系统、原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新热点。

因此,合元动力作为零五年才创立的科技公司,即便目前还没有什么盈利,却还是颇为受资本市场的看好。

合元动力决定以三十亿的估值进行B轮融资,这也是创始人团队与前两轮投资人以及对合元动力有兴趣的新投资机构、投资人碰过几轮后商谈出来的结果。

新的投资机构、投资人想参与进来,自然是希望估值越低越好,这样才能以更低的成本拿到更多的股份。

创始人团队及前两轮投资人则希望估值越高越好,不仅能以更低的成本融得资金,推动企业继续发展,他们手里所持的旧股价值也能更高。

两方平衡的结果,就是创始人团队及投资人为了获得必要的发展资金,接受较低的估值,但会控制放开的窗口。

这也是为下一轮,也就C轮更高估值时的融资以及IPO上市留出更多的空间,要不然创始人团队的股权就很容易被摊空掉。

不过,倘若新的投资机构或投资人,愿意直接给出足够高的估值,创始人团队以及前两轮投资人为什么要拒绝一次性开放更大的融资空间出来呢?

而对前两轮投资者而言,特别是以各类私募基金为代表的财务投资者,参与合元动力的融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有朝一日能获利退出。

不过,不是所有的融资企业最后都能成功在资本市场上市,在后续的融资环节里,接受新的投资者收购股权或者将不同的项目进行资产重组,也都是前期投资人退出去的重要渠道。

丁肇强、钱文瀚以及东江证券旗下的产业基金,都参与了天悦工业的投资,而且双方还是合作密切并打算长期维系下去的战略合作伙伴。

因此曹沫计划将合元动力纳入天悦工业的产业版图中来,他们即便会拿出一部分股份跟天悦投资进行置换,但也不会完全从合元动力退出。

不过,只要曹沫开价足够高,也完全可以从其他投资人手里并购一部分股权,以实现对合元动力的实际控制。

“合元的创始人本身就是从新海大学出去的,而郑潺原之前在新海大学任教,也跟合元动力有着长期的研究合作——天悦工业去年正式启动纯电动乘用车项目,也是在合元动力的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整车技术研发——有这样的合作基础在,郑潺原、徐滨他们对合元动力的情况还是非常了解的,关系也很是密切,他们认为合元所掌握的技术,跟日本技术的差距,已经不再是无法跨越的鸿沟,甚至短时间内就能够缩短,”曹沫并不讳言他打合元动力的主意不是一天两天了,说道,“我相信他们的判断,当然,他们目前给的建议是合元动力以三十亿估值进行B轮融资,值得天悦参与进去,还是有所保留的。我现在要将合元动力前期准备的B轮融资工作都推翻掉,进行新的融资谈判,我以为要给出五十亿的融资才算是有诚意。当然,为了能将合元并入天悦工业的产业版图,我可以给出更高的溢价!”

天悦工业想要完全凭借自身的努力,从无到有搞研发,去掌握中高端乘用汽车的主要制造技术或核心技术,无异是痴人做梦。

抛开传统乘用车技术的专利壁垒不谈,仅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国内就有不少企业在天悦工业之前迈出步伐,也积累了相当的技术基础。

发展技术不能忘了自力更生,但也绝不能避讳兼收并采。

天悦工业将车匠合并进去之后,第一年研发预算高达十五六个亿,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用于购买技术专利以及与外部研发机构、公司合作,以此加速完善天悦工业的技术基础。

合元动力掌握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相关技术,是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最为核心的一环。

同时郑潺原以及徐滨、黄忆江、顾藩等人跟合元动力的运营管理团队有着长期的研发合作基础,而和熙基金以及东江新兴科创基金又长期以来同为合元动力的主要股东,多方面都有着深厚的私交。

这些都是曹沫决心将合元动力直接纳入天悦工业产业版图的重要原因。

“我还以为你会等到天悦第一款越野车在国内上市之后,看市场反应情况再决定要不要并购合元动力呢!”葛军感慨说道。

葛军是能看到合元动力对完善天悦工业的产业版图是有重要价值的,但他也没有想到曹沫的决心会如此坚定。

他最初预估是曹沫会等天悦第一款越野车在国内市场获得良好的反响,拥有一定的市场基础之后,再收购合元动力推动天悦工业进一步跨越式的发展。

“我不想给徐滨他们太大的压力,而天悦工业的成败,也不需寄托在一款新车的成功与否上!”曹沫说道,“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天悦的海外账户里现在又有二十多亿的现金,我得想办法花掉!”

“你还真是钱多任性,看来我们也不用不好意思占你这个便宜了!”钱文瀚笑道。

天悦工业在去年底实现B轮融资,曹沫联合东盛控股以及东江产投基金一次性注入二十多亿人民币,能确保天悦工业到零九年之前的资本开销,所以短时间国内并没有特别的项目需要曹沫注入资金。

然而天悦投资又源源不断从伊波古矿业、西非联合水泥集团获得巨额分红,这些资金总不能躺在账户里吃利息吧?

当然,丁肇强、钱文瀚一年能拿出十几二十亿来,但他们现在要做的,是将一部分资产配置到海外去,而曹沫则是要将这些资金投到国内来。

曹沫跟丁肇强、钱文瀚商议着将基调定下来,具体的工作还是陈锋配合沈济、徐滨他们去做……

…………

…………

有前期的合作基础,东盛及东江又是主要股东,跟合元动力的谈判比预想中还要顺利。

零八年底国内以财政补贴等方式为主,推动新能源汽车推广工作,将资本的目光吸引到这个领域里来,但各地的车企以及电池企业为争夺财政补贴,上了一堆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项目——以致大多数财政补贴都被一些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却有更为深厚背景的企业拿走,乱象频生。

局面多多少少有些混乱起来,令人有杀鸡取卵之忧,很多人担心风口过去,新能源汽车产业会沦为一地鸡毛。

现在天悦给出这么高的估值,原先的投资人能以几倍乃至十几倍盈利退出,至少是退出一部分,当然也不愿意错过这个机会。

而公开上市的难度太大,还不知道要等到驴年马月呢;合元动力在短短一两年内也看不到有实现盈利的希望。

以康建锋为首的创始人团队则主要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合元动力保持独立运营,不直接合并到天悦工业的框架之下,他们不想沦为天悦工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附庸。

第二就是合元动力需在六十亿的估值基础之上,对天悦投资进行B融资。

曹沫从来都不介意天悦体系内部的竞争,合元动力主营业务除了发展为新能源汽车配备的动力电池外,储能系统的运用场景更为广泛。

目前正兴起的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因为跟传统的火电、水力发电以及核能相比,最大的弊端是不够稳定,理论上需要配备一定比例的储能系统进行储能,避免能源的严重浪费。

移动通讯网络建设在加速,各地基站的数量每天都在增加,基站备用电源目前也明确以锂电池为主流发展方向。

这些都是储能系统的应用前景,合元动力不愿意沦为天悦工业的附庸,放弃这些市场。

再一个,天悦的新能源汽车还在研发当中,最终能有多大的产能还是未知数,合元动力要是这时候就放弃为其他车企提供动力电池的努力,其实也是直接限制住自身的发展空间。

要不然,合元动力还需要融资干吗,直接出售给天悦工业不就可以了?

至于合元动力估值从五十亿提高到六十亿,曹沫也没有纠结。

比起天悦整个产业版图的完善,曹沫这时候还真不在乎他个人头上两三亿人民币的利益得失。

双方都没有什么纠结的点,第一轮谈判就差不多将方案给定了下来:

第一是天悦投资总计以弗尔科夫石化集团2.5%的股权,从合熙基金、东江新兴科创基金手里换取合元动力10%的股权。

弗尔科夫石化的这部分股权,如何从合熙产投基金及东江新江科创基金转到丁家直接控制的东盛控股以及钱文瀚直接控制的新鸿投资,则不需要曹沫操心;曹沫实际上是给丁家及钱文瀚入股弗尔科夫石化集团打了五折。

第二以是天悦投资以七亿五千万现金,从其他投资人手里收购合元动力10%的股权。

第三是天悦投资往合元动力注入十五亿资金,换取20%的股权,

并购注资完成之后,天悦投资将持有合元动力40%的股份,一跃成为合元动力的控股股东;此外以康建锋为首的创始人团持有合元动力30%的股份,还有30%的股份则继续分散在和熙基金、东江新兴科创基金等投资机构及投资人手里。

合元动力拿到十五亿的注资,除了补充研发经费外,还计划投资建造一座新的动力电池生产工厂。

合元动力保持独立运营,独立承担动力电池及新材料的设计开发,而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等关联核心技术的研发,则由合元动力与天悦工业成立联合实验室负责——

曹沫对合元动力除了对主营业务业绩、技术路线及发展有相应的要求外,额外一点就是希望合元动力尽可能将生产基地放到崇海的崇新产业园区里。

崇海制造业的基础很好、科教力量也强,但在动力电池、新能源及汽车制造等领域则要薄弱了一些,天悦还要尽可能在崇海形成产业聚集,才能更多的挖掘当地的人力、科教等资源。

虽说新海在这些方面,基础要强出一截,但新海更重视合资车企的发展,也可以说合资车的势力太强了。

天悦跟合元动力,加起来实打实也有几十亿人民币的投资落地,但在新海却得不到政府的足够重视,工业用地及税收优惠都远不及崇海给的政策。

在崇海市委书记单泽鸣亲自推动下,崇海大学还直接进行新的学科建设,以便崇海的科教资源能为天悦工业在崇海的发展提供配套服务,这是在新海绝对享受不到的福利。

…………

…………

“我们在现实中驾驶汽车,一到泊车时就死盯着后视镜;行驶在拥挤的城市道路中,每天都被后车喇叭嘀嘀催着跑;汽车跨线行驶常常浑然无知;夜晚远光灯近光灯的交替;遇到交通拥堵,刹车踩得脚抽筋;过弯道时常常下意识的保持原有车速,以及驾驶过程中所遭受到的种种安全问题,其实都可以通过更智能化的驾驶辅助技术避免,或者最大限度的降低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而智能驾驶辅助技术的发展,最终必然是为了实现无人驾驶……”

天悦工业的研发及测试中心,十月上旬就搬入新址。

年前在崇海新成立的研发及测试中心,以开发智能驾驶辅助及控制技术为主,也是天悦工业明确以汽车电子信息技术作为重点突破路线的一个核心。

虽然智能驾控研发中心成立的时间很短,算上筹备期到现在都不一年,但天悦享受专利的智能驾驶辅助及控制系统,也开发出雏形来了。

虽然在郑潺原、顾藩他们眼里,系统开发出雏形算不上有多了不起的,距离技术成熟只能说是万里长征走出第一步,但看到车顶、车身装满雷达、摄像头、无线接收器等各种感应器的原型车在测试车道里,利用短距通讯实现初步的自动驾驶功能,曹沫、成希都感到很新奇、振奋。

当然,郑潺原说得谦虚,曹沫还是能感觉到他内心的自豪。

汽车制造,除了传统专利技术壁垒外,在新兴的技术领域,大家都差不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郑潺原还是有信心不落后于人的。

传统的国际大厂在接纳、融合新技术时,常常受限于大企业病,显得保守、拖延,这恰恰也新兴车企突出重围的难得良机。

当然了,也恰如郑潺原所说,智能驾驶辅助及控制系统开发出雏形,远不代表成功,距离实用或部分实用,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郑潺原加盟天悦,带来他自己所开发的一种用于动力电池汽车的新电机驱动技术,但这项新技术还不够成熟。

这项技术想要应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乐观的估计还需要三年以上的开发周期才有可能成熟。

这其中更关键的还是需要进行大量的模拟及实际路况测试,需要投入的资源极为庞大。

这也是郑潺原最终决定加盟天悦的关键原因。

他在新海大学所负责的国家级实验室,不可能花费那么多的资源用于新技术的后期开发。

而对其他车企,即便是那些决定迈入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的车企,眼下就有成熟可靠的电机驱动技术可以直接引进使用,就不愿意在一项短期无法直接应用,却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跟时间的新技术冒险。

天悦收购了这项技术,并愿意投入资源进行后期开发。

这对郑潺原来说,比千万层级的年薪更有诱惑力。

当然,这主要的还是天悦工业深深打上曹沫他个人独特的风格。

国内车企,合资车企目前锋芒正盛,依托海外技术发展,缺乏发展自有技术的动力。

制造销售纯国产车的车企还在低端市场苦苦挣扎。

唯有背后曹沫提供充足财力支撑的天悦工业,虽然前后在摩托车制造销售上揽得几亿元的利润,目前却可以说“毫无节制”的已经撒出去逾七十亿的资金。

曹沫眉头都没有皱一下,甚至要求天悦工业五年之内都不要有一丝一毫实现盈利的想法,后续所需要的上百亿甚至更多的发展资金,他负责从外部筹措注入……

第三百二十九章 安排第四百三十一章 枪手第四百二十二章 现金第六十章 消息第二百二十五章 揭秘第九十八章 另一种思路第十五章 菲利希安小姐(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早茶(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牌局(二)第三百零八章 变故第一百三十二章 特色第三百三十六章 谢思鹏的儿女第五百零九章 视频第五十五章 嬉闹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的玩法第三百四十五章 抵赴第三百六十九章 回购第三十五章 说服第七十九章 追查第三百五十一章 虚张声势第一百四十二章 提炼厂第一百六十七章 变故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家(七)第四百四十五章 逆转(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喜忧第四百四十四章 逆转第四百九十六章 巴黎(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贸易公司第一百三十七章 会议第二百九十七章 德雷克第二百二十一章 猜疑第一百五十六章 家族第八十九章 帮派第一百八十八章 真实目的第三十八章 商议第五百零二章 杨旭的心思第六十五章 电力第二百零五章 特许经营第四百三十一章 枪手第一百一十一章 卖方信贷第五百一十一章 形势第二百一十七章 追踪第四百零五章 赖账也无谓第二百三十七章 鼓动第十二章 篝火第九十八章 另一种思路第二百八十三章 插曲第七十九章 追查第三十六章 阿巴查第九十章 骚扰第二百三十八章 搭讪第一百零四章 迫不及待第六十二章 劝慰第五十二章 牌局(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购(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摆脱(一)第四百零二章 冤家第四百章 讨韩联盟第十三章 筹备第二百六十四章 秘密(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价值第十七章 现金告罄第四百二十章 重返德古拉摩第四百二十三章 不一样的世界第二百七十章 谈话(一)第四百九十四章 奎科妥思(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德雷克第三百七十八章 早茶(三)第一百一十章 湖中第四百七十六章 退路第十章 算计第四百五十二章 回国第四百二十九章 见面(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密谋第一百二十章 同学(一)第三百零一章 图谋第三百七十三章 格局第三百一十四章 条件第二百七十九章 撞破第二百二十章 意外之行第二百九十八章 白人社区第三百九十章 天地板第二百九十六章 除夕(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归宿第一百二十九章 贸易公司第七十四章 神秘女人第三百章 意图第三百二十章 救援第四百零四章 赶上架的鸭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工作第七十二章 摔跤第四百七十二章 酒店第一百六十章 除夕(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航运公司第一百六十九章 回家第十六章 开工第四百六十五章 房子第三百七十九章 见面第一百二十六章 筹划第三百七十五章 回国
第三百二十九章 安排第四百三十一章 枪手第四百二十二章 现金第六十章 消息第二百二十五章 揭秘第九十八章 另一种思路第十五章 菲利希安小姐(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早茶(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牌局(二)第三百零八章 变故第一百三十二章 特色第三百三十六章 谢思鹏的儿女第五百零九章 视频第五十五章 嬉闹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的玩法第三百四十五章 抵赴第三百六十九章 回购第三十五章 说服第七十九章 追查第三百五十一章 虚张声势第一百四十二章 提炼厂第一百六十七章 变故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家(七)第四百四十五章 逆转(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喜忧第四百四十四章 逆转第四百九十六章 巴黎(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贸易公司第一百三十七章 会议第二百九十七章 德雷克第二百二十一章 猜疑第一百五十六章 家族第八十九章 帮派第一百八十八章 真实目的第三十八章 商议第五百零二章 杨旭的心思第六十五章 电力第二百零五章 特许经营第四百三十一章 枪手第一百一十一章 卖方信贷第五百一十一章 形势第二百一十七章 追踪第四百零五章 赖账也无谓第二百三十七章 鼓动第十二章 篝火第九十八章 另一种思路第二百八十三章 插曲第七十九章 追查第三十六章 阿巴查第九十章 骚扰第二百三十八章 搭讪第一百零四章 迫不及待第六十二章 劝慰第五十二章 牌局(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购(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摆脱(一)第四百零二章 冤家第四百章 讨韩联盟第十三章 筹备第二百六十四章 秘密(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价值第十七章 现金告罄第四百二十章 重返德古拉摩第四百二十三章 不一样的世界第二百七十章 谈话(一)第四百九十四章 奎科妥思(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德雷克第三百七十八章 早茶(三)第一百一十章 湖中第四百七十六章 退路第十章 算计第四百五十二章 回国第四百二十九章 见面(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密谋第一百二十章 同学(一)第三百零一章 图谋第三百七十三章 格局第三百一十四章 条件第二百七十九章 撞破第二百二十章 意外之行第二百九十八章 白人社区第三百九十章 天地板第二百九十六章 除夕(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归宿第一百二十九章 贸易公司第七十四章 神秘女人第三百章 意图第三百二十章 救援第四百零四章 赶上架的鸭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工作第七十二章 摔跤第四百七十二章 酒店第一百六十章 除夕(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航运公司第一百六十九章 回家第十六章 开工第四百六十五章 房子第三百七十九章 见面第一百二十六章 筹划第三百七十五章 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