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定武军

只是,双方都没有公开翻脸,毕竟,张之洞还是同情维新变法的。

战争结束后,刘坤一回到江宁,继续担任两江总督,张之洞回到了武汉,汪康年主动退让,这桩公案也就不了了之。

刘坤一对于《时务报》的态度,很是让人捉摸不透,他既不像张之洞那样对《时务报》又打又拉,也不像那些王公大臣那样,对《时务报》深恶痛绝,而是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好像他管辖的地界上,根本就没有这样一份报刊。

同时,刘坤一对维新变法的态度,也是模棱两可。

事实上,在晚清的大变局中,很多官员的态度都是模棱两可,在纷繁复杂的政局和世态面前,大部分的官员都难以旗帜鲜明地站稳自己的立场,不管是保守还是激进。

“这么说,颜琼林已经包围了湖头村?”刘坤一面无表情地说道。

刘坤一是今天一大早赶到上海的,昨天,刘坤一得到颜琼林的报告后,得知革命党人的首领孙文已经潜入上海,知道这事非同小可,他一面火速向朝廷报告,另一方面,派出两江总督辖区的各路人马,迅速向上海集结,自己则是连夜从江宁赶到了上海。

“禀总督大人,匪首孙文与徐锡麟等人在淀山湖湖头村纠集起三百多人,准备发动暴乱,此外,青帮曾国彰在崇明岛也是蠢蠢欲动,与孙文东西呼应。现已查实,孙文就是乘坐曾国彰的走私船来到上海的。卑职已命海防营封锁了崇明岛的海路,现在,盘踞在淀山湖的匪类已经被我官军围困在湖头村,陷入绝境。”黄遵宪躬身说道。

“你确信孙文已经就在湖头村吗?”刘坤一问道:“我怎么听说,他在绍兴?”

黄遵宪说道:“刘大人,绍兴知县已经捣毁了革命党人在绍兴的联络点,据捕获的革命党人招供,孙文已经离开了绍兴,潜回上海。卑职判断,孙文必然与上海革命党人汇合,发动叛乱。而湖头村是革命党人在上海的唯一据点。孙文必然在那里落脚。颜琼林所部已经将湖头村包围得水泄不通,只要刘大人的援兵一到,必然将革命党一网打尽。”

刘坤一点点头:“黄大人辛苦了,安州总兵叶焘已经率新编定武军两千乘坐小火轮,淀山湖东面前往湖头村增援颜琼林。”

“叶焘?”

“就是叶志超的儿子。”刘坤一说道:“叶焘经历过前不久的对日战争,和日本人打过仗,是我大清国的有功之臣。”

黄遵宪的嘴角露出一丝嘲讽:“我好像听说,这个叶焘没打过日本人,倒是打过章军。”

刘坤一面色沉郁:“黄大人,在前不久的对日战争中,没向日本人开过枪而加官进爵的,何止叶焘一人!黄大人不必奇怪。太后对这个叶焘格外看重,从朝鲜回国后,命他在天津整编定武军,这次,朝廷得知革命党匪首孙文阴谋叛乱,朝廷特命叶焘率所部定武军前来协助黄大人,黄大人应该明白这其中的干系!”

“卑职明白!”黄遵宪心中冷笑,说白了,太后不相信别人,只相信叶家父子。而且,刘坤一口口声声“太后”,很明显,叶焘是太后老佛爷派来的,与皇帝无干!

这个叶焘,大有来头!

他的使命,绝不仅仅是为了抓一个孙文!

孙文虽然是革命党匪首,但是,革命党人根本不成气候,他们都是一群书生,手里无兵无枪,他们在湖头村纠集起三百人,至少有一半人手里只有大刀长矛,而且,成分繁杂,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毫无组织纪律性可言。对付这样的乌合之众,地方武装绰绰有余,哪里需要朝廷派什么援军,而且,还是新编定武军!

新编定武军,是甲午战争之后,清廷组建的一支新军,这支军队不同于章军,也不同于袁世凯在小站的新军。

甲午战争结束后,清军在战争中表现,不仅让日本人看不起,就连国内民众,对这样的军队也是嗤之以鼻。朝廷也意识到,清军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于是,朝廷授意各方督抚,在自己的辖区内,试探筹建新军,淘汰旧军。一时间,新军如雨后春笋。

不过,大部分的所谓新军,都是新瓶装旧酒,除了服装上改得五花八门,实质的内容没有什么大的改观。而朝廷对各地新军的态度也不相同。大部分的地方新军,都是各地自筹资金,朝廷不闻不问,甚至还处处掣肘,新军的发展很是缓慢。

朝廷重视的,只有两支新军。

一是袁世凯的部队,这支部队和日本人真刀真枪干过,已经形成了战斗力,成了气候,朝廷从这支部队身上看到了希望。而且,袁世凯八面玲珑,与满清王公们关系密切,能和太后说的上话。袁世凯本人也是能力超强,这支部队像模像样,很让满清当局满意。

另一支部队,就是叶志超所部。这支部队回国后,驻扎在徐州,按照朝廷的意思,也开始进行新军整编。整编后的军队,被朝廷命名为定武军。因为有端郡王的支持,定武军要钱有钱,要枪有枪,且不论训练水平如何,其装备已经达到了大清国最先进的水平,部队清一色的汉阳兵工厂的88式连发步枪,配备野炮、山炮,甚至还有两挺重机枪。官兵们拿的银饷,也比其他部队高出一截来。

至少在朝廷眼里,定武军是大清国的精锐。

把大清国最精锐的部队派到上海来,仅仅只是为了对付几个革命党?

在朝廷心目中,尤其是在慈禧太后的眼里,最大的威胁,不是以孙文为首的革命党,而是以上海为据点的维新派。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发起的维新变法运动,仅仅是刚刚起步,但是,在全国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维新派的活动,有两个中心地带,一个在北京,维新派不断向皇帝建言,希望赢得光绪皇帝的支持,发起自上而下的变法。而另一个中心,就是上海!

上海是维新派的后院,在这里,维新派利用《时务报》为宣传阵地,大肆宣传维新变法主张。各地维新活跃份子也汇聚到上海,开展集会,聚集力量。维新派在北京的活动,得到了上海方面的强力呼应,甚至,很多政府官员也来到上海,与维新派人士相互唱和,上海俨然成了维新派的一面大旗。

在太后眼里,维新派的后院,就是皇帝的后院!维新派试图颠覆太后听政的局面,促成皇帝乾坤独断,而皇帝也已经流露出对维新派的兴趣,这就是说,皇帝要利用维新派,再次向太后的权威发起挑战!

而上海道台黄遵宪本人,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维新人士,甚至是维新派的核心人物!

朝廷以清剿革命党为借口,把定武军部队派到上海来,黄遵宪心头不由得一阵冷笑。

太后老佛爷这是对上海道不放心了!

事实上,颜琼林早已在昨天晚上就包围了湖头村,那个时候,湖头村里的革命军毫无觉察。颜琼林在当时动手,是最佳时机。

但是,来自两江总督和朝廷的命令,却是要他等到定武军赶到之后,再一起行动。上面的意思是,要确保一战剿灭革命军,擒拿孙文。

黄遵宪知道,这是朝廷不希望上海道成此大功!

而且,朝廷甚至在怀疑,上海道的部队,会与革命党人暗通声讯,放跑了要犯。

叶焘的部队不是来增援的,而是来监视的!或者,更进一步,是来弹压维新派的!

刘坤一依旧面无表情,作为两江总督,上海是他的辖区,而在他的辖区内,有两股势力在暗中行动,对于革命党人,刘坤一的态度是鲜明的,但是,对于维新派,刘坤一始终没有明确的态度。

道理很简单,是否支持维新派,是在太后和皇帝之间选边!

刘坤一的态度,让黄遵宪很是琢磨不透,这次定武军进驻上海,表面上看,这是太后老佛爷对上海道不放心,其实,何尝不是对两江总督刘坤一不放心!然而,刘坤一的态度,依旧是模棱两可。

刘坤一端起几案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有些漫不经心地问道:“黄大人,我听说,你已经抓了两个革命党人?”

黄遵宪摇头苦笑:“刘大人,这两个人没有辫子,貌似革命党人,不过,审来审去,这两人好像连革命党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熊满堂也说,革命党人里面,并没有人被捕,看来,这只是两个毛贼。”

“毛贼?”刘坤一笑了笑,缓缓说道:“黄大人,现在时局混乱,还是不要掉以轻心。不管怎么说,唐才常总不是个毛贼吧!”

刘坤一突然说起唐才常,把黄遵宪吓了一大跳。

昨天晚上,黄遵宪的到熊满唐的密报,孙文正在绍兴,与当地会帮谈判,并将谈判地址告诉了黄遵宪。黄遵宪立即密令绍兴知县,包围了位于绍兴府山下的革命党人联络据点,结果,没抓到孙文,反倒抓到了唐才常。

这让黄遵宪大为尴尬!

第254章 眼泪第66章 怀抱小美女第192章 恶性竞争第22章 太后还宫第128章 夺权(二)第35章 策应第113章 两张牌第187章 震方炮台第136章 战争重负第20章 总兵级管带第124章 替死鬼第77章 煮熟的鸭子第183章 总理大臣第129章 天音第90章 围困第78章 内贼第160章 赌博第150章 武装商馆第49章 满洲大军第171章 偷吃马料的贼第228章 又见哭泣的新娘第9章 吃粮当兵第16章 来历不明的军火第59章 遗骸第28章 和硕格格第163章 联姻第136章 战争重负第95章 神枪手第118章 后党变帝党第94章 失而复得的怀表第142章 向卫汝贵学习第99章 扩军第234章 割据者第218章 规格不够!第254章 眼泪第23章 平壤光复第90章 围困第212章 拯救弱女梅里溪第120章 吉野第137章 圣裁第124章 了无生趣第125章 开杀戒第192章 台湾玉第223章 媾和的筹码第6章 光绪年第207章 鸭绿江水第114章 巧芸馆第100章 诱惑第57章 金家妻女第180章 肥缺第20章 殉国第112章 血书第202章 绝境第115章 定武军第202章 名号之争第113章 两张牌第179章 谍中谍第4章 奇袭第46章 和平初现第230章 一方霸主第230章 一方霸主第125章 开杀戒第38章 半路杀出个格格第236章 名利双收第77章 革命党人第138章 朝廷大忌第113章 自杀攻击第4章 奇袭第228章 铁路第181章 三崎之死第213章 悍妇堵门第143章 出路?第209章 嫂子坐镇第182章 搭船第64章 尴尬的奔逃第76章 奸细第95章 幸存者与捕猎者第254章 眼泪第148章 达邦酋长第1章 好枪!第5章 放空枪第36章 海军陆战队第3章 从天而降的炮弹第18章 脚踏两只船第239章 专访第166章 陷阱?第26章 反水第139章 旗人的优势第43章 和战第166章 狂怒的军魂第185章 实力说话第191章 义勇队第82章 翠奶奶第174章 郑成功第二第265章 除夕五第62章 日本人第7章 填油第58章 尿裤子的精兵第189章 来历不明的军火商第145章 一枝梅
第254章 眼泪第66章 怀抱小美女第192章 恶性竞争第22章 太后还宫第128章 夺权(二)第35章 策应第113章 两张牌第187章 震方炮台第136章 战争重负第20章 总兵级管带第124章 替死鬼第77章 煮熟的鸭子第183章 总理大臣第129章 天音第90章 围困第78章 内贼第160章 赌博第150章 武装商馆第49章 满洲大军第171章 偷吃马料的贼第228章 又见哭泣的新娘第9章 吃粮当兵第16章 来历不明的军火第59章 遗骸第28章 和硕格格第163章 联姻第136章 战争重负第95章 神枪手第118章 后党变帝党第94章 失而复得的怀表第142章 向卫汝贵学习第99章 扩军第234章 割据者第218章 规格不够!第254章 眼泪第23章 平壤光复第90章 围困第212章 拯救弱女梅里溪第120章 吉野第137章 圣裁第124章 了无生趣第125章 开杀戒第192章 台湾玉第223章 媾和的筹码第6章 光绪年第207章 鸭绿江水第114章 巧芸馆第100章 诱惑第57章 金家妻女第180章 肥缺第20章 殉国第112章 血书第202章 绝境第115章 定武军第202章 名号之争第113章 两张牌第179章 谍中谍第4章 奇袭第46章 和平初现第230章 一方霸主第230章 一方霸主第125章 开杀戒第38章 半路杀出个格格第236章 名利双收第77章 革命党人第138章 朝廷大忌第113章 自杀攻击第4章 奇袭第228章 铁路第181章 三崎之死第213章 悍妇堵门第143章 出路?第209章 嫂子坐镇第182章 搭船第64章 尴尬的奔逃第76章 奸细第95章 幸存者与捕猎者第254章 眼泪第148章 达邦酋长第1章 好枪!第5章 放空枪第36章 海军陆战队第3章 从天而降的炮弹第18章 脚踏两只船第239章 专访第166章 陷阱?第26章 反水第139章 旗人的优势第43章 和战第166章 狂怒的军魂第185章 实力说话第191章 义勇队第82章 翠奶奶第174章 郑成功第二第265章 除夕五第62章 日本人第7章 填油第58章 尿裤子的精兵第189章 来历不明的军火商第145章 一枝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