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主导权

读没读过兵书,跟三堂会审有多少关系?

“关系也算不得大……

兵书读了多少,自然关系不大,但是读通了多少,用到实处有了多少,就是你个为将者自己的问题了……

为将者,知天文晓地理中通人和,乃是最基本的要求吧?无论是《孙子兵法》,还是《蔚缭子》,甚至我大唐军神李卫公所传的《六镜花》,都在为将者一篇做出了要求……”

谢直冷冷地说到这里,转向了兵部的张侍郎。

“张侍郎,是不是这么个说法?”

人家张侍郎能说啥,这就是兵书上的内容,别说他是堂堂的兵部侍郎了,就算是涉猎比较光的读书人,都知道的事情,他除了点头还能说啥?

谢直一见张侍郎点头,直接转向安禄山,瞥了他一眼,继续说道:

“你安偏将说是非战之过?

好,我来问你,你带兵出塞,本就是要与胡人作战,但是行军打仗,我大唐军方自有规程,要求派出斥候,出前五十里!

当时你派了吗!?”

不等安禄山回答,谢直又转向了张侍郎。

“张侍郎,咱们大唐军方,是有这么个规定吧?”

张侍郎能说啥?

这是兵部尚书几年前突发奇想的产物,竟然能弄出来一个行为手册之类的东西,下发给大唐十大节镇,要求行军打仗都要按照上面的细则来操作,引发了十大节镇如海浪一般的谩骂,行军打仗有规则不算是错,但是也没有要求到这么细致程度的道理,还派斥候前出五十里,这要是在普通地方还行,但是在塞外空旷原野,五十里不够,在江南那种水域纵横的地方,哪有五十里让你哨探去?刚才还说为将者知天文晓地理呢,具体行军的安排,难道不用考虑具体的实际情况吗?

事实上,十大节镇的领兵将领,最不满意的地方,也正是这里。

好在他们都知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下发细则,行,你发吧,发了我们随便找个地方一扔,我们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但是,这话还不能说!

毕竟是兵部尚书主导的东西,不管接不接地气,是否实用,作为兵部侍郎,尚书省兵部的二把手,总不能在公开场合多说什么吧?说自己直属上官主导的活动是劳民伤财,还是空中楼阁?

那不是兵部侍郎,那是兵部二傻子!

即使张侍郎心中对这些东西不以为然,不说就是,何必当个二傻子!?

可是,现在不说还不行了,被谢三郎直接问到了眼前。

他能说啥!?

幸亏谢直给留了条活路,问了一句有没有这个规定。

有!必须有!

张侍郎第二次无奈点头。

谢直一见,立马转脸,对安禄山喝问道:

“既然兵部有规定,你统兵在外,为何不执行!?”

安禄山听得直翻白眼,却又不得不回答,派斥候突前五十里探查消息,这个规定虽然扯淡,但是大军出动、斥候先行,这个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是为将者最基本的安排。

他要是说没有执行,那这场三堂会审也不用继续了,大理寺就可以直接判罚安禄山丧军辱国。

为啥?

你一个大将率军出塞,连斥候都不派,这是给胡人送菜去了!?

不收拾你收拾谁!?

“下官自然派了斥候……”

等的就是你的这句话。

谢直一听这话,眉毛一立,顿时一声断喝。

“那为何没有发现胡人的埋伏!?”

“我……”

安禄山顿时都不会了,谁说派出斥候就一定能发现埋伏的!?真要是那样,历史上那么多埋伏战都是怎么打出来的!?难道都是没派斥候吗!?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呢。

只见谢直第三次转向了兵部张侍郎,问道:

“张侍郎,大军出动,斥候先行,无论前出五十里还是前出一百里,都是为了大军探查军情,是这个道理吧?”

张侍郎听了,能说啥!?

这种军事理论,恨不得五六岁的孩子都知道,被谢直当面问道他头上,难道他还能说不是!?

所以,只能第三次无奈点头。

到了这个时候,无论是无奈点头的张侍郎,还是堂下受审的安禄山,以及大理寺二堂之上的所有人,大家都看明白了。

谢直这是堵张侍郎的嘴呢!

你就看看连问的这三个问题,兵书内容、兵部规定,军事理论,全是确定地不能确定的东西,白纸黑字地就写在那里,你想不认都不行,别说是堂堂一位专门请过来的“军事专家”,就算是大理寺普通的一位吏员,都不能瞪着眼说瞎话,更何况是堂堂一位兵部的侍郎?

可是一次点头、两次点头之后,再第三次无奈点头,你在谢直面前还好意思发表意见吗!?

好,即便你能够坚持正确的立场,听到有啥不对的,还是要站出来反对。

但是,你就得等谢直有了明显疏漏之后才可以!

如果仅仅是一般性的分歧,对不起,你最好是闭嘴,要不然的话,刚才点头白点了?刚才你还支持人家呢,现在就不认同了,这不成了反复小人了吗?!

说的乱,其实就是一件事,气势!

谢三郎一脸三问,逼得兵部张侍郎连续三次点头,就是要在气势上压倒了他!

身为当事人的张侍郎,更是感触颇深。

早就听说过汜水谢三郎的厉害,以前没啥接触,还一直以为是传言夸大,或者他赶上了机会,结果今天这一连三问接下来,他算是明白了,人家谢三郎绝对不是浪得虚名之辈,一个没注意,就被他钻了空子,三次点头过后,谢三郎大势已成,自己就算想如何,也没机会了,至少是在今天没有机会了。

想到这里,张侍郎暗自一声苦笑,“以备咨询”,嘿嘿,果然是“以备咨询”啊,人家谢三郎就是要明确地告诉你,没事点头就行了,没问你,别说话,“备”着就行。

至于其他人,更是大开眼界,都说汜水谢三郎是“大唐办案第一人”,不光在侦破方面厉害,在审案这方面也是厉害至极,大家都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个厉害法,难道就想夜审杨七一样装神弄鬼吗?

今日一见,大为佩服!

别的不说,这一次三堂会审,请了两位“军事专家”,“以备咨询”,一个兵部侍郎,一个监察御史,一个四品朝堂中坚,一个清贵低级官员,任谁听到这样的配置,都会觉得,一定会以兵部张侍郎为主。

结果呢?

一连三个问题而已,逼得一位堂堂的四品侍郎,再也难以开口了!

这种强势,仿佛跟审案毫无关联。

但是在大理寺这些官员、吏员的眼中,却不是这样说。

因为谢三郎做了一件审案时候最重要的事情——明确主导位置!

没有主导位置,就没有一个明确地问案的思路。

没有问案思路,岂不就是打出溜,滑到哪算哪?

那还审个屁!

案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不说什么就不说什么,你就听着?

那是谁审谁呢!?

三堂会审,说是三个衙门联合办案,但是也有不同的分工,也有了以大理寺为主导问案的传统,要不然就是你一句我一句的,那就成了蛤蟆抄坑了。

今天的这场三堂会审,又别有不同。

审问的,是军中将领。

主审的,又多了两位“军事专家”。

情况更加复杂,如果不能明确“主导位置”,那么谁来问?

袁仁敬?他不懂军阵之事。

张侍郎?他不懂大唐律法。

仔细一算,还真是人家谢三郎合适……

但是,这里面又涉及到了一个问题,他谢直就算能耐再大,也不过是御史台的一名监察御史,正八品上而已,让一帮四品官员就这么听从他来审案?能心甘情愿吗!?

他们且不说,就说在这场三堂会审之中最没有存在感的那位杜九郎,他也不能干!

为啥!?

人家也是监察御史,与谢直的身份相同,为啥谢直能行,他就不行!?

怎么办!?

必须明确主导地位!

如何明确?

众人仔细回想了谢直今天的表现,一个个恍然大悟,敢情人家谢三郎从杜九郎一进门就开始了。

硬怼杜九郎!

借袁仁敬和政事堂公文明确自身“军事传家”的身份。

一个三连问,逼得堂堂兵部张侍郎再也难以开口说话。

大势已成!

现在看看坐在大理寺二堂之上的几位主审。

杜九郎不用说了,早让谢直喷得灰头土脸的,要是没有程序上的问题,他今天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

大理寺袁仁敬,别看他是大理寺少卿,按照道理应该主导这一场三堂会审,但是事涉军阵,人家根本不专业,再说了,张侍郎和谢三郎就是他出面请过来的,主导不主导的,起码他也不会去主动给谢直拆台。

兵部张侍郎,也不用说了,除了点头,他还能干什么?

至于在整个三堂会审之中最没有存在感的刑部侍郎,最好接着保持他的“神秘感”……

论身份,侍郎,比兵部张侍郎能多啥?人家张侍郎已经被谢直逼得有口难言了,他就非得较劲吗?

论执掌,刑部本身就是负责侦破而已,具体到审案问案,就不是他们的职责。

论案子,安禄山丧军辱国在幽州,刑部也就是看看幽州节镇传递过来的公文,至于塞外的那一场战斗,你想让刑部去侦查一下,刑部也是鞭长莫及啊。

这还说啥?

当然,如果这位刑部的侍郎,脑袋拎不清,非要跟谢三郎争一争这件案子的主导权,真当人家谢三郎“破家灭门活阎王”的名号是白叫的,杨家满门,林会长满门,漕帮大小头目……这可是血淋淋的事实啊,真把这些人的脑袋砍下来垒到一起,就是一个小号的“京观”!

难道这还能不让脑子迷糊的清醒清醒吗?

不仅仅是兵部侍郎,大理寺二堂之上的所有人,都得清醒清醒了!

所以,他堵了兵部张侍郎的嘴,作为一位出身三法司的“军事专家”,在审问丧师辱国的安禄山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一场三堂会审的“主导者!”。

堂下的安禄山,虽然对三堂会审的了解,不如大理寺的一众官员和吏员,但是久经战阵的他,也有一副敏锐的感觉,他就有一点想不明白了,一个小小的监察御史,宁可冒着得罪一帮子四品官员的风险,也要主导这么一场三堂会审,难道是是什么好事不成?他怎么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呢?

谢三郎根本没管安禄山的想法,既然获得了这样的主导地位,一点也没客气,直接开口。

“犯官安禄山,你说你是非战之罪,好,那你就当着大家的面,来解释解释,为什么你派出来的斥候,没有发现胡人的埋伏?”

安禄山一听,果然,这位监察御史是奔着自己来的!

这咋解释?

说斥候能力有限,或者斥候疏漏,这才没有探查到胡人的埋伏,说白了,就是把锅甩给斥候?

这肯定不行啊。

他安禄山是一军统帅,按照后世的说法,负有领导责任,斥候不行?斥候不行你还用他!?一个人不行,一队人不行,你不会多派出几队人马!?你一个一军统帅,连交差认证都懒得做,轻信无用斥候,你还敢说非战之过!?

可要是说斥候已经探查到了胡人的埋伏?

那更不行!

都知道人家埋伏你呢,你还带着三万人钻进人家的包围圈,你给胡人送菜去了!?怪不得三万人出塞,就跑回来二百多,敢情你这个一军统帅乃是胡人的奸细!?

行嘞。

什么非战之过啥的先不说了,先说说你通敌卖国吧!

这个罪名,可比丧军辱国严重多了!

谢三郎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不但打碎了安禄山“非战之过”的说辞,还一下子把他推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之中!

安禄山想了想,竟然怎么说都不合适,干脆闭口不言了。

周围人一看,一个个喜上眉梢,怪不得说人家谢三郎是“大唐办案第一高手”,看看,一张嘴就把犯官安禄山给问住了!

真猛!

审讯到了这里,要是一般的案子,都不用往下审了,就抓住了这一个问题穷追猛打即可!

你不说?

动刑!

动刑还不说!?

直接宣判!

幽州偏将安禄山丧军辱国事,查有其事!

直接上报政事堂!

然后如何博弈,交给政事堂即可,这里面就再也没有三堂会审的事情了。

众人本以为这场事涉军阵的三堂会审,要来来回回折腾好几回呢,没想到刚刚升堂,谢三郎就锋芒毕露,一举逼得犯官安禄山哑口无言!

众人再看待谢三郎的眼神,满是震惊和钦佩,怪不得人家要争夺这个主导权,你看看,主导权在手,竟然一击致命,简直干净利落!早知道这样的话,主导权早就给他了……

众人心潮澎湃不提,谢直却嘿嘿一笑,再一次开口动问!

第448章 刑讯第97章 诗文集子是一块敲门砖第399章 三郎何必为难三郎第692章 吾之家国,由君再造第656章 土!不求歼敌,只求拖延第658章 土!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第532章 留得好!第577章 谢三郎坐镇大朝会第655章 土!机会第579章 包藏祸心第618章 抓捕何二第667章 土!郁郁葱葱第466章 阵斩刘普会第374章 蜻蜓金簪第616章 清净长乐驿第221章 狠人善用保辜期第422章 朝有诤臣,国有明君第274章 时机已到第183章 臣……失察……请陛下责罚第542章 意外!不方便!第172章 盐价第365章 护法韦陀第385章 屏风第592章 地形,影响战局第510章 谁在通风报信第283章 逾此线者,死!第684章 众叛亲离第342章 再见,张公子第616章 清净长乐驿第370章 新戏首演第207章 不能赔第87章 李旭上门第31章 王昌龄来了第648章 火!大唐版“搬迁”第105章 保你一个进士出身第637章 我要面圣!第640章 当浮一大白第170章 我有办法第207章 不能赔第94章 孙逖宅中宴第575章 交易,不仅仅是配方第475章 谢家进奏院第606章 蠢蠢欲动第561章 复盘之高明,每逢大事有静气第402章 大姐夫卢宁第123章 真相大白第682章 大象跳舞第541章 保险第590章 真反了第306章 杨家女儿第438章 小猴子,走一趟吧第214章 瑾姑娘是个好姑娘第661章 土!三笑谢三郎第20章 奸第12章 今年不得拜师第187章 放榜第267章 三管齐下第7章 三审第241章 靠水难生之漕帮早死了第455章 安禄山……被放了……第476章 挣钱和弄钱的区别第81章 二哥第283章 逾此线者,死!第507章 别误会三爷第53章 这才是官司(求收藏~!)第470章 追,追,追!第406章 他凭啥!?第150章 三十七,真好第144章 三告第578章 诘问第315章 水生之就等你了第193章 真接地气第249章 孝子复仇第459章 有人谋反第235章 三把火第199章 一起一落第619章 所谓智囊第61章 名留青史的另外一种方式第220章 减、赎第93章 干就完了第213章 无妄之灾第505章 恐怖的技术进步无题第176章 纸堆第296章 战阵之威第536章 还有可能……第486章 结案吧……第454章 擒贼先擒王第644章 猜是谁?张瑝!第578章 诘问第692章 吾之家国,由君再造第555章 嚣张跋扈第316章 水生之纠结第255章 谁是保护伞?第429章 谢三郎有事相求第438章 小猴子,走一趟吧第582章 聪明人杨国忠第293章 引蛇出洞第177章 交卷第541章 保险
第448章 刑讯第97章 诗文集子是一块敲门砖第399章 三郎何必为难三郎第692章 吾之家国,由君再造第656章 土!不求歼敌,只求拖延第658章 土!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第532章 留得好!第577章 谢三郎坐镇大朝会第655章 土!机会第579章 包藏祸心第618章 抓捕何二第667章 土!郁郁葱葱第466章 阵斩刘普会第374章 蜻蜓金簪第616章 清净长乐驿第221章 狠人善用保辜期第422章 朝有诤臣,国有明君第274章 时机已到第183章 臣……失察……请陛下责罚第542章 意外!不方便!第172章 盐价第365章 护法韦陀第385章 屏风第592章 地形,影响战局第510章 谁在通风报信第283章 逾此线者,死!第684章 众叛亲离第342章 再见,张公子第616章 清净长乐驿第370章 新戏首演第207章 不能赔第87章 李旭上门第31章 王昌龄来了第648章 火!大唐版“搬迁”第105章 保你一个进士出身第637章 我要面圣!第640章 当浮一大白第170章 我有办法第207章 不能赔第94章 孙逖宅中宴第575章 交易,不仅仅是配方第475章 谢家进奏院第606章 蠢蠢欲动第561章 复盘之高明,每逢大事有静气第402章 大姐夫卢宁第123章 真相大白第682章 大象跳舞第541章 保险第590章 真反了第306章 杨家女儿第438章 小猴子,走一趟吧第214章 瑾姑娘是个好姑娘第661章 土!三笑谢三郎第20章 奸第12章 今年不得拜师第187章 放榜第267章 三管齐下第7章 三审第241章 靠水难生之漕帮早死了第455章 安禄山……被放了……第476章 挣钱和弄钱的区别第81章 二哥第283章 逾此线者,死!第507章 别误会三爷第53章 这才是官司(求收藏~!)第470章 追,追,追!第406章 他凭啥!?第150章 三十七,真好第144章 三告第578章 诘问第315章 水生之就等你了第193章 真接地气第249章 孝子复仇第459章 有人谋反第235章 三把火第199章 一起一落第619章 所谓智囊第61章 名留青史的另外一种方式第220章 减、赎第93章 干就完了第213章 无妄之灾第505章 恐怖的技术进步无题第176章 纸堆第296章 战阵之威第536章 还有可能……第486章 结案吧……第454章 擒贼先擒王第644章 猜是谁?张瑝!第578章 诘问第692章 吾之家国,由君再造第555章 嚣张跋扈第316章 水生之纠结第255章 谁是保护伞?第429章 谢三郎有事相求第438章 小猴子,走一趟吧第582章 聪明人杨国忠第293章 引蛇出洞第177章 交卷第541章 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