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一十六章 去他娘的上下尊卑

三百一十六章 去他娘的上下尊卑!

李大人一手县试大棒,另一手县学大棒,双棒猛挥将全城盐商打懵了。事情最终将变成什么样,李佑心里也没有定案,这得看盐商们的反应和诚意再做决定了。

趁这功夫,他躲在县衙中,又研究起府衙。不过从他本心来讲,确实不想针对府衙如何,但这罗知府也忒可恶了,是不是还得忍?

为了打破出身禁锢而向上爬,必然会付出很多代价。一路走来,李大人在某些方面的黑历史已经足够使人侧目了,从脑袋搬家的毛知府到黯然去职的石参政,再到咬牙切齿的内阁大学士…这个前上司黑名单上,最好还是不要增加新人了,总是这样,形象很不好,官员该有的上下尊卑节艹全都没了。

再说挥着棒子打盐商,好处甚多,但和府衙相争,李大人看不出自己能有什么收益。就算完成了最大成就打倒知府,他也不可能接任的。

经过两年官场锤炼,李大人在小事上或许出错连连,但在大方向上从来是深思熟虑谋定后动的。打盐商,忍府衙,就是一种思考后的结果。除非罗知府进行当面侮辱,他为了自己的名望不得不反击,但也仅限于事情本身,没有进行穷追猛打。

话说自从到扬州城履新后,李大人处处与盐商过不去,或许令人很莫名其妙。但他也有他的考虑。别人不是扬州府通判、署理江都县事,自然无法体会到他的心思。

当初他舍身与大学士搏斗,搞得内阁里鸡飞狗跳,朝廷上下大都断言他必定迅速完蛋,可是结局使多数人出乎意料,反而被他借机腾空成势。因为他事先便敏锐的觉察到,打压强势内阁是太后、外朝、长公主(天子)的共同意志,这是大势。

这次到了江都县,盐商固然有政治势力,但比起他那明有次辅加两尚书、暗有长公主殿下的背景,差距还是很大的。倚仗这些打击盐商,除了保住自身问题不大之外,还有三大好处,立名、结势、政绩。

所谓立名,就是立名声。不过这与庙堂上被廷杖那种类型的名声不同,一个是仗义执言的刚直,一个是为官一方的清正,自然是多多益善。

名声这个东西说重要也重要,关键时候可以是你的绝大助力;说不重要也不重要,有时候空有名望也没有什么大用。但对于没有出身的李大人而言却是不可缺少的,这几乎是他唯一的进阶之本。

比如前苏松道参政、现任国子监祭酒石大人,在朝中没有过硬背景,一直在地方为官不得升迁,但有两风太守、海内名臣的天下第一知府声望。就算做参政做到丢官弃职,一样可以被朝廷叫回来担任国子监祭酒这个清流官。朝廷也是需要装裱门面的。

李大人如今也算是个有名的人物,在时人心中又是一个什么名声?可以说,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种李佑。

在同道者眼中,李大人是独当一面、战力惊人的攻击手;在敌人眼中,李大人是凶狠狡诈、无耻难缠的肉中刺。

在清醒众眼里,李大人是歼猾猥琐、运气超好的小人;在厚道众眼中,李大人是仗义执言、敢作敢为的官员;在小吏眼里,李大人是多疑似鬼、不好糊弄的上司;在大佬眼里,李大人是办事虽得力、从来不安分的下属。

在文人眼里,李大人是纵意花丛醉、诗词南北传的人生赢家;在记家眼里,李大人是落花全都有意、流水就是无情的可恨郎君…如果江都县籍士绅百姓对新县尊的初步印象却是清正有为、节艹满满,你信不信?

说起李佑这次任职,官场中人都晓得,去扬州城做官就像老鼠掉进了米缸里,稍微与盐商亲近些就可以爆的肚满肠肥。这是一致的共识,大多数人也选择了这么做的。

在这样的舆论氛围里,李县尊进了扬州城没有被花花世界迷乱眼睛,没有像别人一样向盐商示好,反而处处要整治盐商,动作一步一步升级,甚至悍然挥出了禁科举的大棒,反差之大谁也感到惊异。

这便彰显出了新气象,清正名声渐渐传扬起来了。

不过要插话解释一下,这年头“清”的标准不是海瑞那样的,若需举一个模板为例,就是给李佑赐字的陈巡道。只要一个地方官在渐成习俗的常例钱之外,没有对百姓另有加派苛求便可以被称为“清”,若太俭朴反而会被视为沽名钓誉的作秀。

如果在二十一世纪,设想一个地方官上任后先把富豪们修理一遍,老百姓怎么想?大概会觉得这个官员看起来不错,起码不会故意偏向富人,像个为民做主的好官…在江都县百姓眼里的李县尊,可能就是这种样子。

前提是不要深入李大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最真实思想。其实如果能够深入绝大多数人的内心,恐怕多多少少都会感到些龌蹉,不只是李佑。

话扯远了,却说李大人打击盐商的第二个好处,就是结势。结的自然就是长公主的势,也就是长公主背后天子的势,他很自觉的将自己看做是给皇家打前站的。从长远计,归德千岁整合了北方盐业后挥师南下之曰,就是他的立功之时。

第三个好处就是捞政绩。作为地方官,完成钱粮是基本功,此外的政绩无非就是刑名和修建两条路子。对了,也有靠天灾捞政绩的,但那要看老天爷给不给脸,没人能把握的了。

出政绩就要花钱,无论搭桥铺路挖河修堤建城,没钱搞什么政绩工程。当然,搞政绩时手里落一点也是人之常情。

钱从哪里来?历代扬州地方官常用办法是靠盐商自愿捐输。可以李大人以小人之心认为,勒索比劝捐搞来的银子肯定更多…与其和盐商拉关系,不如直接抓痛脚敲竹杠更干脆利索,预期收益还更高。反正他又不打算在扬州干一辈子,竭泽而渔了就让后人发愁罢!

不管用什么办法,不对平民加征苛捐杂税前提下,能增加官府财政收入说到哪里也是硬邦邦的政绩。万一配合长公主玩大了,每年能从盐商腰包里多抠出几十万或上百万的盐税,他李佑就可以从户部那里领一幅晏尚书亲笔所题的“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的题字了。

有这三点大好处,又有足够强硬的靠山,李县尊不拿盐商来布局,简直就对不起身上这张官皮。

还是那句话,别人不是从地方到中枢、又从中枢到地方、资历雄厚的扬州府通判、署理江都县事,自然无法体会到李佑的境界,即使手下们盲目相信但也理解不了他的意图。

华丽的棋局,却只有一个弈者。从这点而言,李别驾李县尊李镇抚在江都县是高手孤独的、寂寞如秋雨的。

有时候,他不禁有点怀念起朝堂上棋逢对手的热闹。

“人没有老,怎么却喜欢回忆了…”李佑嘀咕着,打开最新的邸报,快速浏览消息。

然而第三页的一则消息让他惊到了,他的老上级,苏州府王知府的散阶被朝廷连跳两阶,从中顺大夫直接越过中宪大夫加授为中议大夫,并记功。

这意味着什么?这就是传说中的“遇缺即补”,意味着王知府进入了升迁序列,只要有合适的从三品空缺,他就可以优先补入。运气好说不定可以超升为正三品。

王知府是什么背景,李佑再清楚不过了,一个运气不错的老贡监出身,根本没有任何后台可言,连这个知府都是靠着他帮忙牵线运作的。

这老头都有六十了罢,才当了一年知府,年老不堪又是能力平平,还只是个监生,为什么可以这样异乎寻常的升迁?

四品到从三品,看似平常,但却是国朝官场一个节点,在流品上那可是跨了一大步,可以勉强称为大员了,而且很容易平调进京,多少知府熬到致仕也迈不出这一步。不过风宪官自成体系,不套用这种说法。

李佑对自己将来升到四品很有信心,但是他能不能打破四品到三品的天花板,却是一点把握也没有的。

少年得志、从来只有被别人羡慕的李大人难得对别人升官抱着羡慕嫉妒心情,赶紧擦亮了眼睛细看内文。

看完后,李佑扔下邸报,唏嘘道:“天意也!”

原来上个月,江南地区突降六十七年一遇的大暴雨。在这场让朝廷揪心的天灾中,钱粮赋税占到天下十分之一的苏州府居然没有遭到很大损失,没过几天漕粮税银就恢复了正常输送,保证了对京师的供应。

这其中原因,李佑很无语。去年时候王知府在他的煽动下,为了和当时的石参政赌气,推出了全府齐动的庞大水利计划,怎奈经费短缺厉害,所以没修什么堤坝闸门,只以免费民役挖泥开沟、疏浚河道为主。

没想到错打错着,今年就降了暴雨…这河道都是冬闲时候刚疏通过的,洪水很快就排入了海,没怎么淹在府境内。隔壁几个府全都惨不忍睹,相较之下苏州尤为可贵。

于是乎,王老头靠着天灾误打误撞立了大功一件,这不是天意又是什么?

李佑对此哭笑不得,刚刚还想着靠天灾捞政绩需要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结果转眼间王老头就捡到这么一桩美事。如果自己还在苏州府,搭着顺风车也能坐地升级了罢…李大人正在回忆和王老头并肩战斗的岁月时,崔师爷气冲冲的走进堂中,禀报道:“从府衙那边得了消息,那六个盐商今曰全被知府判为无罪,连我们县衙的人犯都没提审就敢这样判,是不合程序的,再说还有东主的告示在先!这是羞辱!”

李佑攥紧拳头,旋即又松开,波澜不惊道:“本官早就预料到会如此宣判,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崔真非愤然道:“东主,这…”

“戒急用忍!”李佑抬高了声调道。现在的主攻方向是盐商,府衙那边还是先忍着罢。再说他刚刚决定做一个有上下尊卑节艹的官员,还是不要随便和上司开战,再给罗知府一次机会好了。

崔真非正要表现一下主辱臣死的义气时,胡师爷也进来禀报道:“昨曰那些大盐商聚会,除了一个和尚,别的外人进不去,怎么商议的无从得知。”

李大人想了想,问道:“那此辈今曰可有聚会?”

“不曾有。”

“那说明他们已经有了对策,并且我们很快就要见到了!”李佑迅速做出了判断。

胡师爷递给李佑一封公文道:“东主所言极是。这是府衙刚刚送来的,在下觉得这就是盐商的对策。”

李佑狐疑的拆阅文书,其内容很简单,就是告知县衙,奉知府命令,府学要转移四十六个生员到县学,请县学做好安排。

虽然没有一个字提到盐商、徽州、寄籍这些字眼,但李佑看完后就很清楚,这绝对是冲着他禁止徽州生员入县学来的。

他从县学中移除的寄籍生员数目是四十六个,而府衙打算转移过来的数目也是四十六个,这说明府衙即将空出四十六个生员名额。是留给谁的?不言而喻。

李佑沉声问道:“那些被府学转移过来的生员,没有不满的么?”

胡师爷继续禀报道:“无论府学县学,都是生员进学,只是换个地方读书而已,再说还是在扬州城里。所以差别不是很大,无非府学好听一点而已。而且,听说盐商送给每个转移过来的府学生员五十两银子为安置费,就算不满也平息了。”

这简直就是故意和自己针锋相对,又一次公然打自己的脸!自己刚开除了四十六个寄籍生员,府衙受了盐商好处就用这种方式向自己示威!没有罗知府的意思,谁敢这样安排?

李佑再次攥紧了拳头,久久才松开,再给罗知府一次机会好了。咬牙切齿道了一句:“戒急用忍。”

他按下胸中之气,又想起什么,沉思起来。如果说盐商已经有了定计,那么利用府学转移名额,算是应对他禁止寄籍入县学的办法。那么对另一个更严重的禁令,又会用什么办法应对?

此时吏房司吏晁林匆匆进了堂中,他最近巴结李佑很勤快,所以也获得了不用通报便可进入后堂的权限。“大老爷不妙了,小的有个好友在府衙当差。他紧急传来消息说,府衙礼房拟了一份草稿,却是说大老爷你没有出身,要剥夺主考县试的权力。”

一直稳坐钓鱼台的李县尊当即暴跳如雷,事不过三,去他娘的上下尊卑!

()

六百三十九章 怎能如此没有节操二百八十六章 扬州城印象之二第162章 此辈岂可为师法?二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选官记五百二十八章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第79章 可算落到手里了四百八十七章 贪赃与私盐五百四十六章 煤市行第137章 李大人的骄傲与陈大人的脚步五百二十九章 坑爹第二弹五百一十九章 内市偶遇三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个阴谋六百四十二章 什么叫官债二百八十章 三步曲五百三十七章 五种理由三百一十九章 翁婿的怨念六百一十六章 报纸的轮廓第206章 该帮着谁说话?三百八十八章 人文的传承五百二十三章 粗糙生硬漏洞百出五百四十五章 淡定从容彭阁老三百二十七章 你应该是失心疯了第125章 看不透的陈知县一百三十六章 年终岁尾的琐事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二百五十五章 一室皆春四百八十二章 奇诡的武英殿四百九十四章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六百二十二章 冰火两重天第95章 帮你你立个牌坊三百四十九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三百四十四章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二百六十三章 举重若轻四百章 内耗的悲剧六百零三章 意识形态问题二百二十四章 出卖驸马的后遗症第188章 离乡进京二百七十五章 敢与本官比狠第74章 大鱼吃小鱼游戏五百五十五章 败六百零一章 饭碗和体面二百四十五章 纷乱的朝争二百二十八章 分票中书初体验六百零二章 争论五百五十三章 你祸事快上门了六百二十七章 影响力五百六十九章 我信得过你六百零一章 饭碗和体面第169章 内幕之中还有内幕三百八十四章 何员外的诗文盛会第158章 扭曲的事态第122章 当仁不让,舍汝其谁!三百二十章 那嘲弄的眼神四百五十四章 再次进京第160章 关姨娘的恼意第184章 双喜临门三百三十七章 超凡入圣第172章 院试内幕大揭秘三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个阴谋五百六十六章 这里面有机会五百八十一章 勿谓言之不预也四百一十二章 惊人计划第55章 欲擒故纵的把戏第195章 李大人的纯脑补第105章 小圈子不好进六百四十六章 事情的关键五百二十章 陆大使进吏部三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个阴谋第44章 何不食肉糜的老少爷五百三十八章 各有筹谋第53章 过雁不会拔毛第204章 不如归去?三百一十七章 三生作恶府县同城第52章 青天是这样炼成的第170章 又缺钱了三百章 还是做官好四百五十二章 你真乃福星也二百六十章 李佑你这个混蛋五百一十九章 内市偶遇三百七十六章 一错再错的时间差第204章 不如归去?四百八十七章 贪赃与私盐三百七十二章 真相渐显五百八十二章 民意无用第125章 看不透的陈知县二百四十一章 艺术家嫖妓能叫嫖么第29章 女人不可貌相三百五十二章 祖陵运河民生五百八十章 这才是属于他的舞台第3章 桃色话题人物四百六十二章 迈不动的脚步二百二十七章 天地易兮日月翻二百六十二章 下廷议第47章 满船花醉三千客(上)五百零九章 让你身价倍增五百一十一章 明朗与失控五百六十章 真乃良师益友二百三十四章 另辟蹊径第69章 上任第一把火三百五十四章 问心无愧
六百三十九章 怎能如此没有节操二百八十六章 扬州城印象之二第162章 此辈岂可为师法?二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选官记五百二十八章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第79章 可算落到手里了四百八十七章 贪赃与私盐五百四十六章 煤市行第137章 李大人的骄傲与陈大人的脚步五百二十九章 坑爹第二弹五百一十九章 内市偶遇三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个阴谋六百四十二章 什么叫官债二百八十章 三步曲五百三十七章 五种理由三百一十九章 翁婿的怨念六百一十六章 报纸的轮廓第206章 该帮着谁说话?三百八十八章 人文的传承五百二十三章 粗糙生硬漏洞百出五百四十五章 淡定从容彭阁老三百二十七章 你应该是失心疯了第125章 看不透的陈知县一百三十六章 年终岁尾的琐事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二百五十五章 一室皆春四百八十二章 奇诡的武英殿四百九十四章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六百二十二章 冰火两重天第95章 帮你你立个牌坊三百四十九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三百四十四章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二百六十三章 举重若轻四百章 内耗的悲剧六百零三章 意识形态问题二百二十四章 出卖驸马的后遗症第188章 离乡进京二百七十五章 敢与本官比狠第74章 大鱼吃小鱼游戏五百五十五章 败六百零一章 饭碗和体面二百四十五章 纷乱的朝争二百二十八章 分票中书初体验六百零二章 争论五百五十三章 你祸事快上门了六百二十七章 影响力五百六十九章 我信得过你六百零一章 饭碗和体面第169章 内幕之中还有内幕三百八十四章 何员外的诗文盛会第158章 扭曲的事态第122章 当仁不让,舍汝其谁!三百二十章 那嘲弄的眼神四百五十四章 再次进京第160章 关姨娘的恼意第184章 双喜临门三百三十七章 超凡入圣第172章 院试内幕大揭秘三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个阴谋五百六十六章 这里面有机会五百八十一章 勿谓言之不预也四百一十二章 惊人计划第55章 欲擒故纵的把戏第195章 李大人的纯脑补第105章 小圈子不好进六百四十六章 事情的关键五百二十章 陆大使进吏部三百七十三章 好大一个阴谋第44章 何不食肉糜的老少爷五百三十八章 各有筹谋第53章 过雁不会拔毛第204章 不如归去?三百一十七章 三生作恶府县同城第52章 青天是这样炼成的第170章 又缺钱了三百章 还是做官好四百五十二章 你真乃福星也二百六十章 李佑你这个混蛋五百一十九章 内市偶遇三百七十六章 一错再错的时间差第204章 不如归去?四百八十七章 贪赃与私盐三百七十二章 真相渐显五百八十二章 民意无用第125章 看不透的陈知县二百四十一章 艺术家嫖妓能叫嫖么第29章 女人不可貌相三百五十二章 祖陵运河民生五百八十章 这才是属于他的舞台第3章 桃色话题人物四百六十二章 迈不动的脚步二百二十七章 天地易兮日月翻二百六十二章 下廷议第47章 满船花醉三千客(上)五百零九章 让你身价倍增五百一十一章 明朗与失控五百六十章 真乃良师益友二百三十四章 另辟蹊径第69章 上任第一把火三百五十四章 问心无愧